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庄公·庄公三十一年

【经】三十有一年春,筑台于郎。夏四月,薛伯卒。筑台于薛。六月,齐侯来献戎捷。秋,筑台于秦。冬,不雨。

【传】三十一年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非礼也。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诸侯不相遗俘。


译文


三十一年夏季,六月,齐桓公来鲁国奉献讨伐山戎的战利品,这是不合于礼的。凡是诸侯讨伐四方夷狄有功,就要奉献给周天子,周天子用来警戒四方夷狄;在中原作战就不这样。诸侯之间不能互相赠送俘虏。

猜你喜欢
  明杜思刻徐幹《中論》序·徐干
  大学衍义卷十·真德秀
  春秋大全卷六·胡广
  卷四十五·陈经
  提要·冯继先
  卷二十八·佚名
  卷二十一·乾隆
  卷十七·姜炳璋
  六、阴阳感应的宗教·胡适
  附录·道世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佚名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王实甫

    (老旦扮夫人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从夫主去,皓月几回圆。老身完颜女真人氏,夫主是四丞相。因与李圭在香山饮会吵闹,圣人见怒,将俺丞相汗马功劳一旦忘了,贬在济南府闲住。今因草寇作乱,圣人遣使命去济南府取他去了

  • 雨后天·林徽因

    我爱这雨后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风吹: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吹远了香草,落叶,吹远了一缕云,像烟——像烟。

  • 卷二十五·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二十五明 高棅 编七言古诗一正始王宏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十五学剑北击胡羌歌燕筑送城隅城隅路接伊川驿河阳渡头邯郸陌可怜少年把手时黄鸟双飞梨花白秦王筑城三千里西自临洮东

  • 卷八·邓雅

    ●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八(明)邓雅 撰○七言絶句玉笥十咏【曾伯曼命题】玉笥晴云三十六峰杳难分上有佳气常氤氲安得良工拂绢素画我山中眠白云紫盖春雨紫盖突兀青天位老鹤结巢松树枝坐看山色净如染正是东风过雨时何君驾

  • 列传第九十七·刘昫

    ○杜黄裳 高郢 子定 杜佑 子式方 从郁 式方子悰 从郁子牧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也。登进士第、宏辞科,杜鸿渐深器重之。为郭子仪朔方从事,子仪入朝,令黄裳主留务于朔方。邠将李怀光与监军阴谋代子仪,乃为伪诏书,欲

  • 太祖纪二·薛居正

    广顺元年春二月癸巳朔,以枢密副使、尚书户部侍郎范质为兵部侍郎,依前充职;以陈州刺史、判三司李穀为户部侍郎,判三司;以右金吾大将军、充街使翟光邺为左千牛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以宣徽北院使袁鳷为左武卫上将军,充宣徽南院

  •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四·王祎

    【唐愍帝李从厚应顺元年 潞王李从珂清泰元年吴睿帝太和六年 南汉髙祖皇帝大有七年 蜀髙祖皇帝孟知祥明徳元年 闽帝王鏻龙啓二年 楚王马希范 南平王髙从诲 呉越王钱元瓘 契丹天显九年】春正月戊寅唐改元【以新

  •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司马迁

    徐世英 译注【说明】这是一篇关于陈平的传记。陈平是刘邦的重要谋臣之一,多次替刘邦出谋划策,为刘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本文写了陈平的一生,但突出刻画的是他的谋略。司马迁将最能体现陈平智谋的言行重

  • 沈炯传·姚思廉

    沈炯字礼明,吴兴武康人。其祖父沈王禹,为梁浔陽太守。父亲沈续,为王府记室参军。沈炯少时才智出众,为当世所推重。他初任王国常侍,迁任尚书左民侍郎,出任吴县令。侯景之乱,吴郡太守袁君正援助京师,让沈炯监郡,京城陷落,侯景将领

  • 梁士彦传·魏徵

    梁士彦字相如,定安乌氏人。 年少时行侠仗义,不愿在州郡做官。 性情刚烈果敢,喜欢评判别人的是非曲直。 好读兵书,并涉猎经史。 北周时凭军功拜为仪同三司。 周武帝将要与东夏作战,听说梁士彦勇敢果决,便把他从扶风任上郡守

  • 杜希全传·欧阳修

    杜希全是京兆醴泉县人。任郭子仪部下裨将,积累功劳官至朔方节度使。军令严整,士兵都怕他的威严。皇帝流亡奉天,杜希全与..坊节度使李建徽、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带兵奔赴国难,在漠谷宿营,被叛军半路拦击,登上高山

  • 十年·佚名

    (乙亥)十年大明正德十年春正月1月1日○己未朔,上行望闕禮,不受本朝賀禮,謹天災也。1月2日○庚申,臺諫啓前事。憲府啓曰:「朴恒老不治事之意,前已盡啓,請速改差。且以李海爲保寧縣監,保寧乃沿海防禦之所。前於庚午年,李海以軍官在

  • 提要·林希逸

    【臣】等谨案考工记解二卷宋林希逸撰希逸字肃翁福清人端平二年进士景定间官司农少卿终中书舍人自汉河间献王取考工记补周官于是经与记合为一书然后儒亦往往别释之唐有杜牧注宋有陈祥道林亦之王炎诸家解今并不独希逸

  • 卷一百一十七·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十五世尊,云何以地界无二为方便。无生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回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庆喜。地界地界性空。何以故?以地界性

  • 卷十·道世

    △纳妃部第九(此别六部)▲述意部第一夫法身无形,随应而现。机缘万途,故化迹非一。或离欲而受道,或处染而现权。若不示其纳妃,凡识谤非人种。虽示五欲之境,不坏一心之志。故历王城之四门,衰老病死之八苦,乃自嗟曰:人生若此,在世何

  • 般若灯论释 第一卷·清辨

    般若灯论释 第一卷般若灯论释序释慧赜述般若灯论者。一名中论。本有五百偈。龙树菩萨之所作也。借灯为名者。无分别智。有寂照之功也。举中标目者。鉴亡缘观。等离二边也。然则灯本无心。智也亡照。法性平等。

  • 卷第四·佚名

    正源略集卷第四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五世 林皋豫禅师法嗣(二人) 天寿谧融元禅师 首参博山。看狗子无佛性话。有省。次参林皋豫於夹山印记 上堂。教中道。不应取法。不

  • 甲申核真略·杨士聪

    史籍。明末清初杨士聪撰。一卷。杨士聪,字朝彻,号凫岫,济宁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历官右谕德。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入北京,杨士聪仰药不死,为义军所执;后义军败出北京,他弃家南奔,最后卒于常州。鉴于方以智、陈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