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克宁传

李克宁,是武皇的小弟弟。起初随父兄在云中起事,任奉诚军使。赫连铎进攻黄花城时,李克宁和武皇以及各位弟弟登上城墙,血战三日,力气耗尽,杀敌数万。燕军进攻蔚州时,李克宁兄弟拒城抗敌,昼夜不吃不睡有十几天。后来跟随武皇自鞑靼入关,驱逐黄巢军队。凡是征战行军无不侍卫随从,在兄弟里面是最仁孝的,小心恭谨,武皇对他尤其喜爱。到镇守太原时,被授予辽州刺史,升到云州防御使。乾宁初年,改任忻州刺史,随从入关讨伐王行瑜,兼马军步军大将,因战功授检校司徒。天..初年,授内外都制置、管内蕃汉都知兵马使、检校太保,兼振武军节度使,所有军政大事都由李克宁决定。

天..五年(908)一月,武皇病重,李克宁等侍候在旁,垂涕诀别,李克宁说:“王兄万一去世,后事怎么安排?”武皇因而召庄宗李存勖到身边,对李克宁、张承业说“:亚子托付给你们了。”话说完便去世。将要发丧时,李克宁用军纪整顿军府,内外没有喧哗之声。

起初,武皇奖励作战勇敢的军士,多收养为义子,他们的衣服礼节待遇跟亲生嫡子相同的就有六七人,与即位的庄宗李存勖相比,岁数又较大,各有部下士兵,朝夕聚在一起谋事,都想作乱。庄宗明察其事,担心造成祸害,在将要即位时,对李克宁辞让道:“侄儿年幼,不通政事,虽然承继父王遗志,恐怕不能弹压大事。叔父德高勋重,众人推服,且请统帅节制军队,等侄儿大些,再听候叔父安排。”李克宁说:“我死去的兄长留下遗命,传位给我侄儿,谁敢有异议!侄儿只须即位,朝廷内外之事,不必忧虑办不成。”庄宗登位视事之日,李克宁率先拜贺。

庄宗即位后,军民政事,全都委托给李克宁,权力既然很大,趋炎者多附和他。李存颢阴谋挑动李克宁说“:兄死弟及,古今惯例,叔父向侄子拜贺,在情理上说不过去。富贵功名,应该自己争取,上天给与了而不要,后悔也来不及。”李克宁说“:你不要说不祥的话!我家三代立功,父慈子孝,天下闻名,如果我兄打下的山河有了依托,我又有什么要求的!你不要再说了,再说我就杀你的头以亻敬戒他人。”李克宁虽然心里慈爱,但天天被凶徒迷惑淆乱,群凶的妻子又用这些话影响李克宁的妻子孟夫人,百般挑唆激发,夫人害怕事情泄密遭祸,多次责备李克宁,因此更加迷惑。

适逢李克宁因事杀了都虞候李存质,又请兼领大同节度,以蔚州、朔州为其属郡,又多次对监军张承业、李存璋发怒,由此知道他有二心。近臣史敬钅容平时与李存颢友善,知道他的全部事情,史敬钅容告诉贞简太后说:“李存颢与管内太保阴谋叛乱,等庄宗经过他的府第时便逮捕他,连同太后母子,准备送给汴州,过些日子就要出事了。”庄宗召见张承业、李存璋说:“叔父这样做,没有叔侄之情,骨肉不可自相残杀,我立即避开,则祸乱不会发生了。”张承业说“:老夫我亲受先王遗托,先王的话似乎仍在耳边。李存颢一伙人想拿太原投降敌人,王将有什么生路?如不立即讨伐根除,灭亡的日子就要到了。”因而下令要吴珙、李存璋做好准备。二月二十日,在府第会合各位将军,在座席上逮捕了李存颢、李克宁,庄宗流泪数落他们说:“侄儿起初把军府让给叔父,叔父不忍抛弃先人遗命。现在事情已定,又想把侄儿子母送给豺虎般的敌人手里,叔父怎么有这种残忍之心?”李克宁哭着回答“:这是进谗言的人造成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这一天,与李存颢一起都被处死。李克宁仁而没有决断,所以有此祸害。

猜你喜欢
  ●卷上·皇甫谧
  序·程俱
  台湾郑氏始末卷五·沈云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五·温睿临
  稽古録卷十三·司马光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纪昀
  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佚名
  八三三 署陕西巡抚毕沅奏将查出空格书籍封呈军机处折(附清单一)·佚名
  徐勉传·姚思廉
  唐纪五十一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贞元十年(甲戌、794)·司马光
  卷二百九十五·佚名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卷二·佚名
  胡笔江·佚名
  八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八·杜文澜

    卷十八喜朝天晁补之词、纤绉匀殷句、绉误作搊、又便离披&M022333;损句、原空&M022333;字、又素李来禽总俗句、原空李字、均应从戈氏校本补、竹马儿叶梦得词、田阴纵在句、阴字疑园字之误、征部乐

  • 四集卷六十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三古今体一百三十一首【己亥九】文庙释奠礼成有述圣祖於斯避暑曾养恬乐利被黎蒸闾阎此日较前盛礼乐百年以後兴爰建庙堂欣庆落载因释奠仰依凭菁莪雅化捷影响已有庠间俊秀升【丙申夏诏於热

  • 卷一百二十四·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三 庾信【字子山新野人幼而俊迈博览羣书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诗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信累迁

  • 卷十六 齐高帝·王夫之

      〖一〗  凡篡位者,未即位皆称名,已即位则称帝,史例也。萧齐无功窃位,不足列于帝王之统系,而以帝称者,以北有拓拔氏之称魏,故主齐以存中国。   天下之治,统于天子者也,以天子下统乎天下,则天下乱。故封建之天下,分其统于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五·徐乾学

    宗纪六十五【起柔兆涒滩正月尽疆圉作噩十二月凡二年】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嘉祐元年春正月甲寅朔帝御大庆殿受朝前一夕大雪帝在禁跣足祷天及旦而霁百官就列帝暴感风冠冕欹侧左右或以指抉帝口出

  • 十国春秋卷四十·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前蜀六列传冯涓 周庠 韦庄冯涓字信之先世为婺州东阳人唐吏部尚书宿之孙也【一曰信都人】登唐大中四年宏辞科进士有声是嵗暹罗国筑高楼遣使厚赍金宝奏请撰记当世咸以为荣起家京兆府叅军防宰相杜审权有江

  • 罪惟录选辑附录·查继佐

    罪惟录选辑附录原书卷目原书编印例言原书跋一(刘跋)原书跋二(张跋)原书跋三(张跋)·原书卷目纪二十二卷卷一太祖纪卷二惠宗纪卷三太宗纪卷四仁宗纪卷五宣宗纪卷六英宗纪卷七代宗纪卷八英宗後纪卷九宪宗纪卷十孝宗纪卷

  • 二年·佚名

    (丙申)二年清道光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乙酉,上親行別茶禮晝茶禮于魂殿。1月2日○丙戌,以尹秉烈爲吏曹參議。1月4日○戊子,召見,時原任大臣閣臣于熙政堂。左議政洪奭周啓言:「聞故承旨任長源妻貞夫人丁氏,今年恰滿百歲,堂上命婦

  • 卷三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三十四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四>九州冀【禮河内曰冀州】兖【書濟河惟兖州禮河東曰兖州】青【書海岱惟青州禮正東曰青州】徐【書海岱及淮惟徐州】揚【

  • 卷三十四·赜藏主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语录(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颂古外道问佛杲日连天照有无。孰云善逝坐跏趺。如今要见当年事。邪正犹来在半途。   世尊升座文殊白槌法王法令若为酬。潦倒文殊强出头。负累释迦犹可

  • 覆济南净居寺电·太虚

    济南净居寺静斋大德转四众同仁均鉴:支电奉悉,实深同情。空飞乏术,电掬精诚,并急刊布,来电,呼吁全国名刹高德,同诵仁护以祷平安矣!太虚寅齐。见兹来往电文者,全国名刹请诵仁王护国经,四众同仁亦各随诵经咒,以共回向济南安宁。太虚

  • 说四度以上的事·太虚

    向来度量一物事,只一、度量其若干长,二、度量其若干广──广长仅分位假,非具体物──,三、度量其若干厚,便以谓尽了。新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为一物事,必要加入什么时,以为第四重的度量,乃能尽致。故不管说什么物事,都要将时加

  • 佛说缘本致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爱讱深有荣色未起为缠没住亦有本栽。非无缘致爱有耽荒本致熟在狂醉为受不明观解。是名痴本。痴缘所生亦为有本。何等为本。眩曜色声五盖驰惑。斯

  • 佛说五王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昔有五王。国界相近。共相往来。不相攻伐。唯作善友。其最大者。字普安王。习菩萨行。余四小王。常习邪行。大王怜愍。意欲度之。呼来上殿。共相娱乐。乃至七日。终日竟夜。作倡伎乐。七日已满

  • 卷第六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四说不净观相差别已。次应辩持息念。此差别相云何。颂曰。息念慧五地  缘风依欲身二得实外无  有六谓数等论曰。言息念者。即契经中所说阿

  • 庚巳编·陆粲

    明代文言志怪小说集。明陆粲撰。十卷,今存《纪录汇编》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以上二种均十卷)、《烟霞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说库》本(以上三种均四卷)、 《古今名贤汇语》本、 《续说郛》本、《五朝小

  • 宋诗钞·吴之振

    诗选集。一作《宋诗钞初集》。清吕留良、吴之振、吴自牧编选。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别号黄叶村农,石门(今浙江桐乡)人。平生锐意于诗。事迹分别见《碑传集补》卷三六。自牧乃之振之侄。清初,自明代弘治以后盛行

  • 虚舟省禅师语录·虚舟普度

    沩山谓仰山云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夫小释迦惧遇风而止之识不难转身以续临济正宗其操心立行为何如耶而沩山若犹有未足者则行履亦岂易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