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汉

【高帝邦】  〔字季。日角、龙眼、牛胸、龟背。姓卯金刀。太上皇微时,游山泽间,有冶铸曰:“为天子铸剑。若得腰间佩刀杂治,即成神器,可以克天下。昴星精为辅,以歼三骨。”太上曰:“此物名匕首。”遂解投烟焰中。剑成,授太上。以赐季。按:萧何为昴星,项羽、陈胜、胡亥为三骨。季又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铁剑,长三尺,小篆书铭曰:“赤霄。”及贵常服之。此即斩白蛇之剑也。〕

高帝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有娠,遂产帝。《帝命验》曰:“贼起蜚,卯生虎。”贼起蜚,始皇立也,卯,刘字之别。始皇立而刘生。(太公名カ,字执嘉。)

高帝七年,自将兵三十万击韩王信。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围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救饷。樊哙时为上将军,不能解围。天下皆歌之曰:“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后用陈平秘计得免。

高帝十二年,帝自击黥布,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帝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帝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一曰东园公,二曰角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秦时政虐,乃退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之肆志。”因共入商雒,隐地肺山。及秦败,高帝屡征之,不至。后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用留侯计,币召四皓,同太子入朝。帝大惊,指示戚姬曰:“我欲易之。彼四人为之辅,羽翼已成,难动摇矣。”姬涕泣,上曰:“汝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兮,一举千里。羽翼已就兮,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兮,当可奈何?虽有缴兮,尚安所施?”歌阕罢酒,竟不易太子。

戚夫人,即定陶戚姬也。高帝宠之,特与同临宫中百子池,生赵隐王如意。惠帝立,吕后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钳,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且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太后闻之大怒,曰:“乃欲倚女子邪?”召赵王鸩之。戚夫人遂有人彘之祸。

赵幽王友,高帝诸姬子也。初封淮阳王,吕后杀赵王如意,徙友为赵王。友以诸吕女为后,不爱,爱它姬。诸吕女谗于太后,太后怒,召赵王,置邸,令卫围守之。赵王饿,乃作歌,遂幽死。其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泱中野兮,苍天与直!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张良】  〔天驷房星之神曰王良,故字子房。尧时,有五星自天而,一是土之精,坠谷城山下,其精化为圯桥老人,以兵书授子房。佐汉功成。求于谷城山下,得黄石焉。子房解形于世,其家葬其衣冠与黄石,占者常见墓上黄气高数十丈。赤眉之乱,人发其墓,但见黄石枕,化而飞去。〕

汉初,有四五小儿路上群戏,一儿歌云:“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皆不识,唯张子房知之,乃往拜焉。曰:“此乃东王公之玉童也。仙人得道升天,当揖金母而拜木公。自非冲虚登真之子,莫知其津。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

张子隐商山,与四皓为云外之友。定太子时,有应曜者,隐于淮阳山中,与四皓俱徵,曜独不至,时人语曰:“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留侯有《尼父赞》曰:“岩岩孔圣,异代称杰。量合乾坤。明参日月。”

张赞,留侯七世孙也。初居吴县相人里,时人谚曰:“相里张,多贤良。积善应,子孙昌。”

【夏侯婴】  〔为沛厩司御,每送客还,过高帝语,未尝不移日。尝为滕令,故号滕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孙,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重为孙氏。〕

夏侯婴薨,求葬东都门外,公卿送丧,驷马不行,踣地悲鸣,使人掘马蹄下,得石椁,其铭曰:“佳诚郁郁三千年,见白日。于嗟!滕公居此室。”乃葬斯地,谓之马冢。

【淮南厉王长】  〔高帝第四子也。子安袭封淮南王,著书,号曰鸿烈。以父讳长,所著诸“长”字皆曰“修”。〕

厉王长母赵氏女,为赵王张敖美人。高帝讨韩信,还过赵,赵王献美女,赵氏女得幸,有身。赵王不敢内之于宫,为筑舍于外。及贯高等谋反,发觉,并逮治王,赵美人亦坐系吏,以其得幸有身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美人弟兼因辟阳侯审食其言之吕后,吕后妒,弗肯白。及美人生男,恚而自杀。吏奉男诣上,上悔之,封以为淮南五。王早失母,附吕后,而常怨食其,以为不强争之,使其母恨而死。文帝即位,王骄蹇不奉法。三年入朝,往见食其,自袖铁椎椎杀之,驰走阙下,肉袒谢罪。上伤其志,为亲赦弗治。还归国,益骄。乃命载以辎车,处蜀严道邛邮,长不食而死。民作歌曰:“一尺缯,好童童;一升粟,饱蓬蓬。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帝闻之,乃追尊淮南王为厉王,置园如诸侯仪。

淮南王安好道书及方术之士。正月上辛,有八老公诣门求见,须眉皆皓白。王使阍人自以其老难问之,八公乃更形为童子,年可十四五,角髻青丝,色如桃花,王闻,跣而迎,登思仙之台,盛礼设乐以享,八公援琴而弦歌曰:“煌煌上天,照下土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予,生毛羽兮;超腾青云,蹈梁甫兮。观见瑶光,过北斗兮;驰乘风云,使玉女兮。含精吐气,嚼芝草兮;悠悠将将,天相保兮。”歌阕,八童子乃复为老人,告王曰:“吾一人能望致风雨,立起云雾,画地为江河,撮土为山岳;一人能崩高山,塞深泉,收虎豹,召致蛟龙,使役鬼神;一人能分形易貌,坐存立隐,蔽六军,白日为暝;一人能乘云步虚,越海凌波,出入无间,呼吸千里;一人能入火不灼,入水不濡,刃射不中,冬冻不寒,夏曝不污;一人能干变万化,恣意所为,禽兽草木,万物立成,移山驻流,行宫易室;一人能煎泥成金,凝铅为银,驾龙浮于太清之上。”安乃日夕朝拜,各试所言,种种异术,无有不效。遂授王《丹经》三十六卷。药成,未及服,而郎中雷被与伍被共诬称安谋反,天子使宗正持节治之,八公谓安曰:“可以去矣,此乃是天之发遣王。王若无此事,日复一日,未能去世也。”八公使安登山大祭,埋金于地,即白日升天。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置在中庭,鸡犬舐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云。(伍被,楚人,以才学为淮南中郎。是时淮南养士数千人,高材者有八,曰: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被、进昌,号曰八公,而伍被为冠首。按:雷被、伍被并在八公之列,乃诬安反者,欲引与俱去耳。)

淮南王安既与八公相携俱去,莫知所往,淮南小山之徒思恋不已,乃作《淮南王曲》云:“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井汲寒浆。汲寒浆,饮少年,少年窈窕何能贤?扬声悲歌音绝天。我欲渡河河无梁,愿化双黄鹄,还故乡。还故乡,入故里,徘徊故乡,苦身不已。繁舞寄声无不泰,徘徊桑梓游天外。”

【梁孝王武】  〔文帝第二子。初封代王,用贾谊策,徙王梁。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作曜华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平台亦名吹台,后有繁氏居其侧,里人呼为繁台。〕

梁孝王游忘忧馆,集诸游士,各使为赋,枚乘赋柳,路乔如赋鹤,公孙诡赋文鹿,邹阳赋酒,公孙乘赋月,羊胜赋屏风,韩安国作《几赋》不成,邹阳代作。阳、安国罚酒三升。赐乘、乔如绢,人五匹。乘《柳赋》云:“忘忧之馆,垂条之木。枝逶迟而含紫,叶萋萋而吐绿。出入风云,去来羽族。既上下而好音,黄衣而绛足。蜩螗厉音,蜘蛛吐丝。阶草漠漠,白日迟迟。于嗟细柳,流乱轻丝。君王渊穆其度,御群英而玩之,小臣瞽聩,与此陈词。于嗟乐兮!于是樽盈缥玉之酒,爵献金浆之醪。庶羞千族,盈满六庖。弱丝清管,与风霜而共雕。枪钅皇啾唧,萧条寂寥。隽英旄,列襟联袍。小臣莫效于鸿毛,空衔鲜而嗽醪。虽复河清海竭,终无增景于边撩。”乔如《鹤赋》云:“白鸟朱冠,鼓翼池干。举修距而跃跃,奋皓翅之翘翘。宛修颈而顾步,啄沙碛而相欢。岂忘赤霄之上,忽池而盘桓。饮清流而不举,食稻梁而未安。故知野禽野性,未脱笼樊。赖吾王之广爱,虽禽鸟兮抱恩。方腾骧而鸣舞,凭朱槛而为欢。”公孙《月赋》云:“月出皎兮,君子之光。鸡舞于兰渚,蟋蟀鸣于西堂。君有礼乐,我有衣裳。猗嗟明月,当心而出。隐员岩而以钩,蔽修堞而分镜。既少进以增辉,遂临庭而高映。炎日匪明,皓壁非净。躔度运行,阴阳以正。文林辩囿,小臣不佞。”羊胜《屏风赋》云:“屏风合匝,蔽我君王。重葩累绣,沓壁连璋。饰以文锦,映以流黄。画以古烈,昂昂。蕃后宜之,寿考无疆。”

【苏眈】  〔桂阳人。文帝时得道。少以至孝著称,母食欲得鱼羹,眈出湖州市买,去家一千四百里,俄顷便返,眈叔父为州吏,于市见眈,因书还家,家人大惊。既而辞母仙去。预为植橘凿井,及郡人大疫,但食一橘叶,饮一泉水,即愈。〕

苏仙公一日白母,道果已圆,升举有日。忽有数十白鹤降于门,遂升云汉而去。后一鹤降郡屋,郡僚子弟弹之,鹤以爪攫楼板,若书字焉,其辞曰:“乡原一别重来,事非甲子不记。陵谷迁移,白骨蔽野,青山旧时。翘足高屋,下见群儿。我是苏仙,弹我何为?翻身云外,却返吾居。”

【丁令威】  〔辽东人。辽东诸丁谱载:令威,汉初学道得仙。〕

丁令威少随师学,得仙道,分身任意所欲。辽东城门有华表柱,令威常暂归,化为白鹤,集柱头,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离冢垒?”言毕,遂高上冲天。

【陶安公】。〕

陶安公,六安铸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旦散上行,紫色冲天,安公伏冶下求哀。须臾,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期赤龙到,大雨,而安公骑之东南上。

【窦玄】。〕

窦玄状貌绝异,天子使出其妻,妻以公主。妻悲怨,寄书云:“弃妻斥女,敬白窦生:卑贱鄙陋,不如贵人。妾日以远,彼日以亲。何所控诉,仰呼苍!悲哉窦生!衣不厌新,人不厌故。悲不可忍,怨不可去。彼独何人,而居斯处?”又歌云:“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时人怜而传之,亦名艳歌。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四十三·柯劭忞
  名山藏卷之一百八·何乔远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佚名
  卷之一百二·佚名
  哭庵传译文·易顺鼎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三·佚名
  评鉴阐要卷七·乾隆
  崔谦传·令狐德棻
  张衡传·李延寿
  杨彦温传·薛居正
  卷十四·佚名
  卷六十七巡防三·冯煦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分飞·许自昌

    【一翦梅】〔生急上〕一时杀气贯长虹。纔离孤鸿。又逐飞鸿。〔作到家介〕娘子在那裏。〔旦上〕飞扬跋扈为谁雄。适骇匆匆。试问匆匆。相公。你为甚么慌慌张张的走将回来。〔生〕我新娶的那阎婆息。今早留住了

  • 春光·闻一多

    静得象入定了的一般,那天竹,那天竹上密叶遮不住的珊瑚;那碧桃;害朝暾里运气的麻雀。春光从一张张的绿叶上爬过。蓦地一道阳光晃过我的眼前,我眼睛里飞出了万支的金箭,我耳边又谣传着翅膀的摩声,仿佛有一群天使在空中逻巡……

  • 卷一百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七目录人事类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宋范仲淹】观韩玉如胡人贡奉图【宋梅尧臣】题曹仲本出示谯国公迎请太后图自肃天?以下皆纪画也【宋杨万里】蕃王献宝图【元柳贯】题书船入

  • 李商隐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商隐(813- 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中进士。次年受到李德裕

  • 卷五·贾岛

    钦定四库全书 长江集卷五 唐 贾岛 撰 送雍陶入蜀 江山事若谙那肯滞云南草色分危磴杉隂近古潭日斜褒谷鸟夏浅巂州蚕吾自疑双鬓相逢更不堪 张郎中过原东居 年长惟添懒经旬止掩关高人餐药後下马此林间对坐天将暮同来

  • ●卷七·刘一清

    ○下蕲黄州 德乙亥正月,北兵顺流而下,沿江诸将多吕氏部曲,望风降附。既至黄州, 陈奕以城降。奕始谓大兵以襄汉,船自汉入江,乃知大兵未渡,而蕲黄已先降。 故其渡也,襄汉、蕲黄之船皆在焉。遂至蕲州,管景谟以城降。至南

  • 通鉴续编卷二十三·陈桱

    【甲寅】二年【宪宗皇帝四年】春正月古城阆州○诏工部尚书陈徳毅察访官吏于荆蜀江淮【于是被黜者百十七人】二月古围嘉定知府俞兴败之○古入东川遂城紫金山【紫金蜀之要地也】古侵合州知州王坚败之○古侵广

  • 第一九二清单(第一九一号之粘付)一一四○六—二·佚名

    新竹县户粮税房进出各款谨将下书房下进出各款,开列呈送宪鉴,詧核施行。今开:每月应给项下:一、正、付主稿贰名,月给辛劳银拾陆元。一、征比并印数目贰名,月给辛劳银捌元。一、征比税契壹名,月给辛劳银肆

  • 卷四十二·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二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九 魏臣 辛毗 杨阜 高堂隆【栈潜 张茂董寻】 谨案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俱阙止存栈潜张茂附传二篇议赞亦全阙 任城栈潜字彦皇【原

  • 八三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专差赍送第四批书籍折·佚名

    八三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专差赍送第四批书籍折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初八日奴才李质颖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奴才前奉谕旨,访觅遗书,当即钦遵圣训,于商人马裕家选取,并令总商等善为购觅。初次呈进书二百九十一种,第二次呈进书三百

  • 历书第四·司马迁

    刘洪涛译注【说明】《历书》不在《史记》亡失的十篇之内,主要是司马迁的手笔是无疑的了(也有人持相反意见,如有人说它系妄人抄录《汉志》而成等,多是摘取它的一二纰漏为文,可以不论,)篇末所附《历术甲子篇》序至汉成帝建始四

  • 陈泰传·张廷玉

    陈泰,字吉亨,光泽人。小时跟从外家姓曹,显贵之后,才改回原姓。考取乡试第一名,被任为安庆府学训导。正统初年,廷臣纷纷推荐他,他被升为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讨麓川时,每年征取士兵二千名做向导,战事一失利,常常杀他们来冒功,陈泰

  • 光绪甲申(十年)·佚名

    □月□□日四月十三日四月十五日九月初一日九月初二日九月初三日九月初四日九月初五日九月初六日九月初七日九月初八日九月初九日九月十一日九月十二日九月十三日九月十四日九月十五日九月十六日九月十七日九月十八日

  • 晋纪十五 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324)·司马光

    晋纪十五 晋明帝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 [1]春,正月,王敦诬周嵩、周与李脱谋为不轨,收嵩、,于军中杀之;遣参军贺鸾就沈充于吴,尽杀周札诸兄子;进兵袭会稽,札拒战而死。 [1]春季,正月,王敦诬陷周嵩、周与李脱勾结,密谋不轨,因而收捕

  • 卷第六·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六〈起和銅六年正月、盡靈龜元年八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日本根子天津御代豊國成姫天皇〈元明天皇第■三〉六年春正月戊辰。備前國獻白鳩。伯耆國獻嘉

  • 卷三·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説卷三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注疏医师众医之长诸医皆在此者如食医和饮食膳羞故设在饮食之间也 杂説或曰医师职固不可废又有兽医等五官皆医事也岂

  • 卷第十七·佚名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十七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行犍度中有教无教跋渠第四有教及无教  诸行彼果实或有漏学者  思惟戒在后若成就身教彼成就无教耶。设成就无教彼成就教耶。若成就善不善隐没。无

  • 辨言·员兴宗

    笔记。南宋员兴宗撰。1卷。兴宗字显道,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官至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以历代经解传注之言有出入于道者,惧其不纯,因约众万之指,示精一之义,随意而订正之,撰为是编。其间采《左传》、《史记》、荀子、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