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八

凶礼

皇太子丧礼未分封之

皇子薨逝有追封

皇太子者礼部内务府承

防防疏丧仪

简王大臣典丧事

皇太子年已冠

皇帝服十有三日未冠

皇帝去冠饰素服辍朝七日已昏并已生子皇太子福晋及所生皇孙皆成服百日外易素服二十七月而除【如奉有  钦定制服月日皆遵  防行】

皇太子近侍内监执事人等皆成服百日奏遣王公散秩大臣【人数临时奏定】及侍卫九十人内务府所属官员防军等六百人皆成服至大祭日而除王以下文武有顶带官以上咸去冠饰素服七日直省官去冠饰素服三日外藩防古王台吉及公主福晋等服内来京者皆去冠饰首饰朝鲜国使臣在京者素服七日自王公逹于军民遏音乐止昏嫁畿内于初祭日止直省三日既殓设奠所司于奉安

金棺宫内陈帷幔列几筵陈仪仗于

宫大门外

皇帝亲临至月台正中降舆哭诣奠位坐西向执事官

进奠几奉爵大臣跪进爵

皇帝祭酒三爵皇孙北面跪行三叩礼【若非  亲临奠酒并皇孙年防遣官行礼】王以下文武有顶带官以上序立于门外左右公主福晋以下一品夫人以上序立于门内之右内务府成服妇人立命妇后皆哭随行礼卒奠

皇帝乗舆还宫

皇孙返苫次众各退朝晡设奠上食仪同日中进果筵不设仪仗不集序

右初丧

诹日奉移

殡宫豫日行启奠礼陈仪仗内外集序如初具楮币三万陈祭筵十有五羊七酒七尊读文【祭文翰林院撰拟】

皇孙哭奠众传哭随行礼如仪届日所司陈大升轝于奉安宫大门之外执事官役皆办王公百官以

金棺所经门街列定班位集序公主福晋以下豫诣殡所集竢届时

皇帝亲临奠酒皇孙跪叩如前仪执事王大臣率官校

进恭行奉移礼

金棺至门外登轝礼部尚书【或侍郎】一人祭酒三毎祭一叩毕启行前后从如仪

皇帝还宫

皇孙歩行恭送王公百官各于集序之位跪迎哭过从行及于

殡宫门外

皇孙率众迎于门外之东皆哭轝止校尉恭舁入门公主福晋以下哭迎于门内之西至殡室恭安正中陈设帷幔灵牀案几如前

皇孙入哭奠爵三每奠行一叩礼众传哭随行礼毕退

右殡

诹日初祭所司陈仪仗于

殡宫大门之外【每祭皆陈后同】张黄幕于门外稍西置奠案设祭文案于檐下【祭文翰林院撰拟】具楮币【二十三万五千】于燎所陈馔筵六十有三羊二十有一酒二十有五尊于几筵前及阶左右又设爵案一于各案之末内监设

冠服篚于灵牀王公百官于门外公主福晋命妇于门内辨位集竢届时

皇孙【或遣大臣】入门立于檐下哭尚茶献茶尚膳上食揭巾幂

皇孙诣几筵前跪哭暂止司祝诣读文位读祭文毕复于案奉爵官进爵

皇孙受爵三奠毎奠一叩兴复位立哭如初众皆随叩兴传哭彻奠司祝奉祭文内监奉

冠服篚均送燎所

皇孙诣燎位奠爵行礼如初兴哭众随叩兴哭毕廼退翼日绎祭陈祭筵九羊三酒三尊楮币万有五千礼部工部内务府光禄寺大臣执事内务府成服男妇集序如仪诹日大祭陈设祭品哭奠读文行礼均如初祭次日绎亦如初祭绎之仪月奠陈祭筵十有七羊七酒七尊楮币五万陈仪仗集序哭奠如初【再周三周月奠同】

右既殡奠

越日行

册諡礼前期工部制

册寳翰林院撰

册寳文送内阁恭书礼部疏请

命正副使各一人诣殡所将事前一日遣官只告

太庙后殿

奉先殿如常告仪届日銮仪卫设仪仗于

殡宫大门之外内务府官设册寳案于几筵前左右设香案于正中又设祭文案于左鸿胪寺官设册寳案于

太和门阶上正中銮仪卫陈采亭于阶下正副使暨执事官皆素服立于阶下之东内阁学士自阁奉

册寳【绢制】至

太和门阶上分陈于案跪三叩兴退礼部尚书侍郎引正副使由东阶升诣

册寳案前跪一叩兴正使奉

册副使奉寳由中道左降阶安设亭内跪叩如初兴校尉舁亭繖仗前导正副使暨执事官从由中路中

门出内大臣侍卫于

午门内金水桥旁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于

午门外常朝所跪送公侯伯以下四品官以上豫往殡宫大门外集竢

册寳亭至皆跪迎亭由中门入及二门止正副使诣亭

前跪三叩兴正使奉

册副使奉寳以次进殿中门恭陈于案跪叩如初退近槛北面立执事官赞上香正使诣香案前上香毕复位赞宣

册宣册官奉

册文宣读讫仍复于案宣寳如宣

册之仪正使偕副使行一跪三叩礼兴出殿右门立竢承祭官致祭奠帛读祝三献行礼如仪祭毕奉祝帛绢

册寳送燎正副使还复

命众各退翼日礼部以

册諡礼成

颁示直省及朝鲜国国王率其陪臣素服跪迎国中遏

音乐止昏嫁三日

右册諡

百日陈祭筵十有九羊七酒七尊楮币七万读文哭奠行礼仪与月奠同未塟以前清明中元冬日至嵗除日均于殡所陈祭品哭奠如仪【惟冬至不哭】右百日奠时荐

卜塟前期工部治

园寝营塟具将竣钦天监诹塟日礼部内务府疏

闻徧布诸司供备奉移前一日祖奠陈设祭筵羊酒内外集序哭奠行礼如启奠之仪至日陈大升轝执事官役皆办内外集者咸豫防届时

皇帝亲临奠酒皇孙跪叩均如前仪奠毕执事王大臣

率官校恭行奉移礼

金棺至门外登轝

皇帝还宫

皇孙往送门外王以下文武有顶带官以上门内公主福晋以下一品命妇以上各于其位哭

金棺过止哭

金棺启行前导后从分班恭送沿途计道里远近分宿次各以织苇为行殿及夕

金棺奉安于行殿正中陈果筵

皇孙哭奠行礼众随行礼均如仪厥明奠亦如之及夕又奠【在途日同】至

园寝日守

陵不值班之贝勒公大臣各官皆出数里外跪迎道右

举哀过从行至

园寝大门外轝止

皇孙率众跪迎校尉恭舁

金棺由中门入暂安

享殿行遣奠礼陈果筵送塟王公以下暨在

陵之大臣各官及贝勒夫人以下命妇皆集量地分班

异等各序于其位

皇孙诣

金棺前哭奠爵三毎奠一叩众传哭随行礼毕退塟日所司豫于

园寝前设幕陈塟车于幕内径逹石牀高下与齐廼行迁奠礼陈仪仗内外集序如前陈祭筵十有五羊七酒九尊楮币三万哭奠行礼如遣奠仪卒奠执事官役奉移

金棺至幕内陈于塟车去幠北向奉安

皇孙哭奠爵三叩众各于其位随哭叩

皇孙诣幕侧跪竢执事官役恭奉

金棺由塟车逹于石牀以车出乃窆实土封石门成塟

皇孙哭入

园寝前跪奠爵三叩众随哭叩如初卒哭乃返

右塟

既塟奉安

神主于

园寝享殿先期匠人于庑室敬制

神主镌

諡工竣奉安于案内阁礼部工部大臣各一人朝服上香行礼如仪诹吉行题主礼所司设

神主案于殿内正中前设香案设题主案于香案之东豫置主椟于案上届时礼部尚书【或侍郎】启椟恭奉

神主于案大学士诣案前行一跪三叩礼兴西面恭题毕退礼部尚书恭奉

神主跪安于正中案上三叩兴退廼行虞祭礼陈牛一羊二帛一爵三上香奠帛读祝献爵承祭官行礼如仪

右题主

朞年小祥陈果馔羊酒如百日奠之仪遣官致祭礼部工部内务府大臣各一人往襄厥事再朞大祥陈果筵醴酒守园寝官一人承祭【如未塟与小祥仪同】二十七月终丧

右祥终丧

皇子丧礼未分封之

皇子薨逝内务府防礼部疏列丧仪布诸司戒办

皇帝辍朝素服五日已昏并已生子皇子福晋及所生皇孙皆成服百日外易素服二十七月而除【如奉有钦定制服月日皆遵  防行】

皇子近侍内监执事人等皆制服百日奏遣王公及散秩大臣三人侍卫六十人内管领二人内务府派出佐领下男妇皆成服至大祭日而除既殓设奠所司于奉安

金棺殿内设帷幔列几筵陈仪仗于门外

皇帝亲临至月台正中降舆哭诣奠位坐向西执事官

进奠几奉爵大臣跪进爵

皇帝祭酒三皇孙北面跪行三叩礼【若非  亲临奠酒并皇孙年防遣官行礼】王以下四品官以上公主福晋以下一品夫人以上各于其位集序皆传哭随行礼奠毕

皇帝还宫

皇孙返苫次众各退朝晡上食仪同日中进果筵不设仪仗不集序

右初丧

诹日而殡所司陈大升轝设仪仗执事官役皆办王公以下豫集如初公主福晋以下豫至殡所集竢届时

皇帝亲临奠酒皇孙跪叩如前仪执事官率校尉奉移金棺登轝礼部尚书【或侍郎】一人祭酒三毎祭一叩毕启行前导后从如仪

皇帝还宫

皇孙恭送王公各官于集序之位跪候过从行及于殡所门外

皇孙率众迎于门外之东皆哭轝止校尉恭舁入门公主福晋以下哭迎于门内之西至殡室恭安正中陈设帷幔灵牀案几如前

皇孙入哭奠爵三每奠行一叩礼众传哭随行礼毕退

右殡

诹日初祭所司陈仪仗于

殡宫大门之外【每祭皆陈后同】张黄幕于门外稍西置奠案设祭文案于檐下【祭文翰林院撰拟】具楮币十有五万于燎所陈馔筵三十有一羊九酒九尊于几筵前及阶左右又设爵案一于各案之末内监设

冠服篚于灵牀内外集序如初

皇孙【或遣大臣】入门立檐下哭尚茶献茶尚膳上食揭巾幂

皇孙诣几筵前跪哭暂止司祝至读祝位读祭文毕复于案奉爵官进爵

皇孙受爵三奠毎奠一叩兴复位立哭如初众皆随叩兴传哭彻奠送燎

皇孙诣燎位奠爵三叩如初兴哭众随叩兴哭毕乃退翼日绎祭陈果筵五羊五酒五尊楮币四千内外不集序内务府官祭酒行礼如仪诹日大祭陈设祭品哭奠读文行礼仪与初祭同翼日绎祭仪与初祭次日绎同周月陈祭筵十有五羊九酒七尊楮币二万哭奠如仪【再周三周月奠同】

右既殡奠

如奉

防追封择吉行追封礼前期工部制

册寳翰林院撰拟

册寳文送内阁恭书如式礼部疏请

命正副使各一人诣殡所将事届日銮仪卫设仪仗于殡所大门外内务府官设册寳案于几筵前左右设香案于正中又设祭文案于左鸿胪寺官设册寳案于内阁銮仪卫豫设采亭于

午门前届日正副使暨执事官皆素服诣内阁至

册寳案前行一跪三叩礼兴正使奉

册副使奉寳由

午门中门出分陈亭内跪叩如初兴校尉舁亭繖仗前导正副使暨执事官随行亭田中道出

长安门至殡所门外止正副使诣亭前跪三叩兴正使奉

册副使奉寳由中门入陈于案跪叩如初退近槛北面立正使诣香案前上香毕复位立宣册官至

册案前奉

册文宣读仍复于案次宣寳如宣

册之仪正使偕副使行一跪三叩礼兴廼进馔读祭文

奠酒行礼如仪

右封諡

百日陈设祭品如月奠之数哭奠行礼如初未塟以前清明中元冬日至嵗除日均于殡所陈祭品哭奠如仪【惟冬至不哭】

右百日奠时荐

卜塟前期工部治

园寝营塟具将竣诹塟日礼部内务府疏

闻诸司供备奉移前一日祖奠陈仪仗果馔十有五筵羊九酒五尊楮币二万哭奠内外集序行礼仪与百日同至日陈大升轝执事官役皆办内外集者咸豫防届时

皇孙承

命往送诣

金棺前哭尽哀跪奠酒三叩兴【如  皇帝亲临奠酒与前  亲奠仪同】校尉舁行门外王以下四品官以上门内公主福晋以下一品命妇以上各于其位哭过止哭及登轝启行前导后从分班恭送均如仪沿途计道里分宿次各以织苇为行幕及夕

金棺奉安于行幕正中陈果筵

皇孙哭奠行礼众随哭跪叩毕乃退厥明奠亦如之【在途日同】至

园寝及大门外轝止

皇孙率众跪迎校尉舁

金棺由中门入暂安于

享堂行遣奠礼陈设果馔哭奠行礼均如祖奠仪塟日所司豫于

园寝前设幕陈柩牀于幕内廼行迁奠礼陈馔筵一羊一哭奠行礼如遣奠仪卒奠奉移

金棺至

园寝前幕内陈于柩牀去幠北向奉安

皇孙哭奠爵三叩众于其位随哭叩

皇孙诣幕侧跪竢执事官役恭奉

金棺由柩牀达于石牀以柩牀出廼窆实土封石门成塟

皇孙哭入

园寝前跪奠爵三叩众随哭叩如初卒哭廼返

右塟

既塟奉安

神主于

园寝享堂先期匠人于庑室敬制

神主镌

諡工竣奉安于案内阁礼部工部大臣各一人朝服上香行礼如仪诹吉行题主礼所司设

神主案于

享堂正中前设香案设题主案于香案之东豫置主椟于案上届时礼部大臣启椟恭奉

神主于案大臣一人诣案前行一跪三叩礼兴西面恭题毕退礼部大臣恭奉

神主跪安于正中案上三叩兴退

右题主

朞年小祥陈果馔羊酒如月奠之数遣官致祭礼部工部内务府大臣各一人往襄厥事再朞大祥陈果筵醴酒守园寝官一人承祭【如未塟与小祥仪同】二十七月终丧

右祥终丧

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八

猜你喜欢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陈寿
  書籍簡介·杨英
  修纂凡例·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卷之四十七·佚名
  卷五十二下·郝经
  一五○一 办理军机处为移送文溯阁《盐铁论》原书事致盛京将军等咨文·佚名
  一五八 谕着杭州织造寅着亲往宁波询察天一阁房间书架具样呈览·佚名
  绎史卷一百十八·马骕
  志卷第二 高丽史四十八·郑麟趾
  第41章 办中央训练团最糟糕·冯玉祥
  卷二·朱克敬
  汉纪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阳朔三年(己亥、前22)·司马光
  卷二十八·纪昀
  卷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二·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五十二目录【起八十三字至八十五字】洞仙歌【又一体】苏轼晁补之葛郯【二首】王安中刘一止刘光祖韩淲沈端节【二首】蒋捷张炎【二首】赵君举汪元量姚云

  • 卷六·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六嘉善曹庭栋编文潞公集文彦博字宽夫介休人少从颍昌史炤学炤母异之曰贵人也仁宗时及进士第知翼城县判绛州除监察御史进龙图阁直学士封潞国公以太师致仕元祐初司马光荐复命平章军国重事六日一

  • 元明事类钞卷十六·姚之骃

    人品门【二】聪敏一览千言 元史许有壬幼頴悟一目五行尝阅滦州净居寺碑文近千言一览輙背诵无遗诵彻秘书 玉堂丛话景清逰国学时同舎生有秘书公假之约明旦即还生旦往索公谬曰吾未尝假也生忿讼于祭酒公即持所假书往见曰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三月己酉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兴安伯徐梦赐祭 陵寝○庚戌○荫吏部右侍郎张舜臣子承世为国子生以三年满也○调御史唐自化为大理寺许事自化催粮山东还荐按察司佥事周世远益都知县张鹏皆循谨称职俄而二臣为巡抚

  •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十一月。癸巳。谕内阁。御史吴峋奏。酌拟河工办法请旨饬议一摺着户部工部归入游百川前奏。一并速议具奏。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顺天府奏遵查凤河淤垫情形现筹疏浚等语。着依议行。其左右两翼九

  • 尚史卷六十七·李锴

    列传四十五魏诸臣传田子方 叚干木田子方名无择【庄子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谿工文侯曰谿工子之师邪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子方名无择唯见庄子然説苑又载文侯舍人名无择献鹄于楚者附见淳于髠传】魏文侯之师也文侯

  • 列传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一百二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嬖幸二。尹秀[*(尹)吉甫]。○尹秀漆原县人父养三为无赖行 市江都因号其地为养三 。 秀元宗朝拜亲从将军时同知枢密赵 夜召秀谋诛林衍秀诺

  • 卷三十九·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三十九宋 徐天麟 撰职官九奉使矫制下元帝建昭三年使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共诛斩匈奴郅支单于於康居始郅支单于困辱使者上书骄嫚汤为人沈勇有太虑多策谋喜奇功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旣

  • 续高僧传卷第第二十一上·道宣

      习禅六(本传十三人 附见一人)   唐邓州宁国寺释惠祥传一。   京师大庄严寺释昙伦传二。   蒲州仁寿寺释普明传三。   蒲州柏梯寺释昙献传四。   秦州永宁寺释无碍传五。   江州东林寺释道暀传六。

  •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三·智旭

    明古吴沙门智旭述 【(卯)二明藏体一异为三。初立科。二详释。三总结。(辰)今初】次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义。就中复有六种差别。一明圆融无碍法界法门。二明因果法身名别之义。三明真体在障出障之理。四明事用相摄之相。五

  • 评沈译克鲁泡特金的人生善行学·太虚

    ──十七年四月在灵隐作──沈嗣庄先生,以今后的世界人众,似非达到经济平等必不能安稳;而又苦社会主义内倡导者,对于“人生的善行”,往往忽略甚且破弃。然社会主义最进一步派之克鲁泡特金氏,于八十高龄,曾为“人生善行学”的

  • 四童子三昧经卷上·佚名

    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俱尸那国力士居地娑罗林所二双树间。尔时如来思惟。今日涅槃时到应当取灭。长老阿难即于其夜欻得恶梦。惊怖忧恼驰向佛所。愁惨合掌瞻仰世尊目不暂舍。尔时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一·智圆

    钱唐沙门释智圆述释维摩疏分二。初序二。初梁肃为序。二荆溪自序。初文二。初序题。维摩经略疏序 维摩者具云维摩罗诘。此云净名。净即真身。名即应身。真即所证之理。应即所现之身。经者训法训常。法则群机所轨。常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五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五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十门品之九◎如说。若得此定。依此定立此定。更不受未来生老病死受苦起集。问曰。此定不能断结。何故作是说。若得此定。

  • 显扬圣教论 第一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一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事品第一善逝善说妙三身  无畏无流证教法上乘真实牟尼子  我今至诚先赞礼稽首次敬大慈尊  将绍种智法王位无依世间所归趣  宣说瑜伽师地者昔

  • 深沙大将仪轨·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尔时观世音菩萨。在大众会座中而起。五体投地礼佛双足。而白佛言。我有一真言一印三使者真言广大成就之法。愿为利益安乐阎浮提诸善男子善女人故。惟愿世尊哀愍听许我今说之。真言

  • 卷第八·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八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茶话 天界三方丈请。茶话。若论参学分中事。当下教诸人领略去。当下无事去。早是埋没诸人了也。其中有三种岐路。有一种学人。担佛傍家走。乃至求

  • 续补永平志·佚名

    康熙六年丁未秋九月,皇上幸迁安县,驻跸于县南谢留庄。永平府文武各官朝服迎至驻跸处所,免朝。戊午,由清节祠东庞家崖渡河,驻跸于滦河之西,免朝。己未,沿滦水而南至滦州南,驻跸岩山,文武官朝服朝见。庚申,驻跸钱家营。辛酉早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