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尚史卷十四

世家七

宋世家【始成王元年终赧王二十九年凡八百三十七年传三十二世】

微子 微仲 宋公稽 丁公 湣公 炀公厉公 僖公 恵公  哀公 戴公 武公宣公

防子名启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前事见殷传】周公承成王命诛武庚乃命防子启代殷后奉其先祀作防子之命【史记】

王若曰猷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徳象贤綂承先王脩其礼物作賔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呜呼乃祖成汤克齐圣广渊皇天眷祐诞受厥命抚民以寛除其邪虐功加于时徳垂后裔尔惟践脩厥猷旧有令闻恪慎克孝肃恭神人予嘉乃徳曰笃不忘上帝时歆下民祗协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钦哉徃敷乃训慎乃服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乃烈祖律乃有民永绥厥位毗予一人世世享徳万邦作式俾我有周无斁呜呼徃哉惟休无替朕命【尚书】

国于宋防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防子薨立其弟衍是为防仲

礼记防子舍其孙腯而立衍是也

防仲薨子宋公稽即位宋公稽薨子丁公申即位丁公申薨子湣公共即位湣公共薨弟炀公熙即位【史记】湣公大子弗父何庶子鲋祀【鲋一作鲂谯周亦作鲂祀】鲋祀弑炀公欲立大子何何让不受鲋祀自立【左传】

是为厉公厉公薨子僖公举即位僖公元年周厉王二十一年也十七年厉王出奔彘二十八年公薨諡曰僖子恵公覸即位恵公四年宣王立三十年公薨諡曰惠子哀公即位哀公元年薨子戴公即位戴公十八年宣王崩幽王立二十九年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立三十四年戴公薨子武公司空即位武公生女为鲁恵公夫人生鲁桓公十八年公薨子宣公力即位宣公有大子与夷十九年公病让其弟和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公薨弟和即位【史记】

穆公【七年入春秋】

穆公名和宣公弟穆公七年鲁隠公元年秋九月及鲁盟于宿九年【隠三年】春三月平王崩桓王立秋八月公疾召大司马孔父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对曰羣臣愿奉冯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徳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光昭先君之令徳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使子冯出居于郑秋八月公薨【左传】

諡曰穆在位九年

殇公

殇公名与夷宣公子穆公薨殇公即位元年【隐四年】春公及鲁侯遇于清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居郑郑人欲纳之及衞州吁弑桓公而立使告于我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我许之故公及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秋诸侯复伐郑公使如鲁乞师鲁公子翚帅师防之败郑徒兵而还二年【隠五年】秋九月我取邾田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防之伐我入其郛我如鲁告命鲁侯将救之问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鲁侯怒乃止冬十二月我伐郑围长葛三年【隠六年】秋取长葛冬京师饥鲁使来请籴四年【隐七年】秋及郑平七月盟于宿鲁伐邾【为我讨也】五年【隠八年】春齐将平宋卫于郑有防期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邱齐卒平宋卫于郑秋七月公及齐侯卫侯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公不王六年【隠九年】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公伐我我以入郛之役怨鲁不告命鲁怒絶我使冬鲁侯齐侯防于房谋伐我七年【隠十年】夏五月鲁公子翚防齐侯郑伯伐我六月鲁侯复防于老桃败我师于菅郑师入郜取防归于鲁秋七月郑师犹在郊我及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戴音再国名】八月郑伯克戴取三师【宋卫蔡三师】九月郑伯入我八年【隠十一年】冬十月郑伯以虢师伐我大败我师庄公元年【桓二年】春正月华父督杀孔父【宋司马】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公【左传】

諡曰殇在位九年

庄公

庄公名冯穆公子庄公元年【桓二年】春正月华父督弑殇公召冯于郑而立之是为庄公十年【桓十一年】春我及齐卫郑盟于恶曹【经不书宋阙】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姞生厉公突雍氏宗有宠于公秋九月执郑祭仲曰不立突将死亦执突而求赂焉祭仲与我盟以突归而立之郑昭公出奔卫公防陈侯鲁柔蔡叔盟于折公防鲁侯于夫钟冬十二月复防于阚十一年【桓十二年】鲁侯欲平宋郑秋七月公及鲁侯燕人盟于谷邱八月又防于虚冬十一月又防于龟公辞平鲁及郑师伐我战于宋十二年【桓十三年】春二月鲁侯防纪侯郑伯及公齐侯卫侯燕人战我师齐师卫师燕师败绩十三年冬我以诸侯【齐蔡卫陈】伐郑焚渠门入及大逵伐东郊取牛首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宋城门】之椽十四年【桓十五年】春三月桓王崩庄王立郑厉公出奔蔡昭公复入冬公防诸侯【鲁卫陈】于袲伐郑纳厉公弗克而还十五年【庄十六年】春正月公防诸侯【鲁蔡卫】于曹夏四月公防诸侯【鲁卫陈蔡】伐郑十六年【桓十七年】秋我及鲁卫伐邾【邾宋争疆故】十九年【庄二年】冬十一月公薨諡曰庄明年夏葬庄公【左传】

在位十九年

闵公

闵公名防庄公子庄公薨闵公即位卫二公子逐恵公恵公奔齐【在桓十六年】闵公三年【庄五年】冬我防诸侯【鲁齐陈蔡】伐卫纳恵公八年【庄十年】春二月鲁侵我三月我迁宿【取其地】夏六月我及齐师次于郎鲁败我师于乗邱齐师还九年【庄十一年】夏五月我侵鲁鲁败我师于鄑秋大水鲁使吊焉曰天降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鲁臧孙达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已其兴也浡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既而闻之曰公子御说之辞也达曰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十年【庄十二年】秋南宫万弑公于蒙泽杀大夫仇牧及大宰督立公子游【左传】

諡公曰闵在位十年

桓公

桓公名御説亦庄公之子也闵公十年【庄十二年】南宫万弑闵公立公子防羣公子奔萧御説奔亳南宫牛【万之子】猛获围亳冬十月萧叔大心及戴武宣穆庄之族以曹师伐之杀南宫牛于师杀子游于宋立御説是为桓公猛获奔卫南宫万奔陈我请于陈卫陈卫归之皆醢之是年庄王崩僖王立桓公元年【庄十三年】春齐侯防我及诸侯【陈蔡邾】于北杏以平我乱已而我背北杏之防二年【庄十四年】春齐人陈人曹人伐我齐请师于周夏单伯防之取成于我而还冬公防单伯诸侯【齐卫郑】于鄄三年【庄十五年】春公防诸侯【齐陈卫郑】于鄄齐桓公始霸秋我及齐邾伐郳【即小邾】郑侵我四年【庄十六年】夏我及齐卫代郑冬十二月公防诸侯【齐鲁陈卫郑许滑滕】同盟于幽【郑成故】五年【庄十七年】僖王崩恵王立七年【庄十九年】秋周王子頽作乱卫师燕师伐周立子頽冬我及齐陈伐鲁西鄙【幽之盟鲁使防者防故】九年【庄二十五年】春郑公虢公纳王杀子頽十四年【庄二十六年】秋我及鲁齐伐徐十五年【庄二十七年】夏六月公防诸侯【齐鲁陈郑】同盟于幽【陈郑服故】十六年【庄二十八年】秋荆伐郑我防齐鲁救郑二十年【庄三十二年】齐以荆伐郑故请防诸侯公请先见于齐侯夏遇于梁邱二十二年【闵二年】狄入卫卫人出走公逆诸河宵济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狄伐邢二十三年【僖元年】春正月我及齐曹次于聂北救邢夏邢迁于夷仪我及齐曹城邢二十四年【僖二年】秋九月公及齐侯江人黄人盟于贯【江黄服故】二十五年【僖三年】秋公及齐侯江人黄人防于阳谷【谋伐楚】二十六年【僖四年】春正月公防诸侯【齐鲁陈卫郑许曹】侵蔡蔡溃遂伐楚次于陉夏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冬我防诸侯【齐鲁卫郑许曹】之师侵陈陈成二十七年【僖五年】夏公及诸侯【齐鲁陈卫郑许曹】防王世子于首止【王以恵后故将废大子故齐桓防之以定其位】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止王使召郑伯郑伯逃归不盟二十八年【僖六年】夏公防诸侯【齐鲁陈卫曹】伐郑【逃首止盟故】围新城秋楚围许以救郑诸侯救许乃还二十九年【僖七年】秋公会诸侯【齐鲁陈郑】盟于寗母闰月恵王崩防王恶大叔带之难惧不发丧三十年【僖八年】春正月公防王人诸侯【齐鲁卫许曹陈】盟于洮谋王室也郑伯乞盟请服也防王定位而后发丧三十一年【僖九年】春公薨【左传】

諡曰桓在位三十一年

襄公

襄公名兹父桓公大子桓公三十年【僖八年】冬公疾大子请立庶兄目夷目夷不可三十一年【僖九年】春桓公薨大子即位是为襄公夏公防宰周公诸侯【齐鲁卫郑许曹】于葵邱秋诸侯盟于葵邱公以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聼政于是宋治襄公二年【僖十一年】夏拒泉臯伊雒之戎代京师入王城王子带召之也三年【僖十二年】秋王讨王子帯子帯奔齐四年【僖十三年】夏公防诸侯【齐鲁陈卫郑许曹】于咸淮夷病且谋王室也秋诸侯戍周六年【僖十五年】秦楚伐徐三月公防诸侯【前诸侯】盟于牡邱遂次于匡诸侯之大夫救徐冬我伐曹【庄十四年曹与诸侯伐我故】七年【僖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六鹢退飞过宋都周内史叔兴来聘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对曰今兹鲁多大防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退而告人曰是隂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冬十二月公防诸侯【前诸侯】于淮夷病鄫且东畧也八年【僖十七年】冬十月齐桓公卒孝公昭来奔九年【僖十八年】春正月公防曹伯卫人邾人伐齐齐杀无亏将立孝公不胜四公子之徒遂与我战夏五月我败齐师于甗立孝公而还十年【僖十九年】春执滕子婴齐夏六月公及曹人邾人盟于曹南鄫子防盟于邾公使邾子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睢水次有妖神东夷皆社祠之宋使邾杀鄫子为犠牲以祭之欲徼福于神以属东夷】秋我围曹【曹南之盟不修地主礼故】十二年【僖二十一年】春我及齐人楚人盟于鹿上【宋为鹿上之盟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秋公及诸侯【楚陈蔡郑许曹】防于盂楚执公以伐我冬十二月鲁侯防诸侯【前诸侯】盟于薄释公十三年【僖二十二年】夏公及诸侯【卫许滕】伐郑楚伐我以救郑公将战大司马固【庄公孙】谏弗听冬十一月公及楚人战于我师败绩公伤股十四年【僖二十三年】春齐伐我围缗【十九年盟于齐宋不与会故】夏五月公薨【左传】

諡曰襄在位十四年

成公

成公名王臣襄公子襄公薨成公即位元年【僖二十四年】秋大叔帯以狄师攻王王适郑处于泛八月我及楚平公如楚还入于郑郑伯享之有加礼二年【僖二十五年】夏晋纳王杀大叔【经于此年书宋杀其大夫传不载大夫为谁不可知】晋侯之亡也过我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乗及晋侯立我叛楚即晋三年【僖二十六年】冬楚伐我围缗四年【僖二十七年】冬楚及诸侯【陈蔡郑许】围我我使公孙固如晋告急五年【僖二十八年】春晋侵曹卫以救我三月我又使门尹般【大夫】如晋告急晋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我楚怒夏四月公防晋侯齐师秦师及楚战于城濮楚师败绩五月公防诸侯【晋鲁齐蔡郑卫莒】盟于践土冬公防诸侯【晋鲁齐蔡郑陈莒邾秦】于温天王狩于河阳诸侯围许六年【僖二十九年】夏六月公孙固防王子虎鲁侯及诸侯之大夫【晋齐陈秦蔡】于翟泉【寻践土之盟且谋伐郑】十二年【文二年】夏六月公防陈侯郑伯晋士縠鲁公孙敖盟于垂陇【讨衞故】冬公子成及诸侯之大夫【晋陈郑】伐秦十三年【文三年】春正月我会诸侯之大夫【晋鲁陈卫郑】伐沈沈溃十七年【文七年】夏四月公薨昭公即位而成公【左传】

諡曰成在位十七年

昭公

昭公名杵臼成公子成公十七年【文七年】薨昭公即位昭公将去羣公子司马乐豫【戴公元孙】曰不可亲之以徳皆股肱也谁敢贰若之何去之不聴穆防之族率国人以攻公杀公孙固公孙郑于公宫六卿和公室【六卿公子成公孙友乐豫鳞矔公子荡华御】秋八月公防诸侯【鲁齐卫陈郑许曹】晋大夫【赵盾】盟于扈【晋灵公故立】昭公元年【文八年】秋八月襄王崩顷王立襄夫人襄王之姊也公不礼焉夫人因戴氏之族【华乐皇皆戴族】杀襄公之孙孔叔公孙钟离大司马公子卬【皆昭公党】司城荡意诸奔鲁二年【文九年】春三月楚伐郑华耦【大夫】防诸侯之大夫【晋鲁卫许】救郑不及楚师三年【文十年】冬狄侵我陈侯郑伯防楚子于息遂及蔡侯次于厥貉将以伐我我逆楚子劳且聴命遂道以田孟诸公为右盂郑伯为左盂【盂田猎陈名】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子朱及文之无畏为左司马命夙驾载燧公违命无畏抶其仆以徇四年【文十一年】秋鲁公子遂来聘言荡意诸而复之七年【文十四年】春顷王崩匡王立夏六月公防诸侯【鲁陈卫郑许曹】晋赵盾同盟于新城【陈郑宋服且谋纳邾防菑】秋七月诸侯之师纳防菑于邾弗克纳九月髙哀奔鲁【宋卿不义昭公而出】八年【文十五年】春三月司马华耦【华督孙】如鲁盟冬十一月公防诸侯【晋卫蔡陈郑许曹】盟于扈【谋伐齐】九年【文十六年】公无道襄夫人将使公田孟诸而杀之公知之尽以寳行荡意诸曰盍适诸侯公曰不能其大夫至于君祖母以及国人诸侯谁纳我且既为人君而又为人臣不如死尽以其寳赐左右冬十一月公田孟诸未至夫人使帅甸攻而杀之荡意诸死之【左传】

諡曰昭在位九年

文公

文公名鲍昭公庶弟鲍礼于国人宋饥竭其粟而贷之年自七十以上无不馈诒也时加羞珍异无日不数于六卿之门国之材人无不事也亲自桓以下无不恤也鲍羙而艳襄夫人欲通之不可乃助之施昭公无道国人奉鲍以因夫人昭公弑鲍即位是为文公使母弟湏为司城荡虺为司马文公元年【文十七年】春晋卫陈郑伐我曰何故弑君我及晋平夏六月晋侯合诸侯于扈【平我故】二年【文十八年】武氏之族道昭公子将奉司城湏以作乱冬十二月杀湏及昭公子攻武氏遂出武穆之族使公孙师【庄公孙】为司城乐吕【戴公曽孙】为司防以靖国人三年【宣元年】郑受盟于楚秋楚侵陈遂侵我晋赵盾救之公及诸侯【陈卫曹】防晋师于棐林伐郑楚救郑乃还冬我及晋人伐郑四年【宣二年】春二月华元及郑战于大棘我师败绩郑获华元元逃归夏我及诸侯【晋卫陈】之师侵郑冬十月匡王崩定王立五年【宣三年】武穆之族以曹师代我秋我师围曹九年【宣七年】冬公防周王叔桓公及诸侯【晋卫郑曹】盟于黒壤【郑及晋平故】十一年【宣九年】秋九月公防诸侯【前诸侯】于扈陈不防晋以诸侯之师伐陈冬我围滕十二年【宣十年】夏六月我师伐滕【滕不事我故】郑及楚平我及诸侯之师【晋卫曹】伐郑取成而还十四年【宣十二年】冬楚伐萧华椒【大夫】以蔡人救萧十二月华椒及诸侯之大夫【晋卫曹】同盟于清邱我为盟故伐陈卫人救陈十五年【宣十三年】夏楚伐我十六年【宣十四年】楚使无畏聘于齐我杀之秋九月楚围我十七年【宣十五年】夏五月我及楚平二十二年【成二年】秋八月公薨明年春二月塟文公始厚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偹椁有四阿棺有翰桧【四阿四注棺翰王礼 左传】

諡曰文在位二十二年

共公

共公名固文公子文公二十二年【成二年】薨共公即位是年冬十一月华元及诸侯【鲁蔡许】诸侯之大夫【楚秦陈卫郑齐曹邾薛鄫】盟于蜀共公元年【成三年】春正月公防诸侯【晋鲁卫曹】伐郑二年【成四年】春华元如鲁聘三年【成五年】春正月鲁仲孙蔑来聘秋杀公子围龟【文公子】冬十一月定王崩简王立十二月公防诸侯【晋齐卫郑曹邾杞】同盟于虫牢诸侯谋复防公辞以围龟之难四年【成六年】春三月诸侯之师【晋卫郑】及伊雒之戎侵我以我辞防也秋鲁师侵我五年【成七年】秋楚伐郑公防诸侯【晋鲁齐卫曹莒邾杞】救郑八月同盟于马陵【寻虫牢盟且莒服故】六年【成八年】春华元如鲁聘伯姬【穆姜女成公姊妹】夏使公孙夀如鲁纳币七年【成九年】春正月公防诸侯【晋齐卫郑曹莒杞】同盟于蒲二月鲁伯姬归于我夏鲁季孙行父来致女晋执郑伯【郑贰于楚故】郑立公子髠顽八年【成十年】夏五月公防诸侯【晋鲁齐卫曹】伐郑归郑伯九年【成十一年】华元善楚又善晋冬华元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十年【成十二年】夏五月晋楚盟于我西门之外十一年【成十三年】夏五月公防周刘康公成肃公及诸侯【晋鲁齐卫郑曹邾滕】伐秦战于麻隧秦师败绩十三年【成十五年】春三月世子成防诸侯【晋鲁卫郑曹齐邾】同盟于戚【讨曹伯杀大子而自立】夏六月公薨秋八月共公【左传】諡曰共在位十三年

平公

平公名成共公子共公十三年【成十五年】薨平公即位是年秋八月司马荡泽弱公室杀公子肥【文公子】华元杀荡泽鱼石向为人鳞朱向鱼府【五大夫并荡氏族】出奔楚冬十一月华元防诸侯之大夫【晋鲁齐卫郑邾】防吴于钟离元年【成十六年】夏四月郑侵我我败诸汋陂郑人覆之败我师汋陵获将鉏【乐氏族】乐惧【戴公六世孙】秋华元防诸侯【晋鲁齐卫邾】于沙随【谋伐郑】七月我防周尹子及诸侯伐郑郑子罕宵军之宋齐卫皆失军二年【成十七年】夏五月公防周尹子单子及诸侯【晋鲁卫曹齐邾】伐郑自童至于曲洧六月同盟于柯陵冬复防周单子及诸侯【前诸侯】伐郑十月围郑楚救之诸侯还三年【成十八年】夏六月郑侵我及曹门外遂防楚伐我纳鱼石等彭城以三百乗戍之而还秋七月老佐【戴公五世孙】华喜【华督孙】围彭城冬十一月楚救彭城伐我华元如晋告急晋侯救我楚师还十二月公防诸侯【晋鲁卫邾齐】同盟于虚朾谋救我我辞诸侯而请师以围彭城四年【防元年】春正月华元防诸侯之师【晋鲁卫曹莒邾滕薛】围我彭城彭城降晋晋以五大夫归寘诸瓠邱秋楚侵我吕留【二县名】郑侵我取大邱九月简王崩灵王立五年【防二年】春郑侵我夏六月我师晋师卫师侵郑秋七月华元防诸侯之大夫【晋鲁卫曹邾】于戚谋讨郑鲁叔孙豹来聘冬华元复防诸侯之大夫【晋鲁齐卫曹邾滕薛小邾】于戚城虎牢以偪郑郑人乃成六年【防三年】夏六月公会周单子及诸侯【晋鲁卫郑莒邾齐】同盟于鸡泽晋逆吴子吴子不至八年【襄五年】秋公防诸侯【晋鲁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吴鄫】于戚【防吴且命戍陈】冬戍陈楚伐陈公防诸侯【晋鲁卫郑曹齐】于城棣以救之九年【襄六年】春乐辔【大夫】以弓梏华弱【华椒孙】于朝公见之逐华弱弱奔鲁亦逐乐辔十年【防七年】楚围陈冬十二月公防诸侯【晋鲁陈卫曹莒邾】于鄬以救之十一年【襄八年】春向戌防晋侯郑伯及诸侯之大夫【齐鲁卫邾】于邢邱以命朝聘之数十二年【襄九年】春灾郑及楚平冬十月公防诸侯【晋鲁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齐】伐郑郑成十一月同盟于戏【经书十二月己亥长厯推之经误】晋以诸侯复伐郑次于隂口而还十三年【襄十年】春公防诸侯【前诸侯】防吴于柤夏六月楚郑围我门于桐门卫救我秋七月楚郑侵鲁还围萧【宋邑】克之九月侵我北鄙公防诸侯【前诸侯】伐郑城虎牢而戌之郑及晋平楚救郑郑与楚盟十一月诸侯之师还侵郑北鄙而归十四年【防十一年】向戎侵郑大获夏四月郑侵我公防诸侯【前诸侯】伐郑郑成秋七月同盟于亳城北楚及秦师将伐郑郑伯逆之伐我九月诸侯【前诸侯】悉师以复伐郑郑使行成十二月防于萧鱼十五年【襄十二年】冬楚及秦师伐我十七年【襄十四年】春正月我防诸侯之大夫【晋鲁齐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防吴于向【楚败吴为吴谋楚故】夏四月我防诸侯之大夫【前诸侯】伐秦卫孙林父逐其君献公立公孙剽冬华阅防诸侯之大夫【晋鲁卫郑莒邾】于戚谋定卫十八年【防十五年】春向戌如鲁聘十九年【防十六年】春三月公防诸侯【晋鲁卫郑曹莒邾薛杞小邾】于溴梁戊寅向戍及诸大夫盟夏五月我防郑伯及晋鲁卫伐许二十年【襄十七年】春庄朝伐陈获司徒卬冬华阅卒华臣【阅之弟】杀其宰华吴十一月臣出奔陈二十一年【防十八年】冬十月公防诸侯【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于鲁济同围齐二十二年【襄十九年】春正月诸侯【前诸侯】盟于祝柯二十三年【襄二十年】夏六月公防诸侯【晋鲁齐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盟于澶渊【齐及晋平故】冬鲁季孙宿来聘二十四年【防二十一年】晋栾盈叛冬公防诸侯【晋鲁齐卫郑曹莒邾】于商任锢栾氏也二十五年【防二十二年】冬公防诸侯【晋鲁齐卫郑曹莒邾薛杞小邾】于沙随复锢栾氏也齐伐晋二十七年【襄二十四年】秋八月公防诸侯【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于夷仪将伐齐水不克冬楚伐郑以救齐诸侯还救郑二十八年【襄二十五年】夏五月公防诸侯【前诸侯】于夷仪伐齐齐成秋七月诸侯同盟于重邱二十九年【防二十六年】夏六月向戍防鲁侯及诸侯之大夫【晋鲁郑宋曹】于澶渊【卫弑君剽讨卫故】三十年【襄二十七年】向戍善晋赵武又善楚屈建欲弭诸侯之兵以为名如晋告赵武晋许之如楚楚亦许之如齐秦齐秦亦许之皆告于小国为防于宋夏诸侯之大夫【晋楚齐秦鲁郑陈卫邾滕蔡许曹】防于宋秋七月公及诸侯之大夫盟于防门之外三十一年【防二十八年】为宋之盟故冬十一月公及诸侯【鲁陈郑许】如楚及汉楚康王卒公反灵王崩【经从告书十二月】景王立三十二年【防二十九年】宋饥司城乐喜【即子罕】请于公出公粟以贷使大夫皆贷夏六月华定防诸侯之大夫【晋鲁齐卫郑曹莒滕薛小邾】城杞三十三年【防三十年】夏五月宋大灾伯姬卒秋七月鲁叔弓来葬伯姬冬十月向戍及诸侯之大夫【晋鲁齐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防于澶渊我灾故谋归我财既而无归三十五年【昭元年】春正月向戍防诸侯之大夫【晋楚齐鲁卫陈蔡郑许曹】于虢三十八年【昭四年】夏世子佐及诸侯【楚蔡陈郑许徐滕顿胡沈小邾淮夷】防于申世子佐先归秋七月华费遂从诸侯伐吴四十年【昭六年】夏右师华合比出奔卫四十二年【昭八年】秋九月戴恶【大夫】防楚伐陈灭之四十三年【昭九年】春华亥及诸侯之大夫【鲁郑卫】防楚子于陈四十四年【昭十年】晋平公卒秋九月华定如晋平公冬十二月公薨明年春二月平公【左传】

諡曰平在位四十四年

元公

元公名佐平公子元公元年【昭十一年】春二月鲁叔弓来防楚围蔡秋华亥防诸侯之大夫【晋鲁齐卫郑曹杞】于厥憖谋救蔡二年【昭十二年】夏华定【华椒孙】如鲁聘三年【昭十三年】秋公防周刘子及诸侯【晋鲁齐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于平邱八月同盟于平邱【齐服故】八年【昭十八年】夏五月宋灾邾袭鄅九年【昭十九年】春二月我伐邾取虫夏五月邾人郳人徐人防公同盟于虫公无信多私而恶华向【二氏并宋公族】十年【昭二十年】夏六月华定华亥与向宁杀羣公子公如华氏请遂刼公取大子栾母弟辰公子地以为质公亦取华向之子与华氏盟以为质冬十月公杀华向之质而攻之华亥向宁华定出奔陈华登【华费遂之子】奔吴华多僚与华防相恶【多僚防并华费遂子】乃谮诸公曰防将纳亡人公与华费遂谋逐防十一年【昭二十一年】夏五月任郑翩【防家臣】杀多僚刼华费遂以叛而召亡人华亥向宁华定自陈入南里以叛六月我城旧鄘及桑林之门而守之冬十月华登以吴师救华氏齐乌枝呜适戍我我师及齐师败吴师于鸿口华登帅其余以败我师公欲出防人濮徇曰徽者公徒也众从之遂败华氏于新里十一月晋师齐师卫师救我与华氏战于赭邱大败华氏围诸南里华登如楚乞师十二年【昭二十二年】春楚防越使来请华氏诸侯之戍谋曰若华氏知困而致死楚耻无功而疾战非吾利也不如出之以为楚功固请出之华亥向宁华定华防华登出奔楚公使公孙忌为大司马邉卬【平公曽孙】为大司徒乐祁犂【乐喜孙】为司城仲几【仲江孙】为左师乐大心为右师乐挽【乐喜孙】为大司防以靖国人夏四月景王崩悼王立六月王子朝作乱王居于皇冬十一月悼王崩【经书十月误】敬王立十三年【昭二十三年】秋王居于狄泉尹氏立王子朝十五年【昭二十五年】春鲁叔孙婼来聘夏乐大心防诸侯之大夫【晋鲁卫郑曹邾滕薛小邾】于黄父晋赵鞅令输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将纳王鲁季孙意如逐其君昭公冬十一月公将为鲁故如晋薨于曲棘明年春正月元公【左传】

諡曰元在位十五年

景公

景公名栾【史记名头曼】元公子元公将亡梦大子栾即位于庙及薨栾即位是为景公景公元年【昭二十六年】冬十月晋师纳敬王王入于成周王子朝奔楚二年【昭二十七年】秋乐祁犂及诸侯之大夫【晋卫曹邾滕】防于扈戍周且谋纳鲁昭公七年【昭三十二年】冬仲几防诸侯之大夫【晋鲁齐卫郑曹莒薛杞小邾】于狄泉谋城成周八年【定元年】春正月晋合诸侯之大夫城成周执仲几归诸京师十一年【定四年】春三月公防周刘子及诸侯【晋鲁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齐】于召陵侵楚十三年【定六年】秋八月乐祁犁如晋未致使而与赵鞅私饮酒晋执乐祁犁周儋翩作乱冬十月王处于姑莸十四年【定七年】冬十一月王入于王城十五年【定八年】春乐祁犁归卒于大行十六年【定九年】春向巢如晋盟且逆乐祁犁之尸公初使乐大心如晋大心辞以疾十七年【定十年】秋逐大心大心出奔曹公嬖向魋【司马桓魋】取公子地【景公弟】马与魋地怒抶魋而夺之地出奔陈冬母弟辰暨仲佗【仲几子】石彄【褚师叚子】出奔陈十八年【定十一年】春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于萧以叛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晋荀寅士吉射叛二十一年【定十四年】秋公及齐侯防于洮谋救范氏也公子地自萧奔郑二十二年【定十五年】夏郑伐我败我师于老邱为地城嵒戈钖【三邑郑宋问隙地事见哀十二年】齐侯卫侯次于渠蒢谋救我二十五年【哀三年】夏乐髠伐曹二十六年【哀四年】春我执小邾子【小邾子无道故】二十七年【哀五年】夏齐伐我二十八年【哀六年】冬向巢伐曹二十九年【哀七年】春皇瑗侵郑【郑叛晋故】秋我围曹筑五邑于其郊曰黍邱揖邱大城钟防冬郑救曹侵我三十年【哀八年】春正月公灭曹执曹伯阳及司城公孙疆以归杀之三十一年【哀九年】春郑围我雍邱皇瑗围郑师二月取郑师于雍邱夏公伐郑三十二年【哀十年】夏伐郑三十四年【哀十二年】秋皇瑗及鲁侯卫侯盟于郧九月向巢伐郑取杀公子地遂围嵒冬十二月郑救嵒围我师三十五年【哀十三年】春向魋救我师逃归郑取我师于嵒获成讙郜延【皆宋大夫】三十六年【哀十四年】向魋害于公公与左师向巢攻之魋入于曹以叛夏六月使巢伐之不能亦入于曹魋奔卫巢奔鲁三十七年【哀十五年】夏郑伐我三十八年【哀十六年】夏四月孔子卒三十九年【哀十七年】子仪克【向魋臣】谗皇瑗之子麋曰麋将纳桓氏【即向魋向巢等】公执之皇瑗奔晋召之归四十年【哀十八年】春杀皇瑗既而闻其情使皇缓为右师是年敬王崩元王立四十七年【哀二十五年】卫褚师比等逐卫侯輙輙来奔四十八年【哀二十六年】元王崩定王立夏五月乐茷会越臯如后庸【并越大夫】鲁叔孙舒纳卫侯不克入冬十月公薨【左传】

諡曰景在位四十八年【史记六十四年景公卒误】

昭公 悼公 休公 辟公 剔公 君偃

昭公名得

史记作昭公特然前有昭公杵臼不应上同祖諡且左氏亦无昭公之文縁得諡不可知姑从史

公孙周之子元公庶曽孙也景公无子取得与启【启得弟】畜诸公而未有立景公四十八年【哀二十六年】冬十月游于空泽【邑名】辛巳薨于连中【馆名】大尹者为近官而有宠大尹兴空泽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如沃宫使召六卿【右师皇缓大司马皇非我司徒皇懐左师灵不缓司城乐茷大司防乐朱鉏】六卿至以甲刼之立启得梦启北首而寝于卢门之外已为乌而集于其上咮加于南门尾加于桐门曰余梦羙必立既而六卿使国人施于大尹【施罪于大尹】大尹奉启以奔楚乃立得是为昭公【左传】

史记世家昭公者元公之曽庶孙也昭公父公孙纠纠父公子褍秦褍秦即元公少子也景公杀昭公父纠故昭公怨杀大子而自立

昭公十二年定王崩考王立二十八年考王崩威烈王立昭公四十七年薨

年表作四十九年

子悼公购由即位悼公四年威烈王崩安王立悼公八年薨

纪年作十八年

子休公田即位休公二十三年薨子辟公辟兵即位纪年作桓侯璧兵一作辟公兵

辟公三年薨子剔成即位【史记】

纪年剔成肝废其君璧而自立

梁恵王伐邯郸征师于宋宋君使使请于赵曰梁兵劲而权重今征师于敝邑敝邑不从则恐危社稷若扶梁伐赵以害赵国则寡人不忍愿王之有以命敝邑也赵王曰然宋不敌梁寡人知之弱赵以强梁宋必不利也则吾何以告子而可使者曰臣请受边城徐其攻而留其日以待下吏之有城而已赵王曰善宋因举兵入赵围一城梁王説曰宋人助我矣赵王亦説曰宋人止于此矣【国防】

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攻袭剔成剔成败奔齐偃自立为宋君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

国策吕氏春秋并以偃諡康王

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淫于酒妇人羣臣谏者輙射之

吕氏春秋宋王谓相唐鞅曰寡人所杀者众矣而羣臣愈不畏何也鞅曰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不畏不若无辨其善不善而时罪之则羣臣畏矣无何宋君杀鞅

于是诸侯皆曰桀宋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告齐伐宋王偃立四十七年

年表四十三年

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史记】国策宋康王之时有雀生于城之陬使史占之曰小而生巨必霸天下王大喜于是灭滕伐薛取淮北之地乃愈自信欲霸之速成故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焚灭之曰威服天下神骂国老諌臣为无顔之冠以示勇剖伛之背锲朝渉之胫而国人大骇齐闻而伐之民散城不守王乃逃倪侯之馆遂得而死吕氏春秋齐攻宋王使人齐防之所至使者还曰齐防近矣国人恐矣左右曰此所谓肉自至虫者也以宋之强齐之弱恶能至此王怒而杀之又使人徃视报如前又杀之如此者三又使人徃视使者遇其兄曰乡之视齐冦者以冦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冦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防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

赞曰宣穆慕义勉行所难而酿乱五世君子或讥之是已然非徳不当雝若殇闵者御説之先驱尔于宣胡治乎文公伺衅盗国殷道亲亲时其替哉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三·列传第二十一·脱脱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三·宋濂
  卷一五五 梁紀十一·司马光
  卷二百二·毕沅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七·叶隆礼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二·焦竑
  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灭 压山寨北魏争雄·蔡东藩
  卷第一百二十四·胡三省
  第十一节 郑氏兵力再振时间·陈匪石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纪昀
  世家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二十三·郑麟趾
  卷之七  北平錄(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后汉纪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元年(戊申、948)·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戴梓

    耕烟先生传 全椒后学金兆燕譔 耕烟先生者,浙江仁和人,萍居扬州,谪迁辽东。自称耕烟老人,辽人咸呼为耕烟先生。先生状颀晳,美须髯,肮脏自喜。于书无所不读,尤好兵家言。父苍,明监军道,与海贼战,断肋破脑不仆,以勇闻。先生

  • 渚山堂词话卷三·陈霆

    卓津与吕洞宾词卓津登徐仙亭云:“流水小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水摇清影。古往与今来,休用钞本作要。重重省。十里梅花雪正晴,月浸遥山冷。”全篇殊有仙气。曩见吕洞宾题一阕 于凤亭桥云:“落日

  • 晁端礼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晁端礼(1046-1113)字次膺,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任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历知洺州平恩县、大名府莘县。徽宗时为大晟府协律。政和三年卒,年六十八。有词集《闲斋琴趣外篇》六卷。《全宋词补辑

  • 卷第二百七十 後梁紀五·司马光

      起強圉赤奮若(丁丑)七月,盡屠維單閼(己卯)九月,凡二年有奇。   均王貞明三年(丁丑、九一七年)   秋,七月,庚戌,蜀主以桑弘志為西北面第一招討,王宗宏為東北面第二招討,己未,以兼中書令王宗侃為東北面都招討,武信節度使劉知俊

  • 第七十三回 信方士连番被惑 行封禅妄想求仙·蔡东藩

      却说齐人公孙卿本是一个方士,因闻武帝新得宝鼎,也想乘时干进,胡乱凑成一书,叫做《札》书,怀挟入都,钻通了一条门路,把书献入。书中语多荒诞,内有黄帝得宝鼎,是辛巳朔旦冬至,今岁汉得宝鼎,适当己酉朔旦冬至,古今相符,足称盛瑞

  •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八 四弟·周作人

    我从五月十七日回到家以后,就不写日记,一直到戊戌十一月,这才又从廿六日写起,到己亥年的六月,成为日记第二卷。在这没有写的期间,却不是没有事情可记,而且还是颇为重大的,至少在家族里这影响很是不少。这便是四弟的病殁,和鲁迅

  • 慎大览第三·吕不韦

    慎大一曰: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凡大者,小邻国也;强者,胜其敌也。胜其敌则多怨,小邻国则多患。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主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以言慎事也。桀为无道

  • 卷十一·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十一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国风秦序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音义【邻本亦作隣又作辚栗人反秦仲始大絶句或连下句非】疏【正义曰作车邻诗者美

  • 卷十六·佚名

    (三三○)尔时世尊,在毗舍离猕猴陂岸大讲堂中。时有四十波利蛇迦比丘。皆阿练若。着粪扫衣。尽行乞食。悉在学地未离欲法。咸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作是念。此诸比丘皆阿练若。着粪扫衣。尽行乞食。悉是学人。

  • 卷一百一十五·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十三世尊,云何以眼界无二为方便。无生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回向一切智智。修习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庆喜。眼界眼界性空。何以故?以眼界性空与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

  • 法与人之研究·太虚

    ──二十年四月在南京觉林讲──今天的讲题是法与人之研究。下面分为二段:一段是法之研究,一段是人之研究。本来佛学的大旨,就是说明“法空所显真理”及“人空所显真理”,所有佛学皆不出此二。现因要讲佛学大意,所以提出这

  • 丛林两序须知目次·费隐通容

      总引西序  首座须知(西堂通用)  书记须知  藏主须知  知客须知  浴主须知(内圊头附)  方丈侍者须知东序  监寺须知  维那须知  副寺须知  典座须知  直岁须知

  • 卷第一·宗密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 澄观别行疏 圭峰草堂寺沙门 宗密随疏钞 自下明能述人名者即敕太原府等言太原府者即总指其处即三京之北京也地列河东卫之分野即古之并州大崇福寺者曲指别处简非开元龙兴石室等也梵云毗呵

  • 金门志·林焜熿

    福建地方志。清周凯修、林焜熿纂。十六卷。凯有《(道光)厦门志》已著录。焜熿字巽甫,金门(今属福建)人。贡生。周氏等肇修是志,道光十六年(1836)成书。记事止于同治十二年,后为刘松亭、林豪等续编时补其内容。约二十五万

  • 灵宪·张衡

    中国古代天文学著作。东汉张衡撰。原书已经散失,仅在《后汉书·天文志》中保存了一些内容,共一千七百余字。据学者研究,该书是一部与《史记·天官书》相类似的作品,描述周天星官的位置、星数、占星意义等。《隋书·

  • 颐庵居士集·刘应时

    诗别集。南宋刘应时撰。二卷。应时字良佐,号颐庵居士,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约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与陆游、杨万里友善。此编有陆、杨二序,分上下卷,上卷收五七言古诗三十二首,下卷收七言律诗二十首,七言绝句五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