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应酬

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

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赏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奋迅以为速者,多因速度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适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故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脑;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蚋而仍集。

仇边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难防;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难脱。

膻秽则蝇蚋丛嘬,芳馨则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

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

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

落落者,难合亦难分;欣欣者,易亲亦易散。是以君子宁以刚方见惮,毋以媚悦取容。

意气与天下相期,如春风之鼓畅庶类,不宜存半点隔阂之形;肝胆与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彻群品,不可作一毫暧昧之状。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且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鸿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总非当机作用;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了手工夫。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盂水同圆。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廉所以戒贪。我果不贪,又何必标一廉名,以来贪夫之侧目。让所以戒争。我果不争,又何必立一让的,以致暴客之弯弓。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处世而欲人感恩,便为敛怨之道;遇事而为人除害,即是导利之机。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君子严如介石而畏其难亲,鲜不以明珠为怪物而起按剑之心;小人滑如脂膏而喜其易合,鲜不以毒螫为甘饴而纵染指之欲。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隐,虽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涉世者宜蕃择之,慎毋贪黄雀而坠深井,舍隋珠而弹飞禽也。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之人;构千楹而招来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解斗者助之以威,则怒气自平;惩贪者济之以欲,则利心反淡。所谓因其势而利导之,亦救时应变一权宜法也。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雪忿不若忍耻为高。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若直节之为真。

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先达笑弹冠,休向侯门轻曳裾;相知犹按剑,莫从世路暗投珠。

杨修之躯见杀于曹操,以露己之长也;韦诞之墓见伐于钟繇,以秘己之美也。故哲士多匿采以韬光,至人常逊美而公善。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畚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望重缙绅,怎似寒微之颂德。朋来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猜你喜欢
  近思録集注卷一·江永
  卷十七·程端学
  提要·毛奇龄
  第十一章 16·辜鸿铭
  卷二十七·鄂尔泰
  凡例·鄂尔泰
  卷八 燕礼第六之二·李如圭
  序·魏了翁
  卷六·姚炳
  卷三十五·佚名
  卷一百一·佚名
  毗尼后集问辩·智旭
  略评外道唐焕章·太虚
  大乘之革命·太虚
  卷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梁章钜

      ◎许福祉  许福祉,自号梦槐老人,闽县人,醴陵县知县兰臬先生(弼)之配,河南府知府北瀛太守(鲲)之母,余叔母许太淑人之胞妹也。生长名门,通诗礼,然虽喜吟咏,而从不存稿。晚年家遭多故,乃偶藉诗以写哀忱,读者伤之。有《玉尺山堂存

  • 第四折·郑光祖

    (冲末扮殿头官引卒子上,云)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小宫乃殿头官是也。今日早朝,飞报军情来,奏说俺唐元帅为观看北邙山,教魏王李密所获,圣人差刘文静为使,赍敕与李密讲和去。不想李密

  • 卷一百八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八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雪溪诗集【三】王铚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我渡溪水寻花村羣峰势若万马奔酣酣春色雪初霁霭霭野气山犹昏琼楼金阙涤地尽松栢半带斤斧痕要还清净扫尘俗

  •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姓名爵里一帝系世祖皇帝【讳呼必赉睿宗第四子宪宗弟初以太弟分藩漠南汉地驻兆呼鲁庚申即帝位建元曰中统至元八年始建国号曰大元十三年乃定江南在位三十五年谥曰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文宗皇

  • 卷八·毕沅

      ◎宋纪八 ∷起阏逢阉茂九月,尽柔兆困敦十一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开宝七年辽保宁六年   九月,癸亥,命颍州团练使曹翰领兵先赴荆南,丙寅,复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侍卫马军

  •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纪昀

    列传唐 【二十八】○唐二十八魏元忠 韦安石【陟 斌 叔夏绦 抗】郭元振魏元忠韦安石郭元振△魏元忠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为太学生跌荡少检久不调盩厔人江融晓兵术元忠从之游尽传所学仪凤中吐蕃数盗边元忠上封事洛阳宫

  •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司马迁

    徐世英 译注【说明】萧何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篇紧紧围绕这一方面,塑造了萧何这一历史人物,描述了他的卓越功勋。萧何眼光远大,深谋远虑。作为刘邦的助

  • 两粤梦游记·马光

    吴县马光涑庵撰余幼不慧,长失学,偃蹇食贫,蹭蹬于名场者二十四载。己卯春,改赴北雍,为破釜沈舟之计;复以次场一字失格,摈于外闱,进退维谷,几不欲生。询之日者云:流年大运,即有发迹之日也。殊讶其妄。落魄无聊,适冯仲光过访相慰,语次

  • 卷十一大计·冯煦

    凡大计,三年一次。以寅巳申亥年分举行。吏部于举行之年请旨通行各督抚遵照办理。以上年十二月内具题。其届期督抚新任旧任官未核定者,准奏请展限。布政使到任未及三月亦准奏展。如已核定者,即列旧任官衔名,用印代送,不展限

  • 读四书丛说卷一·许谦

    元 许谦 撰自天运循环至篇终为第三节前段言程子应运而生上接孟子后段言补程子而全孔曽之书复性图隂阳五行相涵图隂阳五行合下齐有非是先有隂阳后生五行古人察气之来徃便立隂阳之名又见流行者有防有甚又立五行之名康

  •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全文·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彼比丘,与长者妇女,嬉戏起恶名声。时彼比丘作是念,我今不应共他妇女起恶名声,我今欲於此林中自杀。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恶不善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已说有寻有伺等三。云何三摩呬多地。嗢拖南曰总标与安立作意相差别摄诸经宗要最后众杂义 若略说三摩呬多地。当知由总标故。安立故。作意差别故。相

  • 普曜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入天祠品第六  佛告比丘。菩萨适生。当尔之时。君子梵志长者。二万妇生。二亲欢悦。皆奉菩萨给使左右。  尔时白净王。供给菩萨。二万婇女走使所当。诸家亲族二万婇女贡上菩萨。大臣百官

  • 众经目录卷第三·静泰

    释静泰撰别生(于大部内钞出别行)合八百一十部一千二百八十七卷大乘别生一百二十一部一百二十八卷·华严经十种生法经一卷·佛名经一卷·净行品经一卷·菩萨名经一卷·抄华严经一卷&mid

  • 管城硕记·徐文靖

    三十卷。清徐文靖 (1667—1756)撰。徐文靖字位山,又字禺尊,安徽当涂人,雍正举人,官至翰林院检讨。晚年一直在故里“翠螺书院”主讲。一生务古学,讲求实学,考据经史,著述甚富。《管城硕记》是徐文靖读经、史、子、集各类著作

  • 玉箓生神资度转经仪·佚名

    上启诸神中反复出现“人天教主华盖浮丘真君清微灵宝道德正一历代师尊”号,包括清微派,清微派始盛于南宋。本仪盖出自宋后。述资度转经科仪.

  • 无畏陀罗尼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佛为比丘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