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安重荣传

安重荣,朔州人。祖父安从义,做过利州刺史,父亲安全,做过胜州刺史和振武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安重荣臂力强劲,善于骑马射箭。后唐长兴年间,担任振武道巡边指挥使,因犯罪下狱。当时,高行周担任主帅,想杀掉他。他母亲上京申述请求宽恕,枢密使安重诲暗中保护,上奏明宗,诏令释放了他。

张敬达围困晋阳时,高祖听说安重荣在代北,派人去招诱他。安重荣便招募边疆士卒,得到一千多骑兵奔赴晋阳。高祖极为高兴,许诺给他土地。到高祖登上帝位,让他担任成德军节度使,接连升至使相。从后梁、后唐以来,诸侯郡守,大多因功勋封授,不明治理之道,一贯多被身旁奸佞小人惑乱,变卖官职,用钱赎罪,剥削百姓,都有贪婪鄙陋的名声。实际上,贿赂的财物,半数都被他们的手下拿去。只有安重荣自己能反复调查,凡是争论诉讼,大都当廷辩论清楚,至于粮仓财库的耗贴赢利,老百姓的科税徭赋,皆收入到自己门下。各职掌部门不敢窥视觊觎。曾经有一对夫妇一起告他们的儿子不孝顺,安重荣当面诘问指责他们的儿子,抽出宝剑令他自杀,他的父亲哭着说“:不忍心看到如此结局。”他的母亲辱骂并拿着剑追击他。安重荣疑惑不解而询问原因,原来那人是他的后母,因此,大声呵斥她出去,从她的后面一箭把她射死,听说的人莫不称快。由此,境内的百姓都认为他英明能干,大得民心。

安重荣从军人行伍起家,很快获得荣华富贵,又观察历代从节度使很快登上皇位的人,常对人说:“天子,兵力雄厚势力强大的人就可以担任,哪里是祖传的!”又因为奏请失当,被专横有权的大臣所否定,心里常愤愤不平,于是豢养聚集亡命之徒,收购战马,有飞扬跋扈之心。曾经因为暴怒杀死了部下校官贾章,以谋反叛乱上报给朝廷。贾章有一个女儿,当时打算留下不杀,她却说“:我家三十口人,接连经过兵荒马乱,死去了二十八人,如今父亲被杀,留下我干什么?”一再请求让她去死,最后,也杀掉了她。镇州人因此憎恨安重荣的残酷,而称颂贾章女儿的刚烈。

天福年间,朝廷宽容放纵契丹,以确保边塞安定,安重荣每当会见外族使者,一定以傲慢的态度轻视侮辱。碰上梅里的几十个骑兵经过他管辖的地区,交涉中语言不谦逊,因而全部杀掉了他们,契丹国主大为恼怒,谴责指斥朝廷。朝廷强忍耻辱,没有马上治罪。安重荣于是秘密与吐谷浑等各族结交,以此作为援助,上表申辩。那表奏有几千字,大都是指斥高祖奉表称臣,把中国的奇珍异宝都进贡给了契丹,欺凌虐待汉人,全无满足。又把上述意思写成书信,送给朝廷显贵和藩镇诸侯。

高祖担忧安重荣谋反,便驾临邺都来诏告教导他,总共达十次之多。大意是“:你身为朝廷大臣,家里有年迈的母亲,忿怒时不考虑其灾难,抛弃君王与亲友。我凭借契丹的力量建立帝王的事业,你依靠我变得富有显贵,我不敢忘记这些,你哪能忘掉呢!再说前朝和亲通婚,只是为了安定边疆,如今,我以国家来向契丹称臣,你想用一镇之地来抗拒它,大小不可等同,不要自己招来侮辱呀。”安重荣更恣意放纵,不思悔改,虽然有了这个奏章,但还是秘密派人和契丹幽州统帅刘..结盟。大概安重荣有谋反内犯的野心,契丹希望中原多添些灾难,再考虑侵吞中国。契丹怨恨安重荣,也不是他们本来的愿望。当时安重荣曾经与北边来的外族使节齐马并进,指着天空中的飞鸟发箭射击,鸟应弦而落。观看的人有一万多,无不鼓掌称快。外族使节因此停下马来庆贺他,因为这件事,安重荣名振北方,自夸可用一箭安定天下,安重荣平常就与襄州安从进联合结盟,当听说安从进将计议兴兵反叛时,安重荣的奸诈阴谋就决定了。

天福六年(941)冬天,安重荣大量纠集辖区内的饥民,达几万之众,高举旌旗奔向京城,声称进宫朝见皇上。朝廷派遣杜重威率领军队拦截阻击他,两军在宗城相会。军队刚刚排好阵式,叛将赵彦之临阵卷起旗帜前来投降,安重荣正准备开战,听说赵彦之背叛了自己,非常恐惧,退回到辎重部队里,朝廷军队乘机进攻,第一次击鼓进攻,安重荣的军队就溃败了。安重荣与十几个骑兵向北逃跑,他剩下的部队,碰上严冬冽寒,被杀戮和冻死的就有二万多人。安重荣到达镇州,收取牛马的皮立即制成甲胄,让郡中百姓分别防守外城以待朝廷军队。杜重威到达镇州,有个部将从外城西边水门带领朝廷军队进到了城里,杀死城墙上防守的老百姓一万多人,杜重威随即杀害了引路的人,自己独占了他的功劳。安重荣带领几百个吐谷浑士兵,隐藏在牙城,杜重威派人袭击并俘获了安重荣,斩下他的头颅送回朝廷。高祖在城楼上观看俘虏,宣布捷报后,派人用漆涂了安重荣的头颅,用匣子装起来送往契丹。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二 三王鲁辛冯三李曲二卢·欧阳修
  卷九十二·毕沅
  ●卷七·杨循吉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五)·陈寅恪
  ●郭青螺先生崇论卷之三·李衷纯
  二百一十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第十七卷 明贡生 (二)·缪荃孙
  一四一一 谕内阁《十三经》允宜刊之石版列于太学着派和珅等为总裁·佚名
  卷四十九·班固
  钦定金史语解卷八·佚名
  一六 花牌楼中·周作人
  权景宣传·李延寿
  何蒙传·脱脱
  度宗全皇后传·脱脱
  汉纪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前86)·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天台山人黄庚(月屋漫稿)·顾嗣立

    庚字星甫,天台人。所著有《月屋漫稿》。其自序曰:「仆龆龀时习举子业,何暇为诗。自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凡平生豪放之气,尽发而为诗。若酰鸡之出瓮天,坎蛙之出蹄涔而游江湖也。」今观其句法,如《幽居》云:「斜阳明晚

  • 卷九·李心传

     时事二  赵子直丘宗卿杨嗣勋不欲吴氏世袭虞丞相既没朝廷复命吴挺为兴州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兴州充和西安抚使凡十九年矣绍熙五年夏卒于军于是杨嗣勋总领财赋先事白朝廷乞择重臣镇蜀乃以丘宗卿为制置使宗卿未入蜀而

  •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十一·苏辙

    <史部,别史类,古史>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十一       宋 苏辙 撰燕召公世家第四召公奭周之同姓食采于召文王起于岐周而化行于南方江汉之国召公实掌其诸侯之政故诗曰文武受命有如召公之臣日辟国百里召公之治诸侯

  • 第六章 神、鬼、人·林语堂

    縱然蘇東坡才華熠煜,在仕途上他仍須由低級而上升。在仁宗嘉佑六年(一0六一),朝廷任命他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有權連署奏摺公文。在唐朝,因行地方分權之制,形成藩鎮割據,國家頗蒙其害,最後釀成叛亂,陷國家於危亡,而藩鎮大員

  • 尧曰篇·孔子

    尧曰:&ldquo;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rdquo;舜亦以命禹。曰:&ldquo;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rdquo;周有大赉,善人

  • 壹言第八·商鞅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时也,治法不可不慎也, 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抟也。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 。治法明,则官无邪。国务壹,则民应用。事本抟,则民喜农而乐战 。夫圣人之立法化俗,而使民朝夕从事于农也,不可不知也。夫

  • 近思録集注卷十四·江永

    【朱子曰此卷圣贤气象】明道先生曰尧与舜更无优劣及至汤武便别孟子言性之反之自古无人如此説只孟子分别出来便知得尧舜是生而知之汤武是学而能之文王之徳则似尧舜禹之徳则似汤武要之皆是圣人【朱子曰尧舜天性浑全不假

  • 卷十八·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八    元 王天与 撰微子第十七        商书殷旣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少师【汉孔氏曰错乱也唐孔民曰不指纣恶而言错乱天命者天生烝民立君以牧之爲君而无君道是错乱天命爲恶之大故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七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苦諦聚行陰論中思品第八十四   經中說[一]思是行陰。問曰.何等爲思。答曰.願求爲思.如經中說下思下求下願。

  • 九、大通智胜·慧开

      兴阳让和尚因僧问:“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时如何?”   让曰:其问甚谛当。“   僧云:“既是坐道场,为甚么不得成佛道?”   让曰:“为伊不成佛。”   无门曰: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凡夫若知,即

  • 活得快乐·佚名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无德禅师:&ldquo;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rdquo;甲信徒道:&ldquo;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rdquo;乙信徒道:&ldquo;因为我想在老年时,儿

  • 迦旃延教老母卖贫缘品第十九·佚名

    【古文】尔时尊者大迦旃延在阿槃提国。时彼国中。有一长者。多财饶宝。悭贪暴恶。无有慈心。时有一婢。晨夜走使。不得宁处。小有违失。便受鞭捶。衣不蔽形。食不充口。年老困悴。思死不得。【白话】

  • 宏智禅师广录 第四卷·正觉

    宏智禅师广录 第四卷明州天童山觉和尚上堂语录侍者普崇法为编师于建炎三年十一月初二日受请。上堂僧问。大白峰头祥云冉冉。玲珑岩畔瑞气绵绵。如何是最初一句。师云。瑞气绵绵。进云。此犹是学人道底。师云。

  • 千松笔记序·佚名

    观释迦老子四十九年利生之谈。把一片肝肠。打迭得乾乾净净。以应万机。那有许多龌龊。塞人肠肚。教人成佛。四十九年中。止用一片圆融无碍不思议清净心为辩才。示人安身立命处。犹龙神现於云端。往来神变。云行雨施。

  • 今古奇观·抱瓮老人

    拟话本选集。抱瓮老人编,编者真实姓名不详。四十卷,四十篇,其中二十九篇选自“三言”,十一篇选自“二拍”。所选作品以明代为限,宋、元旧作未收。取材大都为民间传说,内容以描写、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也有暴露僧侣、

  •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佛在祇园,愍念未来众生,说过去七俱胝准提如来等佛母准提陀罗尼。

  • 释摩诃衍论·龙树

    凡十卷。印度龙树菩萨造,姚秦筏提摩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大乘起信论之注释书,一般略称释论。文前先说造论之旨趣,次举论之差别,将一代诸论总分为十类,大乘起信论摄属于摄义论。次明藏之差别,以起信论通摄于诸藏,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