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火龠传
刘火龠,字晦伯,建阳人。他和弟弟刘韬仲从学于朱熹、吕祖谦。乾道八年(1172)他被举荐参加进士考试,调为山阴县主簿。刘火龠纠正户口册,不许吏人作恶。他被调为饶州录事,通判黄奕将诬陷刘火龠,而自己却因贪赃罪被罢官。都大坑冶耿某哀怜那些暴露在外的遗骸,决定用和尚的丧葬法,给他们水葬或火葬,刘火龠给耿某写信说:“假使死者有知,这也是惨祸呀。”他请求选择高地作为墓地埋葬死者。
刘火龠调任莲城县令,他罢去添给钱和纲运例钱,免除上供银钱及纲本、二税甲叶、钞盐、军期米等钱,大力兴办学校,请求推行经界法。刘火龠改为闽县知县,他用清明简要的方针处理事务,使官府中没有遗留的诉讼案,兴利去害,知无不为。他被差遣为潭州通判,还没上任,遭父丧。当时开始禁止伪学,刘火龠跟从朱熹在武夷山讲道读书,怡然自得。修建云庄山房,作为养老隐居的地方。刘火龠调为赣州坑冶司主管文字,差遣为德庆府知府,他大力办学,上奏便利百姓的五件事,又奏请罢去两县的无名租钱,招集武勇民兵。刘火龠入朝上奏说:“先前兴兵北伐,是执政者没估计好形势,给陛下带来忧患。现在虽然和议,希望陛下更加恐惧并修身反省,一定要开言路以便广纳忠言益言,一定要振兴公道以便提拔人才,一定要整顿边备以便防御敌人。”
刘火龠为提举广东常平。他命令守臣每年把常平米一半换成新的,春末支出,到冬天再补回,存一半准备应急。拖欠亭户钱十万,转运司五万,刘火龠用公使、公用两库的余钱补上。他上奏讲义仓、客丁钱、小官俸禄、举荐和留任守令、官商中存在的弊病。刘火龠被召入朝中奏事,他首先论说:“公道如果清明,那么人心自然归一,朝廷自然尊贵,虽然处于危险中也可安稳;公道如果废弃,那么人心自然不同,朝廷自然不重要,虽然处于安定中也容易发生危机。”皇上嘉奖了他。他升为尚左郎官,请求节省朝内外冗费来收取纸币。百官轮次奏事时,他说:“希望陛下在经筵讲读、大臣奏对时,反复提问,以便求得义理的真谛,政事的得失,那么圣人的学说就得到应用而且国家也会兴盛了。”他请求搜求人才和修明军政。刘火龠升为浙西提点刑狱,他巡察时不避寒暑,平反了很多冤案。有个杀人的罪犯藏在一个权贵家中,吏人不敢去逮捕,刘火龠却把罪犯捕获。
刘火龠升为国子司业,他对宰相史弥远说,请求把朱熹所著的《论语》、《中庸》、《大学》、《孟子》的注释作为劝讲的内容,以求正君定国,慰抚天下学者和士大夫的心。刘火龠上奏说:“宋朝兴起,使《六经》隐微的旨意,孔、孟的古训,在千年之后得以阐明,用它事父则孝,事君则忠,它就是世人所说的道学。庆元以来,权奸当国,怕人们议论自己,就指责道学是伪学,斥退研习道学的人,禁止有关道学的书籍,使学者们无所依从,不能区别义和利,行为也不高尚,人的各种欲望泛滥起来,廉耻之心日益丧失。回想先前禁绝道学的事,不能不承担这个罪责。希望人们做官以后,恪尽职守,树立名节,却不能做到。请罢去关于伪学的诏书,禁止邪说,端正人心,这是国家的福分。”他又请求把朱熹的《白鹿洞规》颁行于太学,把朱熹的《四书集注》印刷颁行。又说“:浙西是国家的根本之地,应该诏命长吏、监司禁止强暴,抚恤百姓,致力于储积以防备凶荒,严禁聚敛以舒缓民力。”
刘火龠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在盱眙军接伴金国使臣。回京后,他说“:两淮地区,是江南的屏障,在兵祸盗贼破坏之后,更应加强经画治理,一定要在招集流散百姓的同时,就考虑足食足兵的计策。臣看淮东,那里土地广阔肥沃,有陂泽水泉的便利条件,但荒芜的很多。那里的百姓剽悍勇敢,熟习边防战斗的事,但安居的少。如果真能经画郊野,招集流亡的百姓,按数量给他们授田,使他们不要担心土地被广占和抛荒,把沟渠分别储水,又可防备敌人的战马往来奔驰。替他们准备好农具,借给他们种粮,根据地形的险易,建成房屋,使他们互相保护,联结成什伍,教给他们武艺,使他们互相监督。或者一乡为一团,一里为一队,设立长官和副官。平时就耕种土地,有敌情就防守,有余力就参战。”皇上采纳了这个意见。
刘火龠升为国子祭酒兼侍立修注官。他议奏贡举方面的五项弊端。他兼任权兵部侍郎,改为兼权刑部侍郎,被封为建阳县开国男,赐给他封地。他为权刑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升为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当时朝臣争相沉默,不论国事,有议论国事稍微恳切的,众人就认为他怪异。刘火龠上奏说:“希望明确告诉大臣,要褒奖忠直以振作士气,惩戒奸邪使官僚恭谨。请选择州县的典狱官。”冬天打雷,皇上恐惧,刘火龠上奏说“:选择监司考察贪吏是当前的头等大事,访求百姓的疾苦,有陛下的恩泽没贯彻下去的,法令对百姓不利的,都照实汇报,朝廷给以变通,那么民心就会悦服而老天的惩罚也就解除了。”他又请求选择沿边众将。
刘火龠兼工部侍郎。他上奏说:“请让沿边百姓,各自结成什伍,在乡里训练教阅,有危险就互相救援,无事时就耕种,寓军于农,这不只是一时的便利。”他请求在沿边州郡筑城、停止派贺正使。他试刑部侍郎,仍旧兼职,赐给他对衣、金带,他推辞,皇上不允。他两次请求辞官,都没被允许。他上奏断绝给金人的岁币,在历阳建制置司以便应援两淮。夏季大旱,他应诏上疏说:“言路堵塞时就疏导使人们能言,人心郁闷时就疏导使心情舒畅,上面既然开不忌讳的大门,下面定有言无不尽的人,他们指出朝政的缺失,讲明朝廷的是非。有人认为这是沽名钓誉,但陛下对这些逆耳的话,真实的话,放弃它们也不觉得可惜,甜言蜜语,陛下接受它们也不觉察。”他请求罢去瑞庆圣节,谢绝金国使臣来朝。
刘火龠被进封子爵,任权工部尚书,赐给他衣带、鞍马。兼任太子右庶子,仍兼左谕德。他每次给太子讲读到经史中所陈述的声色嗜欲之戒时,就十分恳切,反复地讲解。献上读《诗》的体会,詹事戴溪读后很赞赏。刘火龠去世后,被赠为光禄大夫,他的后代被录用为官,赐谥号“文简”。他著有《奏议》、《史稿》、《经筵故事》、《东宫诗解》、《礼记解》、《讲堂故事》、《云庄外稿》。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 张缅弟缵 绾·姚思廉 卷二百六·列传第一百三·柯劭忞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四·李心传 卷第二百六十二·胡三省 卷之六百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光绪十二年·佚名 一一五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将四库全书底本汇交翰林院收贮折·佚名 自序·胡适 裴矩传·李延寿 王继恩传·脱脱 杨黼传·张廷玉 卷八十·佚名 卷六·赵汝愚 卷八十九工艺·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