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许孟容传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父许鸣谦,研究通晓《易象》,官至抚州刺史,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许孟容年少时即以文章著称,应试进士甲科,之后研究《王氏易》,登科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当时赵赞任荆州、襄州等道黜陟使,推荐许孟容为判官。贞元初,被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召为从事,四度升任侍御史。李纳屯兵徐州边境,扬言将进犯。张建封数次派人前去劝止,李纳不听。于是派许孟容单车往见李纳,对他陈说叛逆招祸、归顺得福的道理,李纳当天便派专使追回人马,乘势请求同朝廷和好。这以后张建封便推荐许孟容为濠州刺史。没多久,德宗皇帝闻知许孟容的才干,召为礼部员外郎。

有一公主之子,请求补弘文馆、崇文馆诸生,许孟容坚持原则不应允。公主向皇上告状,皇上命太监查问情况。许孟容据理禀奏终于得胜。升任礼部郎中。德宗寿诞日,驾幸麟德殿,命许孟容等登殿侍坐,与一班佛、老之徒讲经论学。贞元十四年(798),调任兵部郎中。未及一年,调任给事中。贞元十七年(801)夏,好..县风雹毁伤麦田,皇上命品官前往复查,结果并非真实,便下诏处罚京兆尹顾少连以下所有官员。诏令写出,许孟容禀奏道:“府县上奏之事不实,惩罚止于削夺俸禄罢免职务,就圣上宽赦而言,已属特别恩典。但陛下派品官复查后,宜另选御史一人,令再察验,若有隐瞒欺诈愈加清楚。事情应多看多听,执法方合于国家纲纪。臣受官入朝谢恩之日,俯首恳请:诏书敕令中如有须详加计议的,则乞请停留片刻,使臣下有机会陈奏。此敕令既非急于宣布,可以稍留几日勿发。”皇上虽未应允,群臣却认为许孟容言之有理。贞元十八年(802),浙江东道观察使裴肃去世,朝廷让代理副使齐总为衢州刺史。前时齐总为裴肃盘剥治下百姓向朝廷进奏以图恩宠,现在果然得授大郡刺史,舆论哗然。诏书写出,许孟容谏奏道:“陛下近来对于军事要地官员,偶尔有未建功而破例提拔的。现在衢州没别的忧患,齐总也无大的功绩,忽然破格提升,官员们人人震惊。齐总不过浙东道一名判官,现在诏令授他代理留后,兼任都团练副使,向来没有这样的敕命。颁发这一诏令,恐怕不太妥当。倘若齐总有必须超常录用的功绩,陛下定要酬劳他,就应写明考课优异,超一两级改授即可。现在满朝官员,不知齐总有什么功绩或才干,衢州是浙东大郡,齐总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官职得授衢州刺史,必使远近官吏心中不服,乃至恶言出口。假如臣之言不当谴责,恳请陛下暂停发此诏,暗中派人听取反映,满朝文武必定赞扬陛下圣明无私。现谨将提升齐总的诏书随臣之奏状缄封进上。”接着又有谏官陈说,于是将提升齐总的诏书留在朝中不再下达。德宗召许孟容在延英殿叙话,对他说:“假使百官都像爱卿一样,我还有什么忧虑呢?”自从给事中袁高谏说卢杞一事之后,没人再对皇上的行为评说可否,等听到许孟容谏奏之事,四方官员皆为皇上能听纳忠言而感动,赞扬许孟容非常称职。

贞元十九年(803)夏旱,许孟容上疏道:

“臣俯首,听说陛下数月以来,斋居减食,为百姓操心竭虑。又命官员奔赴各地,祭祀百神,可仍然密云不雨,麦种未播。难道缺少美酒供奉,祈祷不够虔诚?或是天地安排,丰歉命定?若非如此,为何圣上精诚所至,老天不降甘霖作为回答呢?臣历年研究自古而今上天下民交互感应之事,没有一桩不是与百姓急迫、深切之利害,国家重大、影响深远之政令相关。京师乃万方朝会之地,加强京师削弱地方是自古通行之规。京师一年所收税钱及地租,多达一百万贯左右。臣俯首,恳望陛下即日下令,全部减免;求其次,也要减免三分之二。这样又可使大旱之年,百姓免于流亡。若播种无望,官府依旧征税敛租,那么必使百姓愁怨而迁徙,不恋先人故土。臣之愚见以为,陛下德音一发出,恩泽必有报应,变灾为福,希望就在须臾之间。再说户部所收取掌管的钱财,并非用作计划内开支,本为防备意外之急需。现在遭此大旱,直接支付一百万贯,顶替京兆府百姓一年的租税,实为陛下之绝大谋略,普天下人必定欢欣鼓舞歌颂陛下圣德。且应进一步审查各种政务之中有流放征戍应当回还而未还的,服役囚禁应当释放而未放的,拖欠进献应当免除而未免的,冤屈郁抑应当申雪而未申的,一有发现,就应特别降诏明令,命主管官员书写详实,三日内奏报。那些当还、当放、当免、当申的,下诏之日,所在官署应立即执行。

“臣之愚见,以为如果这样做了而神灵看不到,年景不丰饶,自古未有这种事。”

许孟容奏请之事虽未实行,舆论却称赞他。贞元末,因遭裴延龄、李齐运等谗言毁谤而获罪流放贬谪的官员,常常十数年不宽赦调职,所以借旱灾歉收一事,许孟容上奏委婉地批评。但直到贞元之世结束,也极少有获赦调任的。

许孟容因批评朝政太激烈,改任太常寺少卿。元和初,调任刑部侍郎、尚书右丞。元和四年(809),官拜京兆尹,赐紫服。神策吏李昱向长安富人借贷八千贯钱,满了三年仍不偿还。许孟容派属吏拘捕他并加上刑具囚禁,限期命他偿还,说:“到限期不还便处死。”自兴元(784)以后,禁军有功或侍从宦官中最受恩宠者,只有他们才能获护军勋位,因此军士日益恣肆横行,府县官员不能制止他们。许孟容刚正不惧,依法制裁他们,禁军中人人惊怕,便向皇上诉冤。皇上立即命太监传旨,命将扣押的军士送还本军,但许孟容仍将他们囚禁而不放还。太监再度前来,许孟容禀奏道:“臣确实知道不遵圣旨该当死罪,但臣在朝廷奉职,理应为陛下抑制豪强。”皇上因他笃守正道,同意了他的做法。此后豪强销声敛迹,许孟容威望大震。后调任兵部侍郎。不久以原职代理礼部贡举,淘汰了一些浮华之人,而选拔了一批多才多艺之士。后出任河南尹,亦有威望和名声。不久任礼部选事,征召回朝,官拜吏部侍郎。

元和十年(815),盗贼杀害了宰相武元衡,并击伤议臣裴度。当时淮夷叛乱,凶焰正烈,朝廷派兵征讨,未获成功。朝官们相继奏请皇上罢兵。这时盗贼出发,人心十分惶惑,惟独许孟容去到中书省边拭泪边说:“从前汉世朝廷有一位诤臣汲黯,奸臣尚且施行阴谋。现在主上英明,朝廷没有失误,可是狂贼胆敢如此嚣张,难道说国家真是没人了吗?然而转祸为福现在正是时候。不如奏请皇上,起用裴中丞为宰相,让他掌管兵权,大举搜索贼党,断绝祸根。”数日后,裴度果然做了宰相,立即下诏讨伐叛党。当时许孟容评议他人的才德,显示出大臣的风采。后以太常卿职位任尚书左丞,奉诏安抚汴、宋、陈、许及河阳行营诸军,不久官拜东都留守。元和十三年(818)四月许孟容去世,年七十六,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宪。

许孟容为人正直刚强,博学多识善做文章。他对礼法的说解、对前代经典的考释都很确凿合理,受到人们称赞。许孟容又好助人成事,喜欢结交和选拔贤良之人,因此士人纷纷归附他。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九十六·柯劭忞
  后汉孝献皇帝纪三卷第二十八·袁宏
  第九十八回 司马师擅权行废立 毋丘俭失策致败亡·蔡东藩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一)·陈寅恪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六·佚名
  謇斋琐缀录一·尹直
  ◎塔顶之宝·李定夷
  ●绎史摭遗卷十五·温睿临
  七○一 湖广总督富勒浑等奏续行查获应禁各书折·佚名
  四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查缴《字贯》等书并续解违碍书籍折·佚名
  一二○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书目并委员领解历次所进书籍送馆折·佚名
  宇文述传·李延寿
  吉顼传·刘昫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幕 第一场·老舍

    时间:前幕后半月,上午。地点:同前。「幕启」院中极整洁。小唐嫂门外还有小火炉,她尚未加入食堂。花草增多,连窗台上都摆着小盆的花儿……每户门框上都贴有“清洁四无”的红纸条。柳树的枝叶多了些。

  • 二集卷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卷御制诗二集卷五古今体一百十三首【戊辰五】香山晩晴急雨涤尘嚣落景明乔木谷口薜萝风飒然吹我屋我屋散芸香俯仰古今足照园钟未送楼松鹤将宿清境寄澄怀忧绪隐衷曲欲忘屡未

  • 卷六百七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一唐彦谦唐彦谦字茂业并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乾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绦

  • 卷二·贺铸

    钦定四库全书 庆湖遗老诗集卷二    宋 贺铸 撰古体诗上四十首 故邺 按邺都记汉建安十二年曹操灭袁氏始大筑邺当时京兆洛阳南阳许皆大都而邺为之长操子丕代汉复定都洛阳此後僭窃更据邺而未始残破元魏孝文帝自

  • ●卷一百五十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五十一。   起绍兴二年五月一日庚申,尽九月七日甲子有闰。   五月一日庚申朔权邦彦签书枢密院事。   权邦彦自朝议大夫兵部尚书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给事中程瑀不书黄具其谬缴駮之不听。   三

  • ●丁编·姜侠魂

    ◎名士遭劫记辛亥九月十四日,清江兵变。警信传到淮城,淮地无兵可恃。本郡绅士,有深藏密室者,有到团练局而束手无策者。适某某两君创议募集学生队,附设团练,局内专司巡逻城守之责。公举周君实(字实丹,名桂生,淮城名士。两江师范

  •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洪武十八年冬十月己丑朔御制大诰成颁示天下初元氏以戎狄入主中国大抵多用夷法典章锍阔上下无等政柄执于权臣任官重于部族断狱迷于财贿黜陟混于贤愚奢而僣上者无罪奸而犯伦者不问辫发左衽将率而为夷至元天历之时虽称富

  • 卷十九·杨士奇

    永乐元年夏四月丁未朔享 太庙 安南权理国事胡大互遣使奉表及方物贺即位且奏曰昔天朝 太祖高皇帝受 天明命统一寰宇前安南王陈日煃率先诸夷输诚奉贡蒙恩锡爵俾王其地不幸日煃丧已宗嗣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陈氏之

  • 刘亮传·令狐德棻

    刘亮是中山人,本名道德。祖父..连,曾任魏国蔚州刺史。父亲持真,任镇远将军、领民酋长。魏大统年间,以刘亮立有大功,追赠持真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恒州刺史。刘亮年少时卓越豪迈,有计谋策略,面貌英俊,体态魁梧,让人害怕。普

  • 李严传·薛居正

    李严,幽州人,原名让坤。起初在燕地当官,任刺史,涉猎书籍,弓马娴熟,有辩论口才,多游艺,以功名自许。同光年中,任客省使,奉命出使到蜀地,与王衍相见时,行使者的礼节。在笏记中详细叙述庄宗复兴唐朝之功,其中的警句说:“才过汶水,就在马

  • 铁铉传·张廷玉

    铁铉,邓人。洪武年中,由国子生的身份被授为礼科给事中,后调为都督府断事。曾经审理疑案,并迅速破案。太祖十分高兴,赐其字为鼎石。建文年初,铁铉为山东参政。李景隆率军北伐时,铁铉督送军饷,从未中断。李景隆兵败白沟河,一人骑

  •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并序)·道宣

    大唐京师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余以闇昧。少参学府。优柔教义。咨质贤明。问道绝于儒文。钦德承于道立。故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跨关河如一苇。周流晋魏披阅。累于初闻。顾步江淮缘构。彰于道听。遂以立年

  • 卷第三十·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贤首品第十二之二 【经】 若常信奉於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

  • 中峰三时系念仪范·中峰明本

    举咒(晨朝毕法师行香礼佛班首执手磬领大众绕坛行道)南无阿弥多婆夜哆(外曷切)(一) 他伽跢(都饿切)(二) 夜哆地(途卖切)(三) 夜他阿弥利(上声)(四) 都婆毗(五) 阿弥利哆(六) 悉耽婆毗(七) 阿弥利哆(八) 毗迦兰

  • 经济类编·冯琦

    《经济类编》100卷。明人冯琦编撰。冯琦未编完即去世,由其弟冯瑷和弟子周家栋、吴光仪等稍加排纂,删定而成。《经济类编》全书分为23类。其性质、体例,大致与《册府元龟》相近。但《册府元龟》只录事迹,此书兼收文章;《册

  • 沉沦·郁达夫

    短篇小说集。郁达夫著。1921年10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被列为“创造社丛书”第三种。收小说3篇: 《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沉沦》借对一个中国留日学生的忧郁性

  • 病逸漫记·陆釴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一卷。明陆釴撰。此书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记为三卷,入制书类; 《钦定续通考》、《四库全书总目》则无卷数,入小说家类。今存《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 《历代小史》本、《明钞五种》本、《纪

  • 法华传记·佚名

    凡十卷。唐代僧详撰。又称唐法华传、法华经传记、法华经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记述有关法华经之由来、传译及灵验等事。分为部类增减、隐显时异、传译年代、支派别行、论释不同、诸师序集、讲解感应、讽诵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