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八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八

李频

送友人往太原

离亭聊把酒此路彻边头草白雁来尽时清人去游汾河流晋地塞雪满幷州别後相思夜空【一作遥】看北斗愁【一作明日相思起萧条上北楼】

旅怀

万里共心论徒言吾道存奉亲无别业谒帝有何门水宿惊涛浦山行落叶村长安长梦去欹枕即闻猿

送裴御史赴湖南

关【一作开】门鸟道中飞传复乘骢暮雪离秦甸春云【一作雷】入楚宫平芜天共濶积水地多空使府悬帆去【一作待】能消几日风

送姚郜先辈赴汝州辟

行李事寒天东来聘礼全州当定鼎处人去偃戈年雷

【一作风】雨【一作雨雪】依嵩岭桑麻接楚田遥知清夜作不是借戎篇【第三联同後送姚评事诗】

初离黔中泊江上

去去把青桂平生心不违更蒙莲府辟兼脱布衣归霁岳【一作碧岫】明残雪清波漾落晖无穷幽鸟戏【一作兴】时向【一作日起】棹前飞

黔中酬同院韦判官

平生同所为相遇偶然迟各着青袍後无归白社期江流来絶域府地管诸夷圣代都无事从公且赋诗

和范秘书襄阳旧游【一作和范酇先辈话襄阳旧游】

聼话扬帆兴初从岘首还高吟入白浪遥坐看【一作看出】青山枯木【一作古树】猿啼爽寒【一作空】汀鹤步【一作立】闲秋来关【一作南】去梦几夜度【一作过】商顔【一作关】

秋夜山【一作日江】中思归寄友人

萧条对秋色相忆在云泉木落病身起潮平归思悬凉钟山顶寺暝火渡头船此地非吾土淹留又一年

自黔中东归旅次淮上

行旅本同愁黔吴复阻修半年方中路穷节到孤舟夕霭垂隂野晨光动积流家山一夜梦便是昔年游

江夏春感旧

东风出海门处处动林园泽国雪霜少沙汀花木繁暖鱼依水浅晴雁入空翻何处阳和力生萍不驻根

眉州别李使君【一作眉山留献张端公】

回首雪峰前朱门心杳然离人自呜咽流水莫潺湲毒草通蛮徼秋林近漏天一生从此去五字有谁怜

送许棠及第归宣州

高科终自致志业信如神待得逢公道由来合贵身秋归方觉好旧梦始知真更想青山宅谁为後主人

黔中罢职将泛江东

黔中初罢职薄俸亦无残举目郷关远携家旅食难野梅将雪竞江月与【一作共】沙寒两鬓愁应白何劳【一作劳心】把镜看

长安书事寄所知

帝里本无名端居有道情睡魂春梦断【一作短】书兴晚窗明老拟归何处闲应过此生江湖终一日拜别便东行

酬姚覃

不见又相招何曾诉寂寥醉眠春草长吟坐夜灯销泪堕思山切身归转路遥年年送别处杨柳少垂条

春日鄜州赠裴居言

虽将身佐幕出入似闲居草色长相待山情信不疎灯前春睡足酒後夜寒余笔硏时时近终非署簿书

送于生入蜀

家吴闻入蜀道路颇乖离一第何多难都城可少知江山非久适【一作恋】命数未终奇况又将寃抱经春杜魄随

送许棠归泾县作尉

青桂复青袍一归荣一高县人齐下拜邑宰共分曹遶郭看秧插寻街聼茧缫封侯万里者燕颔乃徒劳

友人话别

论交虽不蚤话别且相亲除却栖禅客谁非南陌人半生都返性终老拟安贫愿入白雪社高眠自致身

山居

欲出穷吾道东西自未能卷书【一作帘】唯对鹤开画【一作卷】独留僧落叶和云扫秋山共月登何年石上水夜夜滴高层

寄范郎中

蔾杖山中出吟诗对【一作独】范家相知从海峤寄食向京华名宦成何报清眸未纵賖临卭梦来往雨雪满襃斜

书怀

宦途从不问身事觉无差华髪初生女沧洲未有家却闲思洞穴终老旷桑麻别访栖禅侣相期语劫沙

越中行

越国临沧海芳洲复暮晴湖通诸浦白日隐乱峰明野宿多无定闲游免有情天台闻不远终到石桥行

春日南游寄浙东许同年

孤帆处处宿不问是谁家南国平芜远东风细雨斜旅怀多寄酒寒意欲留花更想前途去茫茫沧海涯

明州江亭夜别段秀才

离亭向水开时候复蒸梅霹雳灯烛【一作烛灯】灭蒹葭风雨来京关虽【一作谁】共语海峤不同回莫为蓴鲈美天涯滞尔才

临岐留别相知

百岁竟何事一身长远游行行将近老处处不离愁世路多相取权门不自投难为此时别欲别愿人留

鄂渚湖上即事

杜门聊自适湖水在窗间纵得沧洲【一作江】去无过白日闲多慵空好道少贱早凋顔独有东山【一作峰】月依依自往还

辞夏口崔尚书

一饭仍难受依仁况一年【一作淹留已半年】终期身可报不拟骨空鑴城晚风高角江春浪起船同来【一作曾同】栖止地独去塞鸿前

秦【一作春】原早望

一忝郷书荐长安未得回年光逐渭水春色上秦台燕掠平芜去人冲细雨来东风生故里又过几花开

送友人之扬州【一作游淮南】

一别长安後晨征便信鸡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緑树丛垓下青芜阔楚西路长知不恶随处得【一作好】诗题

过四皓庙

东西南北人高迹自相亲天下已归汉山中犹避秦龙楼曾作客鹤氅不为臣独有千年後青青庙木春

陕下怀归

故园何处在零落五湖东日暮无来客天寒有去鸿大河氷彻塞高岳雪连空独夜悬归思迢迢永漏中

送徐处士归江南

行行野雪【一作云】薄寒气日【一作已】通春故国又芳草沧江终白身游归花落满睡起鸟啼新莫惜闲书扎西来问旅人【一作不得无来札空令借问人】

鄜州留别王从事

相识未十日相知如十年从来易离别此去忽留连路险行冲雨山高度隔天难终清夜坐更聼说安边

长安夜怀

匹马西游日从吴又转荆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梦永秋灯灭吟余晓露明良时不我与白髪向秦生【一作头盈】

冬夜山中寻友【一作僧】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一作夜山深雪後月下独寻师】若得长闲日应无暂到【一作别】时叶寒凋欲尽泉冻落还迟即此天明去重来未有【一作又未】期

送刘山人归洞庭

君逐云山去人间又絶踪【一作去意无人会唯应道是从又作却共归云去高眠最上峰】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疎钟秋尽草【一作户】虫急夜深山雨重平生心未已岂得更相从【一作当时同隐者分得几株松】

古意

白马游何处青楼日正长凤箫抛旧曲鸾镜嬾新妆玄鸟深【一作空】巢静【一作语】飞花入户香虽非窦滔妇锦字已成章

避暑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隂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中二联同後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诗】

送吴秘书归杭州

为客得从容官清料复重海崖归有业天目近何峰是处通春棹无村不夜舂马卿夸贵逹还说返临卭

中秋对月

秋分一夜停隂魄最晶荧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聼

八月上峡【一作八月峡口作】

万里巴江【一作西南】水秋来满峡流乱山无陆路行客在孤舟汹汹滩声急冥冥树色愁免为三不吊已【一作终】白一生头

送狄明府赴九江

字人修祖德清白定闻传匹马从【一作离】秦去孤帆入楚悬关中寒食雨湖上暑衣天四考兼重请【一作摄】相知住几年

陕下投姚谏议

旧业在东鄙西游从楚荆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梦永秋灯灭吟孤晓露明前心若不遂有耻却归耕

关东逢薛能

何处不相思相逢还有时交心如到老会面未为迟苦学缘明代劳生欲白髭唯君一度别便似见无期

富春赠孙璐

天柱与天目曾栖絶顶房青云求禄晚白日坐家长井气通潮信牕风引海凉平生诗称【一作稿】在老逹亦何妨

送友人游蜀

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星临劒阁动花落锦江流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

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

古木有清隂寒泉在下深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甚思中夜话何路许相寻

送胡休处士归湘江【一作南】

见说【一作话】湘江【一作荆湘】切长愁有去时江湖秋涉远雷【一作风】雨【一作电】夜眠迟旧业多归兴空山尽老期天寒一瓢酒落日醉【一作拟】留谁

峡州送清彻上人归浙西【一作送清江上人归东林】

风涛几千里归路半乘舟此地难相遇【一作别】何人更共游【一作留】坐经嵩顶夏行值洛阳秋到寺安禅夕江云满【一作过】石楼

送僧入天台

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他时授巾拂莫为【一作说一作道】老无能

回山後寄范酇先辈

高楼会月夜北雁向南分留住经春雪辞来见夏云遥空江不极絶顶日难曛一与山僧坐无因得议文

长安送友人东归

白社思归处青门见去人郷遥【一作连】茂苑树路入广陵尘海日潮浮晓湖山雪露【一作带】春犹期来帝里未是得闲人【一作身】

深秋过源宗上人房【房一作方丈】

到日值揺落相留山舍空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方从聼话後不省在愁中【第二联同後暮秋宿清源上人院时】

秋日登山阁

苍苍山阁晚杳杳隙尘秋偶上多时立翻成尽日愁草平连邑动河满逐江流下视穷边路行人在陇头

秋宿慈恩寺遂上人院【一作送宋震先辈赴青州】

满阁终南色清宵独倚栏风高斜汉动叶下曲江寒帝里求名老空门见性难吾师无一事不似在长安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

居与鸟巢邻日将巢鸟亲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不知诸祖後传印是何人【後二聨同後赠立规上人诗又同後题栖云寺立上人院诗】

送友人入【一作之】蜀

天际蜀门开西看举别杯何人不异礼上客自怀才夜涧青林发秋江渌水来临卭行乐处莫到白头回

赠同官苏明府

山中畿内邑别觉大夫清簿领分王事官资寄野情闲斋无狱讼隐几向泉声从此朝天路门前是去程

送厉图南往荆州觐伯

云水入荆湘古来鱼鸟郷故关重隔远春日独行长山溜含清韵江雷吐夜光郡中词客会游子更升堂

山中夜坐

归家来几夜倏忽觉秋残月满方塘白风依老树寒戏鱼重跃定惊鸟却栖难为有门前路吾生不得安

送台州唐兴陈明府

见说海西隅山川与俗殊宦游如不到仙分即应无瀑布当公署天台是县图遥知为吏去有术字惸孤

夏日过友人檀溪别业

暑天宜野宅林籁爽泠泠沙月邀开户岩风助扫庭鹭栖依緑筱鱼跃出清萍客抱方如醉因来得暂醒

自江上入关

尽室寄沧洲孤帆独泝流天涯心似梦江上雨兼秋文字为人弃田园被债收此名如不得何处拟将休

冬夜和范秘书宿秘省中作

每日【一作入】得闲吟清曹阙下深因知遥夜坐别有远山心芸细书中气松疎雪後【一作上】隂归【一作几】时高兴足还复插朝簪

送友人游太原

孤帆几日悬楚客思飘然水宿南湖夜山离旧国年秋风高送雁寒雨入停蝉此去勤书札时常中路传

江上居寄山中客【一本无居字中字】

山後与山前相思隔叫猿残云收树末返照落江源苦雨秋涛涨狂风野火翻朝来卖药客遇我逹无【一作君】言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五百零五·彭定求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一·邵雍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汤显祖
  讽谕二 古调诗五言 凡五十八首·白居易
  卷一百九十三·徐世昌
  后序·赖良
  卷二十四·陆游
  卷十·韩淲
  卷297 ·佚名
  提要·吕诚
  卷三百四十七·曹学佺
  卷七十七·陈廷敬
  许棐词作鉴赏·佚名
  唐风集巻三·杜荀鹤
  提要·危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荆溪集钞·吴之振

    丁酉四月一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风宿椆陂江口虫声两岸不堪闻,把烛销愁且一尊。谁宿此船愁似我,船篷犹带烛烟痕。千里江山一日程,出山似被北风嗔。东窗水影西窗月,并照船中不睡人。馀干溯流至安仁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

  • 帝纪第六 孝昭高演·李百药

    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之母弟也。幼而英特,早有大成之量,武明皇太后早所爱重。魏元象元年,封常山郡公。及文襄执政,遣中书侍郎李同轨就霸府为诸弟师。帝所览文籍,源其指归而不好辞彩。每叹云:“虽盟津之师

  • 魏本纪第三·李延寿

    高祖孝文皇帝讳宏,献文皇帝之太子也。母曰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室,天地氛氲,和气充塞。帝洁白有异姿,襁褓岐嶷,长而弘裕仁孝,绰然有人君之表。献文尤爱异之。三年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五年,受禅。延兴

  • 卷下·马缟

     古今音乐、鸟兽、鱼虫、龟鳖等部,凡六十八门。  ○雉朝飞  犊沐子所作也。齐处士,涽宣王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雌雄相随,意动心悲,乃作《雉朝飞》曲,以自伤焉。其声中绝。魏武帝宫人有灵女者,故冠军阴并之姊,年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六·陈厚耀

    宋史宋世家防子启者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防子数諌纣不听防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諌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諌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于是太师少师乃劝防子去遂行周武王伐纣克殷防子

  • 附记·陈寅恪

    史家纪事自以用公元西历为便,但本稿所引资料本皆阴历,若事实发生在年末,则不能任意改换阳历。且因近人所编明末阴阳对照表多与当时人诗文集不合,不能完全依据也。又记述明末遗民之行事而用清代纪元,于理于心俱有未安。然若

  • 卷之五百七十二·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夏四月。辛酉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丁卯皆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端方等、据电奏、请将江北米谷杂粮厘捐。

  • 提要·徐紘

    臣等谨案明名臣琬琰录二十四卷续录二十二卷明徐纮编纮字朝文武进人弘治庚戍进士以刑部郎出为广东按察司佥事分巡岭东终于云南按察司副使是书乃仿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而作所辑自洪武迄弘治九朝诸臣事迹前录所载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纪昀

    循吏传元○元谭澄臧梦解【陆垕】 许维桢许楫田滋卜天章耶律伯坚段直温都尔 杨景行 干文传 林兴祖观音努 周自强 白景亮王艮卢琦刍伯颜刘秉 直 许义夫谭澄臧梦解 【陆垕】许维祯许楫田滋卜天璋耶律伯坚段直温都

  • 卷三十一 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范晔

    (郭伋、杜诗、孔奋、张堪、廉范、王堂、苏章、羊续、贾王宗、陆康)◆郭伋传,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高祖父郭解,武帝时以任侠闻名。父郭梵,为蜀郡太守。郭伋少时就有志行,哀帝平帝时征召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陽都尉。王莽时为上

  • 卷五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九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馆阁上仁宗乞开内馆恢景德之制谢 绦臣闻唐室丽正史官之局并在大明华清宫内太宗肇造三馆更立秘阁于昇龙门左亲飞白题额作赞刻石于阁下景德中图书寖广大廷天下英俊

  • 经济文衡后集卷六·佚名

    宋 滕珙 撰汉高祖唐太宗类论汉祖唐宗只是暗合于道答陈同父此段谓汉唐之君全体却只在利欲上夫人只是这个人道只是这个道岂有三代汉唐之别但以儒者之学不传而尧舜禹汤文武以来转相授受之心不明于天下故汉唐之君虽或不

  • 卷一百三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五存旧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三十四【补本】郊特牲第十一礼记八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八郊特牲第十一礼记郑氏注【足利本】郊特牲至尚腵脩而

  • 卷十二·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十二皇极经世书六观物外篇下以物喜物以物悲物此发而中节者也石之花盐消之类是也水之木珊瑚之类是也水之物无异乎陆之物各有寒热之性大较则陆为阳中之隂而水为隂中之

  • 六 杜威的思想·胡适

    杜威先生的哲学的基本观念是:&ldquo;经验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应付环境&rdquo;,但是应付环境有高下的程度不同。许多蛆在粪窖里滚去滚来,滚上滚下;滚到墙壁,也会转湾子。这也是对付环境。一个蜜蜂飞进屋里打几个回旋,嗤的一声直

  •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二之下·李通玄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第三修行住。忍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南义如前云。从此南行六十由旬者。以明从十二缘观竟。重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上现行分别。一一根中所有现行分别。皆悉解脱。以前十二缘生观。观六根名色识三种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七·隐元

    嗣法門人行砥編福州府福清縣黃檗山萬福禪寺語錄元旦上堂。師云。乾坤再造佛祖重興。陶鎔德重雨露恩深。林泉倍慶。草木增榮。新日月循環世界三千舊家。風羅列峰巒。十二長舌溪聲演不傳之玅旨。淨身山色裏無位之真人。

  •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宗密

    佛典注疏。唐宗密述,宋子璿治定。二卷。是《金刚经》各家疏注的辑要。书首序文略述《金刚经》成书缘起及大义。正文分为二:初解经题、后释经文。“释经文”又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疏解时先举经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