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基传
虞世基字懋世,会稽余姚人。父亲虞荔,《南史》中有传。
  虞世基自幼恬淡安静,喜怒都不在脸上表现出来。学识广博,才能超人,兼长草书、隶书。陈朝中书令孔奂见到虞世基,赞叹说:“南方杰出优秀人才中崇贵的人,就属于这个人了。”少傅徐陵听说他的名字,召见虞世基,虞世基不去。后来因公聚会,徐陵一见到虞世基就认为他很奇异,对朝中官员说:“这个人就是当今的潘岳、陆机。”因此就把弟弟的女儿嫁给虞世基为妻。出仕陈朝,多次升迁至尚书左丞。陈主曾经在莫府山打猎,命令虞世基撰写《讲武赋》,就在座前上奏。陈主嘉奖虞世基,赐给他一匹马。
  到了陈朝灭亡,进入隋朝任通直郎,直内史省。贫穷没有家产基业,经常给人家抄书赡养父母,愤愤不平,曾经作五言诗抒写这种心情,文采词理凄凉悲切,世人认为诗写得很好,写诗的人没有不吟咏的。不久,授内史舍人之职。
  隋炀帝即位,恩遇更为丰隆。秘书监河东人柳顾言,学识广博,很有才干,很少有他推重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和虞世基相见,赞叹道:“天下应当共同推重这样一个人,他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够比得上的。”很快虞世基升任内史侍郎。因守母丧而离职,悲伤过度以至于损伤了身体。诏令命他起身任职,拜见那一天,虞世基几乎不能站立起来。炀帝令身边的人搀扶着他,可怜他瘦弱,命他食肉。虞世基一吃就悲伤哽咽,下不了筷子。炀帝派人对他说:“刚刚把职任委付给你,应该为国家爱惜自身。”前后多次真诚地劝慰他。炀帝重视他的才能,亲宠礼遇更为丰厚,独自掌管机密,和纳言苏威、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等人参与掌管朝政。
  当时天下事故很多,四面八方的章表奏书,每天都有上百件。炀帝端庄持重,不当廷裁决事情,进入内房之后,才召见虞世基口授处理旨意。虞世基回到台省,才草撰敕令,每天将近有一百份敕令,没有一点遗漏差错。辽东之战,虞世基晋位金紫光禄大夫。后来跟随炀帝至雁门,被突厥军围困,士卒多被打败。虞世基劝炀帝设立悬赏的等差标准,亲自安抚,就颁布诏令停止平定辽东之战。炀帝听从虞世基的建议,士气才又振作起来。到了围兵散去之后,悬赏的等级标准没有实行,又颁布讨伐辽东的诏令,因此都说炀帝欺骗众人,朝廷内外心都散了。炀帝巡幸江都,行至巩县,虞世基认为盗贼一天比一天炽盛,请求发兵屯居洛口仓,以防备不测。炀帝没有听从,只是回答说:“你是读书人,肯定还存有胆怯。”
  这个时候,天下大乱,虞世基知道不能劝谏炀帝归于正道,又因为高赹、张衡等人相继被诛杀,害怕自己遭受灾祸,虽然在炀帝身边侍奉,只是惟惟诺诺取得炀帝的欢心,不敢违背旨意。盗贼一天比一天猖獗,许多郡县都已陷没,虞世基知道炀帝讨厌屡屡听到郡县陷没的消息,后来有报告失败的奏章,就把它压下来,不把实情报告给炀帝。自此以后,外面有什么变化,炀帝就不知道了。曾经派遣太仆卿杨义臣去河北搜捕盗贼,降服贼众几十万,列表上报炀帝。炀帝感叹说“:我当初没有听说盗贼受这么大的挫败,杨义臣开列的投降的盗贼名单为何这么多?”虞世基说“:鼠窃狗盗之徒虽然多,但不足以成为忧虑。杨义臣战胜盗贼,拥有许多兵马,长久居住在京城之外,这样做很不合适。”炀帝说:“你说的对。”立即追令杨义臣,听任其军队四散。又,越王杨侗派遣太常丞元善达秘密从盗贼中通过,到江都禀报事情,说“:李密有几万人,围困攻逼京都洛阳。贼兵占据洛口仓,城中没有吃的。如果陛下迅速回京,乌合之众必定散逃。不然的话,东都洛阳必定陷没。”于是痛哭流涕,呜咽不止,炀帝因此脸色大变。虞世基见炀帝面色忧惧,进前说:“赵王年纪小,这些人欺骗他。如果按他说的,元善达为什么能够到达江都?”炀帝勃然大怒,说:“元善达这个小人,敢于当廷侮辱我!”因而派元善达经过贼兵所占之地,去东阳催运粮草。元善达于是被众盗贼杀害。自此以后,外边的人闭口不言,没有人敢将盗贼的事奏知。
  虞世基气度相貌沉静精明,说话大都合乎皇上意旨,因此特别受到宠爱,朝中大臣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的继室孙氏,生性骄奢淫荡,虞世基受其诱惑,恣意奢侈淫靡,器物服饰雕采镂饰,不再有寒素之士的风度。孙氏又携带前夫之子夏侯俨进入虞世基家,夏侯俨顽劣粗鄙无赖,为了聚财敛物,出卖官爵刑狱,贿赂公然盛行,他的家门口像集市一样热闹,金银财宝堆积得满满的。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原是国中有才能的人,清贫不能自立,不曾给与一点补给。因此,虞世基受到论者的讥讽。朝廷内外都疾恶怨恨。宇文化及杀害炀帝而叛逆,虞世基于是被杀害。
  虞世基长子虞肃,喜爱学习,多才多艺,当时人称赞他有家父之风。没到成年就死了。
  虞肃的弟弟虞熙,大业末年任符玺郎。次子虞柔、虞晦,都任宣义郎。宇文化及将要叛乱的那天晚上,同族人虞亻及得知这个消息,告诉虞熙说:“事情的形势已经这样,我准备把你送到江南,暂且得以免除灾祸。一起死掉有什么益处?”虞熙说“:丢弃父亲,背弃君主,何处能够求生?感谢您的关怀,就此诀别了。”到了国难发生,兄弟争相请求先死,行刑的人在杀害虞世基之前先把他们杀了。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八十三·柯劭忞 卷二百三十五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卷十六·邵博 第六回 阬深谷诸儒毙命 得原璧暴主惊心·蔡东藩 第十七回 岐沟关曹彬失律 陈家谷杨业捐躯·蔡东藩 卷第二百五·胡三省 皇清开国方略巻十三·阿桂 第十回 光绪帝·德龄 卷之六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一·佚名 尉元传·魏收 王谦传·李延寿 章潢传·张廷玉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佚名 二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