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禁止小便妙文

沪江新闸路新康里老学究张小江,授徒糊口。人皆称之曰“书踱头”。一日,作“禁止小便文”,揭示墙上。见者莫不掩口葫芦,兹照录于下:

夫随地小便者,最可恶之事也。此处往来之人既多,臭气触鼻,则人将裹足不前矣。各界诸君,既人格之高尚,决不敢违悖法律也。天赋人以自由,他人不得侵犯。然随地而溺乃野蛮之自由,非文明百姓所当为也。果欲小便,请由此东方,有法定之公厕焉。徐徐而放之,岂不善哉!

猜你喜欢
  本命解第二十六·王肃
  臧榮緒晉書卷八·汤球
  ●卷五·李绛
  ●卷九十九·徐梦莘
  ●卷二十二·徐梦莘
  第七十八回 大婚礼成坤闱正位 撤帘议决乾德当阳·蔡东藩
  卷六十·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夹古清臣传·脱脱
  张绍登传·张廷玉
  方瑛传·张廷玉
  闗中奏议巻二·杨一清
  七○、田桓公在位十八年非六年·钱穆
  卷六十三·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致和·唐圭璋

      致和,崇宁间太学生。   五福降中天   喜元宵三五,纵马御柳沟东。斜日映珠帘,瞥见芳容。秋水娇横俊眼,腻雪轻铺素胸。爱把菱花,笑匀粉面露春葱。   徘徊步懒,奈一点、灵犀未通。怅望七香车去,慢辗春风。云情雨态,愿

  • 序·老舍

    (四幕 剧)全剧 人 物 介 绍吴凤鸣——男。河北省人。久寓北平。四十岁。魁梧多力,貌豪野而菩萨心肠,见义勇为,言则必诺。吴凤羽——男。凤鸣之弟。二十二三岁。亦富热情,但年轻冒失。身高而不甚粗壮。在大学尚未毕业。

  • 提要·赵长卿

    作者赵长卿[约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自号仙源居士,南丰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恬于仕进。尝买一妾,名文卿,教之习苏书,又能唱苏词。三年约满,为其母嫁于一农夫,常常寄所作词或片纸问讯,长卿每为酬答。长

  • 卷第十六·陈与义

    ○北征世故信有力,挽我复北驰。独冲七月暑,行此无尽陂。百卉共山泽,各自有四时。华实相后先,盛过当同衰。亦复观我生,白发忽及期。夕云已不征,客子今何之。愿传飞仙术,一洗局促悲,被襟阆风观,濯发扶桑池。○秋日客思南北东西俱

  • 卷308 ·佚名

    释印肃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昏迷曾未警,劳我个眼睛。 丝毫全不漏,云月事犹新。 达士知几者,常看无字经。 打动禾山鼓,舞起道吾神。 释印肃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

  • 卷八 秦紀三·司马光

      起昭陽大荒落(癸巳),盡閼逢敦牂(甲午),凡二年。   二世皇帝二年(癸巳,前二O八年)   冬,十月,泗川監平將兵圍沛公於豐,沛公出與戰,破之;令雍齒守豐。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泗川守壯兵敗於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馬得殺之。   周章

  • ●东征集卷五·蓝鼎元

      漳浦蓝鼎元玉霖稿  天长王者辅近颜评  料三林逸贼逃归内地请移广省擒捕书  论下加冬半线二守备书  论苏荣书  论诸弁书  论周彩书  论蔡奕陈祥送考军前弁缺书  论台中时事书  论擒获奸匪便宜书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一·佚名

    正德元年三月辛巳朔 孝肃太皇太后大祥 上诣几筵行祭礼遣驸马都尉崔元祭 裕陵○命狭西都司都指挥使阎纲充右参将分守宁夏东路地方○壬午孔氏子孙应贡生员孔承诏以车驾幸学乞随众观礼许之○升山东左布政使陶琰为都察院

  • 卷之五百八十四·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十二月。戊午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丙戌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朕钦奉皇太后懿旨、礼部奏、元旦礼仪一摺。元旦令节。皇帝率王公百官。着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皇言定声录八卷国朝毛奇龄撰其书皆阐论乐律凡一百余条为图者十六自称推本圣祖仁皇帝论乐之明训而抒其所见故以名书其所龂龂致辨者乃九声七调之説合五声及宫清商清角清征清为九声合五声及变宫变征为七调谓

  • 卷三·刘玉汝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三      元 刘玉汝 撰 邶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二)第一分游行经第二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时。摩竭王阿阇世欲伐跋只。王自念言。彼虽勇健。人众豪强。以我取彼。未足为有。时。阿阇世

  • 答李守中问(二则)·太虚

    问一:印度教与佛教有何区别?答一:印度教人大概除回教、基督教以外,包括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锡克教等由印度人所创兴宗教,统称为印度教,而视佛教等为印度教之一派。故谓释迦牟尼为印度教之宇宙神第九次化身于人世之圣人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三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六随文释义者。从初列众之中有二义。一释菩萨名。二释声闻名。初释菩萨名中。有六段意趣 一从初一百四十二个菩萨。以普贤文殊二菩萨及佛。是总该五位及法界因果。通收一部经之总别同异成坏法也 二从初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九·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九 偈颂五 侍者 文斌等 编 四料拣 夺人不夺境。三竿晓日千门静。桃花树树近前池。不见佳人来照影。 夺境不夺人。玉鞭金镫赏残春。千红万紫归何处。蓦地风来卷作尘。 人境两俱夺。

  • 第九十五章 势那罗达那王·佚名

    势那罗达那,此王上于王位耶!常以恭敬心勤布施其他善业,依四摄法使喜当时之人人,齿舍利之祭与行大施。(一、二)长[兄]王彼第一妃为[己之]妃,住于彼处之都(西利瓦达城),当时住于库兰婆港之商业者等,久留于此,其数渐多。(三、四)彼等名婆兰

  • 一贯天机直讲·魏尧

    《一贯天机直讲》一书,署名“蜀西魏尧则之口述、浙会陈威公孟笔记”,记载了自1924年12月22日(即甲子年冬至日),到翌年四月初八(1925年4月30日),共讲课49次的讲课内容。因是根据讲课记录整理而成,所以本篇通俗易懂,是历代丹经道

  • 参读礼志疑·汪绂

    二卷。清汪绂(1692-1759)撰。绂字灿人,初名烜,号双池、重生。婺源(今属江西)人。诸生。家贫嗜学,博综儒经,于乐律、天文、地舆、阵法,术数皆有研究。着有《易经诠义》、《春秋集传》《乐经律吕通解》、《孝经章句》等。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