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畅传

张畅字少微,是张邵的哥哥张..的儿子。张..少年时期就很有操行,曾做晋朝琅笽王国的郎中令。跟随琅笽王到过洛陽。回到京城,宋武帝封了药酒一瓮交给张..,让他秘密地加入荓毒,他接受了命令,在路上自饮而死。

张畅少年时候与堂兄张敷、张演、张镜齐名,是后起之秀。最初出门做官是担任太守徐佩之的主簿,徐佩之被处死,张畅便驰马前往奔丧,穿上丧服尽哀,被谈论者所称赞。他的弟弟张牧曾经被疯狗咬伤,医生说应该吃蛤蟆,张牧感到很为难。张畅含笑先尝,张牧因此才吃了,伤口也就好了。

逐步升迁为太子中庶子。孝武帝镇守彭城,张畅做安北长史、沛郡太守。元嘉二十七年(450),魏太武帝南征,太尉江夏王刘义恭统率各路军队前往镇守彭城。太武帝亲自率领大军,离彭城几十里。彭城兵力虽然很多,而军队粮食不足,刘义恭想放弃彭城南归,计议了一整天也没有拿定主意。当时历城兵少粮多,安北中兵参军沈庆之的意见想以车营作为函箱阵,精兵作为外翼,保护二王和妃媛直奔历城,分出部分城中的兵配合护军将军萧思话留守。太尉长史何勖不同意,他想全部出动奔向郁洲,从海道还京。两种意见没有决定下来,再次召集众官员谋划。张畅说:“如果历城、郁洲有可以前往的道理,下官怎敢不高声赞扬?现在城内缺乏食物,百姓都有逃走的情绪,只应该关门上锁严密防守,想逃走的不要允许。如果一旦动脚,则必然各自逃散,想到达目的地,怎么可能?现在军中粮食虽少,每天还没有断绝,怎么能丢弃万全之计,而去走危险的道路!如果这个计策一定要采用,下官请求以脖子上的血污染您的马迹。”孝武帝听到了张畅的建议,对刘义恭说:“张长史的话不可违背。”刘义恭才停止了。

魏太武帝到达以后,便登上了城南的亚父冢,在戏马台上建起了毡屋。在这以前队中主将蒯应被俘虏,当天下午后半晌,太武帝遣送蒯应到小市门致意,求甘蔗和酒。孝武帝派人送酒二壶、甘蔗一百棵;求骆驼。第二天,太武帝自己登上戏马台,又派遣使者到了小市门请求与孝武帝相见,派人送上骆驼并且赠送一些杂物,让在南门接受。张畅在城墙上与魏朝的尚书李孝伯说话。李孝伯问:“您姓什么?”回答说:“姓张。”李孝伯说:“张长史!”张畅说:“您怎么认识我?”李孝伯说:“您的声名远扬,足以使我知道。”于是谈了很长时间。城内有个叫具思的曾经在魏国呆过,刘义恭让他辨认,知道是李孝伯,于是便开门接受了馈赠的物品。

太武帝又求酒和甘橘,张畅宣读了孝武帝的意旨,又搞到了螺杯和杂粽,都是南方所珍视的。太武帝又让李孝伯传话说:“魏君主有诏令要借一副博具。”张畅说:“博具我会给你们上报找来,‘有诏令’的话,只能用在你们国家,怎么能在这里使用?”李孝伯说:“邻国的君,怎么不可以对邻国的臣称为诏令?”张畅说:“您用的这个称呼,尚且不可以用于华夏,何况是在高贵的诸王,怎能单说邻国的君主呢?”李孝伯说:“魏主说太尉、镇军已经好久没见南方的来信,非常郁闷,如果想要寄信,一定会代为护送。”张畅说:“这边小路很多,不再以此烦劳魏主。”李孝伯说:“我也知道有水路,似乎被白贼所阻断。”张畅说:“是不是因为您穿着白衣服,所以称为白贼呢?”李孝伯大笑着说:“今天的白贼无异于过去的黄巾、赤眉。”张畅说:“黄巾、赤眉似乎并不在江南。”李孝伯说:“也没有离开青州、徐州一带。”张畅说:“现在青州、徐州实在是有贼,但却不是白贼罢了。”又求博具,不久就送给了他。

太武帝又派人送来了毡和九种盐以及胡豉,说“这几种盐各有特点:白盐是魏主吃的;黑盐治疗腹胀气闷,细细地刮取六铢,用酒服下;胡盐治疗眼疼;柔盐不作食用,治疗马脊背上的创伤;赤盐、驳盐、马齿盐四种,都不能食用。胡豉也很好吃。”又求黄甘,并且说“魏主致意太尉、安北将军,为何不派人到我们这边来?彼此的感情虽然不能完全相通,但是总要见见我是小是大,知道我是老是少,观看我为人如何。如果诸位官佐不能派遣,也可以派个小僮前来。”张畅又宣读旨意并且回答说:“魏主的形貌才力,很久以来就由往来的使者描述过,李尚书亲自奉行使命,不怕彼此不能尽意。所以不再派遣信使。”又说:“魏主很遗憾先前所送的马很不称意,安北将军如果需要大马,一定再给送去;如果需要蜀地的马,也有很优良的。”张畅说:“安北将军不缺乏良马,送马原是对方的意思,不是这边的请求。”刘义恭又赠送炬烛十支,孝武帝也送锦一疋,又说:“知道还需要黄甘,的确不是吝惜它,但是一定无法满足你们一军的需求。原先送给魏主的,不应该现在就缺乏了,所以不再重送。”

太武帝又求甘蔗、安石榴,张畅说:“石榴出自邺下,也不是应当那边所缺乏的。”李孝伯说:“您所在的南方十分富庶,为什么却穿草鞋?连您都穿这,那将士们又该怎样了呢?”张畅说:“富庶的话,实在很惭愧,但是以我的少才,受命统率大军,战阵之间,不容许身着便服。”

太武帝又派人向二王借箜篌、琵琶、筝、笛等乐器和棋子。李孝伯的辞辩也是北国的美才,张畅随机应答,谈吐如流,音韵清雅,风仪华润。李孝伯和左右的人一起相视叹息。

当时魏国声称要出襄陽,所以让张畅担任南谯王刘义宣司空长史、南郡太守。

元嘉三十年(453),元凶劭杀死皇上举行叛逆,刘义宣发表讣告的时候,就立即起兵。张畅为元佐,位居众僚之首,哀容凄惋,感动众人。举行哀悼结束后,改换服装身穿黄裤褶,走出射堂选人。音容姿态,无不瞩目,见到的人都愿意为他尽命。事情平定后,征调为吏部尚书,封为夷道县侯。

刘义宣后来有了异图,蔡超等人重视张畅的人望,劝刘义宣把他留下。于是便辞去了南蛮校尉职务,把它授给张畅,又加官为冠军将军,兼丞相长史。张畅派仆人荀僧宝进京,通过颜竣说明刘义宣准备寻衅起事的情况。荀僧宝带有私货,停在巴陵没有及时赶到。正赶上刘义宣起兵,道路断绝,荀僧宝于是便无法离开。

刘义宣即将叛乱,派他所宠爱的人翟灵宝去告诉张畅,张畅说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表示以死来保卫皇上。翟灵宝知道张畅不肯回心,劝刘义宣把他杀死示众,靠丞相司马竺超人说情才得脱免。又晋升他的封号为抚军将军,另立军部,以收揽人望。张畅虽然签署了檄文,但是饮酒常醉,不认得文书。随刘义宣东下。在梁山战败,他从乱兵当中自己返回,被军人所抢劫,衣服都被剥光。遇到右将军王玄谟乘车出营,张畅已经得到了破衣服,于是便挤上了王玄谟的车。王玄谟心里很不高兴,诸将领请求把他杀掉,队主张兴世进行营救才使他得免一死。捉住他押送进京,交付给廷尉,不久被宽恕。

起用为都官尚书,转任侍中,代替儿子张淹兼任太子右卫率。孝武帝宴请朝廷贤士,张畅也在座。何偃乘着酒醉说:“张畅果然是奇才,伙同刘义宣作贼,也能没罪,没有才怎么能到这种地位?”张畅严厉地说:“太初的时候,谁洗的黄..?”孝武帝说:“为什么要互相挖苦?”起初,元凶劭作乱的时候,何偃的父亲何尚之是元凶劭的司空,朝廷的义军到了新林,仆役都逃走了,何尚之父子和婢妾一起擦洗黄..,所以张畅讥讽他。

孝建二年(455),他出京担任会稽太守。死后,谥号为宣。张畅喜爱弟弟的儿子张辑,临终遗命,与张辑合坟,谈论的人对此加以非议。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八十三 後晉紀四·司马光
  七国考卷六·董说
  大明穆宗庄皇帝宝训卷之二·张居正
  ●卷十七。题名三·梁章钜
  卷十六·沈德符
  第四节 郑芝龙十九年间降叛之概略·陈匪石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我佛山人传·李怀霜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一)·王彦威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阿桂
  徐世谱传·姚思廉
  耶律铎臻传·脱脱
  卷二十八、乾隆极盛·黄鸿寿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司马迁
  郡阁雅言·潘若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内翰别集·韩偓

    唐 韩偓 撰入内廷后诗【天复元年辛酉五月后】雨后月中玉堂闲坐银台直北金銮外暑雨初晴皓月中唯对松篁听刻漏更无尘土翳虚空绿香熨齿氷盘果清冷侵肌水殿风夜久忽闻铃索动玉堂西畔响丁东【禁署严密非本院人虽有公事不

  • 七言巻二十三·洪迈

      七言  送蜀客          张籍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蛮中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㡬日到金麟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赠道士  茆山近别剡溪逢玉

  • 曲目新编小序·支丰宜

    昔扬州黄文旸工帖括之文,而兼通于词曲,着有《曲海》二十卷,为艺林佳话。乾隆四十六年,奉高宗纯皇帝勅旨,着两淮盐政伊龄阿等修改古今词曲,文旸与有力焉。又取苏州织造府进呈院本,合传奇、杂剧共计一千余种,载李艾塘《画舫录》

  • 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六·赵尔巽

      于敏中 和珅弟和琳 苏凌阿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十五年,直上书房。累迁内阁学士。

  • 第十九回 姑妇临朝生暗衅 弟兄佐命立奇功·蔡东藩

      却说窝阔台汗晚年,溺情酒色,每饮必彻夜不休。耶律楚材屡谏不从,至持酒槽铁口以献,且进言道:“这铁为酒所蚀,尚且如此,况人身五脏,远不如铁,宁有不损伤的道理?”忠言逆耳利于行。窝阔台汗虽亦觉悟,然事过情迁,总不免故态复萌

  • 卷十二·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十二宋 张九成 撰滕文公章句下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防其元孔子奚取焉取

  • 三七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十老序》文系格式错误应将总裁等议处折·佚名

    三七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十老序》文系格式错误应将总裁等议处折乾隆四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臣舒赫德等谨奏:蒙皇上发下四库全书内《吴都文粹 十老序》一篇,指出上页低一格写,下页顶格写,前后书写体倒不符之处,实属错谬。

  • ·致僚属手札·丁曰健

    卷查台属积案累累,贵处尤多。固由民情刁诈,而历任因循之咎亦不能辞。但一经催提,或旧案复起波澜,或新案愈增讦控。兹择其要者,令张县丞前往催提。该员在嘉任捕官年余,情形较熟,且逐案委人亦不胜其烦扰,是以各札

  • 齐高祖神武帝纪·李延寿

    齐高祖神武帝姓高,名欢,字贺六浑,是渤海郡..地人。六世祖高隐,晋朝玄菟太守。高隐生高庆,高庆生高泰,高泰生高湖,这三代都在慕容氏那里为官。当慕容宝失败以后,国中大乱,高湖率领部众投奔魏国,当了右将军。高湖生了四个儿子,第三

  • 刘彦宗传·脱脱

    刘彦宗字鲁开,大兴宛平人。其远祖怦,为唐朝卢龙节度使。石晋把幽、蓟划入辽国,刘氏六代做辽国的官,相继任宰相。刘彦宗父亲刘霄官至中京留守。刘彦宗擢进士乙科。辽天祚帝逃到天德。秦晋国王耶律捏里在燕自立为帝,提升刘彦

  • 卷四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八凶礼皇太子丧礼未分封之皇子薨逝有追封皇太子者礼部内务府承防防疏丧仪简王大臣典丧事皇太子年已冠皇帝服十有三日未冠皇帝去冠饰素服辍朝七日已昏并已生子皇太子福晋及所生皇孙皆成

  • 春秋大全卷三十一·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昭公下【癸景王十酉七年】十有四年【晋昭四齐景二十卫灵七蔡平二郑定二曹武二十七卒陈惠二杞平八宋元四秦哀九楚平王居元年吴夷末十六】春意如至自晋【左传尊晋罪已也尊晋罪己礼也谷梁传大夫执则致致则

  • 卷十·僧祐

    道地经序第一道安法师沙弥十慧章句序第二严佛调作十法句义经序第三道安法师三十七品经序第四昙无兰作舍利弗阿毗昙序第五道标法师僧伽罗刹经序第六道安法师僧伽罗刹集经后记第七未详作者婆须蜜集序第八未详作者阿毗昙

  • 二 沙门果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人之大比丘众俱,住王舍城小儿医师耆婆之庵罗园。其时,摩揭陀国王韦提希子阿阇世,于四月迦底迦之十五布萨日满月之夜时,坐于殊胜之宫殿高楼,被诸大臣所围绕。如是,摩揭陀国王韦提子阿阇世于

  • 台湾舆图·夏献纶

    古人右史左图,观览并重。萧何入关,首收图籍;盖凡道途险阻、山川阨塞,非图莫周悉也。。

  • 道听途说·潘纶恩

    笔记小说集。近代潘纶恩著。十二卷,一百零八篇。纶恩,字箨园,著有《箨月山房诗钞》。筠坪老人序谓题材来源于“道听途说”,故名。体例则仿《聊斋志异》,篇末以“箨园氏曰”发议论。内容多为奇闻异事。创作于清代道光

  • 国史大纲·钱穆

    钱穆著。1940年6月商务印书馆初版。共分为上下两册,为当时教育部颁大学用书。1974年9月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修订本,至1983年出版修订本第10版。1933年,钱氏首创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开设中国通史课程,曾先后编写过《通史纲

  • 造像量度经·佚名

    全一卷。清代工布查布译。全称舍利弗问造像量度经。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本经叙述有关造立佛像之法则。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于将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时,对舍利弗所问,以一五六之偈颂,述说佛之身量、肉髻、发际、面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