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郝处俊传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父亲名郝相贵,隋末乱起时,与亲家翁许绍占据陕州。唐兴,即归顺,被任为滁州刺史,封爵甑山县公。郝处俊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父亲的原属吏送奠仪缣一千段,处俊辞谢不受。他长大后,爱好学习,特别喜欢《汉书》,大致都能背下来。贞观年间,考中进士,任著作佐郎,承袭父亲的封爵。兄弟间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甚为恭敬。后来任滕王友,但他耻于当王府的属下,弃官而去。后来,招他去任太子司议郎,逐步升官至吏部侍郎。高丽背叛时,皇帝诏令李责力任氵贝江道大总管,郝处俊任副总管。军队到了贼人境内,还未列阵,贼人突然袭来,全军都张惶失措。那时,郝处俊正靠在胡床上,他又是个胖子,安然坐着吃他的干粮,同时秘密派精锐轻兵迎击。贼人退,大家都认为他了不起。

郝处俊入朝被任为东台侍郎。那时僧人卢伽逸多会炼丹,说是可以延年益寿。高宗打算服用,郝处俊谏阻道:“人寿长短,是天所定,异域的药剂,不能贸然服用。以前先帝诏令僧人那罗迩娑寐根据其配方炼置秘剂,取灵花怪石,炼了一年才炼好。先帝服用了,不久即告病危,医生都不知怎么办才好。群众要求杀了僧人示众,有人认为这样做会让夷狄取笑,所以没有执行。前车之鉴不远,请陛下深思。”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只任卢伽逸多为怀化大将军,升郝处俊为东西台三品。

咸亨初年,皇帝前往东都洛阳,由皇太子监国,各宰相均留在京都,只有郝处俊随皇帝前往。皇帝曾说“:帝王的权威无所不在,为什么还要有守御的?再加上道道重门,守更击柝,难道是准备有不测之事发生吗?我曾经怀疑秦国的法规太宽,荆轲只不过是个匹夫,能突然拿出匕首来,群臣都带有武器,却没有一个来抵御荆轲的,岂不是平日法制太松慢造成的吗?”郝处俊回答说“:这是法规过于严峻造成的。秦国的法规:不待召令而登殿的,要杀尽三族。人人都害怕灭族,哪个还敢未得命令上殿与荆轲搏斗呢?

魏国曹操曾制定法令‘:京城中若发生变故,九卿要各自严守其公府。’后来严才作乱,与他的党徒几十个人攻入左掖门。

曹操登上铜爵台眺望,没有一个臣下敢来救的。那时王修任奉常职,听说发生了变乱,招集车马还未到,就先率领属官徒步到宫门。曹操远望有人来了,说:‘那来的人,一定是王修。’这是因为王修能观察偶发事件,因形势突变而临时机动,所以他能违反法令而来救难。倘若他拘泥于常法,那大祸也就酿成了。所以,为帝王的制定法令不可太严峻,也不可太宽缓。《诗》中说‘:人君勤奋地治理四方,臣下就能赖之而安。上劳则下逸。’这是‘仁’之所在;《诗》中还说:‘要制止窃权为非作歹的人,不要让他们存有作乱之心。’这是‘刑’之所用。《书》中说‘:秉性高亢明爽之人,当以柔来调和自己的本性;秉性沉稳凝滞的人,就要注意刚的培养。’这就是中庸之道。”皇帝听后说“:说得好。”

后来,郝处俊转任中书侍郎,监修国史。当初,显庆年间,令狐德芬、刘胤之修撰国史,后来,许敬宗继续。皇帝极不满许敬宗所记失实,命宰相纠正。还说:“我以前随从先皇上到未央宫去,前导及仪仗队过去后,发现有横刀伏在草丛中的人,先皇上勒住马后退几步,对我说:‘这事情如果公开了,会要死几十个人,你去叫那人出去。’史臣只记叙了这件事实。”郝处俊说:“先帝胸怀仁广,普施恩泽,这样的事不止一二件。臣之弟处杰被择任供奉,那时有个三卫中人不小心碰了先帝的御衣,他吓得要死。先帝说:‘旁边没有御史,我不怪罪你。’”皇帝说:“这件事史臣应该记载。”郝处俊上表请让左史李仁实删改不符史实的言辞,恰遇李仁实死了,删史之事也就作罢。

上元初年,高宗皇帝在翔鸾阁大宴群臣。那时赤县与太常的音乐演出班子分东西朋,皇帝诏令雍王贤掌握东朋,令周王显掌握西朋,要他们比赛角胜。郝处俊劝说:“礼中要教育孩子不说谎,是担心孩子们会生出欺诈之心。现在两位王还很年轻,意志品德尚未定型,就让他们聚朋结党,相互夸示。那些戏子们,说话没有分寸,为争胜负可以互相讥诮,这不是教导仁义、表现雍容和祥的办法。”

皇帝于是即刻制止两王参加比赛的事,并感叹“:处俊有远见卓识,非一般臣子所能比得上。”升他为中书令,兼太子宾客、检校兵部尚书。

皇帝体弱多病,想退位给武后执政,郝处俊劝谏说:“天子治理阳道,皇后掌管阴德。皇帝与皇后就好像太阳和月亮。阳和阴,各统宇宙的一部分,不能相互排斥。倘若违背了自然规律,上,会遭到天帝的谴责;下,将会降灾给人民,过去魏文帝曾制定法令:‘皇帝驾崩,不允许皇后临朝管国政。’如今陛下为什么身还健在就要传位给天后呢?天下,是高祖、太宗创立的天下,不是陛下的天下。

陛下应该谨守李家宗庙,传给子孙,不应该将国家送给他人,使自己宗室沦丧。”

中书侍郎李义琰说:“处俊的话有道理,希望陛下不怀疑他有异心。”传位事就此作罢。又要郝处俊兼任太子左庶子,任他为侍中,免除太子少保之职。

开耀元年(681)死,终年七十五岁。

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大都督。皇帝哀叹他的忠心赤诚,为他在光顺门举哀,用少牢祭奠,奠仪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令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其入葬事宜。其子郝北叟再三辞谢,皇帝不从。

裴炎代郝处俊向皇帝说:“处俊病危时,委托臣代为禀告‘:活着时未能有益于国家,死时切不要麻烦浪费。凡有诏赐,希望一概辞谢。’”皇帝听了后凄然动容,为酬答他的愿望,只送了奠仪。

郝处俊天性诚朴不多话,其貌不扬,然而有事时敢于直言。自从当政以来,在皇帝面前谆谆议论,定要引经据典,凡有所规劝献策,都不越大臣之礼。武后虽然忌恨他,但因他的品德行为绝无污点或错误,所以无法加害于他。郝处俊与舅舅许圉师同乡里,都是官宦名人,乡里人田氏、彭氏因钱多而闻名,所以江、淮间有俗语“:贵如郝、许,富如田、彭。”

处俊的孙子郝象贤,垂拱年间任太子通事舍人。武后一向恨郝处俊,就迁怒于郝象贤,借故要杀他。临刑时,痛骂武后。武后生气,下令将他碎尸万段,斫开他祖父、父亲的棺木,夷平他们的坟墓。从这以后直到后世,在将要处决犯人之前,定要先用个木球塞住犯人的嘴,怕他们受刑前将有不利当局的语言。

猜你喜欢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孝宗·张廷玉
  政体第二·吴兢
  第七回 指御座讽谏无功 侍帝榻权豪擅政·蔡东藩
  鸿猷录卷一·高岱
  卷九下·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三·佚名
  孤忠后录·祝纯嘏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佚名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第四十七·班固
  侯莫陈崇传·令狐德棻
  中日盟约·佚名
  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卷一·徐自明
  卷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出 傍讶·洪昇

    【中吕过曲·缕缕金】〔丑上〕欢游罢,驾归来。西宫因个甚,恼君怀?敢为春筵畔,风流尴尬,怎一场乐事陡成乖?教人好疑怪,教人好疑怪。 前日万岁爷同杨娘娘游幸曲江,欢天喜地。不想昨日娘娘忽然先自回宫,万岁爷今日才回,圣情

  • 我是一个流囚·闻一多

    我是个年壮力强的流囚,我不知道我犯的是什么罪。黄昏时候,他们把我推出门外了,幸福的朱扉已向我关上了,金甲紫面的门神举起宝剑来逐我:我只得闯进缜密的黑暗,犁着我的道路往前走。忽地一座壮阁的飞檐,象只大鹏的翅子插在浮沤

  • 卷二·王夫之

    ◎瞿严列传 瞿式耜,字在田,别号稼轩。直隶常熟人。祖景淳,嘉靖甲辰会试第一,官终礼部左侍郎,谥文懿,以理学文章名嘉、隆间。父汝说,官湖广提学副使。式耜恂恂不胜衣,泊然恬雅,临觞遣咏,不与世事相即。而风采骏发,每婴危难,神志

  • 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原文)·范晔

    执金吾 太子太傅 大长秋 太子少傅 将作大匠城门校尉 北军中候 司隶校尉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百人。本注曰:无秩,比吏食奉。武库令

  • 韦氵光传·魏徵

    韦..字世穆,生性刚毅,有才干,小时即熟悉弓马。 仕北周,开始当直寝上士,几次跟随出征,累次升迁到任开府,赐爵位为卫国县公,食邑一千二百户。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他随小叔父韦孝宽到相州进攻尉迟迥,因战功授为柱国,晋爵为襄陽郡公

  • 夏书·禹贡·佚名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济河惟兖州。九

  • 第十二章·王夫之

    一愚不肖之与知与能,圣人之不知不能,天地之有憾,皆就君子之道而言。语大、语小,则天下固然之道,而非君子之所已修者也。本文用“故君子”三字作廉隅,章句以“君子之道”冠于节首,俱是吃紧节目,不可略过。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七章 治术·林语堂

    以正 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 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语译治国者以正

  • 卷九·姜炳璋

    <经部,诗类,诗序补义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九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魏説者谓诸国有世家小序得据以为説惟魏与郐史迁所不能述故其美刺皆湮没不传可证诗序非子夏所授受按郐灭于东迁之前魏灭于鲁闵公之世子夏生于春秋季世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三·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觀照品第三之二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聲聞般若若獨覺般若若菩薩摩   訶薩般若若如來應正等覺般若.是諸般若皆無差别不相違背無生無滅自性皆空.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四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四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十门品之八◎问曰。何故禅中余善根立解脱。无色定中。尽立解脱耶。答曰。以禅是粗现见了了故。余善根立解脱。无色定是细

  • 卷第二十七·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七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宗说等锡下 示弘传禅人 夫为学者。发大信心。成大力势。於大乘圆顿法门。成办大事。如觅诸味先饮醍醐。复得余食。知苦涩故。不然。於众味中而

  • 第五 沙门出家相应·佚名

    第一 涅槃一尔时,尊者舍利弗住伐地国之郁伽支罗恒河畔。二时,普行沙门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会释,交谈亲切殷勤之话后,坐于一面。三坐于一面之普行沙门白尊者舍利弗曰:&ldquo;友舍利弗!所谓:&lsquo;涅槃、涅槃&rsq

  • 无妄之灾·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1958年11月9日晚,7∶00~7∶30间,雷切尔·阿盖尔太太在她家书房被拨火棍击中头部,悄无声息地死去了。不久,她的养子杰克被逮捕。他当晚早些时曾来过,问母亲要钱,但被拒绝,怒气冲冲地离去,声称他还

  • 岳游纪行录·湛若水

    湛若水撰,游记。嘉靖二十三年八月初九日辰时,在西樵发舟,作发南岳初程诗云:朝出樵山云,暮登祝融峰。问之何神速?此在一念中。夫子示何远?精意有潜通。圣途虽万里,谁道末由从?

  • 王祯农书·王祯

    中国元代的一部农书。作者王祯,元代山东东平人。曾先后出任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及永丰(今江西广丰县)县尹。元代原刻本情况今已不详,现在通行的是从明代《永乐大典》辑出的。排印本以《武英殿聚珍本》(1774)为最早,后

  • 台湾语典·连横

    连横著。4卷。有台湾银行丛书本。本书分卷解释台湾话中的单音词、复音词、人称用词和人事用词,多引《方言》、《说文》、《玉篇》等书之说,有精到之处。

  • 苇碧轩诗集·翁卷

    宋诗别集。1卷。翁卷著。集中作品题材比较狭窄,大多为寄赠、送别及身边琐事的描写,但也时有壮志难酬、潦倒终身的愤懑心情的流露。如《赠张亦》诗写出了在“罢兵”的妥协政策下,“男儿”报国无门的愤慨。《观落花》诗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