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符习传

符习,赵州昭庆人。年少时在赵王王..部下为军校,自从晋军救赵并在柏乡击破梁军后,赵常常派习出兵跟随晋军作战。晋军屯兵德胜,张文礼杀赵王王..上书庄宗,要求符习归赵。庄宗同意了,习大哭说:“臣世代居赵,受赵王大恩,王曾赐剑与臣叫我自己努力,现在听说王死了,想用剑自杀,又转念实在无益,请求进攻赵,活捉奸贼为王报冤。”庄宗感动,就派阎宝、史建瑭等帮助符习讨伐文礼,任命习为镇州兵马留后。习攻文礼不下,庄宗又派别的将领攻破。任习为成德军节度使,习推辞不敢接受,又以相、卫二州为义宁军,用习为节度使,习推辞说“:魏博六州,霸王之府啊,不应分割而变弱,情愿授给臣河南一镇,让我自己去攻取它。”即用习为天平军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习也没有去攻取。后来移镇安国,又移镇平卢。

赵在礼作乱,派习率镇兵讨伐。习还未到魏,明宗兵变,习不敢进兵。明宗派人去招他,习到胙县见明宗,认为明宗兵变不正当,所以去留之意未定,霍彦威劝他说“:主上要杀者十人,你排第四,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习才下定跟随明宗的决心。平卢监军杨希望听说习被明宗召去,就用兵包围习的家属,准备杀掉。指挥使王公俨是希望最相信的人,劝希望说“:内侍尽忠朝廷,杀反者家属,谁敢不从?应分兵守城,以防外变,习家不足虑。”希望相信了,就完全把兵分去守城,公俨捉住希望斩了,习的家属因此得免死。但公俨宣传说青州人不喜欢习管制得又严又急,不愿意习再回来,因此自求当节度使。明宗用霍彦威代替习镇守平卢,授公俨登州刺史。公俨迟迟不肯听从命令,房知温将他捉住杀掉。习再次镇守天平,后移镇宣武。

安重诲从来不喜欢符习,巴结安从诲的人上奏习厚敛汴州人,就以太子太师免官回归昭庆家乡,派他的儿子令谦为赵州刺史来奉养他。习因为无罪失职,心情郁闷,纵猎剧饮以自乐。过了一年多,中风死。赠太师。

习有二子:令谦、蒙。令谦有勇力,善骑射,因父亲的关系当了将官,官至赵州刺史,有善政,死于州任上,州人哭泣送葬者数千人,当时号为良刺史。蒙,少年好学,性情刚烈直爽,任成德军节度副使。后来在晋做官升至礼部侍郎。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三 杨素弟约 从父文思 文纪·魏徵
  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张廷玉
  卷五·浦起龙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汪楫
  第五十七回 葬太后陈球伸正议 规嗣主蔡邕上封章·蔡东藩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八十四·佚名
  卷之三十六·佚名
  ●宰惠紀略卷一·柳堂
  皇王大纪卷七十二·胡宏
  列传卷第二十六 高丽史一百十三·郑麟趾
  战国策卷四·鲍彪
  鹊桥相会·胡兰成
  职官七○·徐松
  刑法二·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宛丘集补钞·吴之振

    张耒七夕歌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银河云作桥。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织成云雾紫星衣,辛苦无权容不理。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贪欢不归天

  • 卷五百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八李频送友人往太原离亭聊把酒此路彻边头草白雁来尽时清人去游汾河流晋地塞雪满幷州别後相思夜空【一作遥】看北斗愁【一作明日相思起萧条上北楼】旅怀万里共心论徒言吾道存奉亲无别

  • 卷六十八·志第二十一·律历一·脱脱

        ◎律历一   ○应天 乾元 仪天历   古者帝王之治天下,以律历为先。儒者之通天人,至律历而止。历以数始,数自律生,故律历既正,寒暑以节,岁功以成,民事以序,庶绩以凝,万事根本,由兹立焉。古人自入小学,知乐知数,

  • 敬乡录卷八·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陈亮字同父永康人所居名龙窟世称龙州先生童幼时受知周防政葵为上客隆兴再议和公独以为非既荐于乡着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后入太学议不合弃去淳熙五年伏阙三上书孝宗惊异诏诣政事堂时相使人谕意示恩公不应又

  • 卷四十八 蜀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陈寿

    (孙亮传、孙休传、孙皓传)孙亮传,孙亮,字子明,孙权的小儿子。孙权年岁已高,而孙亮是最小的儿子,故此对他特别关心。孙亮的姐姐全公主,曾经诬陷太子孙和及其母亲,心中一直不安,因此想依赖孙权爱孙亮的心意,多次称赞全尚的女儿,劝孙

  • 卷二百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一物异考恒雨宋理宗宝庆二年三月久雨 三年七月久雨 绍定五年五月积隂霖霪历夏徂秋 瑞平三年七月霖雨害稼 嘉熙二年七月霖雨不止烈风大

  • 123.王猛扪虱谈天下·林汉达

    桓温第一次北伐驻军灞上的时候,有一天,一个穿着一身破旧短衣的读书人到军营前求见桓温。桓温正想招揽人才,听说来了个读书人,很高兴地接见了他。这个读书人名叫王猛,从小家里很贫困,靠卖畚箕过活。但是他挺喜欢读书,学问渊博

  • 张澹如·佚名

    张澹如先生小传张先生名鉴字澹如浙江吴兴县南浔镇人也少颖异绝伦富于治事才遇疑难事立断不移晷在逊清之季年浔镇以殷富著而俗习囿于固僿鲜具世界眼光者惟先生与伯兄弁群公创立学校开风气先遐迩因以成材者甚众先生家故

  •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今闻公令如冦仇第二十五·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古者离散其民,而陨失其国者,其常行何如?”晏子对曰:“国贫而好大,智薄而好专;贵贱无亲焉,大臣无礼焉;尚谗谀而贱贤人,乐简慢而玩百姓;国无常法,民无经纪;好辩以为忠,流湎而忘国,好兵而忘民;肃于罪诛,而慢于庆赏;乐人之哀

  • 应酬·洪应明

    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倚高才

  • 考功名第二十一·苏舆

      考 之法。考其所積也。天道積聚眾精以為光,聖人積聚眾善以為功。故日月之明,非一精之濼也;聖人致太平,非一善之功也。明所從生,不可為源,善所從出,不可為端,量勢立權,因事製義。故聖人之為天下同利也,其猶春氣之生草也,各因

  • 伯牙琴 全文·邓牧

    见尧赋吴君自号渔隠,富春老儒也,以见尧名斋,予为赋之古有圣人作君作师,忧民之溺由巳之溺,忧民之饥由已之饥,故能治九年之昏垫,播艰食于烝黎,其徳泽所浸,如时雨之化,其功用所及,如春阳之熙。盖圣人在位,问之朝野,而朝野已不知。今也

  • 卷十六·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六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文公二经【辛丑】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杜须句鲁之封内属国也僖公反其君之后邾复灭之书取易也例在襄十三年○句其俱反】遂城郚【杜无传因伐邾师以城

  • 阅竟无居士近刊·太虚

    距今三十三载,我参加金陵刻经处杨仁老所办只桓精舍,时竟无居士──欧阳渐──亦每函杨仁老问研佛学,尝见其手扎,颇涉法界观义,始心识其人。民元,居士与李政纲等办佛教会,我则办佛教协进会,嗣闻继主杨仁老刻经事。民七,我于沪上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录·太虚

    ──十年冬在杭州省教育会讲──今说此经,先说经题,次说经文。经题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八字,先分说,次贯通说。分为四:一、般若,二、波罗密多,三、心,四、经。一、般若:梵音,译曰智慧。今仍用般若者,古人翻经,有五种不翻

  • 三姓山川纪·祁寯藻

    《三姓山川纪》仅五千余字,记载三姓(今属黑龙江省泣兰、境内窝肯哈达山、马鞍山、朱尔山、巴彦哈达山、阿吉玛玛山、大瓦丹山等四十八座山峰,老岭一座,短羊、凤凰硷子二座,大迎门石、小迎门石二座,古木呐城旧城遗址一

  • 千佛因缘经·佚名

    一卷,秦罗什译。说现劫千佛之因缘。佛在耆阇崛山,与五千比丘,八万四千菩萨俱。是诸菩萨,各各自说过去因缘,声遍大千,天龙八部皆悉集会。世尊从石室出,入大众中。跋陀波罗菩萨敷座,诸菩萨等璎珞供佛,请问千佛过去因缘?佛为说种种

  • 中部经典·佚名

    南传巴利文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分为三篇十五品,共收经一百五十二部。其中九十八部与《中阿含经》大体相同。《中部》的汉译本名为《中部经典》,其节选本由近代芝峰译出,收入《普慧藏》、《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