首页 / 正文

荀伯玉传

荀伯玉字弄璋,广陵人。祖父荀永,是南谯太守。父亲荀阐之,是给事中。荀伯玉在宋朝做官,担任晋安王刘子勋的镇军行参军。泰始初年,跟随刘子勋起事。等事败回到京城,靠占卜挣钱为生。

齐高帝镇守淮陰,荀伯玉担任高帝的冠军刑狱参军。高帝为宋明帝所怀疑,被征调担任黄门郎,深怀忧虑,一次他看见水泽中有一群鹤,便命笔歌咏道:“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他把诗拿给荀伯玉深入指点,荀伯玉劝高帝派遣几十个骑兵进入魏朝边界,安顿下来,打出旗号。魏军果然派遣了数百名游动的骑兵在边界上巡逻,高帝把情况上报。还怕不能留下,就让荀伯玉占卜。荀伯玉说不能成行,而高帝终于恢复了本来的职务。由此他很受亲待。高帝原来有个旧吏东莞人竺景秀曾因过错被囚禁在作部,高帝对荀伯玉说:“您近来看过竺景秀没有?”回答说:“多次前去看他,对他备加责斥,他说‘如果允许我自新,一定要吞刀刮肠,饮灰洗胃’。”高帝很满意他的答话,便把竺景秀放了,后来终于成为忠信之士。

后来他跟随高帝回京,被任命为奉朝请。高帝让他主持家事。武帝免去了广兴的职务回京,建了一座别宅,派人从大宅中去掘几棵树,荀伯玉不给,驰马报告了高帝。高帝很称赞他。

高帝做了南兖州刺史,荀伯玉随从转为镇军中兵参军,兼广陵令。起初,高帝在淮陰,荀伯玉请假回到广陵,梦中登上了广陵城的南楼,上面有两个青衣小童告诉荀伯玉说:“草中肃,九五相追逐。”荀伯玉看城下人头都有草。泰始七年(471),又梦见高帝乘船在广陵北面的小洲,两腋下面有翅膀而不能舒展。荀伯玉问怎么才能舒展,高帝说:“推后三年。”荀伯玉在梦中自称是咒师,共六次唾咒他,有六条龙出来,两腋下的翅膀都舒展开了,又都合上。元徽二年(474),高帝攻破了桂陽,威名大震,五年而废掉了苍梧王,他对荀伯玉说:“您的梦现在就要生效了。”

升明初年,他仍然担任高帝的骠骑中兵参军,兼济陽太守。霸业建立以后,荀伯玉忠诚尽心,常常在身边警卫,加任他为前将军,大受信任。齐朝建元元年(479),被封为南丰县子,担任豫章王司空咨议,太守职务依旧。

当时武帝在东宫,自以为年长,与高帝同创大业,朝廷的事情不论大小,全部专断,有很多都违背制度。身边人张景真被他偏狭地信任,又非常奢侈。武帝拜陵回来,张景真穿着白衣服乘坐着彩绘的小舟,坐在胡床上。观看的人都怀疑是太子,内外都很害怕,没有人敢说话。骁骑将军陈胤叔事先已经陈述了张景真和太子前后的得失,荀伯玉趁着武帝拜陵之后,秘密启奏,皇上大怒。豫章王萧嶷平素就受到宠幸,正因为武帝是长嫡子,又南郡王兄弟并列,所以以武帝为太子,到现在有了改换的意思。武帝东还,派文惠太子、闻喜公萧子良宣读敕令进行诘责,并且把张景真的罪状给他看,让他用太子的命令把张景真抓起来杀掉。陈胤叔于是告诉武帝,都说是荀伯玉告诉皇上的。武帝担忧恐惧,称病一月有余。皇上的怒气不消,白天躺在太陽殿,王敬则直接进入叩头,启请前往东宫以安慰太子。高帝没有说话,王敬则于是大声宣读圣旨前往东宫,命令人们进行装束。又敕令太官设下肴馔,秘密派人报告了武帝,让他奉迎。于是呼左右的人找好车子,高帝一点也没有行动的意思。王敬则找衣服让高帝穿上,便拉着他坐上车子。于是便去了东宫,召见诸王宴饮,接着游了玄圃园。长沙王萧晃抓住了华盖,临川王萧映手拿着雉尾扇,闻喜公萧子良拿着酒槍,南郡王行酒,武帝与豫章王萧嶷以及王敬则自己捧着肴馔。高帝大饮一通,赐给武帝以下的人喝酒,都大醉尽欢,傍晚才离开。这天如果没有王敬则,则东宫差不多就要被废除了。

高帝很看重荀伯玉的尽心,越发受到信任,让他掌管军国秘密大事,权力超过了朝中大员。每次暂时休假,车马盈门。他曾经遭到母亲的丧事,穿上丧服的那天,左率萧景先、侍中王晏同车前往吊唁。五更的时候便乘上了有车衣遮盖的巾车,离荀伯玉的宅院还有大约二里地,王侯朝士已经站满了巷子,到了打鼓结束的时候还没有走到跟前,司徒褚彦回、卫军王俭都从后方陆续走到了前面,又倚在厅堂里呆了好久。宫中下诏派中书舍人徐希秀断哭止客,过了好久才得以吊唁。等出来以后,二人又饥又乏,气息细弱,切齿愤恨流于外表。第二天入宫,便说:“我们所见的二宫门和斋门跟荀伯玉家相比,正可以张罗捕雀。”接着又说:“外面议论说,千敕万令,不如荀公一命。”

武帝深深怨恨荀伯玉,高帝临死的时候,指着荀伯玉嘱托给武帝。武帝即位,荀伯玉担心害怕。皇上听说了,因为他和垣崇祖要好,垣崇祖的田业在江西,担心他们互相煽动作乱,加意抚慰他们,荀伯玉才安心了。永明元年(483)他与垣崇祖一齐受到诬告而被处死,而陈胤叔为太子左率。吕文显慨叹说:“荀伯玉能为太祖谋划而不能自谋,难道不是天意么!”

起初,荀伯玉微贱的时候,有善于看墓地风水的人对他的父亲说:“您家墓地一定会出暴贵者,只是不能长久罢了;又会出失行的女子。”荀伯玉听了说:“早晨听了道,晚上死去也可以了。”不久,荀伯玉的姐姐要嫁人,第二天应当出门,头天晚上却随着别人逃去,家里的人寻找不到。后来终于出家为尼。荀伯玉也终于败亡。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六·志第三·柯劭忞
  卷三百六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四·焦竑
  第二十回 凤微德杳再丧储君 鸟尽弓藏迭兴党狱·蔡东藩
  自序·刘若愚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七·佚名
  ●卷二·王锜
  第二六八呈同治九年十一月十八日一一七○一--七·佚名
  房知温传·薛居正
  崔铣传·张廷玉
  曹邦辅传·张廷玉
  满洲里界约·佚名
  卷八十六·佚名
  卷二百八·佚名
  第一节 饮食·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八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八十六古今体一百十四首【庚寅二】偶观张说李泌赋方圆动静因以五经义旨演绎成辞方若大地圆若高天动若坤辟静若乾专右易方若汤武圆若尧舜动若於变静若哲濬右书方若国风圆若雅颂动若物感静若古

  • 唐诗镜卷四·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__唐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四 明 陆时雍 编 初唐第四 李峤【本传云字巨山赵州人儿童时梦神人遗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弱冠举进士累转监察御史转凤阁舍人朝廷每有大手笔皆峤为之圣历初迁鸾台

  • 提要·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山谷集诗注      别集类二【宋】提要【臣】等谨案山谷诗内集注二十卷外集注十七卷别集注二卷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所注黄庭坚诗也任渊所注者内集史容所注者外集其别集注则容之孙季温所

  • 列传第二十二·刘昫

    ○虞世南 李百药 子安期 褚亮 刘孝孙 李玄道 李守素附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隋内史侍郎世基弟也。祖检,梁始兴王谘议;父荔,陈太子中庶子,俱有重名。叔父寄,陈中书侍郎,无子,以世南继后,故字曰伯施。世南性沈静寡欲,笃志

  • 卷之一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四百六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三月。癸卯。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酉皆如之。内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许祐身奏加税免厘有关大计未可轻议更张敬陈管见一摺。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

  • 卷二百六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六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漕运汉武帝时河东守番系上言曰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隂下引河溉汾隂蒲坂

  • 卷二百八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七舆地考【十九】广东省【臣】等谨按马氏舆地考惟以潮州梅州入古扬州域余则别列为南越以丑岭之南即非禹迹所及也周初以南海为藩服其後楚既灭

  • 38.廉颇负荆请罪·林汉达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

  • 卷七·陈天祥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辨疑卷七     元 陈天祥 撰论语子路第十三先之劳之○注苏氏曰凡民之行以身先之则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劳之则虽勤不怨解先之爲凡民之行以身先之而先之两字之闲无该民行之意义不可通解劳之爲

  • 卷十四·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四论语五雍也第六雍也可使南面章仲弓见圣人称之故因问子桑伯子如何想见仲弓平日也疑这人故因而发问夫子所谓可也者亦是连上面意思説也仲弓谓居敬而行固是居敬后自然能简然亦有居敬而不

  • 高僧傳卷第十三(興福經師導師)·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   興福第八(十四人)釋慧達一釋慧元二釋慧力三釋慧受四釋僧慧五釋曇翼六釋僧洪七釋僧亮八釋法意九釋慧敬十釋法獻十一釋法獻十二釋僧護十三釋法悅十四   釋慧達。姓劉。本名薩河。并

  • 中国之民间教化何在·太虚

    陈东原君云:“吾人常说中国为文明最古的国家,但一看现在社会污秽、浪漫、虚伪、自私、不讲礼貌、无同情心,每使人怀疑“是不是礼教之邦”!嘴里虽然不说,心中如此怀疑的实在很多”。梁漱溟君则云:“俗常以为孔子的教化实支配

  • 论净土之要义·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龙谷大学讲──日本佛教,要以净土真宗为最发达,而贵校为净土真宗之中坚。在中国现代佛教最发达者,亦惟净土宗,是净土宗为东亚佛教之重心无疑。然而净土宗之贵,在信之笃、愿之切与行之恒,故谈净土宗,必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三世轮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一之余  尔时金刚阿阇梨。应结金刚持羯么印。此印大明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嚩日啰(二

  • 石霜爾瞻禪師語錄序·尔瞻达尊

    濟北之道,幾遇大風而止再世得西河師子重振徽音,寒冰結面不廢甄陶乃獲林中疋馬蹋殺天下人。於是濟水洪波復瀾翻於潭湘間,數百季來禪學之輩,鮮有不知石霜圓者,當時門啟潑天機深劈箭,南公諲老未免斂衽避鋒,則後之唱斯道而繼興者

  • 第一百零一章 未完·佚名

    西利罗奢提罗奢西哈是彼之弟,彼之殁后就楞伽国之王位。(一)上于王位之[彼王],于三宝有净信,于专心听闻正法,精进而明敏,兄之所作事,皆使增展世间[与佛]教之物,人民之主无废弃此,照行如前。(二、三)大名称者,于殊胜齿舍利亦饮食物无罢,供

  • 徐氏珞琭子赋注·徐子平

    又名《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二卷。宋徐子平撰。徐子平生卒年与事迹皆不详。据刘玉《己疟编》说,江湖谈命者有徐子平,精于星学,后世术士宗之。又说徐子平名居易,五代末人,曾与宋道士陈抟、吕洞宾俱隐华山。徐子平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