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德林传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祖父李寿,任魏湖州户曹从事,父敬族,历任太学博士、镇远将军。魏静帝时,命当世学问渊博之人订正文献图籍,任内校书,供职于直阁省。

  李德林自幼聪明机敏,年仅数岁,诵读左思《蜀都赋》,十多天就会背诵了。高隆之见了,大为惊奇,告诉满朝文士说“:待他长大后,肯定是天下了不起的人物。”邺京人士多到李德林家宅来看他,一个多月里,车马不绝。十五岁时,背诵《五经》和古今文集,每日几千字。很快就博览经史典籍,阴阳纬候之书亦是无不涉猎。很会写文章,文词核实,理义通畅。魏收曾当着高隆之的面对李德林的父亲说:“你儿子的文章才华,终会继承温子升,成为文章大家。”高隆之大笑道“:魏常待这么妒嫉贤才,为何不近比老彭,却要远比温子升呢?”

  李德林十六岁时死了父亲,自己驾着灵车,归葬家乡。时值严冬,李德林穿着单薄的孝服,赤着脚,州里人们看到后,更加敬慕他。李德林贫穷坎坷,母亲多病,就居家读书,没有去做官的意思。后来,母亲的病稍稍好一些,就被逼令出去做官。齐任城王高氵皆任定州刺史,看重他的才能,召入州馆,朝夕同游,像师生朋友一样。

  后举秀才,尚书令杨遵彦考试定为优秀,授李德林殿中将军之职。长广王任丞相时,任命李德林为丞相府行参军。不久,长广王即皇帝位,李德林累迁中书舍人,加授通直散骑侍郎,另掌机密要务。遭母丧,因十分孝顺而闻名,得到朝廷的嘉奖。守丧百日,朝廷强令复职,李德林坚辞不起。魏收与阳休之讨论《齐书》起元之事,百司会同讨论。魏收和李德林书信来往,商议此事,词多不载。后任中书侍郎,仍诏令修撰国史。其时齐帝留意文章雅事,召李德林入文林馆,与黄门侍郎颜之推同判文林馆事。多次升迁至仪同三司。

  周武帝平定齐国,派遣使者到李德林宅第宣读圣旨说:“平定齐国的用意,只在于你,应入京相见。”就命令李德林跟随车驾到长安,授任内史上士,诏书诰命的格式和擢用山东人物一类的事情,都委托给李德林。周武帝对群臣说“:我往日听说李德林为齐朝草撰书檄,我只说他是天上之人。岂知今天为我所用,又替我作文书,大是奇异。”神武公纥豆陵毅回答说:“臣听说,圣明的君主得到麒麟凤凰这样的祥瑞之物,是圣德所感而致,不是人力能令他们来的。祥瑞之物虽来,却是不能使用。像李德林这样来受驱使,也是陛下圣德感化的结果,有大才使用,远胜于麒麟凤凰这些祥瑞。”武帝大笑道:“确实像你说的。”宣政年末,授李德林御正下大夫之职。后又赠爵成安县男。

  宣帝病危,隋文帝初受天子遗诏,令邗国公杨惠对李德林说“:朝廷赐命总揽文武之事,如今想和您共同理政,请您一定不要推辞。”德林答道“:愿以死奉公。”隋文帝非常高兴,即召李德林叙话。刘窻、郑译当初假传圣旨,召隋文帝受命辅助少主,总管内外兵马事务。郑译想授隋文帝宰相之职,自摄大司马之职,刘窻任小冢宰。李德林私下告诉隋文帝说:“应任大丞相,假黄钺,都督内外诸军事。”于是隋文帝就任命郑译为相府长史,刘窻为相府司马,二人因此愤愤不平。任命李德林为相府属,加授仪同大将军。

  不久,三方乱起,指挥调度兵马之事,隋文帝都是和李德林商议。军书羽檄,早晚不断,一天之内,动辄超过百数。有时各种书檄急待发出,李德林就口授数人,头绪繁多,却用不着修改。郧公韦孝宽任东道元帅,大军到了永桥,沁水暴涨,孝宽的军队不能渡河。长史李询秘密告诉隋文帝说“:诸位大将都接受了尉迟迥的贿赂。”隋文帝听说后,甚是忧虑,商议派人取代韦孝宽。李德林说“:临敌易将,自古以来都是件难事,乐毅就是因为临阵易将才离开了燕国,马服君也因临阵易将使赵国被打败。您只要派一个明于智略又平素为诸将所信服的心腹之人,迅速赶到韦帅大军的驻地,观察一下真假虚实。诸将即使有其他想法,也必定不敢有什么举动。”隋文帝道“:公不说这番话,几乎坏了大事!”即令高赹迅速赶到大军驻地,节制调度诸将,终于大获成功。李德林所献的谋略,都是这一类的。

  晋升为丞相府从事内郎。隋文帝禅代之际,其总百揆、九锡殊礼诏策笺表玺书等,皆出自李德林之手。隋文帝即位那天,任命李德林为内史令。当初,文帝将要禅代时,虞庆则等人劝隋文帝杀尽宇文氏,李德林坚决争辩,认为不可那样做。隋文帝恼怒李德林,因此不给他加官晋爵,只是按朝班旧例,授职上仪同,晋爵位为子。

  开皇元年(581),敕令李德林与太尉于翼、高赹等人同修律令。律令修讫,奏闻文帝,特赐骏马和九环金带。五年(585),敕令李德林撰写隋文为丞相时的文章,刻成五卷,取名为《霸朝杂集》。隋文帝阅读过之后,次日天明对李德林说:“自古以来,帝王之兴必定有异人辅佐。我昨天读《霸朝集》,才知道天人感应的道理。昨天夜晚只恨夜太长,不能早一点与公相见。”于是追赠李德林父为定州刺史、安平县公,谥号为孝。隋文帝后临幸邺城,李德林因病没有跟随而去。敕令随后跟上,后面御笔注道:“征伐陈国之事,意欲相商,应随后而至。”这时,高赹回京师,文帝告诉高赹说:“李德林若病重不能远行,应该亲自到宅第,听取他的方略。”文帝把李德林的献策交给了晋王杨广。

  当初,周静王大象年末,隋文帝把叛乱之人王谦的宅第赐给李德林,很快又改赐给崔谦,文帝令李德林自选一处好宅院和庄舍来替代。李德林就奏请用叛逆者高阿那肱卫国县市店八十区来代替。九年(589),文帝车驾到晋阳,市店的人上表申诉,说那片地是平民百姓的,高氏强行夺取,在里面建造房舍。文帝责怪李德林。李德林请求勘问叛乱者的文簿和当初换宅第的用意,文帝不理睬,把那些店房都追回来交给最初住在那里的人。文帝因此嫌弃李德林。早先,李德林说他的父亲是太尉咨议,以博取赠官,李元操等人私下上奏说:“德林的父亲官终校书,却假说是咨议。”文帝因此非常忌恨李德林。到了这个地步,又庭议时违忤文帝的意思,文帝因此责怪他说“:公为内史,主管朕的机密,近来那些不参与计议的人,都认为公不够大度。朕方用孝治理天下,故立五教来弘扬孝义。公却说孝出自天性,不必设教。如果这样的话,孔子就不应解说《孝经》了?公又妄取平民之店,妄加父亲之官,朕实在很愤慨,但又没有说出来。如今给你一个州官去做吧!”于是,李德林被贬出京城,出任湖州刺史。在湖州时逢大旱,抽人头税用来挖井浇田,遭到考司的贬斥。过了一年多,死于官任,时年六十一岁。追赠将军、廉州刺史,谥号为文。将要安葬的时候,敕令羽林军一百人,鼓吹一部,以供丧事之用,以太牢之礼祭之。

  李德林容貌俊美,谈吐不凡,器量深沉,当时的人都不能测度。齐任城王高氵皆、赵彦深、魏收、陆瞫等人对李德林十分钦敬。李德林自幼丧父,有名无字,魏收对他说:“卿识度不同凡响,日后必至公辅之位,我就取公辅二字作为卿的字吧。”进入仕途之后,就掌管机密要务,生性细致审慎。李德林曾经对人说过,古人为保守宫廷机密,不言温树,没有什么可称赞的。少年时就因才学出众广为人知,到有了一定的官位名望之后,就显得有些自负了,争竞钻营之徒,借机大肆谗谄诋毁。因此,虽然生逢王者之兴,功劳可与佐命大臣相比,但十多年间,竟然没有得到提升。撰写的文集,刻为八十卷,因遭战乱散失许多,仅有五十卷流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司马迁
  卷一百 叙传第七十·班固
  卷一百五十二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东都事略卷五十六·王称
  ●卷五·魏泰
  第七十一回 遇强暴故后被污 违忠谏逆臣致败·蔡东藩
  提要·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八十二·佚名
  一四○八 军机大臣奏查莫瞻菉在御史任内条奏四件情形片·佚名
  杨伯丑传·李延寿
  商文毅疏稿·商辂
  左史谏草·吕午
  145.魏征直言敢谏·林汉达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陈廷敬

    目  录 三十调六十六体,起五十二字至五十四字引驾行四体又名长春 玉团儿一体 倾杯令一体 锯解令一体 双雁儿一体又名双燕子 寻芳草一体又名王孙信 恨来迟二体又名恨

  • 卷七十九·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七十九明 高棅 编五言排律九接武【下】德宗皇帝麟德殿宴百寮忧勤承圣绪开泰喜时康恭已临羣后垂衣御八荒务闲春向暮朝罢日犹长紫殿初筵列彤庭广乐张成功归辅弼致理赖忠良共此懽娯事千秋乐未央

  • 卷五十三·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五十三明 高棅 编七言絶句八正变李商隐汉宫词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宫词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龙池龙池赐酒敞云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万历四年正月乙未朔 上御皇极殿受贺○丁酉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礼遣彭城伯张熊祭 景陵○庚子 上御文华殿讲读毕顾谓辅臣张居正曰昨傅应祯以三不足之说讪朕朕欲廷杖之先生不肯何也居正对曰 圣德宽厚海内共仰

  •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五六札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九日一一六○九--三·佚名

    台北府层奉上级札,行知新竹县:奏参州县未交银项折内,应声明分赔之该管各上司职名札特授台北府正堂、加一级、军功加二级、纪录五次雷为行知事。本年九月初十日,奉藩宪邵札开:「本年九月初一日,奉爵抚宪

  • 第七六甲谕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二日一一二一二-五·佚名

    新竹知县方,对三皂头役萧嘉给发谕戳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抚民分府、署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事。照得本衙门额设各班头役,均有责成,不容旷悬。查三皂头役李益,因年老、误公示革;所遗斯缺,现据皂总役倪

  • 卷六十一 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范晔

    (左雄、周举、周勰、黄琼)◆左雄传,左雄字伯豪,南陽涅陽人。安帝时,被推举为孝廉,升冀州刺史。州部多大族,喜欢拉关系,走后门。左雄经常把门关着,不与他们来往。拿办那些贪污狡猾凶狠的二千石,不讲半点面子。永建初年,公车征拜议

  • 刘处让传·薛居正

    刘处让,字德谦,沧州人。祖父刘信,追赠太子少保。父亲刘瑜,追赠太子少师。后梁贞明初年,张万进统帅兖州,刘处让服侍他,担任亲校。张万进据城反叛时,后梁派大将刘寻阝讨伐他。当时唐庄宗驻军在麻口渡,张万进秘密派刘处让向庄宗请

  • 周镗传·宋濂

    周镗字以声,浏阳州人。学问渊博,精通《春秋》。泰定四年(1327)进士及第,授衡阳县丞,再调任大冶县知县。大冶的豪强,掌握吏员的是非优劣,以要挟官府,向称难治。镗虽貌似疾病文弱之人,但毅然有威不可犯之状。他在抑豪强、施恩贫

  • 卷二十五 学校上·龙文彬

    ◎国学(荫监详职官任子。 )太祖乙巳九月丙辰朔,置国子学。以故集庆路学为之。(《大政记》。 )洪武元年,令品官子弟及民间俊秀通文义者,并充学生。寻诏择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子学。又择年少举人赵惟一等,及贡生董等,入学

  • ●草木子卷之二上·叶子奇

      原道篇  ○原道篇  堯舜傳心以中。周孔論易以元。武箕作範以極。孔曾傳道以一。思孟語德以誠。皆聖賢講道會要之總名。所以為傳心之典也。  易上經。氣化之始也。故首乾坤。下經。形化之始也。故重咸恆。 

  • 大学翼真卷一·胡渭

    大学二字音义礼记凡四十九篇其第四十二曰大学陆德明经典释文云大旧音泰刘直带反【音代刘昌宗三国魏人撰礼记音五卷与王肃孙炎李轨徐邈同时】则固有两音矣朱子大学章句云今读如字从刘音非臆说也音旣不同义随而变盖音泰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一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一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归依德处无边大决择分第一顶礼一切无余明  非一非一诸则地不数不思无量一  并诸种种趣生类本无量数断命品  与等尘尘无有法兼不可说无所有  通俱非是等诸法

  • 鸿庆居士集·孙觌

    宋代诗文别集。42卷。孙觌撰。前7卷为诗,其余各卷依次为表状、书、启、记、外制、札子、杂文、序、跋、铭、赞、墓志铭、行状、传等各体文章。其中书3卷、启8卷、记3卷、外制3卷、墓志铭8卷。卷端列周必大序。据周序

  • 洞玄灵宝钟磬威仪经·佚名

    太上向智德真人述天上、宫观使用钟磬之威仪。

  • 志怪录·祝允明

    明代文言志怪小说集。祝允明撰一卷。今存《纪录汇编》本、《古今名贤汇语》本。作者是有神(怪)论者,关于本书的写作目的, 作者首先说,平时遇到了鬼怪,如果读了本书,那就可“知所以趋避,所以劝惩”,这是从实际中的所谓

  • 清经世文编选录·佚名

    本书(一册八六面五一、六○○字)不分卷,选自清代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及麦仲华「皇朝经世文新编」诸书。按有清一代,自道光中叶贺长龄集辑「皇朝经世文编」以后,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