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于烈传(附于祚传)

于洛拔的长子于烈,长于射箭,寡言少语,有一种不可侵犯的神色。年轻时被授予羽林中郎,迁任羽林中郎将。延兴初年(471),奉命负责宁光宫宿卫事。迁任屯田给纳。

太和初年(477),秦州刺史尉洛侯,雍州刺史、宜都王元目辰,长安镇将陈提等人,贪婪残暴不守法纪,于烈受皇帝诏令对他们立案追究,查获了全部赃物,尉洛侯、元目辰等都被处以极刑,陈提因罪被贬谪到边地。于烈以本官代理秦、雍二州刺史。后迁任司卫监,总督宫禁军队。于烈随从皇帝到中山,皇帝回朝时临时驻扎在肆州,司空苟颓上表奏明僧人法秀蛊惑百姓,图谋不轨,皇帝令于烈与吏部尚书丞祖从驿道驰往征讨。刚好法秀已经被平定,于烈转任左卫将军,被赐予昌国子的爵位。后又迁任殿中尚书,赐帛三千匹。当时高祖年幼,文明太后临朝听政,于烈与元丕、陆睿、李冲等人都被赐予金策,享有有罪不死的特权。加授散骑常侍,迁前将军,晋升爵位为洛陽侯。不久转任卫尉卿。跟随皇帝南征,担任镇南将军。

及至迁都洛陽,人情都依恋旧都,多有不同意的议论,高祖问于烈道:“你的意见如何?”于烈回答说:“陛下圣明,深谋远虑,这不是我一管所能窥测的。如果要我说心里的话,乐意迁都与留恋旧都,我心中各占一半。”高祖说:“你既然不明说不同意,就是同意了,我深深感到不说出来的好处。你最好是暂且回到旧都,以镇守代邑。”皇帝敕令旧都的所有政务,一切都委托于烈处理。高祖来到平城,握着于烈的双手说:“朝廷宗庙至关重要,保护和守卫它的责任并不轻,你应当好好敬奉先帝灵驾,到时候迁往洛陽。我把此事托付给了你,不是不重要啊。”于烈与高陽王元雍一道奉迁先帝神主到洛陽,高祖嘉奖他的功勋和忠诚,授任他为光禄卿。

太和十九年(495),朝廷大选文武百官,于烈的儿子于登按照惯例请求升官。于烈给皇帝上表说:“我对于陛下来说也许是一个近臣,对下决不轻易引荐一个人,不使所受恩宠超出分外,以求承受不应得的荣禄。当今处在圣明之朝,按理应当谦让,但我的儿子于登托人要求进取,这是为臣平素对他没有好好教训所致,请求陛下对我进行处罚。”高祖说道:“这是有见识的人所说的话,不想于烈能够这样做。”于是就引见于登,下令说:“我现在要在新的都城创立礼制,明确地昭示天下,你的父亲却进上表示谦让的表章,有正直之士的风范,所以晋升你为太子翊军校尉。”又授予于烈散骑常侍之职,封为聊城县开国子,食邑二百户。

等到穆泰、陆睿在旧都谋反,高祖亲临代都,穆泰等人伏法。皇帝赐给于烈和李冲以玺书,表述金策之意。此事在《陆睿传》中已有记载。这些叛逆之人,是代地的旧族,共同作恶的人很多,只有于烈这个宗族,没有参与。高祖赞赏他忠诚的节操,对他越发器重。高祖叹惜道:“元俨能够在关键时刻决断威恩,自己不与叛逆之人同流,然而作为朝臣为君尽忠而刚猛果断,他不如于烈。那时如果于烈在代都,必定会当即斩下逆贼三五个首级。于烈的节操气概,不亚于金日碑。”

高祖授予于烈领军将军之职。于烈以这个职位跟随皇帝征讨荆、沔,并被赐予鼓吹一部。高祖对彭城王元勰说:“于烈是先朝元老,智勇双全,军中的大计,应当让他参与共同议决。”宛、邓已经平定,皇帝回到洛陽,论功行赏授予于烈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太和二十三年(499),萧宝卷派遣他的太尉陈显达侵犯马圈,高祖带病亲往征讨,他抓着于烈的双手说:“京都空虚,应当严加保卫。你可以镇守二宫,以收笼远近各地的人心。”陈显达败走,高祖在行宫里驾崩,彭城王元勰总领六军,秘密地返回京城,声称高祖下诏召世宗与他在鲁陽会合。因为于烈身负留守京师的重任,元勰就秘密告诉他高祖驾崩的凶讯。于烈处置各种事务,毫不动神色。

世宗即位,于烈受到的宠任一如既往。咸陽王元禧为宰辅,权势重于一时,他曾派一名家僮向于烈传话说:“我须配备旧羽林勇士执仪仗随我出入,领军应给我派遣。”于烈说道:“天子正在居丧,朝中一切事情都归你宰辅处置,我当领军只知道掌管宫中宿卫,皇帝有诏不敢违反,而从道理上说不能私下里派给。”那家奴惘然而返,把于烈的话传报给元禧。元禧又派人对于烈说:“我原是天子的儿子,当今天子的叔父,我的命令与皇帝诏令有什么不同?”于烈脸色严肃的回答说:“我一向就不曾说咸陽王不是天子的儿、叔。假若是皇帝诏令,就应派遣官家的人前来,为什么派私家奴仆前来索要官家的羽林军,我于烈的头颅你可以拿去,但羽林你是得不到的!”元禧厌恶于烈的刚直,就计划要贬谪他,于是授任于烈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征北将军、恒州刺史。于烈不愿接受地方官的职务,频频上表请求辞职,世宗都宽厚地予以拒绝。于烈就对彭城王元勰说:“难道殿下忘记了先帝在南陽时的诏命吗?竟然逼迫老夫到这种地步。”于是就借有病而坚决请求辞职。

世宗因为元禧等人专制擅权,暗中谋划要废黜他。适逢景明二年(501)正月春祭宗庙,三公都在庙中斋戒,世宗于夜晚召来于烈之子于忠,对他说:“你父亲忠诚公允,坚贞刚正,是社稷之臣。要他明天早上入宫,我有事情要处置。”于忠奉诏而出。第二天清晨,于烈来到,世宗对他下令说:“各位叔父轻侮怠慢,逐渐觉得不可信任,现在想要你用兵召他们前来,你能办到吗?”于烈回答说:“老臣身仕两朝,因为干练勇猛颇得皇帝赏识。今天这件事,我当然不敢推辞。”于是带领宫禁宿卫六十余人,宣皇帝旨意召咸陽王禧、彭城王勰、北海王详,护卫送到皇帝跟前。诸王公都向世宗跪拜听命。世宗授任于烈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领军,进封爵位为侯,增赐食邑三百户,连同原先所赐共五百户。从此之后,于烈长期在宫禁中任事,朝廷的机密大事,他都参与其中。

太尉、咸陽王元禧陰谋反叛朝廷之时,武兴王杨集始骑马飞驰到北邙报告世宗。当时世宗正在野外捕猎飞禽,左右的人分散在各处,身边值勤保卫的人没有几个,仓猝之际,他感到无计可施。就令于烈之子于忠前往探听咸陽王的虚实。于烈当时留守宫中,已经有了安排和防备,让于忠代他启奏皇帝说:“臣虽然老朽年迈,但心力还可以,这般人如此猖狂,也不足为虑。愿陛下车驾徐缓还京,以安定天下之心。”世宗听说之后,十分欣慰喜悦。及至世宗回到宫中,元禧已经遁逃。世宗诏令于烈派直..叔孙侯带领虎贲卫士三千人追赶,擒获了元禧。

于烈的侄女被立为皇后之后,于烈以世父的重要地位,受到更加优厚的礼遇。八月,于烈突然患病去世,时年六十五岁。世宗在朝堂为于烈举哀,赐给皇家专用的最好的棺木,及朝服一套,衣一件;赐钱二百万,布五百匹;追授使持节、侍中、大将军、太尉公、雍州刺史等职;追封为巨鹿郡开国公,增赐食邑五百户,连同生前所赐共一千户。

于烈有五个儿子。长子于祚,字万年。太和年间,任中散之职,不久迁任恒州别驾。承袭父亲的爵位。后授任假节、振威将军、沃野镇将等职。为人贪残,接受很多贿赂。后获罪被革去官职,以公的爵位还乡。死后,追赠为平州刺史。

于祚之子于若,承袭父亲爵位。因为酗酒多有过失,被叔父于景鞭打致死。其子于顺承袭爵位。于顺死后,其子于馥承袭爵位。

猜你喜欢
  卷八·齐一·佚名
  卷十四 晋语八·左丘明
  卷一百九十二 嘉祐五年(庚子,1060)·李焘
  卷九·连横
  卷六·连横
  卷九正监蒙难纪略·刘若愚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卷二十一·宇文懋昭
  列传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一百十五·郑麟趾
  马周传·刘昫
  哈密传·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魏源

    别内湖海将分地,星河欲曙天。他年相梦处,君越我幽燕。代内历历云山头,梦君自来去。晓来云气深,欲返不知路。晓窗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古人,消磨数声里。晓发行李尽登程,人情尽欲行。荒鸡残月落,何处涿州城!初雪小屋灯

  •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一·荀悦

      皇帝癸未即位。年二十六。初宣帝寝疾。引外属侍中乐陵侯史高。太傅萧望之。少府周堪。至京中。拜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堪为光禄大夫。皆受遗诏辅政。领尚书事。望之荐谏议大夫刘向。以博

  • 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十六·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十二月。辛未朔。谕内阁监国摄政王面奉隆裕皇太后懿旨。明年元旦。皇帝毋庸行礼停止筵宴在外公主福晋命妇。亦毋庸进内行礼  ○又谕、礼部奏、明年元旦礼节请旨遵行一摺着停止升殿受贺。  ○谕

  • 第十七卷 清嘉庆·缪荃孙

    督 抚 两江总督福 宁苏凌阿 见前。嘉庆二年九月迁。李奉翰 见前。嘉庆二年九月甲申命,四年二月辛丑卒。费 淳 见前。嘉庆四年二月辛丑授自江苏巡抚,八年六月迁。岳 起 满洲厢白旗人,嘉庆六年费淳给假,署两江总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李处耘(子继隆)曽巩李处耘字正元上党人在周以右职隶太祖帐下建隆元年擢宣徽北院使三年改南院兼枢宻副使干德初周保权乞师讨张文表命处耘与慕容延钊赴之太祖面授处耘方畧俾图荆南处耘次江陵百余里外潜遣数千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齐纪郑许宋曹呑灭表春秋时齐与宋郑为大国而纪邻于齐许邻于郑曹邻于宋三国有狡焉啓疆之计则必首及焉顾曹许之灭俱在春秋之末季而纪之亡转盻在十余年之内其故何也曹许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八 糊纸盒·溥仪

    一九五二年末,我们搬出了那所带铁栏杆的房子,住进房间宽敞的新居。这里有新板铺,有桌子、板凳,有明亮的窗户。我觉着所长说的“改造”,越发像是真的,加上我交代了那段历史之后,不但没受到惩办,反而受到了表扬,于是我便开始认

  • 卷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陈文皇帝天嘉中大中大夫太常卿许亨奏曰昔梁武帝云天数五地数五五行之气天地俱有故南北郊内并祭五祀臣按周礼以血祭社稷

  • 八七、屈原生卒考·钱穆

    《离骚》:&ldquo;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rdquo;此屈子自道其生辰也。王逸《楚辞章句》:&ldquo;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孟,始也。正月为陬。庚寅,日也。言己以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宾之日,下母之体而生。&rdquo;后朱子《楚

  • 梁纪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乙卯、535)·司马光

    梁纪十三 梁武帝大同元年(乙卯,公元535年) [1]春,正月,戊申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戊申朔(初一),梁武帝下令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同。 [2]是日,魏文帝即位于城西,大赦,改元大统,追尊父京兆王为文景皇帝,妣杨氏为皇后。 [2]这一天,西

  • 秘书志卷第九·王士点

      题名周之外史,职掌坟典秘书之官。始由两汉,爰至我朝,收古今之图籍,贮之秘府。奉藏之官,协恭寅畏,为中朝之清选。征其供职之氏名先后,书诸左方。   知秘书监事张易 【字仲一,忻州人。至元十三年三月以枢密副使知秘书监

  • 隗嚣·苏辙

    智者为国,知所去就,大义既定,虽有得失,不为害也。隗嚣初据陇坻,谦恭下士,豪杰归之,刑政修举,兵甲富盛,一时窃据之中,有贤将之风矣。然圣公乘王莽之败,拥众入关,君臣贪暴,不改盗贼之旧,败亡之势,匹夫匹妇皆知之矣。而嚣举大众,束手称臣

  • 卷上·刁包

    孔子天地也,朱子日月也,二程子嗣天地而开日月之先者也。非天地则日月无安顿处,非日月则天地亦何以灿然于天下万世哉。今之学道者,须自梁溪登考亭,自考亭登尼山,纔不差却路径。仁义礼智之德,配乎元亨利贞,故曰天德。教养刑赏之

  • 卷十三·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三  明 冯复京 撰国风邶五泉水篇泉水蓝田吕氏曰泉水即今卫州共城之百泉也淇水出相州林虑县东流泉水自西北来注之故曰亦流于淇而竹竿诗言泉源在左淇水在右者

  • 卷十五·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十五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聘礼第八之一郑目録云大问曰聘诸侯相于久无事使卿相问之礼小聘使大夫周礼曰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于五礼属宾礼疏曰下

  • 华严经传记卷第四·法藏

    京兆崇福寺僧沙门法藏集讽诵第七&middot;释普圆&middot;释普济&middot;释辨才&middot;释慧悟&middot;释昙义&middot;苑律师&middot;中天竺日照三藏&middot;居士樊玄智&middot;于阗国沙弥般若弥迦&middot;京师人姓王(

  • 南田画跋·恽寿平

    又名《瓯香馆画跋》。中国画著录书,一卷,或作三卷。清代恽寿平著,寿平初名格,以字行,自号东园草衣,又号白云外史,晚号南田老人,武进(今属江苏)人。各种刊本互有出入,此据翠琅玕馆本,为叶钟敬辑录集本为之分类并稍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