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武陵昭王萧晔传

武陵昭王萧晔字宣昭,是高帝的第五个儿子。母亲罗氏,跟随高帝在淮陰,因为有罪被杀。萧晔当时四岁,思慕不异于成人,常常悲痛得吐血。高帝下令给武帝说:“三昧这么任性,恐怕不好,你可以和他一齐住,常常控制开导他。”三昧,是萧晔的小字。所以萧晔受到宠爱。

高帝虽然做为地方长官,但生活过得很贫困,几个儿子学习写字没有纸笔,萧晔常常用手指画空中或者画手掌学字,于是精于篆法。少年时期又没有棋盘,便破芦获为片,横竖编在一起成为棋盘,指点棋路,终于成名品。

他性格刚强颖悟,十分杰出,曾经和几个王共同作短句诗,学谢灵运体,呈送给高帝。高帝回答说:“见到了你的二十字,在诸儿的作品中,最为优秀。只是谢康乐放荡,作体辨不出首尾,潘安仁、陆士衡深可以效法,颜延之稍次。”

建元二年(480),担任会稽太守,加任都督。皇上派遣儒士刘..前往郡中,为萧晔讲《五经》。武帝即位,历任中书令、祠部尚书。有的巫觋说萧晔有不平凡的相貌,他以此自负,武帝听说了,所以不受宠爱,一直没有担任地方长官。有一次在皇帝那里参加私宴,喝醉了酒趴在地上,貂皮衣服打翻了肉盘。皇帝笑着说:“弄脏了貂皮。”回答说:“陛下爱惜羽毛,而疏远骨肉。”皇帝很不高兴。

他平时性格轻财重义,有古人的遗风。罢免了会稽的职务,回到了京城,斋中的钱不满一万,俸禄收入,都和手下的官员们共同使用。他常常说:“哥哥做天子,怎么还怕弟弟没有钱!”住处仅有自身生活所需要的东西。他给后堂山取名为首陽山,就是埋怨家中贫困。

他曾在武帝面前和竟陵王萧子良围棋,萧子良大败。退下以后,豫章文献王对萧晔说:“你和司徒手谈,应当小有推让。”回答说:“萧晔立身以来,不曾有过一句虚话。”由于坚持自己的主见而受到皇帝疏远,但是他又不知道后悔。他爱好文章,射箭在当时是独具的绝招,琅笽王刘瞻也号称善射,而不如萧晔。

武帝到东田去看豫章王萧嶷,宴请各个长官和诸王,独独不召见萧晔。萧嶷说:“风景很美,今天很想念武陵。”皇上才派人把他叫来让他射箭,屡发命中,环顾四座说:“手艺怎样?”皇上神色很奇怪,萧嶷说:“阿五平常不是这样,今天可以说是仰借您的天威。”皇上的怒意才有所缓解。后来在华林射箭打赌,共六支箭,有五支都射穿了同一个皮箭靶,赐钱五万文。又皇上举酒劝萧晔,萧晔说:“陛下常常不在这里称赞臣子。”皇上扭脸不答。

豫章王在宅院里建起了一座土山,依次种上了桐树和竹子,号为桐山。武帝前去视察,摆下酒宴为乐,回头看着临川王萧映说:“王家的宅院中也有嘉名吧!”萧映说:“臣喜爱栖静,于是便以此为称号。”又问萧晔,萧晔说:“臣家的山低,不曾栖灵昭影,只有薇蕨,所以直接称作首陽山。”皇帝说:“这便是劳动者的歌谣。”

过了好久,调出京城担任江州刺史。皇上因为萧晔刚刚出外镇守,想求他的宅院让几个皇子去住,派舍人前去传达旨意。萧晔说:“先帝赐给臣这片宅院,使臣歌哭有个地方,陛下想用州来换宅院,臣请求不用宅院来换州。”皇帝非常恼恨。到了镇上一百多天,典签赵渥之上表参奏萧晔的缺失,征还为左户尚书。迁任太常卿。多次都不得志。

冬天的节日问候,诸王都出去了,萧晔独自最后进来,皇上已经回到便殿,听到萧晔到来,让人引见了他,一问,萧晔说是牛有病不能走快。皇上下令车府要发给御牛一头。下令给主客从今以后诸王前来不随大家公例的,不再给予通融。

有一次办完公事回来,,路过竟陵王萧子良的宅院,在冬月路上遇见了一个乞丐,便脱掉身上的棉袄。送给了他。萧子良见萧晔衣服单薄,便送了一件棉袄给萧晔。萧晔说:“我与刚才的那个人又有什么区别!”尚书令王俭去找萧晔,萧晔留下王俭为他设了饭,盘中只有菘菜咸鱼。王俭看重他的待人真率,为此饱餐一顿,尽欢而去。

不久他担任了丹陽尹,开始不再设置行事,自己亲理政务。转为侍中、护军将军,配给油络车,又给扶护二人。武帝临死的时候,遗诏让他做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死后殡殓,竟陵王萧子良在殿内,太孙没有来到,众人议论喧哗,存有疑心,萧晔在众人中说:“如果立长,则应该立我;如果立嫡,则应该立太孙。”等郁林王立,对他非常依赖。隆昌元年(494)去世,赠他为司空,仪仗二十人。

猜你喜欢
  卷十三 后赵録三·崔鸿
  ●史通会要中·陆深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三·徐乾学
  ●卷三·叶梦珠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一·佚名
  ◎张大帅晋京纪·李定夷
  卷三·王明清
  一一一九 山西巡抚伊桑阿奏覆查无抽改《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佚名
  卷四十六·佚名
  卷十·佚名
  十五 独立评论(1932—1935)·胡适
  三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余集卷十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卷十二古今体二十五首【丁已四】田盘回跸至御园叠唘跸诗韵本拟游盘一散【上声下同】闷闷犹未散日增深两凶湖北仍待捷【前此惠龄等奏贼匪分路窜逃派拨官兵於长冈店板

  • 五集卷八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五古今体十三首【甲寅一】甲寅元旦寅年寅月喜重同引达崇禧赖化工日就月将学有缉朝乾夕惕念无穷惟慙治理未归顺?祝田功屡赐丰临莅於兹五十九慎终如始益勤躬甲

  • 游香山纪事诗·刘半农

    一扬鞭出北门,心在香山麓。 朝阳浴马头,残露湿马足。二古刹门半天,微露金身佛。 颓唐一老僧,当窗缝破衲。 小僧手纸鸢,有线不盈尺。 远见行客来,笑向天空掷。三古墓傍小桥,桥上苔如洗。 牵马饮清流,人在清流底。四一曲横河水,

  • 卷五十六·志第二十五·仪卫志二·脱脱

        ◎仪卫志二   ○国服   上古之人,网罟禽兽,食肉衣皮,以俪鹿韦掩前后,谓之鞸。然后夏葛冬裘之制兴焉。周公陈王业,《七月》之诗,至于一日于貉,三月条桑,八月载绩,公私之用由是出矣。契丹转居荐草之间,去邃古

  • 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二十四·宋濂

        察罕   察罕,西域板勒纥城人也。父伯德那,岁庚辰,国兵下西域,举族来归。事亲王旭烈,授河东民赋副总管,因居河中猗氏县,后徙解州。赠荣禄大夫、宣徽使、柱国、芮国公。察罕魁伟颖悟,博览强记,通诸国字书,为行军

  • 卷七十·志第四十六·选举二·张廷玉

        ◎选举二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

  • 卷五百十七 列传三百四·赵尔巽

      ◎土司六   ○甘肃   甘肃,明时属于陕西。西番诸卫、河州、洮州、岷州、番族土官,明史归西域传,不入土司传。实则指挥同知、宣慰司、土千户、土百户,皆予世袭,均土司也。清改甘肃为省,各土司仍其旧,有捍卫之劳,无悖叛

  • 卷三·汉·蒋一葵

    【高帝邦】 〔字季。日角、龙眼、牛胸、龟背。姓卯金刀。太上皇微时,游山泽间,有冶铸曰:“为天子铸剑。若得腰间佩刀杂治,即成神器,可以克天下。昴星精为辅,以歼三骨。”太上曰:“此物名匕首。”遂解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七月乙巳朔 时享 太庙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礼部以 万寿圣节请令 裕王景王入宫行庆贺礼 上曰二王非群臣比且未奉 庙殿之遣姑俟明秋行 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倪嵩为本院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 时九门列营以备战守 命

  • 卷三十一·叶盛

    ●水东日记卷三十一江南浑潮塞北风沙偷驴贼圭斋许氏赠公碑集句成谶海市土薄岁入少缉事军○江南浑潮塞北风沙江南并海之河江港■〈氵义〉通潮汐者,土人谓之浑潮。来一日,泥加一箬叶厚。故河港常须疏

  • ●名卿绩纪三·王世贞

    王世贞 李善长 姚广孝 杨荣 王骥 侯琎 杨善 徐有贞 王越(附陈越) ○李善长 李善长定远人也元乱匿东山中善长慷慨好功名而心窃薄盗行事不出 高帝兵自濠如定远善长杖马棰道谒一见语通夕 高帝喜刻烛恐旦也留掌书记得预秘

  • 卷五·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五康熙五十七年春三月癸亥训饬总督额伦特公防旺诺尔布额伦特疏言前者侍卫色楞言请及唐古忒部人计虑未定率大兵进穆鲁乌苏驻劄贼众必不敢轻入我青海界青海人心既定然后遣谍侦探贼情如

  • 王则传·脱脱

    王则,本是涿州人。因闹饥荒,流落到恩州,自己出卖给别人放羊,后参加宣毅军,做了一名小校。恩州、冀州一带的民俗喜欢妖幻,老百姓互相都学习《五龙》、《滴泪》等经以及河图、谶纬等书籍,说是释迦佛衰谢后,应由弥勒佛主持世界。

  • 卷三十一·佚名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师子吼言:世尊,如经中说。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耶。佛言:善男汝言毗婆舍那破烦恼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智慧时则无烦恼。有烦恼时则无智慧。云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烦恼。善男子,譬如明

  • 四谛论 第二卷·佚名

    四谛论 第二卷婆薮跋摩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分别苦谛品第三之二齿落相等不皆遍有。苦非不遍。云何说老是苦圣谛者。答遍满三界诸行变异。说名为老。是苦圣谛。如寿命灭。如经言。一切众生以老为法。复次诸天身形

  • 甄正论卷下·玄嶷

    大白马寺僧玄嶷撰公子曰。先生纵谈天之辩。震掷地之音。恩吻所诠。寒谷湛其春露。励言所被。汤池结其冬。冰以仆爝火之末光。对曦景之层曜。自可销声叠足噏气敛肩。沉疑未祛仍希妙释。但灵宝所诠咸归伪妄。老子事迹应

  • 总目·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总目 卷首 序(广录林之蕃序 内集曹谷序 外集陈管序 最后语道霈序) 卷第一 住福州鼓山涌泉禅寺语录  住泉州开元禅寺语录 卷第二 住杭州真寂禅院语录  住剑州宝善庵语录 卷第三 再住鼓山语录 卷第

  • 河防通议·赡思

    中国记录宋、金、元三代河工技术的专著。沙克什编辑。原本失传,现存版本有《四库全书》抄录 《永乐大典》本,守山阁本,明辨斋本,民国25年 (1936)商务印书馆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本书是沙克什将北宋屯田员外郎沈立所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