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三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

諸侯及孤卿大夫之服

書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五服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之服】周禮上公九命其衣服以九為節侯伯七命其衣服以七為節子男五命其衣服以五為節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其衣服亦如之凡諸侯之適子誓於天子攝其君則下其君之禮一等未誓則以皮帛繼子男【公之子如侯伯而執圭侯伯之子如子男而執璧子男之子與未誓者皆次小國之君執皮帛而朝會焉其賓之皆以上卿之禮】公之孤四命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其衣服各眡其命之數司服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士之服自皮弁而下如大夫之服凡大祭祀大賓客共其衣服而奉之【自公之衮冕至卿大夫之玄冕皆其朝聘天子及助祭之服諸侯非二王後其餘皆玄冕而祭於已雜記曰大夫冕而祭於公弁而祭於已士弁而祭於公冠而祭於已大夫爵弁自祭家廟惟孤耳其餘皆玄冠與士同玄冠自祭其廟者其服朝服玄端諸侯之自相朝聘皆皮弁服】弁師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諸侯之繅斿九就瑉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繅斿皆就諸侯及孤卿大夫之冕韋弁皮弁弁絰各以其等為之而掌其禁令行人上公冕服九章侯伯冕服七章子男冕服五章大車詩刺周大夫云大車檻檻毳衣如菼【毛氏曰毳衣大夫之服天子大夫四命其出封五命如子男之服服毳冕以决訟箋云子男入為大夫者毳衣之屬衣繢而裳繡皆有五色其青者如鵻】大車啍啍毳衣如璊【璊赬也】無衣美晉武公云豈曰無衣七兮又云豈曰無衣六兮【毛氏曰侯伯之禮七命冕服七章天子之卿六命車旗衣服以六為節鄭氏曰七章之服晉舊有之非新命之服變七言六者謙也不敢必當侯伯得受六命之服列於天子之卿猶愈乎不】禮記王制曰三公一命衮若有加則賜也禮器曰禮有以文為貴者天子龍衮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朱綠似夏商禮周禮天子五采藻】禮有順而討也【若天子十二公以九侯伯以七子男以五為節】有放而文【若天子之服服日月以至黼黻】有放而不致【若諸侯自山龍而下】書大傳曰天子衣服其文華蟲作繢宗彝藻火山龍諸侯作繢宗彞藻火山龍大夫藻火山龍士山龍天子服五諸侯四次國服三大夫服二士服一【鄭氏曰玄或疑焉】

上公龍衮【繅九就前後九旒旒九玉共玉百六十二繅玉三采朱白蒼執桓圭】侯鷩冕【繅七就前後七旒旒七玉共王九十八繅玉皆三采執信圭】

伯鷩冕【繅七就前後各七旒旒七玉共玉九十八繅玉皆三采執躬圭】

子毳冕【繅五就前後各五旒旒五玉用玉五十繅玉皆三采執穀璧】

男毳冕【繅玉采如子之數執蒲璧】

王之三公鷩冕【繅八就前後各八旒旒八玉用五百二十八執圭射則執璧書曰周公秉圭以冕觀之蓋執信圭先儒曰執桓圭】

王之孤毳冕【繅六就前後各六旒旒六玉用玉七十二執皮帛】

王之卿毳冕【繅六就前後各六旒旒六玉用玉七十二繅玉皆朱綠執羔】王之大夫希冕【繅四就前後各四旒旒四玉用玉三十二繅玉皆朱緑執鴈】諸侯之孤希冕【繅玉采如王之大夫執皮帛】

諸侯之卿玄冕【繅三就前各三旒旒三玉用五十八執羔】

諸侯之大夫玄冕【再命之大夫繅再就用玉八一命之大夫繅一就用玉二執鴈】

公卿大夫之命以四以六以八隂數也公侯伯子男之命以五以七以九陽數也典命上公九命衣服以九為節司服所謂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是也侯伯七命衣服以七為節司服所謂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是也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蓋八命加一等則是三公一命衮而衣服以九為節也其未出封則八命與侯伯同七章之服矣公與侯伯同七章之服則卿六命與子男同五章之服矣觀司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公之孤四命而服三章之希冕大國之卿三命大夫再命而服一章之玄冕則王之公卿大夫其衣服各降命數一等可知也詩言周大夫之服毳衣則王之上大夫卿也雜記曰大夫冕而祭於公則希冕玄冕也然則上公自衮冕而下其服五侯伯自鷩冕而下其服四子男自毳冕而下其服三孤自希冕而下其服二服雖不同而冕同賈公彦曰諸公繅玉同文惟有一冕以冠五服其說是也弁師諸侯繅斿九就瑉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繅斿皆就玉瑱玉笄諸侯及孤卿大夫之冕各以其等為之鄭氏謂上公繅九就用玉百六十二侯伯用玉九十八子男繅五就玉五十繅皆三采【弁師瑉玉三采鄭氏曰瑉故書作璑說文璑三采玉】孤繅四就玉三十二三命之卿繅三就玉十八再命之大夫繅再就玉八繅玉皆朱綠考之聘禮諸侯朝天子圭繅朱白蒼大夫問諸侯圭繅朱綠則朱白蒼者君之繅朱綠者臣之繅冕繅之别蓋亦如此鄭氏之說是也希冕三章鄭氏謂孤繅四就蓋孤四命其宫室車旗衣服各眡其命之數則服雖三章而冕四斿斿四就無害其與服章異也晉武公之臣請服于周始曰無衣七兮次曰無衣六兮以示不敢上眡侯伯姑請六命之服列于天子之卿猶愈乎不也孔穎逹謂卿從車六乘旌旗六旒弁飾六玉冠六辟積然則卿服雖五章而冕繅六斿斿六就猶大夫之服三章而繅四斿斿四就也不特人臣之冕如此王服九章而繅十有二斿斿十有二就是繅斿與服章不必同也鄭氏又曰一命之大夫冕而無斿然典命言各眡其命之數果一命之冕無斿則眡其命之數云者為虚言也夫冕之有斿為蔽明也繅之就數固雖不同蓋皆其垂過目而每就非止一寸每就一寸殆王之十有二就者然也【賈公彦曰每玉相去一寸十二玉則十二寸就成也以一玉為一成結之使不相并也】射人三公執璧執璧則服毳冕而已蓋王饗射降而服鷩冕則公於王射降而服毳冕矣鄭氏曰諸侯入為卿大夫各服本國服章與在朝仕者不同然卿大夫出則伸而加一等入則屈而降一等則各服本國服章之說無是理也【書曰周公秉圭射人三公執璧蓋圭乃公之常禮璧特射時所執也王之卿大夫其所執亦羔鴈特其飾與諸侯之卿大夫不同】周語單子譏陳侯弃衮冕而南冠春秋伐楚之役許男卒而以衮斂夫陳侯有衮冕許男以衮斂者尊三恪而憂死王事者也【左氏曰凡諸侯薨于朝會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書大傳曰天子衣服其文華蟲作繢宗彝藻火山龍諸侯作繢宗彝藻火山龍子男宗彝藻火山龍大夫藻火山龍士山龍故書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又曰天子服五諸侯服四次國服三大夫服二士服一然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士之服自皮弁而下固無藻火山龍矣既曰子男宗彝藻火山龍士山龍又曰次國服三大夫服二士服一是自戾也漢明帝時冕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圜後方朱綠裏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繫白玉珠為十二旒三公諸侯服山龍九章冕七旒青王為珠卿大夫服用華蟲七章冕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後以承大祭然旒有前無後非古制也又古者大夫冕而祭於公士弁而祭於公則大夫以上助祭皆冕服也明帝之時百官不執事者袀玄以從失之矣

褎衣

褎衣雜記内子復諸侯復公襲皆有褎衣鄭氏曰内子褎衣者始為命婦見加賜之衣諸侯褎衣亦始命為諸侯及朝覲加賜之衣也王制曰三公一命衮若有加則賜孔頴逹謂九命龍衮之外君衣特賜雜記謂之褎衣是矣昔魯季氏取卞使公冶問襄公公與公冶冕服及疾聚其臣曰我死必無以冕服歛非德賞也然則復歛以褎衣者蓋榮其德賞故也

禮書卷三

猜你喜欢
  大学译文·曾子
  子张问入官第六十五·戴德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致问第四·晏婴
  卷一·佚名
  老子道德经解下篇·德清
  第十四章 1·辜鸿铭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卷上·佚名
  卷十一·沈廷芳
  卷之八·张居正
  哀公·哀公二年·左丘明
  五种成败章第五·佚名
  菩提行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四·宗喀巴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二·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八·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 【佚名的诗】·佚名

    卷二 【佚名的诗】残诗集 【(伯二五五五) 五十九首】冬出敦煌郡入退浑国朝发马圈之作西行过马圈,北望近阳关。回首见城郭,黯然林树间。野烟暝村墅,初日惨寒山。步步针 【缄】 愁色,迢迢惟梦还。至墨离海奉怀敦煌知己朝行

  • 卷十六·毕沅

      ◎宋纪十六 ∷起重光单阏九月,尽昭阳大荒落九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淳化二年辽统和九年   九月,己丑,户部侍郎、参知政事王沔,给事中、参知政事陈恕,并罢守本官。初,给事中

  • ●卷二十五·陶宗仪

      ◎论秦蜀秦皇坑儒,武侯相汉,未有置异议于其间者。偶读宋萧森《希通录》,及俞文豹《吹剑录》,而得其说,可采。森曰:&ldquo;李斯曰:&lsquo;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rsquo;则是天下之书虽焚,而

  • 卷之中·川口长孺

    承应元年壬辰(永明永历六年、鲁监国七年、清顺治九年),正月,永历驾在安隆(明史稿、行在阳秋)。成功攻海澄,降城守郝文兴,授左都督(郑成功传)。二月,清师破嘉定入钦,永和以琼州降。四月,清杀孙元允(行在阳秋)。成功转攻长泰。中提督甘

  • 赵在礼传·薛居正

    赵在礼,字干臣,涿州人。曾祖父赵景裕,祖父赵士廉,都不曾入仕做官。父亲赵元德,担任过卢台军使。赵在礼最初事奉燕帅刘仁恭,担任小校,唐昭宗光化末年,刘仁恭派他儿子刘守文驱逐浮阳节度使卢彦威,占据了那座城池,提升赵在礼为军使

  • 卷八上·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八上     宋 沈枢 撰将帅门 吴起去鲁归魏 周威烈二十三年吴起者卫人仕於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絶之

  • 代序二 蜀中楚狂人·李宗吾

    南怀瑾  李宗吾的厚黑学,听说现在还很畅销,台湾、香港、大陆,很多人都喜欢看。但是,现在的读者可能不大了解书的历史背景,了解李宗吾的人恐怕就更少了。李宗吾是四川人,自称厚黑教主。所谓厚黑,脸厚皮黑也。我同李宗吾

  • 卷第十·朱熹

    二先生语十洛阳议论苏 季明录子厚谓程卿:「夙兴干事,良由人气请则勤,闲不得。」正叔谓:「不可,若此,则是专为气所使。」子厚谓:「此则自然也。」伯淳言:「虽自然,且欲凡事皆不恤以恬养则好。」子厚谓:「此则在学者也。」伯淳谓

  • 四书经疑贯通卷五·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孟子首言亦有仁义而已矣一书之中以义配仁至言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则以义配道无义无命则以义配命进以礼退以义则以义配礼尊德乐义以义配德理也义也以义配理其不同何欤仁义二者固人道之大端仁而非义则伤于流

  • 卷十二·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二     元 李廉 撰文公【名兴諡法慈惠爱民曰文在位十八年】左氏【注文公僖公之子夫人声姜所生僖公薨文公立】【周襄王二十六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左氏【注先君未葬而公即位不可旷年

  • 卷二十七·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二十七安溪 李光坡 撰大學第四十二坡謂此記註疏不言作者姓名朱子以為出於曾氏之門蓋以記中引語而稱曾子乃弟子之尊師然也然古作者多自稱著如公羊傳每自稱子公羊子曰司馬史記每自稱太史公曰則

  • 春秋讲义卷四下·戴溪

    宋 戴溪 撰定公元年春王公羊曰定何以无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定无正月者即位后也即位何以后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曷为未可知也在季氏也谷梁曰不言正月定无正也昭公之终非正终定之始非正始也昭无正终故定无正始不

  • 卷二·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     明 湛若水 撰隱公【平王五十一年崩】三年【齊僖十一年鄂四年衛桓十五年蔡宣三十年鄭莊二十四年曹桓三十七年陳桓二十五年杞武三十一年宋穆九年卒秦文四十六年楚武二十一年】春

  • 卷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二    明 季本 撰召南说见周南鹊巢经防曰此以妾媵之从至备百两美诸侯妻之无嫉妬也媵女虽父母之事然其所敎于女者亦足以法矣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兴也】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兴○两音意 

  • 增订版补记·钱穆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成于1955年,此书限于讲演,共分&ldquo;道理&rdquo;、&ldquo;性命&rdquo;、&ldquo;德行&rdquo;、&ldquo;气运&rdquo;四题,其他不及称引。目盲以来多瞑想,十年前欲重印此书,又撰《中国思想通俗讲话补篇》

  • 复费范九先生书·太虚

    范九先生大鉴:奉观社章,体大思精,承蒙垂询,无词可赞,为愧!他日重游南通,谨当恭瞻德化,沐浴淳风。然鄙意则更望先生以此为方便之多门,而有以引归一实之佛乘耳!此复,并讯岁安!太虚和南。(见淡远楼存笺甲集)

  • 佛学在今后人世之意义·太虚

    ──十九年二月在厦门大学讲──一 佛学的定义  二 佛学对于文化之意义  三 佛学对于哲学之意义  四 佛学对于道德之意义一 佛学的定义要想把整个的佛学加以如实的说明,予一般人以一个完整的概念,那是须费很

  • 吴下谚联·王有光

    4卷,清王有光撰。此书初刻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本书在清代的众多笔记中较为别致,专采吴中俗语谚语,逐条加以解释,亦庄亦谐,俗不伤雅。全书分为启目、正目、续目、末目4个部分,共集谚语及俗语304条。启目首列开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