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万夀盛典初集卷十

典礼一【朝贺二】

羣臣贺表

和硕显亲王【臣】衍潢等诸王贝勒文武官员【臣】等诚懽诚忭稽首顿首

贺伏以

日御正於中天登五十余年之宝历

斗杓建於辰位绵亿万斯载之昌符庆洽寰区懽腾

广殿恭惟

皇帝陛下

诞膺

景命

溥育蒸黎

文武圣神嫓唐尧之广运

禄位名夀协虞舜之重华

致世昇平诚哉同跻五福受

天休祜允矣不替万年亘南朔东西尽属声名曁讫逮山

川草木咸归德化涵濡

体乾健於一心治益思治

转璇光於六甲周而复周共沾大泽之旁流羣仰

圣人之久道【臣】等欣逢

瑞节获觐

宸光伏愿

介祉茂增於升恒与天皆永

太和洋溢於仁夀应地无疆【臣】等瞻

天仰

圣无任懽忭之至谨奉

表称

贺以

朝鲜贺表

朝鲜国王李焞兹遇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万夀圣节谨奉表称贺者【臣】焞诚懽诚忭稽首顿首上言伏以德统乾元首正六龙之位建用皇极弘开五福之先恭惟

皇帝陛下

率育苍生

诞膺

景命寰区和协声教覃敷四海一而万国来王川岳灵而俊乂斯出太平有象历数无疆【臣】恭遇

熙朝欣逢

圣诞身羁藩服心恋

阙廷伏愿玉烛常调庆雍熙於九牧金瓯永固登仁

夀於万年【臣】瞻

天仰

圣无任懽忭之至为此具本谨具奏

十八日随班

朝贺臣民耆老

一常朝诸臣

王以下现任文武有顶带官员以上如常仪行礼

一外藩诸臣

科尔沁土谢图亲王鄂尔吉图

科尔沁卓里克图亲王巴忒玛

科尔沁达尔汉亲王罗卜臧滚布

乌朱穆秦车臣亲王色登敦多布

喀尔喀扎萨克图汗和硕亲王多罗额驸策旺扎卜

喀尔喀土谢图汗汪札尔多尔济

喀尔喀和硕亲王达什敦多卜

科尔沁多罗扎萨克图郡王鄂齐尔

科尔沁多罗郡王诺扪额尔黑图

科尔沁多罗郡王伊锡班第

巴林多罗郡王额驸吴尔滚

阿覇垓多罗郡王吴尔占噶喇卜

阿覇垓多罗郡王丙

喀喇沁多罗都楞郡王色棱

蒿齐忒多罗额尔德尼郡王阿噶尼思塔蒿齐忒多罗郡王雅木批尔

敖汉多罗郡王垂木珀尔

敖汉多罗郡王鄂尔贞图

奈漫多罗郡王崔忠

喀尔喀多罗郡王额驸端多布多尔济

喀尔喀多罗郡王彭苏克

喀尔喀额尔德尼济农多罗郡王纳木扎尔科尔沁多罗贝勒阿必达

科尔沁多罗贝勒巴克锡嘏

乌朱穆秦多罗贝勒博穆波

喀尔喀多罗达尔汉贝勒占达古米

喀尔喀多罗贝勒宗对

喀尔喀多罗贝勒罗卜臧

阿禄科尔沁多罗贝勒汪占

扎鲁特多罗达尔汉贝勒阿达沙

扎鲁特多罗贝勒毕鲁瓦

毛明安多罗贝勒班第

苏尼特多罗贝勒席里

喀尔喀多罗贝勒丹津多尔济

喀尔喀多罗贝勒垂扎穆山

喀尔喀多罗贝勒诺尔布班第

喀尔喀札萨克多罗贝勒喇嘛扎卜

喀尔喀多罗贝勒汪扎尔

厄鲁特多罗贝勒额驸阿保

科尔沁和硕额驸班第

巴林固山贝子托锡纳木塔尔

巴林固山贝子鄂齐里桑

阿霸垓固山贝子车林敦罗卜

喀尔喀固山贝子巴忒玛汪扎尔

杜尔伯特固山贝子沙津

阿霸哈纳固山贝子额林陈达什

喀尔喀札萨克固山贝子喇卜滩

科尔沁镇国公图努满

喀喇沁镇国公沙穆巴拉什

扎鲁特镇国公苏礼

翁牛特镇国公索诺穆

苏尼特辅国公罗垒

郭尔罗斯辅国公莽色

喀尔喀辅国公车穆绰克纳木扎尔

喀尔喀辅国公汪舒克

喀尔喀辅国公索诺木伊思扎卜

喀尔喀辅国公车林巴尔

喀尔喀辅国公根敦

喀尔喀辅国公克色克

厄鲁特辅国公多尔济塞卜腾

厄鲁特辅国公毛海

徽特辅国公罗卜臧

和托徽特辅国公奔贝

毛明安扎萨克一等台吉诺尔布

郭尔罗斯扎萨克一等台吉毕里衮鄂齐尔克西克腾扎萨克一等台吉齐巴克扎卜喀尔喀扎萨克一等台吉汪布

喀尔喀扎萨克一等台吉罗卜臧额尔得尼阿海

喀尔喀扎萨克一等台吉班珠尔多尔济喀尔喀扎萨克一等台吉多尔济达什

喀尔喀扎萨克一等台吉阿里雅

喀尔喀扎萨克一等台吉车林达什

喀尔喀扎萨克一等台吉齐旺班珠尔

喀尔喀扎萨克台吉车臣吴尔占

喀尔喀扎萨克台吉沙禄伊尔都齐

喀尔喀扎萨克台吉纳木扎尔

喀尔喀扎萨克台吉达尔佳

喀尔喀扎萨克台吉哈嘛尔带青

喀尔喀扎萨克台吉纳木林臧布

喀尔喀扎萨克台吉萨喇完扎

喀尔喀扎萨克台吉吴巴

喀尔喀扎萨克台吉席第

喀尔喀扎萨克台吉托赖

喀尔喀扎萨克台吉垂扎卜

喀尔喀扎萨克台吉卫珍阿海多尔济

喀喇沁扎萨克一等他布囊格伦

巴林公主之孙台吉根扎普等三人

敖汉公主之孙台吉巴雅尔图等十八人敖汉公主之孙未受品级台吉多尔吉喇锡等二人

科尔沁公主之孙台吉毕里克图等十人科尔沁公主之孙未受品级台吉藏布等三人喀尔沁公主之子纳穆锡

科尔沁和硕端敏公主之子策旺多尔济科尔沁和硕纯僖公主之子台吉色棱纳木占喀尔喀和硕额驸策林之弟宫格喇卜滩喀尔喀和硕亲王达什敦多卜之弟一等台吉索纳木扎卜

喀尔喀土谢图汗汪扎尔多尔济之叔一等台吉衮春多尔济

喀尔喀土谢图汗汪扎尔多尔济之弟一等台吉巴尔达尔多尔济

厄鲁特公毛海之弟一等台吉车林

喀尔喀贝勒诺尔布班第之子协理台吉帕克巴扎卜

徽特公罗卜臧之子协理台吉巴济

科尔沁一等台吉吴尔都纳苏图

乌朱穆秦一等台吉塔旺扎穆苏

喀喇沁一等他布囊色补

科尔沁亲戚台吉卜达等六十三人

乌朱穆秦协理台吉马锡等二人

阿覇垓协理台吉德穆褚克等二十六人喀喇沁协理他布囊塔尔宛等二人

蒿齐忒协理台吉安玛第

奈曼协理台吉巴都礼雅等二人

喀尔喀协理台吉扎穆秦

阿禄科尔沁协理台吉丹津等二人

扎鲁特一等台吉阿山等四人

毛明安一等台吉沙克雅等二人

苏尼特协理台吉图巴什希卜等二人

杜尔伯特一等台吉卜达

阿霸哈纳协理台吉崔锺

翁牛特协理台吉根敦扎普等三人

郭尔罗斯协理台吉鄂齐礼等三人

克西克腾协理台吉班第

吴喇忒一等台吉南充等五人

土默特一等台吉衮济思扎卜等五人

鄂尔多斯台吉罗卜臧

扎赖特协理台吉何塔等二人

喀尔喀协理一等台吉宁噶尔扎尔等四十九人

阿霸垓原任王塔满林扎卜

科尔沁老台吉阿努达

阿霸垓老台吉乌都等二人

吴喇忒老台吉阿穆瑚朗

喀尔喀老台吉扎木扬等五人

附入土默特翼老台吉昆楚恒

土默特老他布囊商图

一世袭诸臣

衍圣公孔毓圻

太常寺博士孔毓埭

国子监学正孔毓璋

翰林院五经博士孔传鋕顔崇敷曾尚熔孟贞仁端木谦闵兴汶东野枝盛言德坚等

正一嗣教大真人张继宗

一等海澄公黄应缵

一等侯张宗仁

一督抚学政诸臣

湖广总督鄂海总督河道赵世显直隷廵抚赵宏燮甘肃廵抚岳拜提督陕西学政潘从律等一将军副都统诸臣

宁古塔将军孟俄洛江宁将军鄂克逊镇海将军马三奇西安将军席住荆州将军达尔占福建将军祖良璧杭州副都统道服色李如松西安副都统索柱刘官统等

一提镇诸臣

古北口提督马进良江南提督师懿德浙江提督吴郡贵州提督张文焕宣化总兵官司九经天津总兵官杜呈泗太原总兵官马见伯大同总兵官张自兴宁夏总兵官范时捷南阳总兵官杨铸漳州总兵官许凤鹤丽总兵官郝伟等一卓异在京诸臣

同知赵友夔等

知州唐赓陶等

知县储右文等

教谕杨鳌等

副将朱杰等

参将宋虎山等

游撃周士元等

都司申文星等

守备刘承基等

千总王钥等

把总钱得受等

一土司世职

湖广容美司宣慰使田旻如

一致仕候补诸臣

吏部尚书马尔汉户部尚书凯音布刑部尚书安布禄兵部尚书范承勲等

八旗满洲汉军近在辇毂致仕候补诸臣人数繁多皆与班联不及备载

吏部尚书宋荦徐潮户部尚书王鸿绪礼部尚书许汝霖工部尚书徐元正等

吏部右侍郎仇兆鳌礼部右侍郎田种玉工部左侍郎李元振等

内阁学士王之枢顾悦履杨瑄等

大理寺少卿朱廷鋐陈嘉绩等

翰林院侍讲彭定求

左春坊左谕德秦松龄郑开极等

左春坊左中允黄梦麟汪士鋐等

右春坊右赞善田成玉尤珍等

原任浙闽总督梁鼐

原任福建廵抚宫梦仁

原任广西苍梧驿盐道彭演

一复职诸臣

原任刑部尚书阿山郭世隆

原任吏部侍郎常书李录予原任户部侍郎巴锡原任礼部侍郎戴都里多奇原任刑部侍郎敦多礼原任工部侍郎彭会淇

原任左副都御史劳之辨

原任左春坊左谕德杨大鹤

原任顺天府府丞李法祖

原任御史穆书迈色舒述布鹿宾袁桥

原任郎中金达善索穆鼐

原任员外郎黑色里白金塔海范时彦李勲李起鳌陈怀德

原任主事吴拜

原任奉天府治中吴泰

原任光禄寺署丞邢延

原任太医院使孙之鼎

原任湖广总督石文晟喻成龙

原任山东廵抚王国昌原任福建廵抚许嗣兴原任知府王兴远范承训蒋承继章文鐄原任通判赵命任

原任知县蒲敏政杨起凤徐秉元沈宗潢原任都统齐什扎拉克图

原任一等侍卫乌勒

原任二等侍卫塞勒

原任参将苏继武

原任拖沙喇哈番费雅哈查林

原任防御绰英额

原任守备张兴文

原任骁骑校多奇

原任步军校萨海

一留京教习诸臣

进士查云标等

武进士万国宁等

以上俱在

太和殿前行礼

一外藩陪臣

朝鲜国陪臣议政府右议政金昌集吏曹判书尹趾仁等

以上在

太和殿前西旁班末处行礼

一各馆効力诸臣

武英殿高不骞等

养心殿曹日瑛等

三堂西洋人纪理安苏霖白晋巴多明等算法房董泰等

皇舆全览馆张位等

子史精华馆邱起元等

内官学教习龚克庸等

以上俱在

乾清门前行礼

一在籍诸臣

原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宋大业原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材任原任通政使司右通政杨笃生原任翰林院侍讲钱名世原任翰林院编修熊本原任翰林院庶吉士尚彤庭原任礼科掌印给事中许志进等

一候补候选诸臣

候补员外郎李维钧汪锡龄等候选员外郎高浚等

一举人贡监生员诸臣

举人李长庚等

武举沈铨等

国子监教习贡生李震宗等

贡生徐国铨等

监生查克宏等

生员胡梦熊等

武生祝兆鳌等

以上俱在

午门前行礼

一直省耆老

直隶老人曹凤全等共三千二百一十四名江南老人庄国兴等共二百三十六名

浙江老人沈玉扬等共三百七十八名

湖广老人吕永年等共四十六名

山东老人刘名科等共一百六十一名

山西老人田畯等共九十九名

河南老人萧冲斗等共二十三名

福建老人张献福等共二十六名

江西老人吴嵩龄等共三十三名

广东老人罗科等共二十四名

广西老人李桢等共四名

陕西老人张席珍等共一十八名

四川老人张德夀

云南老人吴学文等二名

贵州老人秦毓华

各蒙古老人马齐克等共九名

一八旗三营马步兵丁及闲散人等不计其数一京城内外农工商贾人等不计其数一各省随父老入京之子弟不计其数以上自

午门外至

端门

天安门

大清门前等处行礼

万夀盛典初集卷十

猜你喜欢
  卷三·程俱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八·姚之骃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五·徐乾学
  读礼通考卷二十二·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佚名
  序·缪荃孙
  序·缪荃孙
  一一七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三朝北盟会编》错误情形并原书加签进呈片·佚名
  张俭传·脱脱
  周弘祖传·张廷玉
  卷十九·赵汝愚
  卷一百六·佚名
  34.燕昭王求贤·林汉达
  卷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资质第七·陆贾

    质美者以通为贵,才良者以显为能。何以言之?夫?便?冉豫章,天下之名木也,生于深山之中,产于溪谷之傍,立则为大山众木之宗,仆则为万世之用,浮于山水之流,出于冥冥之野,因江、河之道,而达于京师之下,因斧斤之功,得舒其文色,精捍直理,密纟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四·张岱

    江南死义列传沈犹龙陈子龙夏允彝侯峒曾黄淳耀钱旃李待间方维新华夏·沈犹龙,号云昇,南直华亭人;万曆丙辰进士。历两广总督,昇兵部右侍郎,家居。乙酉,南都不守,清遣故鸿胪少卿王世焯,以戚里招抚松江。时知府姚序之、同知赵元会

  • 卷之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三、评论·周天游

    袁宏后汉纪自序(节录)予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其所缀会汉纪、谢承书、司马彪书、华峤书、谢沈书、汉山阳山记、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旁及诸郡耆旧先贤传,凡数百卷。前史阙略,多不次叙

  • 周纍传·张廷玉

    周蠧,字廷玉,阳曲人。由乡荐进入国子学。正统年间,他被授予刑部主事,善于处理法律案件。十三年(1448),升为员外郎。第二年,皇上北征,应当扈从圣驾的郎中多托病不去,周蠧请求随行。六师覆没,周蠧受伤而回,升为代理郎中。有校尉受

  • 卷二十二 色珍战绩·李有棠

    景宗保甯八年夏六月,以西南面招讨使耶律色珍为北院大王。色珍,字韩隐,德哷部人。赫噜孙。性明敏,不事生产。保甯元年,枢密使萧思温荐其有经国才,景宗曰:“朕知之。第佚荡,岂可羁屈?”对曰:“外虽佚荡,中未可量。”乃召问以时政,占

  • 卷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一职役考【一】【臣】等谨按古者体国经野因民授事凡乡党州里之间皆以官治之考之周礼其法良备大抵以士大夫治其乡之事为职以民供事於官为役於以敷政教聨族党兴庶功而均劳逸条理秩然亦上

  • 卷一百七十六之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六之六 朱批高其倬奏摺 雍正四年十一月初八日浙闽总督【臣】高其倬谨 奏为奏 闻事窃查台湾田土向当台湾初定之始止台湾一县之地原有

  • 土官底簿卷上·佚名

    ○云南云南府安宁州知州董节云南府安宁州人叔祖董赐前本州岛世袭土知州洪武十四年投附十六年备马赴京朝贡十七年正月授鹤庆军民府世袭土知府节授安宁州世袭土知州十八年正月赐赴京谢恩改除云南前卫世袭指挥佥事无子奏

  • 号令第七十·墨子

    安国之道,道任地始,地得其任则功成,地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人亦如此,备不先具者无以安主,吏卒民多心不一者皆在其将长,诸行赏罚及有治者必出于王公。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举其守率之财用有余、不足,地形

  • 容遁·方以智

    言起于诐、甚于淫、成于邪而极于遁,由其心之始于蔽、深于陷、叛于离而终于穷;知所以之焉廋,则知知遁之要矣。其要在以本无是非之体,平气以定是非之权,此谓公衡。莫公于天地,天地无是非而圣人立之。惟能容之,乃能立之;惟能立之

  • 小知与大受·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从小处得到赏识,但却可以成大器;小人不能成大器,但却可以从小处得到赏识。” 【读解】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卷五·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五兖州府知府郑方坤 撰○诗经诗序诗之有序不特毛传为然说韩诗鲁诗者亦莫不有序如闗雎刺时也芣苡伤夫有恶疾也汉广恱人也汝坟辞家也蝃蝀刺奔女也黍离伯封作也鸡鸣谗人也雨无正大夫刺幽王也宾之初

  • 强国第十六·荀况

    [题解]本篇认为,要使国家强盛,必须行“胜人之道”。所谓“胜人之道”,就是“求仁厚明通之君子”“与之参国政”,“慎礼义、务忠信”,“隆礼尊贤”,“重法爱民”,“尚贤使能,赏有功,罚有罪”等等,而其旨归,则是“赏

  • 第8章 公冶长篇第五(1)·孔子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译文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他虽然被关在监狱里,但那不是他的罪过。”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了。名家注解张居正注:“可见圣人之

  • 叹定光佛品第二十四·马鸣

    宿世殖百福,千岩峻无极。智慧之川谷,甚深难可测。众口言辞风,不能令倾动。坐定如太山,然无能转移。犹如青黑雲,晃昱震电光。杂宝众花盖,在上空中旋。时阿难见此,未曾为瑞应。怀踊跃喜心,长跪白佛言:种种天花,甚微妙好,如有心意。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四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四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上堂。僧问。壁立万仞还许商量也无。师云。壁立万仞不许商量。进云。也知和尚赤心片片。师云。既知更问个甚么。进云。恁么则真个壁立万仞去

  • 大乘要语一卷·佚名

    水油同形非农人不识(喻真妄)来时见事生(见心生)去时事不现。明了知来去。依相不分别。师子(兽中王)逐人不逐尘块(识微细种子喻菩萨能断第八识断集)如犬逐尘块不逐人(灭前六识不见第七八识)菩提之心(静虑)如毛头许(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