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胡谐之传

胡谐之,豫章南昌人。祖父胡廉之,书侍御史。父亲胡翼之,受到州府的聘用而没有赴任。

胡谐之在宋朝做官为邵陵王左军咨议。齐武帝为江州刺史,以胡谐之为别驾,委托他主管事务。

建元二年(480),担任给事中、骁骑将军。上方打算奖赏给他贵族的婚姻,因为胡谐之家的人讲方言,语音不正,便派了宫中的四五个人往胡谐之家去教子女说话。两年后,皇帝问道:“卿家中的人语音已经纯正了吗?”胡谐之回答说:“宫人少,臣家里的人多,不但不能正音,却使宫人也变成方言。”皇帝大笑,普遍向朝臣说起这件事情。

永明五年(487),他任左卫将军,加给事中。胡谐之风采美好,善于自处,兼以旧时的恩德受到优待,朝士多愿意和他交游。六年,调为都官尚书。皇上打算要提升胡谐之的时候,曾经从容地对他说:“江州有几个侍中呢?”他回答说:“近世只有程道惠一人而已。”皇上说:“应当让它有两个。”后来他把这话告诉了尚书令王俭,王俭心里更感到诧异,便让他当了太子中庶子,兼左卫率。

胡谐之很有见识,每当朝廷官员出缺以及应该升迁替代,秘密估量皇上所用人选,都和他说的一样。虞..因此对他十分佩服。升任权要职位以后,向下面征求物品很多。他向梁州刺史范伯年求好马,范伯年很为难,对使者说:“马不是狗子,怎么能够满足无穷的搜求!”接待使者很淡薄,使者非常怨恨地回去了,对胡谐之讲:“范伯年说,胡谐之是个什么狗东西,无厌地搜求!”胡谐之切齿愤恨。当时王玄邈取代范伯年,范伯年称病推延没有及时回京。胡谐之对皇帝说:“范伯年倚仗山川险固,聚众企图独占一州。”等范伯年回京,皇帝打算不再过问,胡谐之又说:“见到猛兽,捉住了它却又放上山去么?”皇帝于是赐他自杀。

永明十年(492),胡谐之转任度支尚书,兼卫尉。第二年去世,谥号肃侯。

范伯年本来是梓潼人,土地属于梁州华陽郡。起初担任州将,刘亮派他到京城咨询事情,见到了宋明帝。明帝在说话间谈到了广州的贪泉,于是便问范伯年说:“卿的州上也有此水吗?”回答说:“梁州只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又问他:“卿的宅院在哪里?”回答说:“臣的住处在廉让之间。”明帝感叹他善于答对,于是受到欣赏。历任内外职务,终止于梁州刺史。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九 姚宋·欧阳修
  晋臣传第十七·欧阳修
  第二十七回 发三箭薛礼定天山 统六师李勣灭高丽·蔡东藩
  卷之五十三·佚名
  第五一红禀光绪七年十一月六日一一二○七-一○·佚名
  第三节 贌权·佚名
  三五 大学士刘统勋等奏议定校核《永乐大典》条例并请拨房添员等事折·佚名
  卷二十六·傅恒
  卷二十六·司马迁
  任圜传·欧阳修
  顺宗耶律浚传·脱脱
  宋纪十六 苍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476)·司马光
  ●跋·徐栋
  巻三·努尔哈赤
  治浙成规卷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四·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四第四段 说三分两晋 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坵。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鬬。 诗曰:虎鬬龙争势若何,百年豪

  • 卷九·冯琦

    钦定四库全书 海岱会集卷九 五言排律 登广固旧城怀古      陈 经 下马寻孤垒登高俯旧城龙冈盘地险雉堞与云平东望沧溟会西瞻泰岳迎四山屏乱立一涧带相萦十二侔秦郡膏腴儗汉京封疆仍晋服巡狩尚尧名蔚蔚林臯接

  • 卷三百八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十九荇花类【附葓】七言絶句胥门闲泛        【唐】皮日休青翰虚徐夏思清愁烟漠漠荇花平醉来欲把田田叶尽裹当时醒酒鲭次余仲庸松风阁韵    【宋】裘万顷已着遗经

  • 目录·邵亨贞

    蚁术诗选  (元)邵亨贞 撰  卷之一  五言古风   卷之二  五言长律   卷之三  五言短律   卷之四  七言古风   卷之五  七言排律   卷之六  七言八句   卷之七  七言绝句   卷之八  会

  • 卷一百十 天聖九年(辛未,1031)·李焘

      起仁宗天聖九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辛亥,詔諸路轉運判官員外郎以上,遇南郊聽任子弟。   癸丑,契丹遣左監門衛上將軍蕭可親、右散騎常侍趙利用來賀長寧節。   丙辰,長寧節,百官初上皇太后壽於會慶殿。   

  • 卷八十七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五月盡是年八月   五月甲辰朔,詔以來年正月一日詣玉清昭應宮,與天下臣庶恭上玉皇大天帝聖號寶冊,又以十七日有事於南郊,行恭謝之禮,諸軍賞賜並以內藏物充,三司勿催促諸路錢帛,諸州軍監無得以修貢、

  • 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六四裔考西南夷广西土司二【广东琼州附】太平元置太平路於丽江以控制左江溪洞州县太平汉属交址号丽江唐为羁縻州隶邕州宋平岭南於左右二江溪峒立五寨其一曰太平与古万迁隆永平横

  • 宋儒言性误点·李宗吾

    战国是我国学术最发达时代,其时游说之风最盛,往往立谈而取卿相之荣,其游说各国之君,颇似后世人主临轩策士,不过是口试,不是笔试罢了。一般策士,习于揣摹之术,先用一番工夫,把事理研究透彻了,出而游说,总是把真理蒙着半面,只说

  • 卷一·佚名

    △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众无量无边阿僧祇数。尔时世尊於中夜後入广大光明照三昧。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於中夜後入大光明照三昧。弥勒菩萨。於中夜

  • 卷下·佚名

    复次世尊,如馀处说。缘有四种。所谓因缘。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并增上缘。世尊,今者依何缘说无明缘行。依何缘说次第乃至生缘老死。世尊告曰:我依诸行总相宣说。有四种缘。今此义中。我惟依一增上缘说无明缘行。次第乃至生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圆晖

      从此第六。明惑能系。就中分二。一约世明能系。二约断明能系。就约世明能系中。分二。一正约世明系。二明三世有无。此下第一。正约世明系。论云。谓诸有情。于此事中(所系境事)随眠随增 应说过去。现在。未来。

  • 摄大乘论释论 第五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论 第五卷世亲菩萨造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译应知胜相胜语第二之二分别章第三之余论曰。复次云何得知依他性为分别性。相显现而住。然非分别性体也。于名前无智即体相违故。多名有多体此相违故。名

  • 伊江集载·佚名

    不分卷,约1.7万余字。是书汇抄清代伊犁地方应办各项事宜及舆地形势。记事至清咸丰年间。为辑录案牍而成,边围制度据此得传,亦属治方隅史之要籍。抄本,极为罕见,弥足珍贵。按舆地、城池、山川、坛庙祠宇、军台、河渡、

  • 舆地碑记目·王象之

    四卷。宋王象之撰。王象之,金华 (今属浙江省) 人,曾知江宁县。所著《舆地纪胜》二百卷,是一部南宋地理总志,约1227年成书。《舆地碑记目》为其中的四卷,以天下碑刻地志之目,分郡编辑,各注其年月姓氏大略于其下,起临安

  • 南华真经循本·罗勉道

    南华真经循本。明期罗勉道撰。三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勉道将《刻意》、《缮性》、《让王》、《盗跖》、《说剑》和《渔父》六篇刊为“黜伪”。其注结合先秦名物故训典制,融通本义。

  • 南华真经注疏·成玄英

    唐玄宗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庄子》改称《南华真经》。《南华真经注疏》即指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和唐成玄英的疏。郭象将向秀《庄子注》述而广之,别为一书,以阐扬老庄思想,认为:“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

  • 通幽诀·佚名

    通幽诀,撰人不详。书中称唐朝为「大唐国」,又称老子为「混元皇帝真君」,盖为唐宋间道士所作。《通志‧艺文略》着录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论述炼丹之道,以外丹为主,兼及内丹。认为「日月二宝是

  • 唐律疏义·长孙无忌

    唐朝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唐长孙无忌等奉敕撰。成书于唐高宗永徽年间。全书共分为十二篇,三十卷,五百条(现存《唐律疏义》为五百零二条)。分为律文和疏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唐律的律文。后一部分是律疏,即对法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