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裴让之传

裴让之,字士礼。十六岁丧父,因过分悲痛而身体衰弱。母亲辛氏劝告他说“:你这样不爱惜身体,既会毁坏自己,也会离开我,难道是孝子吗?”让之从此节哀自勉。辛氏是位很有见识的妇人,又深谙礼教。丈夫去世后,孩子都很年幼,便替他们延请教师,或者亲自教授学业。里里外外的亲戚遇到婚丧嫁娶一类的大事,都向她请教有关的礼节。

  让之从小酷爱学习,颇有文采。志趣清明,俊逸善辩,很早就享有盛誉。北魏天平年间,他被举荐为秀才,对答策问,成绩卓异。一再升迁为屯田、主客郎中。官衙中传语:“能赋诗,裴让之。”被任为太原公的开府记室。同杨..关系密切,两人相遇则终日交谈。杨..常说:“让之风流倜傥,出类拔俗,三国时才超群伦的裴文季还仍然活着啊!”南梁使臣来访,朝廷常让裴让之担任主客郎,负责接待。

  他的二弟裴诹之因被西魏军胁迫,西入关中,因而引起朝廷怀疑,让之兄弟五人都被拘留监押。齐神武帝高欢审问“:诹之现在在哪里?”让之回答“:过去吴、蜀两国对立,诸葛兄弟二人尽心尽力,各保其主。更何况我的母亲在这里!君臣的名已定,不忠不孝的事,愚夫们都不愿意做。希望您能以诚信对待别人。如果不相信他人,人家怎能相信您?您这样建立霸业,就好像倒着行走而寻找道路呀。”神武帝被他的话所感动,将他们兄弟五人都释放了。

  他任文襄帝高澄的主簿,兼中书舍人。后来又兼任散骑常侍,出使南梁。高澄曾经入朝,裴让之为他做导引,面容从容蕴藉,文襄帝看了说:“士礼,是一个称职的中书舍人啊!”朝廷将他升为中书省的长官,任中书侍郎,统领所有的中书舍人。齐文宣帝高洋继皇帝位,东魏孝静帝逊位居住在别的宫中,与各大臣告别,裴让之欷虚欠流涕。齐室让他负责礼节仪注,封他为宁都县男。文宣帝想封他为黄门侍郎,有人说这个职务关系重大,他不能胜任,便任他为清河太守。到任不久,杨..对他的兄弟们说:“我与你们的兄长交谊深厚,企盼着听到他美好的政声。刚才有人从清河来,说那里贪官污吏已经收敛形迹,盗贼也被肃清。一月之间,政治翻新,不能说不迅速。”

  清河郡有两个霸道凶狠的官吏,叫田转贵和孙舍兴,久在官府,十分刁恶奸猾,对百姓常常敲剥,并假借事情胁迫人给他送钱财。根据他们勒索的赃物,按法律不至于处死。裴让之因为他们败坏了法纪,将他们杀掉。其时,清河王高岳任司州刺史,派部下属员了解这件事。侍中高德政过去与裴让之关系不好,密奏文宣帝说:“当陛下您继位的时候,裴让之怀念魏朝,痛哭流涕。在内廷任职,他感情上并不愿意。”不久,杨..向文宣帝求情,救助裴让之,说他犯的罪不该死。文宣帝听了大怒,对杨..说:“你想和裴让之埋在同一座坟墓里吗!”于是,没有人再敢替他说话,案件报到朝廷,他竟在家里被赐死。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籓镇宣武彰义泽潞·欧阳修
  卷二十二·志第三·历下·脱脱
  ●卷五·徐梦莘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八、到底是中华之外,四面·雍正
  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志第十八 五行六 (原文)·范晔
  斛斯椿传·李延寿
  姜师度传·刘昫
  和凝传·欧阳修
  秦起宗传·宋濂
  吴悌传·张廷玉
  曹变蛟传·张廷玉
  十二 《玄学与科学》的论争(1923)·胡适
  东宫官·朱元璋
  孙松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二·董康

      ○桃林賺   近時人作。與俠彈緣彷彿。俱載李祐事。以祐被賺於桃林。故名。關目互有同異。所引王叔文、王伾、李忠言、李愬等。雖出正史。事蹟則全不相合也。裴璣應即裴垍。其敍李愬功成奏凱。陪宴內監曰瞿文忠

  • 第三十九回 小英雄自投罗网 好眷侣各走程途·萧晶玉

    却说瑶仙来看嫂嫂,见他躺在槽边,遂叫声:“嫂嫂起来罢!”见他不哼,伸手来扶,那里扶的起来?原来被那马踢在致命之处,早巳升仙去了。瑶仙见是死了,吓的啼哭起来。正自害怕,又见他哥哥带着一伙人提灯执棍拥将进来,那伙

  • 卷四十二·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二目録【六十二字】渔家傲晏殊【十三首】范仲淹欧阳修【二十七首】王安石【二首】张先苏轼【五首】苏辙陈师道李之仪毛滂【三首】朱服晁冲之葛胜仲

  • 卷一百四十九·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五 品藻三 宋 孝武帝   南平王铄   建平王宏 宋孝武帝诗宋南平王铄诗宋建平王宏诗孝武诗雕文织彩过为精密为二藩希慕见称轻巧矣【诗品】 南平穆王铄

  • 卷九十一·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九十一    宋 陈起 编张良臣雪牕小集 晚步南城下 冷云堆屋晚仍春惘惘人行陌上昏飞去飞来沙上雁去年洲渚旧芦根 春词 竚兰无限楚时春罨岸风平緑自熏睡起画檐双语燕梨花留得夜来云 又 後

  • 椒生随笔·卷二·王之春

    ◎惜字外舅萧公(继昌)佐贺耦耕先生(长龄)于苏藩任时,办海运。先生勤于政,除夕觞幕中客,执杯问曰:&ldquo;有遗事否?&rdquo;萧曰:&ldquo;惟一小事,尚宜办。&rdquo;贺肃然曰:&ldquo;愿闻。&rdquo;萧曰:&ldquo;署中字纸灰向不准收,飞积

  • 第二十九回 朱温起号梁朝归于李氏·黄士衡

    诗曰:山自青青水自流,南征北战几时休。青春壮士边关老,红粉佳人白了头。却说律宗初政虽美,而有美中不足。虽励精图治,而性猜忌刻薄,以强明自任,耻见屈于忠言正论,而受欺于奸谄谀佞。先用杨炎为相,专以报复恩仇为事。初,安史之乱

  •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上清帝第七书·康有为

    译纂((俄彼得变政记))成书呈请代奏折(上清帝第七书)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具呈 工部主事康有为为译纂《俄彼得变政记》成书,可考由弱致强之故,呈请代奏事。窃顷强邻四逼,国势危蹙,皇上忧劳时变,亟筹自强,量势审时, 必有取

  • 第七十二册 天命十一年六月至八月·佚名

    第七十二册 天命十一年六月至八月(天命十一年六月,初七日,八旗置八十桌,宰八羊,宴筵。赐科尔沁奥马黄台吉名号之画曰:&ldquo;天谴恶逆,其业必败,天佑忠义,其业必盛,并使之为汗。总之,乃天意也。察哈尔汗发兵,欲加害奥巴黄台吉。上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纪昀

    外戚传宋 【一】○宋三孟忠厚 韦渊钱忱邢焕吴益【葢】 李道郑兴裔 杨次山孟忠厚韦渊钱忱邢焕吴益 【吴葢】李道郑兴裔杨次山△孟忠厚孟忠厚字仁仲隆佑太后兄追封咸宁郡王彦弼子也后退居瑶华宫哲宗恩眷不衰故忠厚得

  • 一一八六 军机大臣奏谨将《乐律全书》夹签同增注原谱一并进呈片·佚名

    一一八六 军机大臣奏谨将《乐律全书》夹签同增注原谱一并进呈片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十一日臣等顷奉谕旨,将《乐律全书》校正条例并增注七音各谱缴进。适六阿哥已将前书同邹奕孝、喜常遵照指驳各条,添撰案语叙入条例,并于增

  • 乐韶凤传·张廷玉

    乐韶凤,字舜仪,全椒人。博学擅长文章。于和阳谒见太祖,从太祖渡江,参与军事。洪武三年(1370),授予起居注,多次得以晋升。六年任命为兵部尚书,与中书省、御史台、都督府制定教练军士的法则。改任侍讲学士。与承旨詹同修正解释

  • 四祭第六十八·苏舆

      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祗,秋曰嘗,冬曰蒸。此言不失其時,以奉祭先祖也。過時不祭,則失為人子之道也。祠者,以正月始食韭也;祗者,以四月食麥也;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蒸者,以十月進初

  • 卷九·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九     宋 黄仲炎 撰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作丘甲者杜预以爲周制甸出甲士三人今鲁使丘出之是丘出甸赋也孙觉氏非之以爲丘出甸赋丘岂能供之哉鲁成虽暴

  • 卷一百四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十七饮食礼礼记文王世子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悌睦友子爱明父子之义长防之序【注正者政也庶子司马之属掌国子之倅为政于公族者

  • 禹贡指南卷三·毛晃

    宋 毛晃 撰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导山 岍山 在右扶风即呉岳也 周礼大司乐注五岳岱在兖州衡在荆州嵩在豫州华在雍州恒在并州 正义曰周处镐京在五岳外故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五(论本第十一第十二)·窥基

    基撰一释来意。十七地中。初之九地。明三乘境。分之为四。初二地是境体。一切皆以识为性故。次三地是境相。粗细异故。次二地是境用。定散二时起作用故。后二地是境位。有心无心二位别故。由体依相有其作用。位次别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