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八十四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尚书事务加五级又加二级臣蒋廷锡总裁官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等奉敕修

  康熙十八年。己未。九月。癸巳朔。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喀尔喀墨尔根台吉等、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甲午。以侍讲学士崔蔚林、充日讲起居注官

  ○奉命大将军和硕康亲王杰书疏报、伪总兵张文魁投诚。下部知之

  ○安塘笔帖式报、大将军贝勒察尼、遣署前锋统领苏虎济、侦视辰龙关贼势。苏虎济还言、辰龙关路径、堙塞甚固。贼与民一无所见。河渠毕涸。大兵不可立营。上谕、今贼势大败、正在摧破、凡为将军大臣者、各宜尽心效力、乘贼无措、即行追剿、速靖地方。武冈州、枫木岭、系辰龙关后路、逆贼必自震动、贝勒察尼等、遣苏虎济侦视、苏虎济不探听贼中确音、遽报贼与民一无所见、复云大兵不能立营、规避退缩、殊为不合。贝勒察尼等、其速取辰龙关、前至镇远、与大将军安亲王等兵会。共议进定云贵事宜以闻。又谕议政王大臣等、以内厩马一千匹、兵部太仆寺马一千匹、颁给进取辰州大兵

  ○乙未。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升太常寺卿王盛唐、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免江南宿迁县、康熙十六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谕议政王大臣等、今者武冈州、枫木岭、俱经恢复、贼不能踞辰龙关、必至自遁。安亲王、简亲王、贝勒察尼等、所部大兵、皆宜速赴沅州。如有破贼机会、听尔等酌量而行。大兵宜撤其半还京师。到日、别拨禁兵更代。以休养之兵力、收定余地。大兵作何分撤、安亲王等、其确议奏闻。驻沅州候上□日

  ○谕理藩院、蒙古兵、随大兵征剿、虽未有奇功显绩、然勤劳数年、宜加恩赉。今将至京师、其将领赐以鞍马。余众各给以羊。宜迎至柏乡县。将到日、令先期报知、遣蒙古内大臣二人、前往劳之

  ○议政王大臣等议覆、理事官麻勒吉等疏言、刘彦明等率领投诚之绿旗兵三千、除归农外、尚余一千二百名、应立二营、设副将一员、守备千总各二员、管辖。镇守桂林。即以投诚将弁补授。应如所请、将此兵丁归入广西额兵数内。从之

  ○议政王大臣等又议覆、理事官麻勒吉疏言、定南王藩下、既留旗兵、应照前设都统一员、副都统二员、参领三员、佐领十五员、骁骑校十五员。应如所题、将投诚之伪将军刘彦明、管都统事。伪将军徐弘镇、徐上达、管副都统事。令麻勒吉会同刘彦明、拣选人材壮健、辽东旧人、留为披甲。从之

  ○丙申。以镶蓝旗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军务革职甘度海之弟苏白赫、袭职

  ○丁酉。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厄鲁特噶尔丹台吉、遣使进贡请安。并遵谕覆奏。疏曰、前使西白里达尔汉和硕齐、同行佟噶尔代、因其妄为、已治罪矣。从前回子充诸台吉之使而往、原不之知。今接来文、问之回子。佥云、前充诸台吉之使而往者、部内并不查讯。巳年以后、乃不准放入。信如所言、是回子诈冒、向不责罚、以致纵恶。若本地从前遣使、皆与文并发。即如今次所遣阿卜都拉额尔克寨桑是也。奏入、上嘉纳之。给赏如十六年例

  ○戊戌。升大理寺卿李本晟、为浙江巡抚

  ○达赖喇嘛、厄鲁特达赖汗、遣使进贡。赏赉如例

  ○理藩院题、噶尔丹称为博硕克图汗、遣使贡献锁子甲、鸟枪、马、驼、貂皮等物。来使云、达赖喇嘛、加噶尔丹台吉以博硕克图汗之号、是以奉贡入告。从前厄鲁特、喀尔喀、有奏请敕印来贡者、准其纳贡。授以敕印。并加恩赉。从无以擅称汗号者、准其纳贡之例。但噶尔丹台吉、敬贡方物、特遣使入告。应准其献纳。从之

  ○己亥。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以故正蓝旗一等精奇尼哈番鄂诺尔之子索诺幕、袭职

  ○庚子。凉州提督孙思克疏言、汉中兴安、未便进取。上谕议政王大臣等、孙思克奏称、贼多步行、踰岭登山、如履平地、小路曲径、贼所稔知、我兵前进、恐贼由纡径潜蹑我后、以绝饷道、为害滋甚。朕思秦地绿旗之兵、为数甚多、其中步兵不少。且各省绿旗兵、向推秦兵精锐。贼能跋涉山岭、我兵豢养有年、何独不能。况汉中兴安、为秦内地、满汉大兵、经行熟悉。何得视同绝域、輙荒诞其辞。凡将帅用兵、前进冲锋、后顾饷道、务详度以合机宜、乃一定之道也。倘以贼间道潜来、断绝饷道为忧、怯懦不前、则永无破贼之日矣。又疏言、大将军公图海、分满汉兵为四路、虽分贼势、终忧兵单、绿旗兵每人止有一马、且未必皆强壮可用之兵、惟满洲大兵堪任、苐为数无多、虽欲另调、又恐秦地三边、番彝甚众、当此秋高马肥思逞之候、实无兵可调、不若俟来春二三月间、塞外草尚未生、永泉犹涸之时、多调边兵、以资战守、各路进发。朕思秦中满兵不少。绿旗兵较各省更多。今称兵力单弱、显属畏缩、惮于进兵。且各省绿旗兵、亦止一马、曾无多给、而且越境征剿粤东粤西闽楚诸处。今又进定滇黔。较之平定境内汉兴、劳逸何如耶。向者、凡将军提镇官募兵时、必选精壮、勿使滥收充数、定例严明。今若以秦兵皆非强壮、难以应用、则孙思克职任何事。观此、则欺蔽之情、更显然矣。且有大将军公图海在彼、乃妄议大兵多寡、殊属狂妄。又云、番彝马肥思逞、欲俟来春二三月间、草尚未生、水泉犹涸之时进取。设或二三月间、进取之后、四五月间、番彝马肥思逞、将若之何。正值秋成凉爽、各处贼寇大败震惊之余、不速行荡平、反欲于来春青黄不接之时进取、是又何意耶。又奏称秦省大半皆山、地瘠民贫、不产粳稻、所种惟麦豆之属、向有捐纳一事、稍禆用兵、今例已停罢、民受采买之苦、且山路险阻、必资负戴<马犬>运、其雇赁之价、数倍于应输之赋、今各路需饷甚多、山径狭隘、挽运维艰、时当初冬、草枯叶落、畜牧无资、欲俟来春、调集官兵、务期兵强粮足、共图进取者、职此之故。朕思粤东粤西诸省、山岭亦多、何曾豫备粮饷。官兵岂有止食稻米、不食他粟之理。至于捐纳、各省俱停、止留粤西事例、以资平滇军需之用。自定秦省数年以来、未曾劳民转运。且汉兴虽多险阻、乃狭西内地、非隔省百姓转输可比。今恐挽运累民、至春又谁为转送耶。当逆贼败遁之时、急令进兵者、正为早定地方以安百姓耳。采买恐累于民、巡抚杭爱题奏、已经改定。今以请开事例、转运维艰为辞、其规避进兵明甚。又疏称八旗出征官兵、今年七月二十八日、京师地震、房屋倾坏、压毙人民、闻之各怀内顾之忧、臣所以暂停进取、以回天意、俟人心稍定、再议进兵未晚。朕思八旗官兵、世受豢养。朕之加意臣僚士卒、尤为渥厚。不特房屋倾圯细故、即赴汤蹈火、谊亦难辞。孙思克封疆大臣、凡事不加详察、妄言人情皆动、以惑军心、殊失大臣之体。细察孙思克疏内前后情由、惟耽安逸、怯于进兵、列款巧奏。且自秦省有事、孙思克等、系封疆大臣、俱应按律议处。念同大兵进剿、宥过计功、给以世袭之官、加以不次之擢、当捐躯报国、破贼安疆、自请前进效力。乃孙思克身任提督、统辖全师、不思奋力前进、反煽惑满汉、动摇民心、饰辞妄奏、深负朕擢用之恩、情罪殊属可恶。其令翰林学士喇沙里、速往严取口供来奏。寻喇沙里取供还奏。上曰、孙思克、理应严察治罪。但今方统兵、与大兵分路进剿。俟事平日再议

  ○辛丑。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谕护军统领吴丹、近者广西南宁贼将吴世琮被诛、湖南武冈州吴国贵、亦已授首、广西湖南、俱经投诚。贼意懈弛、贼兵溃散、天下之人、咸知贼势必败、罔不引领、望诸将军早靖逆氛。尔等狭西将士、驻扎善地、马无伤毙、人无疾病、不思速灭贼寇、支吾推诿、进取无期、又有何人代为尔等破贼耶。尔在朕左右、稔知朕意、应勇果任事、参赞大将军机宜、以立功勋。顷大将军称言来京陛见、面奏军国大事。比至陈奏、并无成算、有失众望、此固军前将士所悉知也。若失此机会可乘之时、万一贼据四川、贵州、云南、以为巢穴、致□山戊示□月相持、彼时悔无及矣。宜速行筹画

  ○壬寅。学士佛伦等疏言、大兵进取辰沅、不久即至镇远、臣等先于荆州、常德、澧州诸处、豫备进黔兵饷、付督抚等运至镇远。但黔地人夫不足。将湖南人夫、作何分派、运送收贮、宜会同酌议。请留湖南巡抚韩世琦、与臣同驻镇远。上谕、总督蔡毓荣、酌量留司道各官、同驻镇远、协理粮务

  ○佛伦等又疏言、镇远至黔中、不通水道、大兵粮饷、皆资陆运。今臣等酌量安塘数处、豫集人夫、联续起运抵黔、豫为之备、其大兵到滇支给事宜、令黔抚杨雍建、同滇中督抚等、公同料理。但黔民稀少、遭乱流亡者多、请敕将军督抚、招徕土民、互相贸易、庶于粮饷有禆。从之

  ○乙巳。谕大学士等、今闻钱法渐弛、鼓铸收铜等项、滋生弊端、以致制钱日少、价值腾贵。着户部、工部、都察院堂官、同诣钱局亲察。每铸钱一文、必重一钱应作何厘剔弊端、俾制钱充裕、永可遵行。着彻底确察、逐一定议具奏。至于部院衙门各处、所有废铜器皿、毁坏铜钟、及废红衣大小铜礟、并直隶各省所存废红衣大小铜礟、着尽行确察、解部鼓铸

  ○谕礼部、前以地震示警、朕恐惧修省、夙夜靡宁、已经遣官虔告郊坛、乃精诚未达、迄今时复震动未已、朕心益用悚惕。兹当虔诚斋戒、躬诣天坛、亲行祈祷。尔部即择期具仪以奏

  ○升光禄寺卿于嗣登、为太常寺卿

  ○丙午。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以内阁学士李天馥、为武会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崔蔚林、为副考官

  ○予故原任广东援剿提督左都督太子太保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许天宠、祭葬如例

  ○谕刑部、国家设立法制、原以禁暴止奸、安全良善、故律例繁简、因时制宜、总期合于古帝王钦恤民命之意。向因人心滋伪、轻视法网、及强暴之徒、凌虐小民、故于定律之外、复严设条例、俾其畏而知儆、免罹刑辟。乃近来犯法者多、而奸宄未见少止、人命关系重大、朕心深用恻然。其定律之外、所有条例、如罪不至死而新例议死、或情罪原轻而新例过严者、应去应存、着九卿詹事科道、会同详加酌定、确议具奏

  ○镇南将军莽依图疏言、靖南王下都统马九玉等所属官兵、遣令平定广西、自至臣军以来、管副将事王承业、管参将事李云、曹应鹄、张朝瑞、童茂等、首举逆贼吴世琮书札、且击杀贼寇、救援南宁、得彼之力为多。进剿云南时、倘不携若属以往、则如此整练精兵、得之甚难。但彼等俱未给有定衘、指有定缺、恐或不能实心奋力。请量给官职。并都统马九玉、酌量鼓励。庶深入剿杀、实为有济。上命议政王贝勒大臣等集议。寻议政王大臣等议覆、王承业等、随大兵进剿广西逆贼、着有劳绩、宜将五营官兵、设为援剿营。王承业、李云、曹应鹄、张朝瑞、俱授为副将。童茂、授为参将。其所属官员、俟该将军具题到日、听兵部议覆。都统马九玉、系旗下官员、俟叙满洲官员之日、一并议叙。得上□日、马九玉自闽中以至两粤、同大兵效力可嘉。着加太子少保。余依议

  ○议政王大臣等遵谕议覆、前奉谕上□日、近来汉军内好章京甚少、汉军参领佐领缺出、将外任副参游守等官补授。今议得嗣后八旗汉军参领缺出、以外任之副将参将游击等官补授。佐领缺出、以外任之都司守备等官补授。从之

  ○庚戌。上以地震、率诸王文武官员、诣天坛祈祷

  ○辛亥。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镇南将军莽依图疏言、湖南大兵、见在武冈诸处御敌。臣等一军、先向云南进发、则广西恐有他虞。上谕、桂林要地、宜发满兵防守。议政王大臣会议具奏。寻议政王大臣等议覆、据将军莽依图咨文、都统希佛等、已罢往南宁、从宾州桃屯之地、还守桂林、宜令希佛、姑驻桂林镇守。莽依图、平定广西境内未靖之地。上谕、希佛所携兵马、若驻守桂林、则莽依图所部前进之兵、不免单弱。宜令大将军安亲王、简亲王等、以上三旗及简亲王所属王府佐领兵、尽行拨发。并添拨每佐领下甲兵、或二人、或三人、令简亲王亲率、速往桂林驻守。令副都统布舒库参赞。简亲王到桂林日、希佛悉率所部兵、会莽依图前进、恢复疆土。内大臣阿密达、都统穆占、会安亲王公同商酌而行。俟到沅之日、其分兵遣还事宜、定议以闻

  ○壬子。工部议覆、河道总督靳辅疏言、请将南旺夏镇北河分司分管诸务、俱归济宁道兼辖。应如所请。从之

  ○癸丑。以故郭尔罗斯辅国公昂阿之子莽色、袭爵

  ○户部议覆、江宁巡抚慕天颜疏言、天时亢旱、各属报灾、请借动库银五六万两、遣官往湖广买米、运至江南平粜。应如所请。从之

  ○甲寅。谕大学士等、朕每日听政、一切折出票签、应商酌者、皆国家切要政务、得失所系。今后起居注官、除照常记注外、遇有折本启奏、俱令侍班记注。惟会议机密事情、及召诸臣近前口谕、记注官不必侍班

  ○广东广西总督金光祖疏言、官兵分路搜山、于八月十七日、擒获祖泽清、并其子祖良楩。上谕、逆渠祖泽清、背负国恩。屡行反叛。情罪重大。命平南王、总督、巡抚、遣官械送祖泽清父子、及家人来京

  ○乙卯。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丁巳。升太常寺卿于嗣登、为大理寺卿

  ○升福建按察使于成龙、为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

  ○己未。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喀尔喀车臣济农、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庚申。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谕大学士等、厄鲁特部落厄尔德尼和硕齐等、抢掠吴喇忒人畜、深为可恶。今噶尔丹正遣使来、可写敕付彼赍往。若收回人众则已。如不收回、当另有处置。即令鄂尔多斯部落图之、亦不为难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七·志第八十·乐二·脱脱
  卷三百六十八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二百五十二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第六回 下朝鲜贝勒旋师 守甯远抚军奏捷·蔡东藩
  卷第二百五十二·胡三省
  建康实録卷十二·许嵩
  卷二百七·杨士奇
  仁宗皇帝实录(卷十三)·杨士奇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卷二十九·王当
  一九一一年一月卅日至十月卅日·胡适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司马迁
  曹宪传(附许淹等传)·刘昫
  兴宗孝康皇帝传·张廷玉
  蔡光勚·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杜谗邪第二十三·吴兢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朕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也。或巧言令色,朋党比周。若暗主庸君,莫不以之迷惑,忠臣孝子所以泣血衔冤。故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此事着于史籍,不能具道。至如齐、隋间谗谮事,耳目所接者

  • 卷五·黄以周

      神宗   △熙宁二年(己酉,一○六九)   1、秋七月乙丑朔,司天监奏:日食,辰巳之间有阴雾,日所食不及原奏分数,并臣表贺。(毕沅《通鉴》引《长编》云云,据以辑此。案:毕氏引此,未知所据,或《纪事本末》传钞有误脱之文,今姑辑之

  • 提要·裴庭裕

      裴庭裕(一作廷裕,或误作延裕)字膺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生于晚唐武宗会昌(841-846)、宣宗大中(847-859)之际。僖宗大顺中(890-891),官至右补阙,兼史馆修撰。就在这时,他参预了修撰宣宗实录的工作。昭宗

  •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纪昀

    宋纪 【五】仁宗 【二】 英宗○仁宗二庆厯元年春正月己未加嘉勒斯赉河西节度使是月元昊请和二月己亥寿国公昕薨是月元昊寇渭州环庆路马步军副总管任福败 于好水川死之夏四月甲申以资政殿学士陈执中同陜西马步军都总管

  • 志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七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食货一。○三国末经界不正赋* {敛}无艺高丽太祖卽位首正田制取民有度而  于农桑可谓知所本矣。 光宗定州县贡赋景宗立田柴科成显继世法制

  • 读例存疑卷四十八·薛允升

    刑律之二十四断狱上囚应禁而不禁故禁故勘平人淹禁陵虐罪囚与囚金刃解脱主守教囚反异狱囚衣粮功臣应禁亲人人视死囚令人自杀老幼不拷讯鞫狱停囚待对依吿状鞫狱原吿人事毕不放回狱囚诬指平人囚应禁而不禁:凡(鞫狱官于)狱囚

  •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五·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谥法六二字谥肃敏(文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太保余子俊(弘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少保王廷相(隆庆)右俱执心决断应事有功肃安(郡王)周府封丘王睦■〈言木〉右(原阙)肃愍(文臣)少保兵部尚书赠大傅于谦(

  • 卷二百八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三世职表六正白旗满洲世职下【骑都尉 云骑尉 恩骑尉】骑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三 洪武二十七年五月己亥朔。 庚子夜,有流星大如鸡子,赤色,起自奎宿,南行至羽林军没。 辛丑,诏免孝子郝安童军役。安童,永州府祁阳县人。父玄戍定辽以卒,安童当补役,以母老无他兄弟供餋,且有姑

  • 卷五十八(哀公六年,尽十一年)·孔颖达

    【经】六年,春,城邾瑕。(无传。备晋也。任城亢父县北有邾娄城。○瑕音遐。任音壬。亢,苦浪反,又音刚。父音甫。)晋赵鞅帅师伐鲜虞。吴伐陈。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二子阿君,废长立少。既受命,又不能全,书名,罪之也。○长,丁丈反。

  • 卷一·班固

    ○爵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尚书》曰:天

  • 卷三·孙奇逢

    诚明谓性章性而得之与教而得之虽以之分天道人道然其事同于诚明耳诚明固相须而不容相离者也则性教亦何以别哉但得人天合一正不必问功力先后一部中庸皆是著人从教下手彼髙天事而薄人功者皆不明之甚者也 饶双峰曰此章大

  • 附录二:毛西河论三年之丧为殷制·胡适

    我的朋友丁声树先生替我校读《说儒》的初印本,用力最勤。今年夏间,他读祝西河合集》,发现毛西河有三年丧为殷制之说,他很高兴,写信告诉我。我因他的指示,遍翻《毛西河合集外《四书改措》,把他讨论这个问题的几条文字全抄出来

  • 字鉴·李文仲

    辨正文字的字书。元代李文仲撰。凡五卷。李文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馀未详。据卷首颜尧焕、于文傅、张楧、唐咏涯、黄潜等人所撰叙文云,李文仲伯父李伯英曾撰《类韵》三十卷,从形、音、义三者关系出发,训释文字假借用法,该

  • 竹屿山房杂部·宋诩

    三十二卷。明宋诩(生卒年不详)及其子宋公望(生卒年不详)分撰,由宋公望之子宋懋澄合而编之。宋诩,字久夫,宋公望,字天民,其生平事迹俱不详。此书三十二卷,其中养生部六卷、燕闲部二卷、树畜部四卷为宋诩所撰。种植部十卷、尊

  •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本嵩

    佛典注疏。宋本嵩述,琮湛注。二卷。宋元祜三年(1088),本嵩应张商英之请至京城讲杜顺的《华严法界观门》,撰《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以禅宗颂古的形式,诠释《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经题及《华严法界观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