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鲍溶诗集六卷集外诗一卷唐鲍溶撰溶字徳源唐元和四年进士唐书无传其事迹已不可考溶诗在后世不甚着然张为作主客图以溶为博解宏拔主以李羣玉为上入室而为与司马退之二人同居入室之列则当时固絶重之也其集宋史馆旧本五卷讹题鲍防曽巩始据唐文粹唐诗类选考正之又以欧阳修本防校増多三十三篇合旧本共二百三十三篇厘为六卷晁公武读书志仍作五卷称惟存一百九十二篇余皆佚此本为江南叶裕家所钞首有曽巩校上序今核所録惟集外诗一卷与曽巩序新増三十三首之説合其正集比巩序多一卷而诗止一百四十五首盖旧本残缺传写者离析其卷帙以足巩序之数而忘外集一卷本在六卷中也全唐诗所録较此本多十六首较晁本多二首而较曽本尚少三十九首则其集之佚者多矣乾隆四十六年四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四百零一·彭定求
  卷一百七十·彭定求
  卷二十五·阮阅
  第三十章 救主章围·屠隆
  元诗选初集丙集目录·顾嗣立
  第二十七回 细柳营庆赏团圆·陈端生
  ●三元记目录·沈龄
  卷四·黄大舆
  卷六·孙默
  卷169 ·佚名
  卷四百九十四·曹学佺
  卷四百十三·曹学佺
  卷一·文洪
  卷三百十一·陈廷敬
  卷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游慈·唐圭璋

      多丽   寿待郎十二月初七   约梅花,年年开向华筵。借清香,飞人寿杯中,永祝英贤。才履长、便登八帙,那须要、更待来年。和气先春,祥风破腊,蓂开七荚正敷妍。君不见,太公此际,犹欲钓磻川。   争知道、副车已办,西伯来

  • 翁孟寅·唐圭璋

      孟寅字宾旸,号五峰,钱塘(今杭州)人。登临安乡书,曾为贾似道客。   烛影摇红   楼倚春城,锁窗曾共巢春燕。人生好梦比春风,不似杨花健。旧事如天渐远。奈情缘、素丝未断。镜尘埋恨,带粉栖香,曲屏寒浅。   环佩空归,故

  • 广陵集补钞·吴之振

    王令韩幹马天宝天子盛天厩,吐番入马上天寿。紫衣牧吏偏坐前,骑入金门不容骤。西极苜蓿为谁肥,六闲飞黄卧嗟瘦。乾元殿下谁把笔,当年人无出幹右。传闻三马同日死,死魄到纸气方就。铁勒夹口重两衔,墨丝卓尾合双纽。天门未上人

  • 卷第一百三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苍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四七六)〕1春,正月,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万历二十六年四月乙卯朔时享太庙遣侯徐文炜代○兵科右给事中侯庆远题顷以东师众盛拜三大将各建旗鼓麻贵将骑刘綎将蜀陈璘将广进战为犄角之势屯守成首尾之形图贼于陆不患无良将矣然必楼船绝海直逼釜山庶几扼吭拊背而后

  • 尚史卷八·李锴

    世家一鲁世家上【始武王十三年终秦荘襄王元年凡八百七十四年传三十四世】伯禽 考公 公 幽公 魏公 厉公献公 真公 武公 懿公【伯御附】 孝公惠公禽父者周公元子伯禽也尚书大传伯禽与康叔见周公三见而三笞康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纪昀

    礼畧嘉礼 【二】○嘉礼二皇太子纳妃公侯大夫士婚礼元正冬至受朝贺读时令册命诸王侯三老五更乡饮酒△皇太子纳妃 【皇子诸王婚公主嫁附】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太常礼院奏皇子兴圣宫使继岌虽未封建官是检校合准一品婚姻礼妇

  •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陈寿

    (曹睿)明帝纪,明皇帝名睿,字元仲,是文帝曹丕所立的太子。他从小备受祖父武帝喜爱,常随他参加宫廷宴会及朝政活动。十五岁时被封为武德侯,文帝黄初二年(221),被封为齐公,次年晋封为平原王。但由于生母甄皇后被文帝赐死的缘故,他

  •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传·张廷玉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都是魏忠贤的党羽。王体乾,昌平人,为人阴柔奸险。熹宗在位初期,他任尚膳监太监,后升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推辞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后,体乾急忙与客氏、魏忠贤策划将它夺了过来,并置王安于死地。此后,他

  • 李祯传·张廷玉

    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1571)的进士。授职为高平知县,征召为御史。万历初年,傅应祯因为秉直劝谏被投入诏狱,李祯与同僚乔岩、给事中徐贞明前往监狱探视他,结果被贬职为长芦盐运司知事。调任归德推官、礼部主事,三次担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 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己丑朔,人有上书,言申明善恶,以劝惩天下。上览之,以示廷臣曰:“好善恶恶,人之常情,彼上书者言此,亦知为政之道。夫旌善则善人劝,惩恶则恶人息。朕往令天下立申明旌善亭,正为此

  • 卷十三·戴锡章

    西夏称群都五年谅祚杀讹庞,遂亲政。谅祚益长而骄,心忌讹庞专,且通讹庞之子妻梁氏,讹庞患之。梁氏密告讹庞将叛。又有漫咩者,其官高于讹庞,然势力反出其下,于是亦恶讹庞。谅祚乃与漫咩等举兵诛讹庞,灭其族,并杀其妻没藏氏,而以梁

  • 穆蕅初·佚名

    穆藕初先生小传穆先生名湘玥字藕初江苏上海人幼读于私塾聪慧倍常儿年十四奉父命营棉业凡八年年二十二始习英文越三年供职海关又六年任龙门师范学监旋任苏路警务处长然先生终以未尝留学欧美为憾平居孳孳研求英文年三十

  • 法言義疏十六·汪荣宝

      淵騫卷第十一〔疏〕吳曹侍讀元忠云:「漢書藝文志:『揚雄所序三十八篇。』本注云:『法言十三。』此十三篇,即本傳之十三卷。文選班孟堅答賓戲注引作『十二卷』者,宋祁校本云:『李軌注法言本,淵騫與重黎共序。』知軌據漢世

  • 周子抄释卷一·吕柟

    太极图解义新安朱子○此所谓无极而太极也所以动而阳静而隂之本体也然非有以离乎隂阳也即隂阳而指其本体不杂乎隂阳而为言耳□此○之动而阳静而隂也中○者其本体也□者阳之动也○之用所以行也□者隂之静也○之体所以立

  • 卷八·王引之

    雖、唯、惟《玉篇》曰:「雖,詞兩設也。」常語也。字或作「唯」。《春秋》桓十四年:「秋八月,壬申,禦廩災。乙亥,嘗。」《穀梁傳》曰:「禦廩之災不誌,此其志,何也?以為唯未易災之餘而嘗可也,誌不敬也。何用見其未易災之餘而嘗也?曰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二·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最胜神化缘起第四  尔时世尊游化居止摩竭陀国王舍城中。将诸弟子大阿罗汉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时彼国王名洴沙王。禀性仁贤久植德本。已证初果

  • 杂毒海卷五·性音

      京都柏林嗣祖沙门 性音 重编秘魔岩把断重津过者难。擎杈须信髑髅乾。霍山到后知端的。同死同生未足观(明觉显)。披云台林底常怀老药山。皮肤脱尽万机闲。有时月下披云啸。千古风流满世间(慈受深)。偶作竹外茅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