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

子华子卷之二

晋人程本着

孔子赠

子华子反自邦,遭孔子於途,倾盖而顾,相语终日,甚相亲也。孔子命子路曰:取东帛以赠先生。子路屑然而对曰:由闻之,士不中问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有间,又顾谓子路;子路又对如初。孔子曰:固哉,由也。《 诗》不云乎:有美一人,清风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今程子,天下之贤士也,於斯不赠,则终身弗能见也。小子行之。

子华子曰:惟道无定形,虚凝为一气,散布为万物。宇宙也者,所以载道而传焉者也。万物一也,夫孰知其所以起?夫孰知其所以终?凝者主结,勇#1者管散,一开一敛,万形相禅。太古之时,澹泊恬愉,鹿聚而麕居,其知徐徐,其乐于于,夫是之谓宇。有无以相反也,高下以相倾也,盛盈蚠息以相薄也,庬洪芦符以相形也,由是以生,由是以死,由是以亏,由是以成,夫是之谓宙。宇者,情相接也;宙者,理相通也。是故惟道无定形,虚凝为一气,散布为万物。宇宙也者,所以载道而传焉者也。

子华子曰:夫言之所以感为响,响欲绝而感已移;意之所以将为思,思未革而事前辍。何则?精神之所弗包焉故也。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齐,而俱王於天下。明旌善类而诛锄丑厉者,法之正也。其所以能行焉,精诚也。精诚不白,则无以王矣。其在後世,以急刻而责恕,以议伪而课忠,言非其愿,意非其真,而保人之弗叛,悲夫。是正#2坐於夕室也,是白之悬而黑之募也,是纵櫂於陆而发轫於川也,其亦不可以幸而几矣。是以欲治之君,将以有为於是者,必先正其本术,定其精而不摇,保其诚而弗亏,夫然後出言以副情,端意以明指。世虽乱也,俗虽污也,而曰感不效於影响者,吾斯之未能信。

子华子居於苓塞。赵简子将用之,使使者将币#3於闾曰:寡大夫乏使,使下臣敬修不腆,以勤先生之将命者。子华子反币#4再拜以肃使者而进之於庭,又拜而授辞曰:主君之民某,如获罪戾,其敢逃刑。以其弗啬之故而适抱薪纆之忧,疾且有间,则我请造於朝,其敢重辱我主君之命。使者曰:寡大夫且有绪言,使下臣敬致诸执事,惟是晋国之宠灵,愿与先生共之。先生不违勤而贶以行,请禄从者以爵执圭。子华子没阶而进,再拜而言曰:主君之民某,未有职业於朝也,且有恶疾,不堪君之命,弗敢以与闻。再拜而送使者於门;反其室,聚帑将行。其弟子族立而疑,北#5宫子曰:意闻之,身修於私,名升於公,古今之通谊也。主君,国之宗卿也,政所自出;以礼交而弗答,无乃不可乎?子华子曰:意,吾以尔为可以忘言也,而犹有萌焉。夫萌於中必瞢於外,其意之谓矣。且彼召我者,夫岂徒然哉?必有以处我者矣。为人之所处者,不得安其所自处矣,是故古之人慎於其所以处也。昔者吾反#6自郯,闻语於孔子,属属焉不忘於心。孔子之所志,其过人者远矣。日者主君之召也,孔子辙环於河浒而弗肯以济,援琴而写志,命之曰《临河之操》。其辞曰:河之水洋洋兮,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孔子之所以弗至,是乃我之所以行也。意,吾以尔为可忘言也,而犹有萌焉。夫以小人之所察而量君子之心,意,尔其殆矣。北宫子遂强以见赵简子。简子闻子华子至,再拜而迎曰:不谷得奉社稷之灵,以抚有四封之内。先君有礼,所以贶宾客,而交际之纪,庐人实典治之。吾子辱而在於弊邑有日矣,以岁之不易,而隶人有朝夕之虞;愿致戎邑,方三四十里,若五六十里,以为刍秣之共,吾子其曲意以临之。子华子曰:臣也不武,年运而往矣,颠毛种种,惧不任君之事,以为司败忧也。君有四围以抒四方,臣弗堪也。明日,子华子行食於茭亭之口,北宫子曰:秦未有失也。绝人之善意,而又刮#7迹以去之,夫子所以责人者太察矣。子华子曰:然,非尔所及也。夫秦君之志大而求远,其所以望於我者厚,则吾无以堪其求矣。且尔亦闻牧野之事乎?周之六师压郊而陈,武王袜系解焉。有五臣者,将受誓事於前,王顾而使之系;五臣者相目而对曰:臣之所以事君王,非为系鞯者也。王不得已,乃释旄钺而亲系之。夫人君能致其臣#8能有所不为,然後可以责之以有为;人臣能有所不为,然後能无不为也。本也未能无不为者也,能有所不为矣。

子华子违赵,赵简子不悦。烛过典广门之左,简子召而语之以其故。烛过对曰:彼庶人也,而傲侮公上,法所弗寘也,且无以为国矣。简子曰:而士以兵之。烛过至苓塞,子华子之行者五日矣。烛过及#9命曰:无及也。简子悔之,使使者於齐,百使董安于寓书以招之。子华子稽首而来,再拜以肃使者于庭,而授之辞曰:主君之亡臣某,不能束修,越在诸侯,以为主君忧。臣闻之,物扃於所甘,士扃於所守。主君之亡臣不佞,而有四方之志,其敢以为执事者之所辱。夫丘陵崇而穴成於上,狐狸藏矣;溪谷探而渊成於下,鱼鳌安矣;松柏茂而阴成於林#10涂之人则荫矣。主君之亡臣不佞,实有隐衷。唯执事者昭明其所存,如日月之升,以光烛於晋国,将四海之士重茧狎至,以承主君之令闻,夫岂惟亡臣。亡臣虽复野死以寘沟甽,其敢忘主君之赐,惟执事者财幸焉。简子得书,召无恤而戒之曰:烛过,小人也,实使我获罪於本。吾且死,汝必反之#11,慎不忘也。襄子曰:诺。

子华子卷之二竟

#1『勇』,《四库》本作『布』。

#2『正』,《四库》本作『旦』,为是。

#3『币』,《道藏》本原作『弊』,误。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4『币』,《道藏》本原作『弊』,误。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5『北』,《道藏》本原作『比』,误。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6『反』,《道藏》本原作『友』,误。今据文义及《四库》本改。

#7『刮』,《四库》本作『剖』。

#8『臣』,《四库》本作『君』。

#9『及』,《四库》《百子》本作『反』,是。

#10『林』,《四库》本作『材』。

#11『反』,《四库》本作『灰』。

猜你喜欢
  卷十三 事谱十一(下)·孙星衍
  问辨録卷五·高拱
  平书订卷十一 财用第七下·李塨
  序·范立本
  参读礼志疑卷上·汪绂
  卷一上·吴澄
  卷十·黄镇成
  禹贡指南卷一·毛晃
  大方便佛报恩经发菩提心品第四·佚名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佚名
  僧众参加竞选的途径·太虚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第六十八卷·佚名
  不可著外境相·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五十 张易 送许鲁斋归山 语相累累入省闱先生何事独西归心随道隐贫非病老得身闲古亦稀行色一杯燕市酒春风二月楚山薇到家已及蚕

  • 魏本纪第三·李延寿

    高祖孝文皇帝讳宏,献文皇帝之太子也。母曰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室,天地氛氲,和气充塞。帝洁白有异姿,襁褓岐嶷,长而弘裕仁孝,绰然有人君之表。献文尤爱异之。三年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五年,受禅。延兴

  • 卷六·佚名

      周月解第五十一   惟一月,既南至,昏昴见,日短件,基践长,微阳动于黄泉,阴降惨于万物。是月,斗柄建子,始昏北指,阳气亏,草木萌荡。日月俱起于牵牛之初,右回而行月,周天进一次,而与日合宿。日行月一次,而周天历舍于十有二辰,终则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三·乾隆

      宋  太宗皇帝  至道元年春正月帝观灯于乾元楼  帝以上元御乾元门楼观灯赐宴见京师繁盛谕近臣曰五代之际生灵周丧周夫祖自邺南归士庶皆罹剽掠下则火光上则彗孛观者恐栗当时谓无复太平之日矣朕躬览庶政万事粗

  • 路史卷二十九·罗泌

    国名纪六古国饶:嵬姓,今深州有饶河齐大夫采邑。(赵孝城拔之以封弟长安君)。攘:嵬姓。宜即穰。穰侯国。(秦封。魏冉)。今邓之穰县。利:嵬姓。《潜夫》云:嵬姓饶利。一作刹。云阳:今茶陵西南十里有云阳山。少昊亦居之。又在甘泉,亦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七月癸亥朔日食○孟秋时享 太庙遣驸马侯拱宸恭代伯杨世阶陈伟分献○大学士吴道南二十八<锍-釒>乞归○大学士方从哲复因病乞休且言朝政塞而不通人心郁而不畅大僚半缺言路全空请亟补阁员共图治理不报○

  • 卷之五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纪昀

    叛臣传宋 【二】 ○宋二 李全李全△李全李全者潍州北海农家子同产兄弟三人全锐头蠭目权谲善下人弓马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初元兵破中都金主迁汴赋敛益横 遗民保岩阻思乱于是刘二祖起泰安掠淄沂金布萨安贞遣将破之斩

  • 八八○ 谕内阁程明諲毋庸照大逆凌迟定拟着改为应斩立决·佚名

    八八○ 谕内阁程明諲毋庸照大逆凌迟定拟着改为应斩立决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七日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据三法司核奏河南生员程明諲为郑友清妄作寿文,内有「绍芳声于湖北,创大业于河南」,语言悖逆,照大逆律凌迟

  • 废帝纪·李百药

    废帝殷,字正道,文宣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李皇后。天保元年(550),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机敏聪慧。初学反切语,在“..”字下注“自反”。侍者不解其意,太子解释说:“..字,足旁亦为‘..’,难道不是自反?”经常游宴北宫,却不让河间王进

  • 张皇后传·欧阳修

    肃宗废后庶人张氏,是邓州向城县人,其后徙家于新丰。其祖母窦氏,是昭成皇后的妹妹。玄宗自幼失去昭成母后,视姨如母,极为敬爱。玄宗即位之后,封窦氏为邓国夫人,其亲宠无人可比。其五子名为去惑、去疑、去奢、去逸、去盈,皆至显

  • 晋纪三十九 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乙卯、415)·司马光

    晋纪三十九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乙卯,公元415年) [1]春,正月,丙辰,魏主嗣还平城。 [1]春季,正月,丙辰(初二),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到平城。 [2]太尉裕收司马休之次子文宝、兄子文祖,并赐死;发兵击之。诏加裕黄钺,领荆州刺史。庚午,大赦。 [

  • 第二十章 亲赴广州,促成北伐·李宗仁

    一和广东方面电报往还之后,我便决定亲赴广州策动北伐。当广西各界知道我此项意图时,南宁、梧州等地均举行盛大的欢送会,情况极为热烈,令人感动。但是广西内部,此时对北伐计划的反应极不一致。大部分民众团体,乃至少

  • 颜渊第十二·智旭

    【颜渊问仁,(僧问和尚,如何是佛)子曰:&ldquo;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rdquo;(和尚答曰:只你便是。)颜渊曰:&ldquo;请问其目。&rdquo;(僧又问曰:如何保任?)子曰:&ldquo;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 卷二十·史浩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二十     宋 史浩 撰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舜典曰金作赎刑当时有苖之国作五虐之刑以毒斯民舜立此科以矫其是赎刑起于虞也今不曰虞而曰夏赎刑者盖以自舜以前鸿荒之世民之质美当舜之时

  • 文昌帝君阴骘文·周梦颜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

  • 谷城山馆诗集·于慎行

    二十卷。明于慎行 (1545—1607)撰。于慎行,字可远,更字无垢,东阿(今属山东省)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谥文定。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著有《谷城山馆诗集》、《谷城山馆文集》,及《读史

  • 佛说维摩诘经·佚名

    大乘佛教经典。全称 《维摩诘所说经》,又称 《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诘是佛教菩萨名,原是古印度毗耶离城的大乘居士,非常富有,精通佛法。据说,他有一天生病,释迦牟尼派弟子文殊师利前去问候,他便借此机会与文殊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