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八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八

舆地考【二十】

广西省

【臣】等谨按马考以全州入古荆州域余并列为南越盖以五岭为荆扬之南限其萌渚越城二岭与广西接壤故广西自全州灌阳县及兴安县以南实在古荆州之外自秦遣史禄凿灵渠导湘漓二水始开其地逮秦并天下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史记索隐谓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则其地之荒僻而难治可知已两汉而降郡县日增编户设官等於内地顾自通都大邑之外谿峒深阻若猺若獞若獠若仡若狑人人狪人山子之属性习犷悍驯服为难唐始置土州县官其酋长使世领之薄其徵入寛其文网然犹依嶮负固叛服靡常自宋讫明若侬氏之乱大蕂峡田州之役蔓延数世久而後定盖勤师征者屡矣终未能使之服教畏神倾心効顺也自登我

朝版籍以来风俗移易民物諴和凡深林密箐重冈复岭之区向之凭阻而梗声教者今且熙熙皥皥共乐太平蛮烟瘴雨并洗濯於光天化日之下盖

圣朝德化之渐摩其入人也深矣

广西明广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治桂林府领桂林平乐梧州浔州柳州庆远思恩南宁太平镇安思明十一府归顺田州泗城思陵向武都康龙州等七州又置广西都指挥使司领桂林等九卫全州等十守御千户所

本朝初因之设巡抚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皆驻桂林府与广东共一总督降归顺田州思陵向武都康龙州为属州顺治十五年升泗城州为府雍正三年升郁林州宾州为直隶州五年升西隆为直隶州八年仍降为属州九年降思明府为州十二年降宾州为属州凡领府十一直隶州一各卫所俱以次裁并入州县东西距二千八百十里南北距二千九百六十五里东至广东肇庆府广宁县界一千二百六十里西至云南广南府土富州界一千五百五十里南至广东亷州府灵山县界二千四十五里北至贵州黎平府永从县界九百二十里东南至广东高州府石城县界一千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安南国界二千三百十里东北至湖南永州府东安县界三百四十五里西北至贵州南笼府永丰州界一千三十六里在

京师西南七千四百六十里

桂林府为省治东西距五百五十五里南北距五百里东至湖南永州府零陵县界三百四十五里西至柳州府融县界二百十里南至平乐府荔浦县界一百八十里北至湖南宝庆府城步县界三百二十里东南至永州府永明县界三百七十里西南至柳州府雒容县界二百五十五里东北至宝庆府新宁县界三百六十里西北至柳州府怀远县界二百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四百六十里明为桂林府

本朝因之领州二县七

临桂县【附郭】

兴安县【在府东北一百三十里】

灵川县【在府东北五十里】

阳朔县【在府南少东一百五十里】

永宁州【在府西一百四十里】

永福县【在府西南一百里】

义宁县【在府西北八十里】

全州【在府东北二百五十里】

灌阳县【在府东三百二十里】

【臣】等谨按桂林八树在贲隅东桂水出焉始见於山海经厥後秦置桂林郡唐书谓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立为郡其治在今郁林州境是时统地甚广故今桂林府境亦在所属逮三国吴复置桂林郡治武安为今柳州府象州境晋徙治潭中为今柳州府境宋徙治中溜为今浔州府境齐徙治武熙亦为今象州境梁复徙治潭中至隋而废皆无与於今之府境也梁天监六年置桂州元和志谓在苍梧郁林之境因桂江以为名大同六年始移於今治後遂因之旧唐书地理志以临桂当秦之桂林郡盖未之深考云

平乐府在省治南少东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九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七十里东至广东连州连山县界五百六十里西至浔州府平南县界三百八十里南至梧州府苍梧县界二百六十里北至桂林府阳朔县界十里东南至梧州府怀集县界二百里西南至梧州府藤县界四百七十里东北至湖南永州府永明县界一百里西北至阳朔县界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六百三十里明为平乐府

本朝因之领州一县七

平乐县【附郭】

恭城县【在府东北六十里】

富川县【在府东少北二百六十里】

贺县【在府东南三百七十里】

荔浦县【在府西少南七十五里】

修仁县【在府西少南一百二十里】

昭平县【在府南一百二十里】

永安州【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

梧州府在省治东南八百里东西距二百三十里南北距六百三十五里东至广东肇庆府封川县界四十里西至浔州府平南县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广东高州府信宜县界四百二十里北至平乐府贺县界二百十五里东南至广东罗定州西宁县界二百六十里西南至郁林州北流县界三百九十八里东北至广东连州阳山县界四百八十里西北至平乐府昭平县界一百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五百三十二里明为梧州府降藤容二州为县共领州一县九

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改郁林为直隶州以博白北流陆川兴业四县往属凡领县五

苍梧县【附郭】

藤县【在府西六十里】

容县【在府西南三百二十里】

岑溪县【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

怀集县【在府东三百六十里】

浔州府在省治西南九百五十里东西距四百十里南北距五百二十里东至梧州府藤县界一百九十里西至南宁府横州界二百二十里南至郁林州界一百九十里北至柳州府象州界三百三十里东南至郁林州北流县界二百八十里西南至郁林州兴业县界二百二十里东北至平乐府永安州界二百六十里西北至柳州府来宾县界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四百十里明为浔州府降贵州为县共领县三

本朝初因之雍正八年以武宣县来属凡领县四桂平县【附郭】

平南县【在府东一百里】

贵县【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

武宣县【在府西北二百里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分属宾州八年改属浔州府】柳州府在省治西南三百七十里东西距四百二十五里南北距八百三十里东至平乐府修仁县界二百六十五里西至庆远府宜山县界一百六十里南至浔州府贵县界二百七十里北至湖南靖州绥宁县界五百六十里东南至浔州府武宣县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思恩府迁江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桂林府永宁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贵州黎平府永从县界五百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七千八百六十里明为柳州府共领州二县十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升宾州为直隶州以来宾迁江上林武宣四县往属十二年仍为属州与迁江上林改属思恩府以武宣改属浔州府以来宾仍来属凡领州一县七

马平县【附郭】

雒容县【在府东北六十里】

罗城县【在府西北一百九十里】

柳城县【在府西北八十里】

怀远县【在府北三百十里】

融县【在府西北二百五十里】

象州【在府东南一百三十里】

来宾县【在府南一百八十里雍正三年改属宾州十二年还属柳州府】

庆远府在省治西南五百七十里东西距四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柳州府柳城县界四十里西至贵州都匀府独山州丰宁下土司界四百三十里南至思恩府上林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柳州府罗城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南至柳城县界七十里西南至思恩府安定土司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罗城县界五十里西北至都匀府荔波界三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八十里明为庆远府领州四县五土司三本朝初因之雍正十年以荔波县改属贵州都匀府凡领州二县三土州二土县一土司三

宜山县【附郭】

天河县【在府北少东一百十里】

河池州【在府西二百五十里】

思恩县【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顺治九年移县北境十五年复还今治】

东兰州【在府西南四百二十里雍正七年改设流官】

那地土州【在府西南三百四里】

南丹土州【在府西北三百四十里】

忻城土县【在府南少东九十里】

永定长官司【在府东南六十里】

永顺正长官司【在府西南三百里】

永顺副长官司【在府东北四十里】

南宁府在省治西南一千七百六十里东西距四百三十里南北距三百三十五里东至浔州府贵县界三百四十里西至太平府罗阳土县界九十里南至广东亷州府钦州界二百七十里北至思恩府武缘县界六十五里东南至亷州府灵山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南安界三百六十里东北至思恩府宾州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思恩府白山土司界三百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八千三百十二里明为南宁府以横州为属州领州七县三土司二

本朝初因之雍正十年以下雷土州及湖润寨土司改属镇安府凡领州三县三土州三土司一宣化县【附郭】

新宁州【在府西七十里】

隆安县【在府西北二百四十里】

横州【在府东南二百四十里】

永淳县【在府东二百里】

上思州【在府西南二百里】

归德土州【在府西北二百六十里】

果化土州【在府西北二百四十里】

土忠州【在府西南一百九十里】

迁隆峒土司【在府西南二百四十里】

思恩府在省治西南一千一百五十里东西距九百九十五里南北距三百七十里东至柳州府来宾县界二百八十五里西至云南广南府土富州界七百十里南至南宁府宣化县界一百三十里北至庆远府永定土司界二百四十里东南至宣化县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太平府龙英土州界六百二十五里东北至庆远府宜山县界三百六十里西北至庆远府东兰州界二百四十五里本府境东西距二百十里南北距三十五里东界上林县西界下旺土司南界武缘县北界兴隆土司自府治至

京师九千四百里明初以思恩州属田州府永乐三年改为直隶州正统五年升为思恩府寻改为军民府七年移治今府北境白山土司界弘治末改设流官为正府嘉靖七年始移今治万历以後领州二县二土司十其田州为直隶州宾州改属柳州府

本朝康熙初以镇安泗城二土府及直隶田州归顺向武都康诸土州来属五年又以西隆州西林县来属雍正五年改泗城为正府改西隆为直隶州以西林县往属七年改镇安为正府以奉议归顺二州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小镇安土司往属十二年以宾州及迁江上林二县来属凡领州一县三土州二土司九

武缘县【在府南七十里】

宾州【在府东一百五十里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迁江上林来宾三县十二年改属思恩府】

迁江县【在府东少北二百八十里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分属宾州十二年改属思恩府】上林县【在府东一百八十里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分属宾州十二年改属思恩府】上林土县【在府西南二百七十里旧治今县东境顺治十八年移今治】

土田州【在府西四百五十里康熙三年改属思恩府】

白山土司【在府东北八十里旧治今司西南境明末移西境 本朝康熙十八年移今治】古零土司【在府东北八十里】

安定土司【在府东北一百六十五里】

兴隆土司【在府北七十里】

那马土司【在府西北九十五里】

旧城土司【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

定罗土司【在府西一百四十里】

下旺土司【在府西二百十里旧治今司东北境顺治五年移今治】

都阳土司【在府西北六十里】

太平府在省治西南二千五十里东西距四百八十里南北距二百八十五里东至南宁府宣化县界二百三十里西至安南界二百五十里南至南宁府土忠州界七十里北至南宁府归德土州界二百十五里东南至南宁府迁隆峒界二百里西南至安南界二百七十五里东北至南宁府隆安县界二百六十里西北至镇安府都康土州界二百二十五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万四百二十五里明初为太平府设流官自万历以後领州十九县四

本朝初以思明土府及凭祥州暨直隶思陵州龙州来属康熙二十八年省陀陵县入永康州五十八年思明州改设流官雍正三年废龙州为上龙下龙二司七年裁下龙土巡司移通判管辖九年降思明土府为思州十一年改思明州为宁明州裁思城土州移崇善县丞驻守凡领州四县一土州十七土县二

崇善县【附郭】

左州【在府东北一百里】

养利州【在府北一百五十里】

永康州【在府东北一百八十五里康熙二十八年以陀陵县省入】

宁明州【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康熙五十八年改设流官雍正五年以思明府同知管州事十一年改为宁明州仍设知州属太平府】

上下龙司厅【在府西一百八十里明洪武初为直隶土龙州 本朝改属太平府雍正三年废龙州析其地为上龙下龙二司各设土巡检七年裁巡检移通判治此】

太平土州【在府西北一百十里】

安平土州【在府西北一百三十七里】

上下冻土州【在府西二百二十里】

万承土州【在府东一百五十里】

茗盈土州【在府东北一百七十里】

全茗土州【在府北少东一百六十里】

龙英土州【在府北二百里】

结安土州【在府东北二百二十里】

佶伦土州【在府东北二百三十里】

都结土州【在府东南三百八十里】

镇远土州【在府东北三百二十里】

上石西土州【在府西南一百七十里】

下石西土州【在府西一百六十里】

土江州【在府南二十五里】

思陵土州【在府西南二百四十里明为直隶土州 本朝改属太平府】

土思州【在府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元年升为思明土府 本朝改属太平府雍正元年改为土思州】

凭祥土州【在府西南二百三十里明永乐二年为凭祥县成化十八年升为州属思明府本朝改属太平府】

罗阳土县【在府东北二百里】

罗白土县【在府东南五十里】

镇安府在省治西南一千三百五十五里东西距三百四十一里南北距二百十里东至思恩府土田州界一百五十一里西至云南广南府土富州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太平府龙英土州界一百二十里北至土田州界九十里东南至土田州界一百三十五里西南至安南界二百二十里东北至土田州界九十里西北至土富州界二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万一千四百九十五里明为镇安土府本朝康熙二年设流官通判管府事属思恩府雍正七年设知府以奉议等州来属十年以下雷土州来属乾隆三年增置天保县三十一年改置小镇安厅凡领州二县一厅一土州四土司一

天保县【附郭乾隆三年以府地置县为府治】

奉议州【在府东北二百里初属思恩府雍正七年改属镇安府】

归顺州【在府西南七十二里初属思恩府移今治雍正七年改设流官属镇安府】向武土州【在府东南百六十里初属思恩府雍正七年改属镇安府】

都康土州【在府东南一百九十里初属思恩府雍正七年改属镇安府】

上映土州【在府东南一百五十里初属思恩府雍正七年改属镇安府】

下雷土州【在府南少东一百六十里初属南宁府雍正十年改属镇安府】

小镇安厅【在府西一百五里明设土巡司 本朝初因之乾隆三十一年裁土司设通判治此】

湖润塞土司【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设土巡司本朝初属南宁府雍正十年改属镇安府】

泗城府在省治西南二千四十里东西距六百五十里南北距五百二十里东至庆远府东兰州界二百里西至贵州南笼府普安州界四百五十里南至思恩府土田州界一百五十里北至南笼府

【着荐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襄行前後进说神宗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才为言务以诚意感动主上】辽南面官左春坊有太子中允【圣宗太平五年见太子中允冯若谷】金无此官元至元中立詹事院有中允一人顺帝至正时宫傅府同明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二人【太祖洪武初赵文授教谕历任岳州府学教授成祖时诏选老学之士能讲说者尚书蹇义以文名上成祖召至御前面谕授左春坊左中允赐宴俾辅仁宗於东宫文进讲经史敷绎明尽应制有作悉寓箴规睿旨嘉奨】

司议郎唐置二人掌侍从规谏駮正啓奏宋无此官辽南面官左春坊有太子司议郎金不设元储政院有司议二人明左春坊有左司谏二人右春坊亦如之皆不常设掌箴诲鍳戒以拾遗补过凡有啓事於东宫与司直清纪执笔纪令旨规正其伪谬者

中舍人唐置二人贰右庶子掌侍从献纳啓奏皇太子监国下令书则画日至春坊右庶子宣传中舍人奉行宋至道天禧时置中舍人一人神宗钦宗升储亦置宁宗嘉定初除二人辽南面官右春坊亦有太子中舍人金元明皆无

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梧州府容县界六十里西至广东亷州府合浦县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广东高州府化州界一百七十里北至浔州府桂平县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化州界二百二十里西南至合浦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浔州府平南县界八十里西北至浔州府贵县界九十五里本州境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东界北流县西界兴业县南界陆川县北界浔州府桂林县自州治至

京师八千七百四十里明洪武中省州治南流县入州属梧州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以博白北流陆川兴业等县来属凡领县四

博白县【在州西南九十里初属梧州府雍正三年分属郁林州】

北流县【在州东四十里初属梧州府雍正三年分属郁林州】

陆川县【在州南七十里初属梧州府雍正三年分属郁林州】

兴业县【在州西六十里初属梧州府雍正三年分属郁林州】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八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李延寿
  外篇 惑经第四·刘知几
  卷二·李心传
  ◎兵五·徐天麟
  卷十二·金履祥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第三卷 常州府镇江府·缪荃孙
  一一○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河防述言》中黄河全图另绘呈览片·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六·杜大珪
  戴重事录·佚名
  ·又·丁曰健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牛僧孺传·刘昫
  杨鹤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时中·隋树森

    刘时中,生卒年不详。名致,号逋斋,石州宁乡(今山西离石)人。因石州归太原管辖,故有“太原寓士”之称。其父名彦文,字子章,生前任广州怀集令,卒于长沙。大德二年(一二九八), 翰林学士姚燧游长沙,致往见,为其所知

  • 跋·赵执信

    因园集跋今年秋重谒赵秋谷夫子於因园而夫子病目弥甚不作诗六年矣从仲君羮梅得夫子手定平生诗藁分十三集假归録副未及校而羮梅遽索原本以去岁寒无事乃校一过曩夫子手书济南竹枝及宿法庆寺二律皆不在盖所删多矣乾隆辛酉

  • 卷十五 后赵录五·崔鸿

    石虎上 石虎字季龙勒之从子也祖曰背邪父曰寇觅寇觅有四子虎第四勒父曷朱幼而子之故或谓之为勒弟也年六七岁有善相者遇之于路曰此儿貌竒有壮骨贵不可言晋永兴中与勒相失永嘉五年刘琨送勒母王氏

  •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杨士奇

    宣德四年三月丁未朔行在礼部户部奏昨总兵官都督陈怀报四川狭西贵州都司并四川狭西行都司所调官军从征松潘等处有功者凡四万八千九百九十六人有旨定高下给赏钞请于所在官司给之纻丝及绢三千四百六十一匹布六万五千七百

  •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八十四 曹寅奏谢授巡视两淮盐课恩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于八月廿五日接阅邸抄,伏蒙圣恩,复差臣巡视两淮盐课。闻命之下,不胜感悚,谨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讫。窃念臣系包衣下贱,过蒙皇恩优渥,淮盐重寄,三任于兹

  • 七四七 护理贵州巡抚孙永清奏覆黔省查缴《青霞集》等空格书籍情形折·佚名

    七四七 护理贵州巡抚孙永清奏覆黔省查缴《青霞集》等空格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护理贵州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孙永清跪奏,为接奉谕旨,钦遵查办,先行覆奏事。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初九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等字寄,奉

  •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七。·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三七卷志六地理四零零杂志第六。地理四。[高句丽][百济]。三七卷志六地理四零一○按『

  • 第四十章 元帝国的瓦解·吕思勉

    元朝从太祖称汗,到世祖灭宋,其间不过七十四年,而造成一个空前的大帝国,其兴起可谓骤了。然而其大帝国的瓦解,实起于世祖自立之时,上距太祖称汗之岁,不过五十五年。而其在中国政府的颠覆,事在一三六八年,上距太祖称汗之岁,亦不过

  • 季氏第十六·朱熹

     洪氏曰:“此篇或以为齐论。”凡十四章。  季氏将伐颛臾。颛,音专。臾,音俞。颛臾,国名。鲁附庸也。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见,贤遍反。按左传史记,二子仕季氏不同时。此云尔者,疑子路尝从孔子自卫反

  • 提要·章世纯

    【臣】等谨案四书留书六卷明章世纯撰世纯字大力临川人天啓辛酉举人官至栁州府知府是编説四书者六卷又内集一卷乃所着子书散集一卷乃所作笔记明史艺文志总题曰留书入之儒家类中然説四书六卷之前有天啓丁卯世纯自序后有

  • 卷十九·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十九明 孙防 编礼斗威仪礼本于天殽于太一斗中者孝弟之精也故威仪系以斗神明其说而达之天天运二十九万一千八百四十嵗而反太素冥茎盖乃道之根也按张衡灵宪曰太素之前幽清静寂寞冥黙不可为象厥

  •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七章 张弓·林语堂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语译天道的作用,好像把弦系在弓上一

  • 新 僧·太虚

     第一章 发音   第二章 僧义    第一节 僧之体义    第二节 僧之量义     一 僧量之古义      甲 僧之古狭量义      乙 僧之古广量义     二 僧量之今义      甲 

  • 卷第五·本谧

    嘉兴大藏经 二隐谧禅师语录二隐谧禅师语录卷第五江南扬州高沙天王禅寺 湖广荆州江陵水月禅院 嗣法门人 超巨 超秀 等编小参师云:“此个空王殿,奇怪千万变。昨现夜叉形,今朝菩萨面。众中莫有能辨者么?试请出众

  •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社会学著作。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著。由“过失心理学”、“梦”、和“神经病通论”3编28讲组成。弗洛伊德(S.Freud 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创始人。深受迪尔凯姆社会学主义的影响,从社会有机

  • 崇古文诀·楼昉

    文论著作。35卷。南宋楼昉编著。楼昉为文汪洋浩博,对散文鉴赏和创作的见解与吕祖谦大体相同,故于兴化军任上,以吕著《古文关键》为基础而加以扩大,选录秦汉至宋代的散文作品200余篇,编为此著。因其书篇目较备,繁简得当,所作

  • 白云集·释英

    三卷。元释英撰。释英字存实,号白云,俗姓厉,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是唐诗人厉玄之后人。自幼好学不倦,稍长即以诗为文坛主流。曾出游江湖,与赵孟頫结识。后在天目山出家。著有《白云集》。此集共三卷。前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