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凤传

赵凤,幽州人,年少时以儒学成为知名人士。燕王刘守光在燕人脸上刺字涂墨,强迫燕人当兵。凤很害怕就削发为僧,靠燕王弟守奇藏匿起来。守奇逃到梁,梁用守奇当博州刺史,凤当判官。守奇死,凤到郓州当节度判官。晋攻占郓州,庄宗听说凤是名士,得到他很高兴,用为扈銮学士。庄宗即帝位,升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庄宗与刘皇后驾临河南尹张全义家,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命皇后拜全义为义父,次日派宦官命学士写信给全义,以父事之,凤上书极力谏阻,认为不应该。全义养子郝继孙犯法处死,宦官、伶人希望得到他的资财,坚决要求没收其家产,凤又上书说:“继孙是全义养子,不应该另有资产,按法律也不应该没收,对犯人行刑可以,但不能贪图他的财产,这样做不可以教育天下人。”那时,皇后及群小弄权,凤的话都得不到采纳。

明宗是武将当皇帝,不懂文字,四方奏章,常叫安重诲读来听。重诲也不知书,奏读多有差错。孔循教重诲安排儒士于左右,但两人都不知唐的惯例,于是设端明殿学士,用冯道和凤充当。

凤喜欢说直话而性格刚强,平常与任圜交好,自从圜当宰相,多次推荐他。最初,端明殿学士站班在翰林学士下,而官阶又在其下。次年,凤升礼部侍郎,便暗示圜升端明殿学士官阶于上,又下诏站班在翰林学士上。圜被重诲杀,被诬说谋反,虽然明宗是皇帝也不能查问,只有凤号哭大喊着对重诲说“:任圜是天下义士,哪里肯谋反?然而你杀了他,用什么办法能使人相信?”重诲惭愧得无法回答。

术士周玄豹用看相谈人事多能言中,庄宗特别相信和重用他,用为北京巡官。明宗为内衙指挥使,重诲想试试玄豹,就叫别人和明宗换了衣服,让明宗坐在下边,请玄豹看相,玄豹说:“内衙,贵将呀,不应该坐这个座位。”就指着明宗说“:这是他。”就说明宗以后贵不可言,明宗即帝位,把玄豹当作神,准备召到京城,凤谏阻说:“好恶,皇上应当慎重。现在陛下崇信他的神术去把他召来,就会使全国的人都相信吉凶之说,互相迷惑,为患不小啊!”明宗就没再召他。

朱守殷反叛,明宗到汴州,守殷已被杀,又下诏去邺。当时从驾各军才从河南把家迁到汴州,不想北行,军中因此不满之声汹涌。定州王都认为天子到汴是为了诛守殷,天子到邺是为了诛自己,因此疑虑不能自安。宰相率百官见皇帝请求不再到邺,明宗不听,人情非常惶恐,群臣不敢再说。凤上奏疏责备安重诲,话说得恳切直爽,重诲报告皇帝,于是明宗决定不再到邺。

有个游西域的和尚,得到佛牙献给明宗,明宗给大臣们观看。凤说:“传说佛牙水火不能伤,请验证它的真假。”就用斧去砍,应手而碎。那时宫中佛施之物已多到数千件,因凤砍碎了佛牙,这种事就停止了。

天成四年(929)夏,升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秘书少监于峤,自从庄宗时与凤都当翰林学士,峤也正直敢言,与凤非常友善,凤当宰相,而峤长久不被提拔,自认为才华在凤之上而不用,就与萧希甫多次非难指斥朝政,尤其是毁谤凤,凤心里恨他,没有表现出来。峤与邻家争水洞,使安重诲愤怒,凤就将峤转任秘书少监。峤喝醉了酒去见凤,凤知道他必然不礼貌,就推辞说正在洗头发不见他,峤辱骂值班的官吏,又把尿溺到从者的值班室而去。省吏告诉凤说,峤溺于客厅旁,而且辱骂凤。凤把这事报告明宗,明宗下诏夺了峤的官职,把他永久流放到武州当老百姓,又流放到振武,天下人都觉得他很冤枉。

后来安重诲被边彦温等人告变,明宗下诏当廷盘问,查实是欺诈,将边等斩首。过了几天,凤奏事中兴殿说:“臣听说奸人有诬告重诲的。”明宗说“:这是闲事,朕已经处置了,你可以不必过问。”凤说“:臣所听说的,与国家利害相关,陛下不可认为是等闲小事。”就指着殿屋说:“这个殿之所以尊严宏伟壮丽,是因为栋梁柱石所扶持,倘若折其一栋,去其一柱,就有倾倒的危险了。大臣,就是国家的栋梁柱石,而且重诲生长贫贱之家,历经艰难危险,帮助陛下做了中兴之主,怎能让奸人动摇他呢?”明宗改容谢他说:“你的话很对。”就下诏将彦温等三家灭族。

后来重诲得罪,群臣没人敢为他说话,只有凤多次说重诲尽忠。明宗认为凤是朋党,罢相让他当安国军节度使。凤在镇所得俸禄全部分给将校宾客。废帝即位,召为太子太保。足病回到家里居住,病重,自己用蓍草占卦,把蓍草甩了叹气说:“我家没人活到五十岁,又都贫贱,我今年岁超过五十而又富贵,还有什么可求的呢?”清泰二年(935),病死在家里。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六 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班固
  列传第二十九 殷孝祖 刘勉·李延寿
  列传第七十·刘昫
  卷九 本纪九·赵尔巽
  卷十二 南凉录·崔鸿
  第八十三回 长孙晟献谋制突厥 沙钵略稽首服隋朝·蔡东藩
  第八十回 盅敬宗逆阉肆逆 屈刘蕡名士埋名·蔡东藩
  ◎泰伯之荣典(是岂足为泰伯荣哉)·李定夷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纪昀
  六九五 谕曹文埴着充四库全书处总裁·佚名
  第59章 收买领袖不成功的蒋介石·冯玉祥
  七四 单妈妈·周作人
  外戚世家第十九·司马迁
  卷三十·杨士奇
  隗嚣·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十八·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十八    明 袁表马荧 编王典籍集四七言律诗吴城懐古姑苏城下刺兰桡却忆吴王古市朝香辇路邉春寂寂馆娃宫外草萧萧千年往事空啼鸟半夜疎钟自落潮明发不堪回首处暝烟秋雨过枫桥赋得白鴈送

  • 前集卷三·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前集卷三     元 傅习 编交趾王大明殿侍宴班陪玉笋侍红云日表熈熈瑞气温万派朝宗沧海濶众星环拱紫宸尊雍容湛露歌诗什彷佛钧天入梦魂孤孽秋毫皆帝力愿殚忠赤报深恩送驾至上都过关口而回控辔

  • ◆剧话卷下·李调元

    “太公封神传”剧,按《唐书礼仪志》:“武王伐纣,雪深丈余。五车二马,行无辙迹,诣营求谒。武王怪而问焉。太公曰:‘此必五方之神,来受事耳。’遂以名召入,各以其职命焉。”太公《金匮》亦详其事

  • 梁本纪上第六·李延寿

    梁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姓萧氏,与齐同承淮阴令整。整生皇高祖辖,位济阴太守。辖生皇曾祖副子,位州治中从事。副子生皇祖道赐,位南台治书侍御史。道赐生皇考,讳顺之,字文纬,于齐高帝爲始族弟。皇考外甚

  • 卷之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三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十 兼管巡盐御史曹寅奏报禁革浮费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十三日 兼管巡盐御史臣曹寅谨奏:为报明禁革浮费事。 窃臣寅由苏州调补江宁织造,历任十有五年,即闻巡盐御史于每年额引之外,有盐二十斤,名为院费,故御史与笔帖式有三十万两之羡馀,因此条充织造衙门钱粮。其承

  • 第九十四卷 文苑 二 一·缪荃孙

    扬 州 府 二 明汪广洋汪广洋,字朝宗,高邮人,流寓太平。太祖渡江,召为元帅府令史。累进中书右司郎中。知骁骑卫事,参常遇春军务。下赣州,拜江西参政。洪武元年,山东平,命理行省,抚纳新附,民甚安之。召入,为中书省参政。

  • 史记集解卷五十·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楚元王刘交者髙祖之同母【徐广曰一作父】少弟也字游髙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髙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賔客过巨嫂食【徐广曰汉书云丘嫂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羮尽栎釡賔客以故

  • 卷二百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一经籍考【一】【臣】等谨按圣人设为史官以记言行天子之史凡五太史总而裁之以成国家之典故隋志曰史官既立经籍是兴至於着録之制汉刘向校经传诸

  • 卷三·李廉

    <经部,春秋类,春秋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三      元 李亷 撰桓公【名轨諡法辟土服逺曰桓在位十八年】左氏【注惠公之子隠公之弟母仲子】【周桓王九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左氏【注嗣子位定于初丧而

  • 卷二·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宋 高闶 撰隐公二四年桓王即位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杞二王之後武王克商求夏之後得东楼公封之于杞待以宾礼虽天子犹不敢臣之而莒人敢以兵伐其国夺取其先君所守天子所封之分地此王法所当诛

  • 《孟子課》敘·欧阳竟无

    文武之政在方冊,人存政舉,人亡政熄,故為政在人。然久之而不得其人者,其故何哉?一、畏言聖人;二、不畏鄉愿;三、生死事大、仁義事小;四、貴勢不貴自;五、不知輕利而重義;六、不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七、不知心之為聖;八、不知學之至

  • 无量义经序·佚名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法。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一极正觉任机而通。流转起灭者。必在苦而希乐。此叩圣之感也。顺通示现者。亦施悲而用慈。即救世之应也。根异

  • 卷七·晁迥

    禅源都序上卷有语云性如虚空不增不减何假添补但随时随处息业养神圣胎增长显发自然神妙此即是为真悟真修真证也予爱此语简要纯偹追思巳所立言多合此意予自耆而耋习静不已或于夜坐刹那见光及闻灵响愈觉清彻后看维摩经云

  • 南园漫录·张志淳

    地理杂志。明张志淳撰。十卷。志淳,自号南园野人,宁江(今云南勐海)人。成化进士,官至户部侍郎。 著有《永昌二芳记》。张氏以其见闻,杂考史志,仿洪迈《客斋随笔》、罗大经《鹤林玉露》体例,纂为是编。成书于嘉靖五年(1526),

  • 天台四教仪·谛观

    全一卷。又作四教仪、谛观录。高丽僧谛观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宋初,谛观应吴越王之请,携带天台三大部至我国,投于螺溪义寂门下,深研天台之学,十年后示寂,同门于其故箧中,发现本书,为研究天台教义大纲与观心(实践修行)要略

  • 护法论·张商英

    全一卷。北宋张商英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本论广破欧阳修排佛之说,并驳斥韩愈、程伊川等之佛教观,对照儒、道、释三教之优劣,谓儒教治皮肤之疾,道教治血脉之疾,释教治骨髓之疾,申明佛教之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