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别典卷一

鲁隠公【元年己未在位十一年周平王四十九年】

晋昭侯立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于翼【翼昭侯邑也】成师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賔相桓叔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七年晋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桓叔欲入晋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败还归曲沃晋人共立昭侯子平为君是为孝侯诛潘父

鲁隠公初立卾侯六年卒【孝侯子也】曲沃庄伯【桓叔子也】闻晋鄂侯卒乃兴兵伐晋周平王使虢公将兵伐曲沃庄伯庄伯走保曲沃晋人共立鄂侯子光是为哀侯【隠五年见传】哀侯三年曲沃庄伯卒子称代立是为曲沃武公哀侯八年晋侵陉庭【桓二年见传】陉庭与曲沃武公谋九年伐晋于汾旁虏哀侯晋人乃立哀侯子小子为君是为小子侯小子元年曲沃武公使韩万杀所虏晋哀侯曲沃益强晋无如之何晋小子四年曲沃武公诱晋小子杀之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武公入于曲沃乃立晋哀侯弟缗为晋侯晋侯二十八年齐桓公始覇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寳器赂献于周厘王厘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于是始并晋地而有之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晋武公始都晋国后二年卒子献公佹诸立【晋曲沃始终详矣春秋之世晋覇主也有国始自曲沃故特详之与左互有详畧】

燕缪侯七年鲁隠公元年也十八年卒子宣侯立宣侯十三年卒子桓侯立桓侯七年卒子庄公立庄公十二年齐桓公始覇十六年与宋卫共伐周惠王惠王出奔温立惠王弟頽为周王十七年郑执燕仲父而纳惠王于周二十七年山戎来侵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燕公送齐桓公出境因割燕所至地予燕使燕共贡天子如成周时职使燕复修召公之法三十三年而卒【燕事三传希见特详之】

秦文公时陈仓人猎得兽若彘不知名牵以献之逢二童子童子曰此名为媦常在地中食死人脑即欲杀之柏捶其首媦亦语曰二童子名陈寳得雄者王得雌者覇陈仓人乃逐二童子化为雉上陈仓北阪为石秦祠之【平王东封秦襄公为诸侯襄公卒子文公立立四十四年是为鲁隠公元年穆公始见经】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輙有大风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语树神曰秦若使人被髪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文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丰水中其后牛出丰水中使骑击之不胜有骑堕地复上髪觧牛畏之入不出故置旄头

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卜居之而吉文公梦黄虵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史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作鄜畤后九年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嵗不至或嵗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殷野鸡夜雊以一牢祠命曰陈寳

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应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

秦宁公二年徙居平阳遣兵伐荡社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荡社【宁公鲁隠公八年立据史年表云史作灵公】

宋宣公有太子与夷十九年宣公病让其弟和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隠三年经书宋穆公卒】

鲁桓公【元年庚午在位十八年周桓王九年】

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楚武王名】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五十一年周召随侯数以立楚为王楚怒以随背已伐随武王卒师中而兵罢【按左桓六年楚伐随八年随少师有宠楚伐随秋随及楚平庄四年楚武王卒】

陈厉公娶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而立跃是曰利公【按左桓五年陈侯鲍卒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佗立兵属周王战繻葛陈氏无鬬心是以败逾年蔡人杀佗见经不称爵十有二年经书八月壬辰陈侯跃卒即厉公与史谓佗为厉公异】

厉公佗者陈文公少子也其母蔡女文公卒厉公兄鲍立是为桓公桓公与佗异母及桓公病蔡人为佗杀桓公鲍及太子免而立佗为厉公厉公既立娶蔡女蔡女淫于蔡人数归厉公亦数如蔡桓公之子林怨厉公杀其父与兄乃令蔡人诱厉公而杀之林自立是为庄公故陈完不得立为陈大夫厉公之杀以淫出国故春秋曰蔡人杀陈佗罪之也庄公卒弟杵臼立是为宣公宣公十一年杀其太子御防御防与完相爱恐祸及已完奔齐【庄二十二年】完卒諡为敬仲仲生穉孟夷敬仲之如齐以陈氏为田氏田穉孟夷生湣孟庄田湣孟庄生文子须无田文子事齐庄公晋之大夫栾盈作乱于晋来奔齐齐庄公厚客之晏婴与陈文子谏庄公弗听文子卒生桓子无宇无宇有力事齐庄公有宠无宇卒生武子开与厘子乞事齐景公为大夫其収赋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粟予民以大斗行隂德于民景公弗禁由是田氏得齐众家益彊民思田氏【陈完始卒备此】

郭君出郭【郭即虢○十年夏虢叔出奔虞】谓其御者曰吾渇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粱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渇也曰子知我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不以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存而亡者何也御者曰天下无贤而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者如此乎于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备踈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

公子彭生乗鲁侯胁之公薨于车【十八年】竪曼曰贤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智者究理而长虑身得免焉今彭生二于君无尽言而谀行以吾君使吾君失亲戚之礼命又力威吾君之祸以搆二国之怨彭生其得免乎祸理属然夫君以怒遂祸不畏恶亲闻容昏生无丑也岂及彭生而能止之哉鲁若有诛必以彭生为说二月鲁人告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请以彭生除之齐人为杀彭生以谢于鲁

鲁庄公【元年戊子在位三十二年周庄王三年】

楚文王伐邓使王子革王子灵共招菜二子出采见老丈载畚乞焉不与而夺之王闻之令皆拘二子将杀之大夫辞曰取畚信有罪然杀之非其罪也君若何杀之言卒丈人造军而言曰邓为无道故伐之今君公之子而夺吾畚无道甚于邓呼天而号君闻之羣臣恐君见之曰讨有罪而横夺非所以禁暴也恃力虐老非所以教幼也爱子弃法非所以保国也私二子灭二行非所以从政也丈人舎之矣谢之军门之外【四年楚文王立六年伐申过邓邓侯享之十六年楚灭邓】

荆文王曰苋譆数犯我以义违我以礼与处则不安旷之而不谷得焉不以吾身爵之后世有圣人将以为非不谷爵之五大夫申侯伯善养我意吾所欲先我为之与处则安旷之而不谷防焉不以吾身逺之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谷于是送而行之【左申侯有宠于文王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曰云云文王卒在位十九年】

王孙厉谓楚文王曰徐偃王好行仁义之道汉东诸侯三十二国尽服矣王若不伐楚必事徐王曰若信有道不可伐也对曰大之伐小彊之伐弱犹大鱼之吞小鱼也若虎之食豚也恶有不得文王遂兴师伐徐残之徐偃王将死曰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以至于此夫古之王者其有备乎荆文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以畋于云梦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葆申曰先王卜以臣为葆吉今王畋三月不反期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王曰不谷免衣襁褓而齿于诸侯愿请更变而无笞申曰臣承先王之令不敢废也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于王毋宁抵罪于先王王曰谨诺引席王伏葆申束细荆跽而加之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申曰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申出自流于渊请死罪文王曰此不谷之过也乃变更杀茹黄之狗折宛路之矰放丹之姬后兼国三十九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

【上三事年无攷据特因荆文王伐邓乃附其后方】

齐僖公【桓十五年齐僖公】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管仲召忽往见之曰何在不出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之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小白也贱臣知所弃矣忽曰子固辞无出吾权任子以死亡必免子管仲曰不可持社稷宗庙者不譲事不广闲将有国者未可知也子其出乎忽曰不可吾三人者之于齐国也譬之犹鼎之有足也去一焉则必不立矣吾观小白必不为后矣管仲曰不然国人憎恶纠之母以及纠之身而怜小白之无母诸儿长而贱事未可知也夫所以定齐国者非此二公子者将无已也小白之为人也无小智而有大虑天不幸降祸于齐纠虽立不济非子定社稷其将谁也忽曰百嵗之后吾君卜也犯吾君命而废吾所立夺吾纠也虽得天下吾不生也管仲曰夷吾之为君臣也将承君命奉社稷以持宗庙岂死一纠哉夷吾之所以死者社稷破宗庙灭祭祀絶则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则夷吾生夷吾生则齐国利矣鲍叔曰然则奈何管仲曰子出奉令则可鲍叔许诺遂傅小白管仲鲍叔相谓曰君乱甚矣必失国齐国之诸公子其可辅者非公子纠则小白也与子人事一人焉先达者相收管仲乃从公子纠鲍叔从小白国人果弑君小白先入为君鲁人拘管仲而郊之鲍叔言而相之【见八年】公子纠将为乱【九年经九月齐人杀公子纠】桓公使使者视之使者报曰笑不乐视不见必为乱乃使鲁人杀之

管子得于鲁鲁槛而送之齐管子恐鲁止而杀己也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渇过绮鸟封人而乞食焉封人跽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鲁君束缚管仲召忽以与齐使管仲谓召忽曰子惧乎召忽曰何惧乎吾不蚤死将胥有所定也今既定矣令子相齐之左必令忽相齐之右虽然杀君而用吾身是再辱我也子为生臣忽为死臣忽也知得万乗之众而死公子纠可谓有死臣矣子生而覇诸侯公子纠可谓有生臣矣死者成行生者成名名不两立行不虗至子其勉之死生有分矣乃行入齐境自刎而死管仲遂入君子曰召忽之死也贤其生也管仲之生也贤其死也桓公既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覇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从之乃佯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齐祓而见桓公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二年灭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过郯郯无礼故伐之【经十一年伐郯郯传作谭】

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防不能制亲桓公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覇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覇矣桓公立仲父致大夫曰善吾者入门而右不善吾者入门而左东郭牙中门而立桓公问焉对曰管子之知可谋天下其强可与取天下君恃其信乎内政委焉外事断焉驱民而归之是亦可夺也桓公曰善乃谓管仲政则卒归于子矣政之所不及惟子是匡管仲故筑三归之台以自伤于民

甯戚欲干齐桓公穷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车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执火甚盛从者甚羡甯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悲击牛角疾歌商歌桓公闻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甯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説将任之羣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未逺不若使人问之而固贤者也用之未晩也桓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而亡人之大美此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遂大用之为上卿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一·列传第二百二十·方技上·脱脱
  卷五十七·志第三十八·百官三·脱脱
  契丹國志卷之三·叶隆礼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二·李心传
  卷十三·王夫之
  卷二十九·沈德符
  卷之七十一·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四·司马光
  卷二十五·高士奇
  胡藩传·沈约
  彭时传·张廷玉
  ●附录一·吴子光
  卷五十 官努之叛·李有棠
  卷四十三 封建九公·李有棠
  食货二二·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方味道·唐圭璋

      庄椿岁   寿赵丞相   恭审某官间期淑气,特立高标。仰维岳之生   贤,一朝献颂;赋缁衣而入相,四海同声。欣逢五百年之期,愿上八千岁之祝。可占耆艾,曷尽形容。音寄水龙吟,名为庄椿岁。倘蒙省览,万有荣光。   纶巾少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汤显祖

    第十一齣 妆台巧絮【番卜算】〔旦上〕屛外笼身倚。睡觉脣红退。晕纤蛾暗自领佳期。珍重花前意。〔菩萨蛮〕天穿过了还穿地。枕痕一线摇红睡。春色衬儿家。羞含荳蔻花。裙腰沾蟢子。暗地心头喜。越近越思量。悬愁花烛

  • 第四折·朱凯

    (外扮长老上,诗云)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放鹿愿长生。扫地恐伤蝼蚁命,为惜飞蛾纱罩灯。贫僧乃五台山兴国寺长老是也。我这寺里有五百众上堂僧,内有一个和尚姓杨。此人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每日在后山打大虫耍子。今日

  • 提要·查为仁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十絶妙好词笺      词曲类二【词选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絶妙好词笺七卷絶妙好词宋周宻编其笺则国朝查为仁厉鹗所同撰也宻所编南宋歌词始于张孝祥终于仇逺凡一百三十二家去取谨严犹

  • 卷二百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豫章先生诗集罗从彦字仲素南劒州罗源人从山游以累举恩授惠州博罗县主簿绍兴初卒学者称豫章先生淳祐间諡文质有集观书有感静处观心尘不染闲中稽古意

  • 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八预宴九十四人诗一百六首【副叅领】五达色【年六十九】拜手祝三多愿告华封老今昔多殊科祝曰愿圣人夀我皇之夀方如初日升阳阿法天行健强不息即以宵旰为颐和祝曰愿圣人富我皇

  • ●卷一·徐梦莘

      政宣上帙一。   起政和七年七月四日庚寅,尽政和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己卯。   政和七年秋七月四日庚寅登州守臣王师中奏有辽人蓟州汉儿高药师僧郎荣等以舟浮海至文登县诏师中募人同往探问以闻。   先是政和元年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十一·乾隆

      秦【起始皇二十六年庚辰至二世三年甲午凡二帝十五年】  始皇帝  嬴姓【伯益之裔非子封秦详见前】名政庄襄王子【生于赵故初姓赵氏后归秦】嗣为王遂灭六国并天下  【庚辰】二十六年王贲袭齐王建降遂灭齐【田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六·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三月壬午朔孝肃皇后忌辰遣官祭裕陵○虏银歹二酋犯宁夏中卫先是边夷湃彦儿密以虏情输我参将贺世勋犹弗备被杀掠人畜去仅斩获虏首三颗既复犯广武游击潘国振江应诏贺维桢等连营合堵共获贼级八十二颗报闻兵部

  •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  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第二十六册 崇德元年九月·佚名

    第二十六册 崇德元年九月九月初六日,往征明国锦州一带和硕豫亲王,遣纳穆、苏巴、赖赛,携自锦州城逃出汉人门二前来报信。是日,恩特木率八家各一人,往迎前去鄂木布楚虎尔处贸易之胡来色、诺木图二人。是日,拜赛自鄂木布楚虎

  • 一三一五 军机大臣奏呈《翻译琴谱》原本及《尚史》《宋稗类钞》底本片·佚名

    一三一五 军机大臣奏呈《翻译琴谱》原本及《尚史》《宋稗类钞》底本片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遵旨将《翻译琴谱》原本及纪昀奏明补入四库书之《尚史》、《宋稗类钞》底本,恭呈御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卷八十四·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八十四     婺源江永撰歌舞    樂五補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於言故曰詩言志既形於言則必有長短之節故曰歌永言既有長短則必有清濁高下之殊故曰聲依永

  • 王论品第五之一·佚名

    尔时国主严炽王。闻大萨遮尼乾子所说正法。欢喜信受。即时问讯大萨遮尼乾子言:大师仁慈。而能远涉游化众生。道路多难。不审大师。四大调和气力安不。众生易化不。诸弟子众如说行不。幸蒙大师不耻我国。今得奉见闻说正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摄大乘论二卷 慧琳  摄大乘论本三卷 慧琳  摄大乘论释十五卷(真谛) 玄应  摄大乘释论十卷(笈多) 慧琳  摄大乘论释十卷(玄奘世亲) 慧琳  摄大乘论释十卷(玄奘无性) 慧琳 

  • 卷第十八·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八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此与杨公济晤冲晦。山游唱和诗。今总编于此。贵后贤披览。以见一时文会之清胜焉。 岁暮值雪。山斋焚香独坐。命童取雪烹茗。因思柳絮随风起之句。遂取谢道蕴传读之。见其神

  • 山庵杂录卷之上·无愠

    天台沙门释 无愠 述定水宝叶和尚。四明人。参径山虚堂。凡宗门话头未能透脱者。必咨扣老成。不透脱不已。一日。造虚堂。问云。德山末后句。若谓之有。德山焉得不会。若谓之无。岩头又道德山未会。望和尚慈悲指示。

  • 大理行记·郭松年

    地理杂志。元郭松年撰。一卷。郭氏曾巡行云南,故纂是编。约于至元十七年(1280)至二十年成书,一千五百余字。首载途程,自中庆至大理,而经府州县;次载其山川、风俗、物产、历史沿革、古迹社会生活等。以记大理蒙、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