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瞫传
陆瞫,字云驹,年轻时机智而且悟性好,风度翩翩,神采奕奕。他学习刻苦,不知疲倦,博览群书,掌握了《五经》的精髓。他擅长写文章,深为河间邢邵所赏识。邢邵又常和陆瞫的父亲陆子彰交往,曾经对陆子彰道:“我认为您是只老蚌,所以才会产生明珠。”于是陆瞫的名声越来越响,深为缙绅们推崇赞许。开始任员外散骑常侍,后历任文襄大将军主簿、中书舍人、兼中书侍郎,又兼任太子洗马。自从梁、魏互相交好后,每年都要派使节互致问候,陆瞫每次都要负责在宫宴上招待来使。在宴席上赋诗,陆瞫每次都先完成,虽然不是很完美,但也因为文思敏捷而被称道。
  他被任命为中书侍郎,负责编修国史。后来因为父亲的丧事辞职去守丧。服丧时他尽了孝子之礼,由于哀痛过度而形销骨立,皇帝下诏让他恢复原官。文襄帝这时镇守邺,为了表彰他至孝的品行,皇帝亲自到他家中劝慰勉励他。陆瞫的母亲,是魏的上庸公主,开始封地在蓝田,是个高明的妇人,很有志气和操守。陆瞫兄弟六人,都是公主所生,所以邢邵常对人说:“蓝田生玉,真是一点不假。”公主教育训导诸子,都是用道理礼法,虽然父亲去世的悲哀伤痛是出于天性,但他们举哀的方式都按照礼法,也是母亲教导的结果。陆瞫兄弟都在父亲的墓旁搭草棚住下,背土堆成坟茔。朝廷对此大为叹赏,下诏表扬他们的行为,将他们所居住的乡里改称为孝终里。丧期服满后,陆瞫本应当承袭父亲的爵位,但他不忍心自己接受侯爵之号,上表请求让给最小的弟弟彦师。
  齐天保初年,常山王举荐陆瞫有才干,文宣帝当面授他给事黄门侍郎之职。后来升为吏部郎中。上洛王思宗做清都尹时,又征召他为邑中正,食邑在贝丘县里。后来母亲去世,他因悲痛而身心憔悴,可能是因为他承受不了举丧的哀痛,所以萎靡不振,一下子卧床不起,得了风病。他的五弟陆抟也得了重病,临终前,对另外几个兄弟道:“大哥身体虚弱多病,生性又最为慈爱,我死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大哥知道,哭泣的声音千万不要传出去,恐怕大哥听见了会有所惊动。”家里人直到出殡时,才告诉陆瞫。陆瞫听说后十分悲痛,大哭一场而亡。去世时年仅四十八岁。
  陆瞫在朝为官,诚笃谨慎,办事周密,不议论别人的缺点,也不炫耀自己的长处,言谈清晰,见解深刻,而且在人伦大事上堪为榜样,去世后朝野上下都为他悲痛惋惜。追赠为卫将军、青州刺史,谥号文。他所撰写的文章十四卷,流传在民间。齐郊庙里奏的祭歌,大都是陆瞫做的。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 王奂从弟缋张冲·萧子显 宋季三朝政要卷五·佚名 第三十六回 壬辰年明太祖应运龙兴·黄士衡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七十九·佚名 西汉年纪卷二十四·王益之 四四○ 江苏巡抚杨魁奏遵旨令试用敎职回籍访查应毁书籍折·佚名 儒林宗派卷十一·万斯同 志卷第三十六 高丽史八十二·郑麟趾 ·乘胜严督各军分路搜拿并查办善后事宜暨凯旋妥筹防海情形摺·丁曰健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司马迁 窦轨传·欧阳修 赵参鲁传·张廷玉 卷二百二十三中·雍正 卷十六·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