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萧颖士、李翰传

萧颖士,字茂挺。与李华同年进士及第。正当开元年间,天下太平,人物荟萃,如贾曾、席豫、张土自、韦述等人,都享有盛名,而萧颖士与他们都有交游,因此士大夫多称赞他。李林甫闻知他的名声,想提拔任用他,便予以召见。当时萧颖士正寄居广陵,因正为母亲服丧,就披麻带孝前往京城,径直到政事省去拜谒李林甫。林甫从不认识他,猛然看见个披麻带孝的人,十分厌恶,就命人赶了出去。颖士非常愤怒,便写了一篇《代樱桃赋》来讽刺李林甫道:“提拔无用的猥琐之材,就本枝而自我庇护。及至枝干不可依靠,便专擅于朝廷重地。虽然因祖先寝庙的原因有时被举荐,岂能是大臣辅佐君主治理天下的和羹正味。”其狂妄率意出言不逊,都与此类似。然而他聪敏绝伦,曾与李华、陆据同游洛阳南面的龙门,三人一道读路边的古代碑文,萧颖士读一遍,就能背诵;而李华读两遍,陆据读三遍,才能记诵。谈论他们的人认为三人才华的高低也是这样。这时外国人士也知道颖士的声名,新罗国派使臣来朝拜唐朝皇帝,说他的国人希望请萧夫子做老师,他的名声就是如此震动中外之人。颖士终因放诞傲慢狭隘愤激,窘困而死。

李华同族人李翰,也以进士知名。天宝年间,寄居阳翟。写作文章精致细密,用词苦涩,常常向阳翟县令皇甫曾求取音乐,每遇思绪穷竭就进行演奏,待神情超逸就提笔撰写文章。安禄山作乱,他跟随友人张巡客居宋州。张巡率领本州人守卫城池,叛军攻打围困了一年,直到食尽矢绝城池才最终陷落。当时鄙薄张巡的人说他是投降叛军,李翰于是记述张巡守城的事迹,撰写了《张巡姚躢等传》两卷进奉皇上,肃宗才了解张巡的忠义,文士友人都称赞他。上元年间为卫县县尉,后入朝任侍御史。

猜你喜欢
  卷之十六·佚名
  卷之八十四·佚名
  卷十四·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纪昀
  九六一 谕《满洲源流考》告竣所有纂修各官等准其议叙·佚名
  裴秀传·房玄龄
  山伟传·李延寿
  尹艷传·脱脱
  卷八十五下·佚名
  汉纪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二十·佚名
  卷六十三·佚名
  玉坡奏议巻一·张原
  卷八十五·佚名
  清末京报琐谈·齐如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尤袤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至德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播州南巴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云:“诗未有

  • 卷二十七·孙默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五家词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二十七     休宁孙默编王士祯衍波词上盖闻之弇州曰花间者世说之靡也草堂者文选之变也而余以为不然花间句雕字琢调或未谐句无不致是昌谷之靡也草堂音协

  • 卷十七·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十七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郑 梴【二首】梴字叔高浦江人元宣政院使渭之子拟古【二首】秦筝一何哀中有凄凉音累累孤臣操咽咽嫠妇吟晨霜为之寒浮云为之隂听罢复三叹不觉泪沾襟披衣歩庭皋嘉树鸣曙禽嗒

  • 卷二·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二 有虞氏帝舜 舜典粤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濬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放勲以成功言重华即重放勲之华

  • 卷一下·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沉卷一下长洲余萧客撰序録下吴虞翻周易注十卷【释文一】 九卷【隋书三十二】陆绩周易述十三卷【释文一】 注十五卷【隋书三十二】射慈 字孝宗彭城人【吴志注十四 按孙休传作射慈孙奋传作谢慈

  • 卷五·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五     明 胡广等 撰齐一之八齐国名本少昊时爽鸠氏所居之地【孔氏曰爽鸠氏司寇也爽鸠鹰也鸷故爲司寇主盗贼少昊以鸟名官其人之名氏则未闻也】在禹贡爲青州之域周武王以封太公望东至于海

  • 卷三十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三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谓诸侯之士祭祖祢于五礼属吉礼 敖氏继公曰此篇言士祭其祖之礼 贾氏公彦曰祭法云适士二庙官师一庙 孔氏颖达

  • 载驰·佚名

    ——拯救要靠行动【原文】载驰载驱(1),归唁卫侯(2)。驱马悠悠,言至于漕(3)。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4),不能旋反(5)。视尔不臧(6),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7)。视尔不臧,我思不闷(8)。涉彼阿丘(9

  • 卷四十·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四十    宋 王与之 撰大胥中士四人小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郑康成曰胥有才知之称礼记文王世子曰小乐正学干大胥賛之郑锷曰闾胥以胥名之谓其才智足以长人乐官名胥胥者相也惟有才

  • 仲子書卷五·冯云鹓

    祠墓古蹟仲子墓在開州北七里西南為戚城東北為蒯瞶臺各距二三里墓前有享殿三楹東西廂各一及石羊虎林門明嘉靖中置守墳户有司春秋時祭仲氏裔孫歲一赴開祭墓則在開州者為眞墓也一在長垣縣東北三里古蒲邑世傳為衣冠墓一在

  •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一百三复次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

  • 大乘百福相经全文·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普妙宫中。坐宝庄严师子之座。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无央数众。恭敬围绕。瞻仰尊颜身心不动。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於大众中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右肩

  • 大智度論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禪波羅蜜第二十七   [一]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波羅蜜。   問曰.菩薩法以度一切衆生爲事.何以故閑坐林澤靜默山閒獨善其身棄捨衆生。   答曰.菩薩身雖遠

  • 偶阅理想与文化的随感·太虚

    颓朽的闲心,得一书以放观,有如鱼徐游水中之乐。卫立民送来理想与文化的创刊号和第二期,展阅竟不忍释手,乃把随阅随感到的写一些。唐君毅创刊上的“道德之实践”,和第二期上的“世界之肯定”,当是其“人生之路”一书中一贯的

  • 大乘起信论别说·太虚

    ──九年初夏在武昌龙华讲经会说─── 一 大乘起信说   二 皈命三宝说   三 马鸣大士造大乘起信论意趣因缘说   四 摩诃衍一者法二者义说   五 依一心有真如门生灭门各总摄一切法二不相离说   

  • 唯识之净土·太虚

    ──十五年春在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讲──一、一切法中之识法  将以唯识明净土,且先略说唯识义:欲知唯识义,应了一切法。一切法者,有为、无为摄尽,其义繁广,玆但简谈:有为者、有生灭作用义,无为者,无生灭作用义。有为法:一、假

  •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一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一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圣行品第十九之一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当于是般涅槃经专心思惟五种之行。何等为五。一者圣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者婴儿行。五者病行。

  • 续诗话·司马光

    宋代司马光作。又名《司马温公诗话》、《司马光诗话》、《司马君实诗话》、《司马太师诗话》、《迂叟诗话》。1卷,共28则。光有《传家集》已著录。为续欧阳修《六一诗话》而作,亦偏于记事。所记诗人轶事,有价值珍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