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政事

此卷论临政处事,盖明乎治体而通乎治法,则施于有政矣。凡居官任职,事上抚下,待同列,审时宜,经世之道,济物之方,无不具于斯焉。朱子曰:只有一个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公平正大行将去,其济不济,天也。古人做得成者。不是他有智,只是偶然,其他费心费力,用智用数,牢笼计较,都不济事,都是枉了。

朱子曰:诚以天下之事为己任,则当自格君心之非始。欲格君心,则当自身始。

朱子曰:修身事君,初非两事,不可作两般看。

朱子曰:古之君子,居大臣之任者,其于天下之事,知之不惑,任之有馀,则汲汲乎乘时而勇为之。知有所未明,力有所不足,则咨访讲求以进其知,拔援汲引以求其助。如救火追亡,不敢少缓。上不敢愚其君,以为不足与言仁义;下不敢鄙其民,以为不足以兴教化;中不敢薄其士大夫,以为不足共成事功。屹然中立,无一毫私情之累,而惟知其职之所当为,夫是以志足以行道,道足以济时,而于大臣之责,可以无愧。

朱子曰:夫杜门自夺,孤立无朋者,此一介之行也。延纳贤能,黜退奸险,合天下之人以济天下之事者,宰相之职也。

朱子曰:人材衰少、风俗颓坏之时,士有一善,即当扶接导诱,以就其器业,此亦吾辈将来切身利害。盖士不素养,临事仓卒乃求,非所以为国远虑,而能无失于委任之间也。

朱子曰:古人临事所以要回互时,是一般国家大事,系死生存亡之际,有不可直情径行处,便要权其轻重而行之。今则事事用此,一向回互,至于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欤,是甚意思。

朱子曰:小人为恶,千条万端,其可恶者,不但娼嫉一事而已,仁人不深恶乎彼,而独深恶乎此者,以其有害于善人,使民不得被其泽,而其流祸之长,及于后世而未已也。

朱子答张敬夫曰:所疑小人不可共事固然,然尧不诛四凶、伊尹之就桀,孔子仕于季孙,惟圣人有此作用,而明道或庶几焉,观其所在为政而上下响应,论新法而荆公不怒,同列异意者亦称其贤,此等事类,非常人所及。所谓元丰大臣,当与共事,盖实见其可而有是言,非传闻之误也。然力量未至此而欲学之则误矣。

朱子曰:今日有一般议论,只云不要矫激,遂至凡事回互,都拣偎风躲箭处立地,却笑人慷慨奋发,以为必陷矫激之祸。此风更不可长,固是矫激者非,只是不做矫激底心,亦是私意,大凡只看道理,合做与不合做耳。如合做,岂可避矫激之名而不为?

朱子曰:凡事自有恰好处。

朱子曰:天下事须论一个是不是,后却又论其中节不中节。天下只有一是一非,是者须还他是,非者须还他非,方是自然之平。若不分邪正,不别是非,而但欲其平,决无可平之理。此元佑之调停、元符之建中所以败也。

朱子曰:天下事,亦要得危言者,亦要得宽缓者,皆不可少。随其人所见,看其人议论。如狄梁公辞虽缓,意甚恳切,如中边皆缓,则不可。翕受敷施,九德咸事,圣人便如此做。

问:学者讲明义理之外,亦须理会时政。凡事当一一讲明,使先有一定之说,庶它日临事,不至墙面。朱子曰:学者若得胸中义理明,从此去量度事物,自然泛应曲当。人若有尧舜许多聪明,自得尧舜许多事业。若要一一理会,则事变无穷,难以逆料,随机应变,不可预定。今世文人才士,开口便说国家利害,把笔便述时政得失,终济得甚事,只是讲明义理,以淑人心,使世间识义理之人多,则何患政治之不举耶!

因论人好习古今治乱典故等学。朱子曰:亦何必苦苦于此用心。古今治乱,不过进君子,退小人,爱人利物之类,今人都看巧去了。居上克宽,盖有政教法度,而行之以宽,非废驰之谓也。今人说宽政,多是事事不管,某窃谓坏了这宽。

朱子曰:凡事须小心寅畏,仔细体察,思量到人所思量不到处,防备到人所防备不到处,方得无事。

朱子曰:临事须是分毫莫放过。如某当官,或有一相识亲戚之类,越用分明,不肯放过。

朱子曰:会做事底人,必先度事势,有必可做之理方去做。不能则谨守常法。

朱子曰:为政如无大利害,不必议更张,更张则所更之事未成,必哄然成扰,率未已也。

猜你喜欢
  定公·孔子
  内篇天命第一·汪晫
  五行對第三十八·苏舆
  二程子抄释卷二·吕柟
  第十八章 7·辜鸿铭
  卷七十一·卫湜
  儒增篇第二六·王充
   德充符第五·刘文典
  墨子卷四·墨子
  卷七十四·道世
  开元释教录卷第二·智升
  十二门论讲录·太虚
  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上·佚名
  后出阿弥陀佛偈·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竹坡词原序·周紫芝

    竹坡先生少慕张右史而师之稍长从李姑溪游与之上下其议论由是尽得前辈作文关纽其大者固已掀揭汉唐凌厉骚雅然名一世矣至其嬉笑之余溢为乐章则清丽宛曲当【阙】 是岂苦心刻意而为之者哉昔【阙】 先生蔡伯评近世之词

  • 卷三百八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七 周旋 辟雍诗 湜彼其流有环辟雍天子戾止穆穆其容 穆穆其容於焉问道弗烦弗勤有师有保 有师有保圣学缉熙烝哉元后允怀于兹 右三章章四句 送李学士

  • 目录·贺铸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 庆湖遗老诗集目録   别集类二【宋】 卷一 歌行 卷二 古体上 卷三 古体中 卷四 古体下 卷五 近体五言 卷六 近体诗长句上 卷七 近体诗长句下 卷八 五言絶句 六言絶句 卷九 七言絶句

  • 第八十七回 张大帅狂奔外使馆 段总理重组国务员·蔡东藩

      却说张勋辞去议政大臣,及各种兼衔,自思从前徐州会议,诸多赞成,就是一二著名人物,亦无违言,今乃群起反对,集矢一身,不得不自鸣不平,通告全国,电文有云:  我国自辛亥以还,因政体不良之故,六年四变,迭起战争,海内困穷,人民殄瘁,推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三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多才李氏建殊勋·宣南吏隐

    各方对于直军之战胜,侈谈战迹,咸归吴氏,其实皆平日军学处长李济臣之有系统教育所收效果也。李名济臣,与吴佩孚同乡,日本士官毕业生,曾充北京武备学堂教习,精通英、法、日、德、俄五国语言,洞悉列强军制之内容,实地作战,饶有经验

  • 八○二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八○二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广西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查缴违碍书籍,恭折奏闻事。窃照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接准部咨钦奉上谕:查缴违碍书籍,着通谕各督抚以接奉此旨之日为

  • 学史卷十三·邵宝

    (明)邵寳 撰○闰【凡二十九章】齐宣王谓田过曰吾闻儒者丧亲三年君与父孰重过对曰殆不如父重王忿然曰曷为士去亲而事君对曰非君之土地无以处吾亲受之于君致之于亲凡事君以为亲也宣王悒然无以应之【韩诗外传田过】日格子

  • 苏易简传·脱脱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其父苏协考中后蜀进士,归降宋朝,历任州县官吏,因为易简官居翰林,任开封县兵曹参军,不久升任光禄寺丞,去世,特地追赠秘书丞。易简年幼时聪明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纪刚过二十,考

  • 平胡录·陆深

    (明)陆深 撰呜呼元政不纲久矣其乱亡之成实自顺帝帝之至元二年丙子广东朱光卿河南捧胡首难光卿增城人与其党石昆山锺大明聚众作乱国号大金改元赤符时惠州民聂秀卿亦称兵与光卿合捧胡陈州人以烧香惑众作乱于信阳州破归德

  • 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六十三人物志一百四十三列女传二十三八旗汉军列女传一正红旗汉军陈进忠之妻李氏镶蓝旗汉军千总余效孔之妻陆氏【以上俱於顺治十五年旌表】正红旗汉军王国英之妻周氏【顺治十六年旌表】

  • 卷一百十一·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十一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一>椹質司弓矢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質者又曰澤共射椹質之弓矢圉師曰射則充椹

  • 训 语 鳞 爪·太虚

    一今日学僧即他日之佛教主人翁,必须养成一种忍苦耐劳之精神,勤俭勇为之习惯,如行路不要坐车,住屋不要考究,穿衣不要漂亮,吃饭不厌粗恶等等,然后可称完全之学僧。二学以致用,学而无用,等于不学。汝等学佛,纵能精通三藏,亦免不了说

  • 卷第二·佚名

    陀罗尼杂集卷第二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释摩男咒一首 阿难比丘咒一首 普贤菩萨咒一首 文殊师利菩萨咒一首 定自在王菩萨咒一首 妙眼菩萨咒一首 功德相严菩萨咒一首 善名称菩萨咒一首 宝月光明菩萨咒一首 北辰菩萨妙见咒

  • 元故宫遗录·萧洵

    明初江西吉安人萧洵著,其生卒年不祥,明洪武时为工部郎中,后任浙江长兴县令,此书为他在洪武初年任职工部郎中时奉命拆毁元故宫的私人记录。

  • 都部陀罗尼目·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称陀罗尼门诸部要目、陀罗尼诸部要目、诸部要目。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经举金刚顶经、大日经、苏悉地经、蕤呬耶经、苏婆呼童子经、怛唎三昧耶经等之要目而加以解说。其中,于金刚顶经部分,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