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延朗传

张延朗,汴州开封人。在梁朝时以租庸使当郓州粮料使。明宗攻占郓州,得延朗,又让他当粮料使,后移镇宣武、成德,当元从孔目官。明宗即帝位,当庄宅使、宣徽北院使、忠武军节度使。

长兴元年(930),任三司使。唐朝的制度:户部、度支以本司郎中、侍郎判其事,因此有盐铁转运使。后因战争,以国计为重,便叫宰相兼任这个职务。乾符(874~879)以后,天下大乱,国用空虚,开始设置租庸使,用兵无常规,随时征敛,兵罢停征。后梁兴起,正式设置租庸使官职,管全国钱粮,废去盐铁、户部、度支的官职。庄宗灭梁,继承此制未改。明宗即帝位,杀租庸使孔谦,废去租庸使这个官职,用大臣一人判户部、度支、盐铁,号称判三司。延朗请求设置三司使,明宗让中书讨论此事。中书按唐朝旧例,授延朗特进、工部尚书,任诸道盐铁转运使,兼判户部度支事。明宗下诏用延朗当三司使,排列在宣徽使下。三司置使从此开始。

延朗自认为有心计,以三司为己任,然而天下钱粮也没什么明白账。明宗常出外游玩,召延朗一起吃饭,延朗不去,请使者回报说:“三司事忙,无空余时间。”听见的人都笑他。历任泰宁、雄武军节度使。废帝用他当吏部尚书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判三司。

晋高祖有二心,在太原的三司财货,延朗都调运走了,高祖对此非常愤恨。晋兵叛乱,废帝想亲征,但心里害怕高祖,迟疑不决,张延朗与刘延朗等人劝帝必须亲征。延朗征发诸道民众为丁,并且搜刮民间马匹,丁马未到,晋兵已入京城,晋高祖捉住延朗杀掉。

猜你喜欢
  李王邓来列传第五·范晔
  列传第三十三 颜延之·沈约
  ●卷三·刘一清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六·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五○一 贵州巡抚图思德奏续经查获奉禁各种书籍解京销毁折(附清单一)·佚名
  管蔡世家第五·司马迁
  谢迁传·张廷玉
  卷四十八·佚名
  卷四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某·唐圭璋

      失调名   □□□□皆阝□□流垂□断崖依旧横碧。□□独有千古文章,铿鍧炳耀,不与名□□□□□□□□□□□□尽□□远□□□□□□□不□□拳石。举杯相属,坐还有此客。

  • 第六出 双订·李渔

    〖玉女步瑞云〗〖传言玉女〗(生上)海郡荒凉,恶杀此时游况。〖瑞云浓〗准备着月明归舫。小生柳毅,别了张伯腾,来到东海访友。不料此地甚是荒凉,游兴萧然之极。欲返山阴之棹,又为地主苦留。终日坐在旅邸之中,好生寂寞。今日天气

  • 卷一·龙榆生

    〖袖珍指南:以行断句;^表仄韵;-表平韵〗★★★★★★★★★★★★★★★★★★★01 李白 二首 录自明翻宋刊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 卷二百二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原注庙有吴道子画五圣图唐书高宗乾封元年追尊老子爲玄元皇帝制两京诸州各置庙在东都者改爲太微宫此诗作於称庙之时当是开元

  • 论诗绝句三十首·元好问

    第一首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汉谣,指汉乐府民歌。魏什,指建安诗歌。什,《诗经》的雅、颂,以十篇为一卷,称为&ldquo;什&rdquo;,后来便以&ldquo;什&rdquo;指诗篇。泾渭各清浑,泾水、渭

  • 卷六十·志第十三·天文十三·脱脱

        ◎天文十三   ○流陨四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癸亥,星出西南,如盂,东北急流,入尾距星没,青黑,无尾迹,明烛地。   崇宁元年三月庚辰,星出张,如金星,西南急流,至浊没,赤黄,有尾迹,明烛地。五月丁卯,星出尾,如杯,西南慢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正统三年九月壬午朔升浙江布政司左参政饶礼为河南布政司左布政使王哲为湖广布政司左布政使知府李晟为河南布政司左参政员外郎甄完为广西布政司左参议主事马骥为浙江布政司左参议监察御史左瑺为广东布政司右参议佥事林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阿桂

    九月庚辰阿尔泰岳钟璜奏言金川与绰斯甲布九土司攻鬬一案【臣】等防同出口查办先令委员传示各土司随于八月十三日起程兹行抵维州据副将董天弼知州王采珍禀称奉传各土司齐集丹坝适遇郎卡差人跪于岭上喊禀愿退碉卡只求准

  • 卷二十五·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五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晋文公之伯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

  • 王导·苏辙

    西晋之士,借通达以济淫欲,风俗既败,夷狄乘之,遂丧中国。相随渡江,而此风不改,贤者知厌之矣,而不胜其众,俗乱于下,政弊于上,而莫能正也。东晋之不竞,由此故耳。是时王导为相,达于为国之体,性本宽厚容众,众人安之。然生于衍、澄之间,不

  • 春秋长历卷九·陈厚耀

    右谕德陈厚耀撰长历退两月谱【自隐元年至桓十八年止】隐元年【己未】正小庚辰二大己酉三大己卯四小己酉五大戊寅【辛丑二十四日】六小戊申七大丁丑八小丁未九大丙子十小丙午【庚申十五日】十一大 乙亥十二小乙巳

  • 卷七·张洽

    <经部,春秋类,张氏春秋集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七宋 张洽 撰成公【召黒肱宣公之子母穆姜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虽无王命而有父命故书】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无冰【建丑之月夏之季冬无冰常燠也

  • 卷九十六·佚名

    △勤授长者会第二十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荆无复烦恼得上调伏,犹如大龙。所作已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心得自在。最上应供。众所

  • 大乘起信论(真谛译)·马鸣

    ○序(梁扬州僧智恺作)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无边。与凡圣为依,众法之本。以其文深旨远,信者至微。故于如来灭后六百余年,诸道乱兴,魔邪竞扇,于佛正法,毁谤不停

  • 瑜伽论记卷第十一(之上)(论本第四十四至四十五)·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第四十四供养亲近无量品上来七品明自利利他自分行讫。自下二品明其胜进。于中初供养品总明自利利他随缘造修之行。后菩提分品明其内证之行。今此品中广明供养三宝亲近善友修四无量故以题名。文中先问后

  • 晋五胡指掌·张大龄

    三卷。明张大龄撰。此书主要论述与晋代并立的五个少数民族即匈奴鲜卑、羯、氐、羌的发展、风俗、民情等,所论中肯简明,叙次编排简炼得当,文辞雅致,引证精详,且一改历代贬斥少数民族之意。此书有旧抄本。

  • 三易备遗·朱元升

    南宋朱元昇撰。十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专述《连山》、《归藏》、《周易》之旨,故称《三易备遗》。首卷述“河图洛书”,二至四卷述《连山》,五至七卷述《归藏》,八至十卷述《周易》。书前载铉翁《进书状》及元昇《自

  • 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圆悟克勤

    亦名《碧岩集》、《圆悟老人碧岩录》、《圆悟碧岩集》。禅宗临济宗偈颂、评唱资料汇编。十卷。宋克勤述,弟子普照等于宋建炎二年(1128年)春天编辑成书。克勤,俗姓骆,号佛果,赐名圆悟。生于宋嘉祐八年(1063年),卒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