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五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三

昭公五年

考异足利本传明之未融之作而永懐堂同 楚子以屈伸为贰于呉伸作申永懐堂同 防啓疆曰可疆作彊宋板永懐堂同注投掷也也作地 羁庄公女孙懿伯也正误女当作 谓徃年莒乱而取郓郓作鄫宋永同 息师之师正误上师当作楚释文【三叶】补脱葬鲜音仙徐息浅反不以夀终为鲜注同不以夀音授谨按传葬鲜者自西门注不以夀终为鲜 昳由结反【六叶】谨按由恐田误 思息吏反【十叶】元文思下有徐字 跞力狄反本又作栎【十五叶】上作栎下作跞 射食亦反又食亦反【十七叶】上亦作夜 观旧音官读尔雅者皆官唤反【十九叶】唤作奂疏传称孟子孺泄帅右师【二叶右四行】谨按恐当作孟孺子泄 民皆分属三家【二叶左四行】谨按崇祯本民字阙 故曰其为后以总结前言也【六叶右七行】宋板其为下有子字 君子于行无逺之义【八叶左一行】逺作还于天子则诸侯皆行【九叶右二行】侯作卿 主国使下大夫劳王畿【七行】王作于 送女虽则弗聘【十叶左七行】弗作非用之以通志故言道之也【十一叶右一行】志故作意炎谨按炎字可疑 考功记玉人云【十一叶右一行】谨按功当作工 侯伯子男享玉【十二叶右七行】玉作王 陪鼎三牲□膷臐膮也【十三叶左二行】□作下皆同 其人名亦字伯华【十五叶左四行】亦作赤

补遗宋板传足以馁死足作卒足利本同注庄公女孙女作元足利本同 赠之以货财财作贿足利本同卢江舒县卢作庐 息师之师上师作楚足利本同释文昳由结反【六叶】宋板由作田疏故谓隅中也【六叶右九行】宋板谓作为 上公享玉【十二叶右七行】玉作王 几九鼎【十三叶左五行】几作凡 丈有陪鼎【同上】丈作又 在羊□之西【六行】□作鼎 不必更称家【十六叶右四行】必作别 考功记【九行】功作工

昭公六年

考异足利本传复书曰若吾子之言脱吾字注周之衰亦谓之刑书谓之九刑正误谓之刑书谓当作为之字可删 以加礼致驩驩字下有心字永懐堂同释文【二十一叶】补脱禁御鱼吕反严防丁乱反下及注同谨按传犹可禁御又云严防刑罚以威其淫 【同上】日靖音静谨按日靖四方 【二十四叶】锥刀音追尽争此一字如字谨按锥刀之末将尽争之 【二十五叶】数改所角反谨按注数改法 【同上】见鍼之林反谨按注以见箴戒为恵谨按箴释文作鍼 【同上】火见贤遍反注同谨按士文伯曰火见郑其火乎注昏火见 【二十六叶】求贶音况谨按苟免于讨不敢求贶 【同上】为驩音欢谨按寡君以为驩也【二十七叶】好货呼报反谨按晋人以为知礼重其好货过地卧反【二十八叶】地作古 黜敕厯反【同上】正误厯当作

律 今相范鞅即文伯也【三十叶】今作令疏剕罪五百【二十一叶右三行】宋板剕作刖 其滥于行事者失于懈惓【二十二叶左二行】滥作监 言其所用三代之末法【二十四叶右五行】用上有制字 子男五献各如其命数【二十六叶左五行】各上复有献字 上文唯言享有加笾已【九行】已作止属下 此人不当取士鞅之父同姓名而为之介也【三十叶右三行】取作与正嘉同

补遗宋板注亦谓之刑书作亦为刑书足利本同释文黜敕厯反【二十八叶】厯作律疏位以序爵【二十一叶左九行】宋板爵作德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五

猜你喜欢
  孟子纂疏卷六·赵顺孙
  居业録原序·胡居仁
  卷十·李明复
  卷二十八·秦蕙田
  卷十六·朱熹
  卷三十六·顺治
  问辩·韩非
  宣公·宣公十四年·左丘明
  卷四百四十四·佚名
  卷四十一(玄奘译)·佚名
  弥陀经性乐义味序·太虚
  在仰光与宇对薛宝珍谈话·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七·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八·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八·彭定求

        卷558_1 【新雪八韵(一作闲居新雪)】薛能   大雪满初晨,开门万象新。龙钟鸡未起,萧索我何贫。   耀若花前境,清如物外身。细飞斑户牖,干洒乱松筠。   正色凝高岭,随流助要津。鼎消微是滓,车碾半和尘。   茶

  • 列传第三十二·李延寿

    崔光 子劼弟子鸿 崔亮 从弟光韶 叔祖道固崔光,清河人,本名孝伯,字长仁,孝文赐名焉。祖旷,从慕容德南度河,居青州之时水。慕容氏灭,仕宋为乐陵太守。于河南立冀州,置郡县,即为东清河鄃人。县分易,更为南平原贝丘人也。父灵延,宋长

  • 列传第九十三·刘昫

    ○李怀仙 硃希彩附 硃滔 刘怦 子济 澭 济子总程日华 子怀直怀直子权 李全略 子同捷 李怀仙,柳城胡人也。世事契丹,降将,守营州。禄山之叛,怀仙以裨将从陷河洛。安庆绪败,又事史思明。善骑射,有智数。朝义时,伪授为燕京

  • 東觀漢記卷五·多人

      志   律曆志〔一〕   凡律所革,以變律呂,相生至六十。〔二〕聚珍本   〔一〕 「律曆志」,司馬彪續漢書律曆志中劉昭注引袁山松書云:「劉洪,字元卓,泰山蒙陰人……及在東觀,與蔡邕共述律曆記,考驗天官。」則東觀漢

  • 宣宗章皇帝实录序·杨士奇

    自实录序至目录据礼王府本补朕惟我国家列圣相承创守之功道德仁义之实咸登方册以传万世我皇考宣宗皇帝天德夙成圣学日熙昔在皇曾祖太宗皇帝时风采闻于天下皇祖仁宗皇帝统御之初正位东朝参理庶政天下被其泽及登太宝钦承

  •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中庸辑畧卷上·石墪

    宋 朱子 撰中庸程子曰中之理至矣独隂不生独阳不生偏则为禽兽为佛老中则为人中则不偏常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故曰中庸【明道】 又曰天地之化虽廓然无穷然而隂阳之度日月寒暑昼夜之变莫不有常此道之所以为中庸【伊川

  • 第九章 1·辜鸿铭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辜讲孔子在谈话中几乎不谈利益、宗教和道德。辜解一日,晤幕僚汪某,谓余曰:“君言皆从是非上著论,故不能耸听。襄帅为人是知利害不知是非,君欲其动听,必从利害上讲,始能人。”后有人将此语传文襄耳,文襄大

  • 宋进书原劄状·钱时

    宋进书原劄状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肃国公乔行简劄子臣輙有奏陈仰干天听臣昨任国子司业日于延见诸生之次闻严州布衣钱时山居读书理学淹贯尝从故寳谟阁学士杨简游葢其深所推许今寳章阁待制袁甫昨任徽州与故太府丞郑之悌守

  • 卷二十·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二十     宋 黄伦 撰盘庚中盘庚作惟渉河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诞告用亶其有众咸造勿防在王庭盘庚乃登进厥民曰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张氏曰君民之势疑若甚逺而不相侔也盘庚之告必登进之则不压

  • 题焚经台诗·宋真宗

    唐太宗文皇帝制门径萧萧长缘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定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此台在洛阳。台者坛也。考此烧经比论之坛。乃后汉明帝筑也。元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揵度十门品之四◎二法。色法无色法。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人见为显智希有故。止人见者。此色无色法。毕竟无人。为显智

  • 一 序偈·佚名

    一切善见律注序(Samantapāsādikā)归命彼世尊应供正觉者[一 序偈]无量俱胝劫之间修习种种之苦行为此世间之利益苦难趣向救世师归命大悲等觉尊难悟佛修得之法众生流转有无境击裂无明等恼网归命殊胜之正法戒定慧解脱智等

  • 卷五·净挺

    嘉兴大藏经 学佛考训学佛考训卷五钱唐俍亭和尚净挺缉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订慈航观鱼濠上绰有深情放鸟林间自成高致将知天地与我同根矧云万物皆吾一体。陆法和自称荆山居士少隐清溪为湘东王所重尝将兵击任约挥白羽扇返风

  • 亨利六世·莎士比亚

    《亨利六世》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戏剧,首次出版于1623年。该剧上篇写英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由于贵族不和而失利;中篇写国内贵族的纷争和平民起义,导向内战;下篇写红白玫瑰战争时期的封建内战,红玫瑰贵族集团一度

  • 白金的女体塑像·穆时英

    短篇小说。穆时英作。1934年上海现代书局出版,描写一位男性医生见到女病人的裸体时的性心理;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雍正

    简称《上谕八旗》,允禄、允礼等奉敕编纂。始编于雍正九年(1731),编定于乾隆间。有武英殿本及《四库全书》本行世。该书共13卷,约20余万字,为雍正帝胤禎在位时对八旗官员之训谕汇集。胤禛在位13年,每年所谕各编为一集。其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