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裴佗传

裴佗,字元化,河东闻喜人。他的六世祖裴诜,曾任晋朝的太常卿,因为晋朝动乱,避居到凉州。

  裴佗容貌魁伟,俨然很有器识威望。被举荐为秀才,因成绩优异被任为中书博士。一再升迁,任赵郡太守。为政有方,威信和政绩都很卓著。狡猾的官吏,奸恶的小人,无不改恶从善。他领得的俸禄,分别救济贫穷的百姓。转任前将军、荆州刺史。赵郡人留恋景仰,全境的人出动为他送行。蛮族首领田盘石、田敬宗等部落约一万余家,依恃人多,凭险设守,不遵守王命。前后几任刺史,都不能使他们归顺向化。裴佗到了荆州,轻装简从,前去慰问,告诉他们归顺和抗拒的利害关系,田敬宗听后立即表示归附。于是,全境清静平安,倾家来归顺的有一千多户。后来,朝廷加任他为中军将军,因年老乞请还家。死前,有遗言不让家人向朝廷请求封谥,不接受别人馈赠的奠仪。子孙们都一一遵行。

  裴佗性格刚烈正直,不愿与世俗的人交游,和他交谊深厚的必定是当时的名流。他处世清白认真。不置买家业田产,宅院不过三十步见方,没有田园地亩。热天不撑伞,寒天不穿皮衣,他就是这样节俭和独持操守。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 胡籓 刘康祖 垣护之 张兴世·沈约
  卷一百九十五 表三十五·赵尔巽
  第八十回 焚乌巢曹操屡施谋 奔荆州刘备再避难·蔡东藩
  皇清开国方略巻九·阿桂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一四六八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并无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八一五 谕内阁《契丹国志》体例书法讹谬着纪昀等依例改纂·佚名
  二三 义和拳·周作人
  三国史记卷第十五。·金富轼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司马迁
  谭澄传·宋濂
  任礼传·张廷玉
  卷八 张邦昌之僭·李有棠
  六·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史介翁·唐圭璋

      介翁字吉父,号梅屋。   菩萨蛮   柳丝轻飏黄金楼。织成一片纱窗雨。鬥合做春愁。因慵熏玉篝。   暮寒罗袖薄。社雨催花落。先自为诗忙。蔷薇一阵香。

  • 李子昌·隋树森

    李子昌,生平、里籍均不详。 套数 【正宫】梁州令南 芳草长亭露带沙,盼游子来家。翠消红减乱如麻,隔妆台慷梳掠掩菱花。 【赛鸿秋北】我这里望宾鸿目断夕阳下,盼情人独立在帘儿下。夜香烧祷告在花阴下

  • 圭塘欵乃集题诗·许有壬

    至正甲辰诸生书于大都南城之寓馆赵恒细读圭塘唱和诗流风余韵想当时东山丝竹闲方得北海樽罍老更宜乱后池台浑索寞梦中松竹亦参差椶舆不晚归枌社愿校园丁□旧基中书左丞安阳许公洎弟太常文章政事名满天下每尝想慕风采至

  • 名山藏卷之七十六·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嘉靖臣五)◆臣林记(嘉靖臣五)罗洪先唐顺之赵时春冯恩杨名周怡罗洪先唐顺之赵时春○罗洪先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自工部主事历武选郎中累山东副使弃官归循之为武选郎中也刘瑾政用

  • 卷之一百一十一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成化九年春正月壬辰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癸巳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甲午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辛亥朔卯时日当食不食○顺义王扯力克兄子侄来进贡鞍马弓矢金撤带赐宴赏○壬子以佐击将军署都指挥佥事李蕾为分守宣府南路右参将○癸丑户部覆浙江巡按彭应参所报各属地方亢旱异常分别蠲折赈济从之○

  • 卷之三百六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三月。丁亥。上耕耤。诣先农坛行礼。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复加一推。御观耕台。命王公九卿各九推。毕。顺天府府尹率农夫终亩。赏赉农夫耆老如例。  ○诣正阳门。关帝庙菩萨殿拈香。早

  • 一八五 我的工作二·周作人

    我回到北京以后,所做的第二件事乃是重译英国劳斯的《希腊的神与英雄与人》。我这所谓重译,实在乃是第二次翻译,综计我的翻译工作这样重译的共总有两种,其它一种乃是希腊人所著的《希腊神话》,与这是属于同类的,这虽然全是出

  • 张率传·李延寿

    张率字士简,性格宽厚文雅。十二岁能写文章,常常每天规定写诗一篇,有时几天不作,就加以追补,逐渐进而写作赋颂,到了十六岁,过去的作品已有两千余首。有个叫虞讷的见了以后加以诋毁,于是张率有一天把它们全部烧毁,重新作了一首诗

  • 文彦博传·脱脱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他的祖先本姓敬,因避晋高祖石敬塘和宋翼祖的名讳而改姓文。少年时他和张..、高若讷跟颍昌史火召学习,史火召的母亲觉得文彦博不同寻常,跟人说,文彦博有贵人气质。对他十分宽厚。文彦博考中进士后,为

  • 论语解卷六·张栻

    宋 张栻 撰先进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野人君子由后人之称也前人于礼乐务其质而于文有所未足后人则习其文而日盛矣惟其文之盛故以前辈为野人而自谓为君子文胜而过质则于礼乐之实反

  • 卷四十四·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四管杨陶焦唐瞿传管登之名志道。太仓人。学者称东溟先生。为诸生。笃学力行。隆庆初知府蔡公建中吴书院。以登之为师。集诸生讲学。甞曰。世必有遯世不见知而不悔之志。而後可以载道。必有行一不义杀一不辜

  • 檀园集·李流芳

    明代诗文别集。李流芳(字长蘅)著。为李流芳自编。有崇祯年间刻本,凡12卷。前有崇祯二年(1629)谢三宾序。序略云:“予为嘉靖之三年,始谋刻四家文集。于时长蘅已病卧檀园,予躬致药饵,登床握手。长蘅好强起,尽出所著作,

  • 新旧社会之怪现状·佚名

    晚清人情世态小说。题冷眼旁观人撰。5回,从故事内容看,尚未完结。上海鸿文书局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版,页12行,行29字。封面仅印书名。作者取“冷眼旁观”态度,对清末“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种种“怪现状”予以讽刺,特

  • 礼记训义择言·江永

    八卷。清江永撰。是书自《檀弓》至《杂记》,于注家异同之说,择其一是,为之折衷,与陈澔之注颇有不同,然其持论多为精核。如《檀弓》“殷练而祔,周卒哭而”,江永引《左传》、《大戴记》解诸儒之异同,其说甚为有据。又说《玉藻》

  • 金光明经文句·智顗

    凡六卷。隋代智顗口述,门人灌顶笔录。略称金光明文句、光明文句。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随文解释北凉昙无谶所译之金光明经,并排斥江北及江南诸师三分科经之分法,而自‘如是我闻’至寿量品之‘悉来聚

  • 三宝感应要略录·非浊

    辽非浊集。三卷。约成书于辽重熙元年至清宁九年(1032—1063)间。是一部佛教感应故事集。分“佛宝”、“法宝”、“僧宝”三聚(即三篇),共收录佛像、经典、菩萨三方面的感应故事一百六十四则。其中“佛宝”篇五十则,“

  • 随自意三昧·慧思

    为天台宗四种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异称。谓随意之生起即修禅定,而不局限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大品般若经称之为觉意三昧,南岳慧思则称之为随自意三昧。即于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