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九十八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

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十九年。甲戌。冬十月。戊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颁嘉庆二十年时宪书。  

○谕内阁、本日孟冬时飨太庙。哈宁阿于应赞读祝时、遽赞饮福。实属错误。经景安参奏。本应将哈宁阿交部治罪。但伊一经罢斥。转得遂其偷安。且现在赞引乏人。哈宁阿加恩免其治罪。着革职。留于本衙门效力。仍充赞引差使。遇有飨祀大典。准其暂用赞礼郎顶带。平时不得戴用。俟经过天坛大祀三次、毫无错误。着礼部尚书奏明请上□日。傥稍有贻误。必当从重治罪。近来太常寺堂司各官。屡以礼节错误获咎。自缘斋戒不虔、以致愆仪失度。鉴观有赫。实堪祗畏。嗣后该堂官等、当督率执事各员、蠲洁致斋。恪恭将事。毋得心萌怠肆。致罹谴责。  

○又谕、据董诰等查明上年那彦成等保奏滑县知县孟屺瞻原摺呈览。朕披阅原奏。上年滑城失守。悬缺无人。那彦成以地方急需干员。会同方受畴将孟屺瞻保奏。摺内称其办事勇干。能得民心。其时军务倥偬。孟屺瞻带兵堵巢□刀。劣迹未着。那彦成未加详察。率行会商保奏。固属冒昧至于克复滑城之后。孟屺瞻不能惠恤灾黎。转恣意贪淫。声名狼籍。计其在任将及一年。方受畴并不参奏。似此殃民败检之员。该抚竟毫无闻见。所谓察吏者安在。岂非形同木偶乎。那彦成、着交部议处。方受畴、着交部严加议处。寻议上。得上□日、那彦成着改为降三级留任。方受畴改为革职留任。八年无过。方准开复。  

○又谕、绵课等奏称、正黄旗满洲领催春庆、投递匿名揭帖、将该管参佐领骁骑校族长等参奏、请将伊等一并交部议处一摺。凡旗下兵丁等、如有因公错误之处。该管大臣官员、自有应得之咎。领催春庆私投匿名揭帖。该管官员何由得知。今若全行交部议处。嗣后再有似此者。该管官员等纵即查获。亦将规避处分。反致隐匿不报矣。绵课等此奏甚属糊涂不晓事体。除不准行外。绵课等着饬行。  

○缓徵两淮栟茶、角斜、丰利、富安、安丰、梁垛、东台、河垛、丁溪、草堰、刘庄、伍佑、新兴、板浦、中正、临兴、十六场、被水灶户折价银。  

○己未。上幸圆明园。  

○辛酉。上以万寿节。御同乐园。赐皇子皇孙及王以下文武大臣、蒙古王公等食。至甲子皆如之。  

○谕内阁、本月初二日据都察院及巡视西城御史陈用光具奏、九月三十日夜闲、西城正指挥署内有贼人七八人、持刀点烛、搜执婢女一人、索要本官见面、该指挥王庆长出外追赶、见有人在厨房内掷出菜刀、旋即逃逸、并未失物、适先于二十九日盘获形迹可疑之曹七一名、在指挥衙署暂押、恐或有夺犯情事等语。朕详加披阅。该贼人等七八人持刀点烛。搜执婢女索取本官。其势甚张。何以该指挥出外、贼人并不行凶劫物。即行逃逸。且持刀不砍。转在厨房掷出菜刀。殊于情事不合。当经降上

□日交刑部审讯。本日刑部奏、讯据婢女来喜供称、伊本系被刘祥奸拐、卖给该指挥为婢、刘祥现又到该指挥衙署替充皂班、续奸诱令逃走、于是夜进屋、要将伊引出等语。与都察院及巡城御史等原奏迥异。其与曹七等一案。更全不相涉。巡城御史、既据指挥报有此案。亲赴勘讯。自应查明原委。乃率据该指挥禀报之词。张皇入奏。都察院堂官伊冲阿等、亦率据该御史及该指挥之词。并不自行传讯明白。即行据奏。均属忙乱。除交刑部将此案彻底审讯明确定拟外。左都御史伊冲阿、茹棻、副都御史扎拉芬、李宗瀚、陆以庄、俱着交部察议。景禄、刑名熟习。又系屡次弃瑕录用。更属冒昧。同巡视西城御史陈用光、俱着交部议处。寻议上。得上□日、伊冲阿、茹棻、扎拉芬、李宗瀚、陆以庄、景禄、俱着降一级留任。王庆长、着革职。陈用光、不胜御史之任。仍以翰林院编修用。  

○癸亥。万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寝。  

○遣官祭显佑宫。东岳庙。城隍庙。  

○上诣安佑宫行礼。  

○御正大光明殿。皇子皇孙及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蒙古王公等、行庆贺礼。  

○甲子。河南按察使伊汤安、以年老改补京职。以通政使司副使琦善、为河南按察使。  

○缓徵山西保德、岢岚、兴、岚、静乐、临、河曲、七州县、旱灾霜灾本年额赋。并保德、五寨、偏关、托克托城四厅州县、旧欠银米。  

○乙丑。上幸万寿山。  

○谕内阁、朕本日恭阅皇考高宗纯皇帝实录。内载乾隆五十六年秦承恩奏、陕西渭南县地方拘获刘照魁一犯、讯系八卦教、曾至喀什噶尔、代震卦掌教王子重传送家信、得受封号、并代王子重口许同教发遣之屈进河等六犯封号等语。钦奉谕上□日、以王子重复敢潜通信息。兴复原教。罪大恶极。而屈进河等、仍向王子重讨求封号。愍不畏死。竟与叛逆无异。着将王子重解京、尽法处治。其屈进河等六犯。着即在该处正法等因。钦此。仰见我皇考高宗纯皇帝惩遏邪慝、绥靖边陲至意。上年逆案内发遣新疆各犯。朕因人数众多。不忍骈诛。是以法外施仁。贷其一死。此等遣犯。较诸盗犯情有可原免死减等者、情罪尤重。该犯等到配后。必应严加管束。不得任其私相往来、又滋煽惑。新疆地方紧要。着松筠、恩长、通传南北两路办事大臣、俱各查照乾隆年间成案、随时惩办。如逆案内各遣犯、一有过犯。立即正法。傥再有传教情事。即照大逆办理。毋少姑息。以儆奸慝而靖边圉。  

○又谕、常福上月偶因患病失跌。本日忽具摺请将一切职任差使、均请开缺。常福前于绵课具奏匿名讦控苏楞额时、曾奏称绵课应将原摺烧毁。不必具奏。殊不思呈词封面。并有毁詈王大臣之言。其险恶可恨、尤出情理之外。此而不查拏惩办。奸徒何所儆惧。常福欲甘心忍受。置之不办。岂非唾面自乾。看来常福于经管各事、亦未必能自信妥协。畏人多言。是以此时急急求退。常福、因循疲玩已极。不胜卿贰之任。着将其侍郎副都统、即予开缺。仍留总管内务府大臣。其所管别项差使。且派员暂署。  

○以乌里雅苏台将军庆溥、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调工部右侍郎成格、为户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穆克登额、为工部右侍郎。转礼部右侍郎宝兴、为左侍郎。以内阁学士穆彰阿、为礼部右侍郎。  

○调镶红旗蒙古副都统穆彰阿、为镶红旗满洲副都统。以署正黄旗蒙古副都统会、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以都察院左都御史伊冲阿、为乌里雅苏台将军。  

○丙寅。谕内阁、昨经降上□日以乾隆五十六年、陕西地方、有盘获八卦教邪匪刘照魁、赴喀什噶尔代王子重传信滋事之案。通谕新疆办事大臣、将上年逆案遣犯。加意管束。有犯必诛。兹查刘照魁当日由陕西解部审讯之时、诘以如何出口。据称系在肃州地方、假认王子重亲戚。前往探望。到肃州衙门起票出口。沿途得以照验无阻等语。当经皇考高宗纯皇帝特颁谕上□日。查明管关给票、及沿途不行查验之员、严行惩创在案。现在逆案内发遣人犯。较之当日王子重之仅习邪教者、情罪尤重。岂得任其亲属人等、私相往来。藉探望为名。致滋事端。传谕陕甘总督、严饬该管肃州、认真查察。毋得轻给口票。其嘉峪关以外南北两路。并着各该处办事大臣认真查验。如有假冒隐混、起票出口者。立即严拏审办。傥有疏纵情事。一并惩处不贷。  

○丁卯。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公主福晋命妇行礼。  

○谕内阁、前据胡克家奏、本年安徽庐凤等府州属地方被灾歉收。请拨银一百二十万两。以备赈需。当交户部核议。兹据户部奏、该省藩关两库、现存银一百十五万两、应先尽拨用等语。各省遇有灾歉。经地方大吏勘明具奏。朕轸念民艰。立即发帑赈济。即当经费充裕之时。亦应尽本省库项动拨。断无库贮未动先请协拨之理。安省藩关两库、现有存贮银两。胡家克率请协拨。着传上□日申饬。所有该省应备赈需。着将本省存贮银一百十五万两撙节动用。断不准出此数。该抚务督饬各属确细查勘。核实经理。勿任稍有浮冒。  

○戊辰。免黑龙江被灾各城、应徵额粮。并缓徵旧欠口粮耔种。  

○己巳。上诣安佑宫行礼。  

○谕内阁、阮元奏、拏获逆案主谋伙要各犯、先行审明办理一摺。此案逆匪胡秉耀、买得残书一本。内有阵图及悖逆俚语。即向逆伙邱忝泽、杨易、卢胜辉、夸称解得书内阵图。如得有为首起事之人。便可图取富贵。杨易随以朱毛俚可以假托前明后裔。朱毛俚闻邀、自任不疑。遂共赴积善禅林同谋为逆。取逆书内俚词、称为后明晏朝年号。伪封胡秉耀等官职。辗转纠约入伙。给与伪劄。该逆等践土食毛。胆敢性同枭獍。自外生成。实属罪大恶极。阮元到任未久。即能饬属于各地方编查保甲严密。遂将钜案立时发觉。办理迅速。实属可嘉。阮元、着赏加太子少保衔。并赏戴花翎。即发去花翎一枝。白玉翎管一个。并赏给大荷包一对。小荷包四个。各省承平日久。奸慝潜生。全在地方大吏饬属认真查察。除莠即所以安良。上年林清一案。其倡为逆谋、已经数岁。如直隶总督顺天府尹等、于该逆等未经举事之先、早能如此次之访闻捕获。人数不多。岂不甚易。乃经历年所。如聋如瞆。及至酿成巨逆。毗连三省。罹于刑诛兵革者、为祸甚烈。实皆该大吏等因循怠贻误所致。各该督抚具有天良。能不引以为鉴耶。案内胡秉耀等十七名、业经分别凌迟斩决办理。程麟祥等三十五犯、定拟发遣为奴。尚属轻纵。着改为绞监候。入于明年秋审情实。该抚即将各犯分交各府监禁。不准与外人交接通信。如稍不安静。即行正法。至朱毛俚一犯。尤为此案罪魁。必应即时拏获。处以极刑。以快人心而申国法。着两江湖广闽浙各总督、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各巡抚、一体饬属查拏。如于何省拏获。即由该督抚讯取供词。由四百里具奏。一面即于该省正法。各该督抚、皆当视朱毛俚一犯在伊境内藏匿。饬属认真严密访拏。务在必获。不得以现在已饬邻省查拏。彼此恃有委卸。稍为松劲。如阮元能于江西境内拏获。仍当给予议叙。其余曾化龙等十九犯。拏获后如讯系倡谋推奉朱毛俚为首之犯。即凌迟处死。如得受伪封官职、并纠约人众者。即斩立决。傥明知叛情。听从得受凭票、并未受职纠人者。拟绞监候。入于明年秋审情实。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绵课等奏请本月二十二日率领八旗官兵前赴杨山洼操演一摺。现今两旗合操。已经四次。官兵技艺。均属整齐。且天气较寒。本年八旗在杨山洼合操之处。着停止。  

○旌表逼嫁捐躯浙江桐乡县民蒋叙畛妻陆氏。  

○庚午。上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  

○还宫。  

○以詹事府詹事那丹珠、大理寺卿常英、正白旗汉军副都统敬徵、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以山东临清协副将马建纪、为登州镇总兵官。  

○辛未。谕军机大臣等、初彭龄奏、严催各州县上忙钱粮、并酌拟办理亏空章程十条、与百龄张师诚会议一摺。查办亏空一事。总须先截住新亏。再将旧亏数目彻底查清。熟筹弥补。此时立法伊始。章程紧要。必须办理确有把握。该省亏空多至三百余万。岂一二年即能弥补足数。为今之计。惟当立限催追。按期缴纳。该州县等致亏之由。情形本非一致。其实挪移而数目较少者。原可责限完缴。即实系侵亏。数目又钜。势不得不严行参办。然参办之后。若不计及如何归补。则贪污固皆抵法。帑项仍属虚悬。即使分赔代赔。目前似为有着。而日久悬宕。岂不终归乌有。甚或接任之员。藉弥补为名。苦累百姓。则是官项无补。民膏先被朘削。其敝□大尤不可不防。初彭龄等查明此等劣迹。当一面参办。一面上紧监追。转无庸亟亟置之于法。若仍延不设措。则是侵欺于前。悬宕于后。情罪可恶。当惩办一二以儆其余。庶于帑项有益。将此谕令知之。  

○以光禄寺卿蒋祥墀、为宗人府府丞。  

○壬申。试中式武举杜文炉等四十八人于太和殿前。  

○谕内阁、那彦成奏、酌动节省马乾银两、交商生息、以为添派随扈兵丁盘费一摺。直隶各营兵丁。遇朕祇谒两陵、及巡幸木兰。派出承应差使。所需盘费。向于节省马乾银内支给。所有本年议添兵丁应支盘费。除已于马乾银内动用外。着照所请。即在藩库余剩节省马乾银内、提出银二万两。发交保定天津两府盐当各商、以一分生息。遇闰加增。解交直隶藩库。以为每年添派兵丁盘费之用。其阿哥致祭陵寝、暨前往热河、派出当差兵丁所需盘费。并着一体支给。  

○命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恩长回京。赏哈密帮办大臣成宁、副都统衔、为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洛阳县民女汤氏。  

○赈安徽合肥、庐江、无为、巢、桐城、铜陵、凤阳、寿、凤台、怀远、定远、蒙城、霍邱、六安、霍山、泗、盱眙、五河、天长、滁、全椒、来安、二十二州县、及屯坐各卫、被水被旱灾民。给亳、寿、宿、灵璧、泗、无为、潜山、舒城、宁国、东流、和、繁昌、含山、贵池、建德、十五州县、灾民一月口粮。并蠲缓额赋漕粮有差。  

○缓徵怀宁、太湖、宿松、宣城、南陵、旌德、宁国、泾、太平、贵池、青阳、建德、当涂、芜湖、阜阳、太和、十六县、新旧额赋。  

○癸酉。旌表守正被戕山东日照县民杨太妻秦氏。守正捐躯河南渑池县民李富修女李氏。  

○抚恤琉琉球国遭风难夷如例。  

○甲戌。以户部左侍郎果齐斯欢、署翰林院掌院学士。  

○赏降调镶白旗汉军副都统积德、头等侍卫。为哈密帮办大臣。  

○乙亥。上诣时应宫昭显庙拈香。  

○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马步射。  

○谕内阁、百龄初彭龄奏、江苏江宁两藩司限内催提本年上忙银数一摺。陈桂生、常格、前督徵上忙银两。承催不力。均经降上□日革职。仍留该省戴罪督催。兹江苏藩库应完上忙银两。已据常格提解十分之九。督摧尚属奋勉。常格、着加恩求京以从三品卿员补用。其江宁藩库应元上忙银两。陈桂生报解之数、现在尚祇七分有余。且伊到任半年。于库项尚未结报。有无轇轕未清之款。着照所请、将陈桂生暂留该省。俟新任藩司李长森交代出结后。再行请上□日。又据初彭龄另片奏、陈桂生续送各属已未完上忙清册、核与前详多寡不符、内上元、江宁、六合、仪徵、宝应、甘泉、如皋等县、未完之数、据称系属民欠、应请详查办理、又溧水一县徵存未解银两、据称挪垫奏销、并请着落赔缴、查明参办等语。陈桂生所送上忙清册。因何与前详不符。其上元等七县。是否实有民欠。着初彭龄百龄张师诚、会同查明分别办理。至溧水县挪垫奏销。究系何员任内之事。陈桂生既已另文揭参。并着彻底查明。秉公核办。  

○蠲缓浙江西安、常山、开化、仁和、钱塘、海宁、余杭、临安、于潜、嘉兴、秀水、石门、桐乡、海盐、归安、乌程、长兴、德清、武康、安吉、孝丰、二十一州县、旱灾本年额赋漕粮有差。  

○丙子。上御箭亭。阅中式武举技勇。  

○御乾清宫。引见中式武举。亲定甲乙。  

○缓徵湖南沣州积水地亩新旧额赋、及应还耔种口粮银。  

○丁丑。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中式武举一甲丁殿宁、史鹄、杨定泰、三人武进士及第。二甲阎麟阁等五人武进士出身。三甲杜文炉等四十人同武进士出身。  

○谕内阁、据蒋攸铦等奏、请将南澳东莞等处原设炮台、择要改建等语。粤省南澳接连闽洋。又东莞虎门海口、为夷商出入门户。向俱设立炮台。驻兵防守。惟海道迁改。今昔形势不同。自应因时制宜。扼要移建以资防御。着照所请、将南澳长山尾下炮台裁彻。上炮台改为望楼。其炮位移设隆澳。东莞县虎门南山西北角、添设炮台一座。其横档原设炮台。即于该处东面城脚、增筑月墙移置。该督等即派员勘估。于冬季兴工、勒限完竣。所有弁兵炮械、仍照原额酌量分派。应需工料银两。准其于普济堂余存经费内支给。工竣造册报部查核。  

○谕军机大臣等、上年九月逆匪滋事之案。实从来所未有。幸办理迅速。首伙各犯、立时歼获殆尽。惟助逆巨恶。尚有祝现刘第五刘呈祥董伯旺支进财刘成章六犯、及伙党五十余名、尚在未获。此皆罪大恶极之徒。岂可令其久稽显戮。国法不申。彼时计其踪迹、不能远扬。当经严饬步军统领顺天府五城各衙门、及近京省分各督抚、设法捕拏。前后所降谕上□日、及手书训谕、谆谆指示。不啻面命耳提。至为严切。京城各衙门固皆督办认真。不遗余力。即近京省分、如直隶河南山东山西等处地方文武、亦皆畏惧凛遵。各知黾勉。乃自春夏以来。一无访获。目今又自秋而冬。朕昕夕盼望。仍未有报获之处。殊增烦懑。因思该逆等亡命奔逃。或缘近京地方、栉比排搜。不能藏匿。因而远扬穷窜。冀脱网罗。该犯等潜窜以来。为时已久。计其日月道里。处处可到。而远省地方官员、或料该犯等必不能远来。疏于侦缉。转致潜匿该境。亦未可定。该犯等一日不获。则遗蘖一日不尽。养痈贻患。后虑滋深。各督抚共有天良。宁不思为国除贼。接奉此上□日。惟当不动声色。各尽乃心。现届编查保甲之时。正可饬令所属地方文武认真查察。无论城乡市镇、以及庵观寺院等处、俱当一体留心踹访。能使本境烟户厘然一清。则外来匪徒、自然无能托足。将此谕令知之。  

○戊寅。谕内阁、前据英和等奏、已革临清州知州张光熙应赔关税银三万三千余两。无力完缴。现交刑部监追。该州士民李永吉等、以该员居官廉惠。情愿代交应赔银两。并开列张光熙惠政十一条呈览。当经降上□日、令陈预将张光熙居官情形详查覆奏。兹据陈预奏到、张光熙前任临清州时、曾捐赀煮粥赈饥、散放棉衣、并增筑堤工、修理城垣等事、俱系确实、其余各款、亦与原呈相符、民情爱戴等语。张光熙官声素好。惠政及民。加恩着刑部释放。免其监追。其应赔关税银数。并着免一万两。尚有应缴二万三千余两。饬令自行措缴。其该州士民代为赔银之处。不准行。亦不准州士民将银两私交张光熙出名呈缴。  

○缓徵江西星子、都昌、建昌、安义、德化、德安、瑞昌、彭泽、南昌、新建、丰城、十一县、本年旱灾水灾额赋。  

○己卯。谕内阁、孟屺瞻在滑县任内。讯无纵逆枉断科敛各情。惟收养子女、除查有逆属在内、应行缘坐外。若实系被难者。当访明亲属领回完聚。即实在无家可归者、亦当妥为安置。俾令得所。孟屺瞻身任地方令长。有父母斯民之责。其于被难子女、即当视同己出。乃不加意抚绥。转将苏大葵等收为妾婢。并分给家人车夫等。实属荡无廉耻。孟屺瞻、着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到配后先行枷号三个月。以示惩儆。  

○庚辰。谕军机大臣等、据恩长奏、伊籣瓦斯卡伦官兵向回民需索钱物案内之副护军参领福通阿、于审讯时自刎伤愈、嗣于九月十六日夜自缢等语。福通阿需索钱文一案。前据恩长等审拟具奏。降上□日将福通阿枷号二年。满日发往伊犁充当苦差。其罪原不至死。乃福通阿于谕上□日未到之前。畏罪自尽。从前佛伦保亦有自戕之案。缘新疆官弁不谙律例。一经被事。未知护罪轻重。心怀疑惧。辄行自戕。看守官役。又不严加防范。屡有疏失。殊属不成事体。着松筠传知新疆南北两路各大臣、嗣后审讯官犯。应收监者、即行收监。应看管者、派人严加看管。勿稍疏纵。俾罪应拟辟之犯、不得幸逃宪典。其罪不至死者。亦不致冒昧轻生也。将此谕令知之。  

○以二等侍卫吉淩阿、为巴里坤领队大臣。  

○辛巳。上御懋勤殿。勾到直隶、山西情实罪犯。停决直隶官犯一人。斩犯二人。绞犯十二人。山西斩犯三人。绞犯四人。余一百人予勾。  

○谕内阁、那彦成奏、酌定覆查保甲章程一摺。编查保甲一事。诘暴安良。最为善政。上年冬闲、朕明降谕上□日通行饬办。自京畿以及直省。次第奉行。本年八月闲、朕恭谒东陵。跸路经过各州县。见比户悬设门牌。开载甚为详晰。询问自外省来京大小官员。亦佥称遵照令式。一体编查。是此次京外办理保甲。渐有成效。惟居民迁移不定。户口曾减靡常。若不随时稽核。则先后参差。仍属有名无实。各省地方官因循积习。大抵始勤终怠。祇为目前涂饰耳目之计。稍阅岁时。又复视为具文。漫不经意。那彦成所奏、每年秋收无事后。俟外出耕作及各项佣工人众归里之时。请再行稽核一次。免致匪徒溷迹。所办甚为核实。着各直省通行照办。州县官于秋收后、先行晓谕各村庄保长人等、将本村户口、自行逐细查明。造具草册呈送。该管州县亲往覆查。悉遵办定规条。取具互保甘结。将门牌照改填写。按户悬挂。令该管道府直隶州亲往抽查。查竣后、禀报督抚、交两司核对具详。督抚于岁底汇奏一次。至祝现等各要犯。纵使诡迹潜踪。总不能出版舆之外。但恐变易姓名。扶同隐混。各州县于编查户口之时。遇有客籍寄居之人。必须加意审察。如地方素有习教之家。则保长邻右。尤当设法稽考。密加访诘。如果地方官人人奋勉。治一县如一里。治一府如一县。推而至于各直省。则烛照数计。奸徒将何所托足。若阳奉阴违。虚应故事。更或藉此扰累良民。一经查出。必将奉行不力之督抚严惩不贷。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御史孙世昌奏、清厘缓徵积敝□大一摺。朕轸念民依。偶遇地方水旱偏灾。无不立沛恩施。分别蠲缓。其缓徵一节。原为小民生计艰难。未能按期输纳。是以量予展缓。俾民力得以稍纾。乃督抚藩司、不能仰体德意。任令地方官辗转延压。催徵挪用。迨届应徵之期。又复多方掩饰。捏称民欠。是官侵吏蚀。恣饱欲壑。使朝廷泽不下究。职此之由。嗣后各省遇有被灾缓徵处所。该督抚一经接奉恩上□日。即饬知藩司勒限行知该州县、誊黄晓示。俾小民及早周知。该藩司仍密行查访。勿任不肖官吏得闲舞敝□大。傥有任意延搁、私自催徵者。立即严参究办。至漕米令民赴仓完纳。钱粮令民自封投匮。本系定例。务各实力奉行。将里书粮班等蠹吏、严行禁革。以除积敝□大。将此通谕知之。  

○缓徵直隶景、清苑、满城、安肃、唐、博野、望都、完、祁、南皮、正定、新乐、易、大城、新安、十五州县、水灾霜灾虫灾新旧额赋旗租、及旧欠仓谷。  

○壬午。实授孙全谋为广东阳江镇总兵官。  

○旌表守正捐躯四川犍为县民龙亨荣妻曾氏。  

○癸未。刑部奏、查明各直省军流以下官常人犯、请上□日可否减等。得上□日、鞠应蛟禀揭总兵各款内、业有三款属实。尚非私忿挟制。薛贵、因拏获窃贼、供出窝伙。追讯不认。用棍责打。因伤溃烂。死越二旬。尚无非法殴打、及索诈别情。颜怀哲因查夜拏获赌博人犯。移县究办。被其混骂。用鞭责伤致毙。事属因公。亦无挟嫌索诈情事。俱着准其减等。余俱不准。  

○以光禄寺卿庆明、为大理寺卿。詹事府少詹事珠尔松阿、为詹事。  

○除浙江仁和县、义冢地六十四亩有奇额赋。  

○甲申。以贵州布政使常发祥、为光禄寺卿。  

○旌表守正捐躯山东滕县民张秉林妻赵氏。四川仁寿县民妇王邵氏。  

○乙酉。上御懋勤殿。勾到朝审情实罪犯。停决官犯五人。斩犯六人。绞犯十五人。余十人予勾。  

○除江西南昌、新建、丰城、南城、四县、坍塌田二百八十四顷八十二亩有奇额赋。  

○丙戌。谕内阁、晋昌等奏、勘明养息牧河牧厂试垦情形一摺。此案养息牧河牧厂。前经松筠、富俊、和宁、于会勘大凌河西厂试垦摺内、请将该牧厂查文。归官开垦。其时因经费不敷。降上□日停止勘办。惟令将大凌河西厂试垦。续经和宁富俊、将该牧厂地亩拨给锦州义州各界旗人、及陈新苏鲁克认领试垦。嗣据润祥等、于审办乌特拉丹撇等控案。相明该处牧厂试垦不便情形。并将松筠和宁富俊参奏。当经降上□日、令军机大臣会同该部议奏。未及议上。复据富俊奏称、开垦此项牧厂、不糜经费、而于旗人生计有益、废弃实属可惜等语。复经降上□日令晋昌会同文宁确勘具奏。兹据奏称、该牧厂地在边外、距锦州广宁义州皆三四百里、旗人无力者不能开垦、有旧业者又不肯舍旧图新、现在试垦者、多系内地民人、包揽分种、于旗人生计无益、徒为奸民牟利之薮等语。所见甚是。该牧厂开垦、于旗人生计无益。且与牧政有碍。着即裁彻。其润祥等原奏各事宜。仍着军机大臣会同该部议奏。松筠、和宁、仍着议处。富俊固执不通。呶呶渎奏。着严加议处。  

○以江苏按察使庆格、为贵州布政使。江苏淮徐道毓岱、为按察使。  

○缓徵陕西吴堡县、水灾本年额赋。  

○丁亥。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九·列传第二百十七·西域一·张廷玉
  卷一百六十一 慶曆七年(丁亥,1047)·李焘
  越绝卷第十·袁康
  宋史纪事本末卷六·陈邦瞻
  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六十·佚名
  丘隅意见·乔世宁
  附录二·陈乃干
  绎史卷一百十二上·马骕
  陆慧晓传·萧子显
  恰克图界约·佚名
  卷二百二·佚名
  礼二二·徐松
  卷第十八·佚名
  三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张寿卿

    (冲末扮刘太守引张千上,诗云)寒蛩秋夜忙催织,戴胜春朝苦劝耕。人若无心治家国,不知虫鸟有何情。小官姓刘名辅,字公弼。幼习儒业,颇看诗书。自中甲第以来,累蒙擢用,今除洛阳太守。某有同窗故友,乃是赵汝州,离别久矣。近日捎将一

  • 卷一百六十·徐世昌

    刘澂刘澂,字磵芗,吴县人。诸生,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有《归砚山房遗诗》。忆秦淮秣陵秋色自年年,碧水红阑映宛然。隄上柳丝隄下舫,纵无烟雨亦堪怜。清尊檀板劝殷勤,水榭风来笑语闻。残醉有人帘半倚,酒痕新上

  • 御选元诗卷六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六十四五言长律四周伯琦至正元年复科举取士制承中书檄以八月十九日至上京即国子监为试院考试乡贡进士纪事上国兴王地神州避暑宫规摹三代廓声教万方隆至正儒科复留司造士充周南麟趾厚冀北马羣空

  • 臧榮緒晉書卷十一·汤球

      八王  汝南王亮   咸寧三年。徙封汝南。之國。武帝賜汝南王亮。追鋒皂蓋犢車。書鈔引晉書。   西陽王羕字延年。文成王亮子也。類聚。   輔成帝時。帝沖幼。詔羕依安平獻王孚故事。設床帳於殿上。帝親迎

  • 法军侵台档(六)·佚名

    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中)闽浙总督杨昌浚咨呈遵旨查覆台湾库款情形折稿督办福建军务大臣左宗棠等咨报闽省借款情形暨抄送借款合同并匀还本息日期银数清折闽浙总督杨昌浚咨报遵旨查覆台湾库款情形已奉谕旨知道户部咨行闽省

  • 三八 护理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呈续收书目清单及宋荦之孙呈缴家藏抄本旧书折·佚名

    三八 护理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呈续收书目清单及宋荦之孙呈缴家藏抄本旧书折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护理浙江巡抚 布政使臣王亶望跪奏,为续收遗书,恭折奏闻事。钦蒙谕旨,采访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经前抚臣熊学鹏将

  • 卷十二·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二元 胡一桂 撰宋南朝起自西晋之乱东晋元帝渡江国於江左於是南北分据其接东晋之统者为宋齐梁陈而谓之南朝其据有中原僭窃尊号者则为元魏【起东晋孝武时】为西魏东魏【皆起梁武帝时】为北齐

  • 拜降传·宋濂

    拜降,北庭人。其父忽都,原为南宿州镇将,分守蕲县,后从世祖南征,虽年近七十,在战斗中还是身先士卒,伤数十处亦不退后,战功累累,死后,赠广平路总管,封渔阳郡侯。拜降出生数月,父亲去世,母徐氏全力抚养教诲,送到大名城去求拜名师。拜降

  • 卷十九·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十九圣功【二 安南归降二】命补绘安南战图制诗纪绩御制补咏安南战图六律【有序 己酉】询孙士毅安南战事缕晰以陈因命画院各为之图补咏近体而序之曰安南战图非如伊犁回部金川台湾之始以战

  • 附录·佚名

    平西蜀颂并序刘基臣闻 天命 真主混一六合必先有以为之驱除然后收拾以归其笼自古及今同一揆矣是故冬寒之极必有阳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理则然也元德既衰九土麋沸鸱张狼顾之豪弥满山泽万姓喁喁无所吁告

  • 自序·辜鸿铭

    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笔者与一些外国人讨论这样的问题:生活在上海的中国人与欧洲人相比,谁更讲道德?对于这一比较,一个英国人评论说:“那完全要看你个人的立场是什么样的了。”这位英国先生所持的此种“立场&rd

  •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孔子

    【原文】 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②,斯可矣。” 【注释】 ①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素以谨慎多虑著称。②再:两次。 【译文】 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

  • 卷一百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七太子庙礼记祭法王下祭殇五适子适孙适曾孙适元孙适来孙【注祭适殇者重适也祭适殇于庙之奥谓之阴厌凡庶塲不祭】方氏慤曰言适则庶

  • 宣公·宣公三年·左丘明

    【经】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葬匡王。楚子伐陆浑之戎。夏,楚人侵郑。秋,赤狄侵齐。宋师围曹。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葬郑穆公。【传】三年春,不郊而望,皆非礼也。望,郊之属也。不郊亦无望,可

  •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四·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尔时王舍城中。频婆娑罗王。而有一女欲出游时。频婆娑罗王。敕诸侍女其数一千。汝等已为我女眷属。共相围绕于彼之处。王所饮食汝等常食。汝等常饮。彼王舍城。多有妇女其数一千。闻此语已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三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大种蕴第五中大造纳息第一大种所造处  几四二五三大造成不成  成大对造四唯成所造四  大种等七种依定灭住果  此章愿具说大种所造处。几有见。答

  • 周世宗实录残本·王溥

    北宋王溥等撰。四十卷。记周世宗一朝历史。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诏修是书,参预纂修的有扈蒙、张澹、王格、董淳等,宰相王溥监修。扈蒙、张澹均参与修撰《旧五代史》。所书实录共有40卷,记载五代时周世宗一朝的事迹。周

  •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佚名

    一卷,不空译。文殊师利问经字母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