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百十二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五月朔。甲辰。日食。
○谕、序临北至。一阴始生。薄蚀适逢。益切乾惕。古帝王克儆天戒。不敢以宿离有常度为角□羊。朕亦同此志。弥月不雨。蒿目增忧。□即沾膏。麦稔可望。然盛满为虞。匪藉遇灾知惧。如斤斤动色咨警为也。前岁日食。下诏修省。而建言者或毛举细故。摭拾浮词。虽不足深尤。究无裨实政。又清理刑狱。间岁已敕部举行。踵事不已。正昔人所称赦非善政者。应天以实不以文。朕方侧席省躬。所有本月朔。内廷例用龙舟。上年既以祷雨不行。今虽际时和。并饬停罢。用祇荷天仁示戒之至意。谕众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据方观承奏、盐山县发遣巴里坤为奴之张七、解至山东临清州逃回等语。盐山系直隶地方。该犯解往巴里坤。断无转经东省、绕道解陕之理。何以路过临清。以致脱逃。着传谕方观承、令其查明具奏。
○乙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刑部改拟江苏省蒋汝才斩决一本。并未将该督原拟驳回另审。遽行改正完结。朕忆前此法司改重改轻之条。曾经分别降旨。该部于此案所办。殊未合例。因令军机大臣询问。则刑部引用前旨。是二是一。不能明晰。如前旨云、督抚等拟罪过轻、而部议应从重者。自应驳令再审。今蒋汝才故杀小功母姨。该部以该犯既窃其衣。复害其命。与窃贼临时杀死事主者同科。罪应斩决。而该抚仅拟斩候。不足蔽辜。正与由轻适重、应行驳审之旨。吻合无疑矣。至后条所云、如拟罪过重、而部议从轻者。若情节显然。该部所见既确。即改拟题覆。不必驳审。是乃专指由重适轻者而言。使其中有情节未明者。固当驳回另审而已。且此等案件。并非谋逆重大要案。不容姑待者比。即俟另审题覆。亦未为迟。乃因情罪可恶。辄行改拟结案。将使庸愚无识之徒。私心揣测。转疑内部司谳者。有意从严。并不照例诘驳。是皆该部错会前旨、有以致之也。此本着照例驳审。并将此宣谕内外问刑衙门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本月初一日日食。京师食甚时。日光照耀尚多。按之钦天监所奏。则京师较山东、山西、二省。分数本少。是以所见如此。着传谕阿尔泰、鄂弼等、将各该省所见食甚时景象、有无余光之处。详悉查明据实奏闻。
○又谕、昨降旨将杨瑞补授建宁总兵。原以该员旧日曾任海坛。在闽年久。或可收驾轻就熟之效。今请训召见。该员奏对之次。语言钝涩。即领受谕旨。亦不甚了了。殊为不满朕意。着传谕杨廷璋、令其留心体察。如该员人本朴拙。于营务尚能实心办理无误。则其人固未可轻弃。倘该员直系颟顸无用之徒。又岂可苟且姑容。致妨戎政。该督据实查明。随时分别具奏。不必豫存成见。转失虗公之道。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苏丹徒县民殷永通妻唐氏。
○丙午。孝诚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谕军机大臣等、新辟疆土。如伊犁一带。距内地窎远。一切事宜。难以遥制。将来屯田驻兵。当令满洲将军等、前往驻劄。专任其事。固非镇道绿营所能弹压。亦非总督管辖所能办理。杨应琚如未经到彼。即可不必前往。既已亲履其地。略悉情形。即可回任。总之该督统辖所及。至乌噜木齐而止。自此以外。现有舒赫德等在彼经理。该督自应仍回内地。俟将来有应行接应之处。妥为料理。是其专责。此时正毋庸久驻口外。筹办一切。反致遗误内地要务也。
○又谕曰、纳世通奏称、库车一带。通北山各岭处所。俱安设卡座。派回人了望防守等语。所奏殊中肯綮。现在阿桂等、驻兵伊犁。搜捕玛哈沁。伊等无可栖止。或越岭侵犯回人地界。乘间盗窃台站马匹。俱未可定。着传谕各驻劄大臣等、将北山要隘可通回部者。俱安卡派兵防范。仍不时委员巡查。严拏逸匪。不可少有疎忽。
○军机大臣议奏、陕甘总督杨应琚奏称、乌噜木齐、现议移驻提督。管理地方粮饷之文员。自不可少。应照哈密、巴里坤之例。设同知一员、管理地方。通判一员、收放粮饷。并仓大使一员、以供差遣出纳。再设巡检二员、分驻昌吉、罗克伦、两处。以上各员。统听哈密兵备道管辖。又称、汉中府同知、同州府通判二缺。韩城、洋县、县丞二缺。西安府照磨一缺。应裁。即可移驻乌噜木齐。毋庸另设。均属调剂得宜。应如所请。得旨、此同知定为满缺。
○又奏、查五城平粜钱。奏明发工程处。为物料工价之用。现在陆续支领讫。但目下钱价昂贵。若专藉此项。恐不足平减市价。臣等公议。五城平粜各厂。约计月得钱五万余串。而户工二部、现贮钱尚余四五万串。查八旗俸饷册内。支领钱粮之人。有每月给一两五钱、及一两以下不等者。请将此项应领银、俱改支钱。照各厂每两八百八十文之例给发。在伊等既省以银易钱之烦。较市价且有盈余。必踊跃愿领。钱可流通无滞。行之数月。果有成效。钱价就平。再行奏闻请旨。所有各厂平粜钱。应令以十日一次。解交户部给放。不敷。即于户工二部贮钱内支领。至奸商经纪人等、囤积之弊。现在交步军统领衙门、暨顺天府、五城御史。实力严拏。报闻。
○丁未。谕、据爱必达奏、楚姚镇总兵伍讷锡、狂妄乖张。出入违例乘轿。工作派累营兵。纵饮无度。营务纷扰。请旨、革审等语。伍讷锡身任总兵。自应饬躬奉法。表率营伍。乃罔顾官箴。违制妄为。种种不职。劣迹显着。伍讷锡着革职。交与该抚审拟具奏。云南楚姚镇总兵员缺。着马乾宜调补。所遗兴汉总兵员缺。着汪腾龙补授。
○谕军机大臣等、吴达善题、请于邻省拨银六十七万余两。为凉州、宁夏、庄浪、等营。加折粮料之用。部议以该抚甫经两次拨银三百八十万两备用。应即在第二次拨解银两内动支。毋庸再拨等语。已降旨依议矣。该抚前请拨银八十万两。原系接准杨应琚移咨。遽行奏请。后该处屯田驻兵事宜。概从缓办。则所拨前项银两。自属备用充裕。且现在军需事竣。谅亦无甚急需。着传谕吴达善、此次请拨银两。即照部议、在第二次拨解八十万两内动支。其是否足敷应用。将来不致再有缺少需拨之处。详悉查明奏闻。
○以大学士来保、协办大学士鄂弥达、内阁学士富德、赫赫、吏部侍郎程岩、董邦达、恩丕、户部侍郎于敏中、礼部侍郎介福、兵部侍郎观保、王际华、熊学鹏、刑部尚书秦蕙田、侍郎钱汝诚、为殿试读卷官。
○铸给江南寿春镇左营都司关防。从安徽巡抚高晋请也。
○予故左翼前锋统领阿岱、全葬如例。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襄城县民杨柱妻李氏。
○戊申。上奉皇太后幸万方安和侍膳。
○策试天下贡士王中孚等、一百六十四人于太和殿前。制曰、朕祇承帝命。实怀永图。审听高居。惟勤至化。自缵膺鸿绪以来。早夜孜孜者。二十五年矣。比虽遐陬款化。戎服敉宁。风雨和甘。阴阳式协。顾日中之戒宜凛。载舟之喻宜思。公卿大夫。与朕共襄治理者也。食德服畴之侣。宜何如启佑而安辑之。尔多士利用宾王。当此三道。伫延谠论。以沃朕心。帝王心法治法之要。莫备于经。其源流分合。□□羊欠□论详矣。若夫易着六象。书标七观。诗兼三训。礼经垂三种。春秋明五例。能约举其条目欤。儒生夙昔诵习。果何以究乎性情政治之本。得失同异之归。以黼黻盛明。羽翼传注欤。记所云入其国而教可知者。又何道之从。科目所以求才。而文艺之淳漓。人品心术见焉。磨勘之申严也。将以蒸蒸日进于雅驯。以蕲至于古之立言者。乃应试之文。犹不免夫支离疵谬。岂习尚之异趋欤。抑学臣之董率于平日者。有未至也。根之深者其实遂。辞尚体要。陈言务去之谓何。士贵自振拔耳。岂古今人果不相及欤。朕轸念民依。惟足食是廑。常平社仓之制。何尝不设法举行。顾积贮久、则有司以浥烂为虞。出纳频、而胥吏得因缘丛弊。于是乃藉其称贷之名。隐其缺额之实。安望蓄积多而备先具乎。京师设厂平粜。岁且周矣。而谷价未见平减。意者囤积之不免欤。市价擅奇赢。何以除之。泉流表其不匮。懋迁通其有无。岂竟无长策欤。古者屯田之法。筹饷兼以防边。此非论于今日幅员无外者也。汉唐屯营。其地安在。调戍之役。何缘而昉。或佃或守。且战且屯。史策所传。当究厥理。方今平定西陲。扩地二万余里。辟展以西。耕屯相望。兹叶尔羌诸城。甘澍应时。农功大起。天贶既渥。将使地无遗利。人无遗力。古法或有宜于今者。可兼采欤。之数者。士习民莫之本。边防食货之原。朕一日二日。冀以保泰持盈。尔多士修絜博习。其必有以明其指略也。各悉对着于篇。勿猥勿并。朕将览择焉。
○谕军机大臣等、舒赫德奏称、过穆素尔岭。下至山麓。有涧名塞塞克、爱噶尔雅勒。其险处约四十余里。一值风雪。即难行走。从前准噶尔、于其地树旛诵经致祭。今四月初旬。递送事件兵丁。有冻毙者。酌于附近之克斯地方。造屋以资避御等语。穆素尔岭、为往来要路。今山涧险阻。猝遇风雪。人力难施。蒙古风俗。俱诵经致祭。着传谕舒赫德、如回人内有善于禳禬者。令其虔诚讽祷。或无其人。即遣厄鲁特人致祭。
○参赞大臣舒赫德等奏、四月初七日。五吉解马至阿克苏。臣等挑选八百余匹。分给阿桂前次所领官兵。及此次丰讷亨所领官兵。俾即前往伊犁。余马一千三百余匹。派员于阿克苏附近、牧放备用。又选驼一百一十七只。添送威远炮一位。及火药铅绳等项。俱交丰讷亨带往。报闻。
○己酉。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谕、贵县獞民韦志刚、滋事不法一案。前据鄂宝奏到。以知县石崇先所禀。避重就轻。朕阅其情节。如所称韦志刚革役捐监、侵占民田、包揽词讼、诸款。不过乡里土豪所为。而谋为不轨。尚无实迹。非马朝柱、李开花、等案可比。当即传谕鄂宝、将石崇先且停革职。秉公查办。续据李侍尧奏到。则称系该督面谕体勘。始行查出通禀。朕谓石崇先姑息养奸。罪无可逭。当即明降谕旨。将石崇先革职拏问。可见朕本无从宽从严之成见也。今该督抚审明定拟会奏。韦志刚阴谋不法之事。实属毫无影响。乃转以不问虚实。罗列通禀。归咎于石崇先。则是石崇先既非避重就轻、如鄂宝原奏。亦并未姑息养奸、如李侍尧之所云也。在石崇先不过以韦志刚恃符武断。情似谋逆。不及详悉体究。遽行通禀。诚不免冒昧。而鄂宝惟恐李侍尧先行入告。致落人后。故飞章参审。李侍尧复以鄂宝已经奏闻。又故甚其词。为面谕体勘之语。今水落石出。不能科韦志刚以谋逆之罪。乃反坐该县以率报之愆。而督抚如不与焉者。属员皆有人心。何以使之折服耶。即此一事观之。则该督抚二臣之不能和衷共济。已可概见。此特其一事耳。该两省地方公务。俱如此各怀意见。岂足以鼓励人才。振肃纲纪。将朕所忧于二臣者。又不仅在于此事之虚实矣。在韦志刚虽无谋匪情事。其恃强豪横。恶迹累累。拟以发遣。自所应得。知县石崇先革职之处。俟该部议覆时、另降谕旨。着将此旨、传谕李侍尧、鄂宝、嗣后。务宜痛加省改。固不可一味和同。亦不可各挟私意。总以一秉虚公。破除习气。副朕委畀封疆至意。寻吏部以广西贵县知县石崇先革职议上。得旨、石崇先着该部行文、调取来京引见。
○山东巡抚阿尔泰奏、东省水利。以济运为关键。以入海为归宿。查济东泰武之老黄、马颊、徒骇、鬲津、沙河、等河。衮沂漕之洸、泗、涑、顺堤、百花、等河。现经挑挖。计共六十余道。皆节节疏通。畅流无滞。沂州府属兰、郯、旧淹之处。今开鱼梁、艾山。引鹅蛋等沟、入于芙蓉、燕子、等湖。工程率皆完竣。运河民埝。计长七百余里。亦经加高培厚。修整完固。其鱼、济、等州县。沿河向无堤埝者。恐微湖水溢。悉皆增筑。以卫民庐。青莱所属乐安、平度、昌邑、潍县、高密、等州县。应挑之支脉、落药、五龙、白狼、等河。计共三十余道。俱节次挑竣。再查青州府淄河入海之道。上宽下窄。中多湾曲。每遇山水建瓴而下。势难容纳。今经开直挑深。惟石门若加深浚。又恐海潮倒漾。祗宜勤加挑淤。坚筑堤岸捍御。莱州府之胶莱河。纳上游青州府属诸、安、昌、寿、诸水。又高密县境、有胶河一道。其流亦趋胶莱。易致漫溢。今查有百脉一湖。若将胶河之水。导之使入。分流而入胶莱。则水势既减。其流自缓。而入海之势亦畅。得旨、可谓留心民瘼。但河道既多。头绪纷如。各绘图贴说奏来。庶一览明白矣。寻奏、各河有归湖入运者。有自运分流、由河达海者。又济宁等州县。有另开之引河。并青莱府属之淄河、胶莱。及新挑之福明等河。俱绘图贴说呈览。得旨、甚详妥。
○是日起。上以夏至祭地于方泽。斋戒三日。
○庚戌。谕、前经降旨。令旗丁余米。准其在通变买。以资日用。现在漕艘陆续抵通。所有各旗丁多余食米。仍照前例。于正供兑足之后。即准其就通出售。于旗丁等既称便益。而地方粮石流通。兼可平减市价。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阿思哈奏、新淦县士民。请捐赀修筑城工石堤一摺。具见该地方急公趋事之谊。殊可嘉尚。但此项工程。既系愿出已赀。以资保卫。在地方官益当尽心秉公经理。断不可任监修胥吏。从中稍有侵渔。转为善举之累。其所有捐项。如系人数众多。难以区别。该抚只可量为奖谕。随宜办理。倘其中有捐赀较多。而倡率踊跃者。不过三数人。即当分别查明。照乐善好施之例。咨部量予议叙。以示鼓励。着将此传谕阿思哈知之。
○又谕曰、托恩多奏、钱粮工程报销案件清单内。有乾隆六七年间核减银两。至今尚未完结者。外省动用钱粮。及工程报销。均关帑项。自应上紧办理。俾尘案速清。倘年复一年。势必渐归无着。前此屡经降旨。令各督抚加意清厘。毋任因循羁搁。何以该省未完案内。尚有历年如许之久、而未经办竣者。着传谕该抚、将此数案。速行催趱完结。嗣后凡有似此者。并着随时留心清理。毋仍蹈外省向来废弛积习。
○辛亥。谕、廷试士子。为抡才大典。向来读卷诸臣。率多偏重书法。而于策文、则惟取其中无疵颣。不碍充选而已。敷奏以言。特为拜献先资。而就文与字较。则对策自重于书法。如果文义醇茂。字画端楷。自属文字兼优。固为及格之选。若其人缮录不能甚工。字在丙而文在甲者。以视文字均属乙等。可以调停入彀之人。自当使之出一头地。况此日字学稍疎。将来如与馆选。何难临池习之。倘专以字为进退。兼恐读卷官有素识贡士笔迹者。转以此藉口滋弊。非射策决科本义也。现在定例拟选十卷进呈。须俟引见、始定名次。衡文尚待观人。而阅卷时竟先抑文重字可乎。又向来读卷官。虽例不回寓。然皆各觅公所散住。地非锁院。人得自由。在监试王公大臣等、既不能各分一员。同居纠察。而读卷诸臣。从容退息。亦何不可遣人回家。潜通消息者。此而置之不问。则凡乡会试之设法关防。又何取焉。且试策不过一二百卷。以十四人公阅。即一二日亦可竣事。乃迟这三五日。始行进呈。晨集暮散。展转须时。于形迹尤为未协。着大学士、九卿、将嗣后读卷官、如何参核文字。务令取择适中。并作何住居、监察、刻期竣事之处。一并详悉议奏。以协朕期于名实俱副。肃清衡校之至意。寻议、廷试读卷。自应取文义醇茂者。拔置上第。若策对全无根据。即书法可观。亦不得入选。至读卷官各觅公所散住。诚非设法关防之意。查向来读卷。俱在内阁。本年经大学士臣来保、奏明在文华殿阅卷。应请即于文华殿两廊、传心殿之前后房间、及派出监察之王大臣、科道、收掌、等官。一同住宿。再每科试策。不过二百余卷。旧例读卷十四人。未免过多。嗣后将应行开列人员。请简八员。足资办理。再阅卷请定限二日。拟定十卷进呈。从之。
○云贵总督爱必达等奏、滇省各属城垣。其给发工帑。及既经修竣保固。并无庸修之处。谨就本省情形。设立章程。酌拟条款。以期经久完善。一、原估银数。在千两及万两以上者。先发五分。俟工程将半。再发三分。收工时、发一分。扣留一分。俟报部准销。再行找发。如有核减。即于此内扣除。一、工程银数。在千两五千两以上者。定限六个月完工。一万及二万两者。八个月。二万至三万两者。一年。责成该管道府查催。一、未修城垣。小有坍塌。随时可修整。如坍塌过多。即将丈尺通报立案。于农隙时、酌拨民夫。次第修理。责成该地方官确估。不得扶捏。一、既修城工。保固三年后。责成现任地方官。随宜修葺。毋致积久倾圮。一、动用民夫。应查额粮若干。需用民夫若干。公平轮拨。不得藉端加派。一、滇省城垣。现经分年兴修。即不应有坍塌。地方官交替时。遇有坍塌。新任官即行揭报。勒令前任赔修。一、滇省各府城垣。每年应责成迤东、迤西、两道巡查。其各厅州县城垣。责成该管知府督查。随宜修缮。一、城工向有官民捐修之例。如遇坍损。地方官及富民绅士。有急公好义者。应从其便。仍照定例分别办理。得旨、如所议行。
○以革职侍郎德尔格为郎中。驰驿前往辟展、随副都统定长办事。
○壬子。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
○御养心殿、召读卷官入。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
○谕、今岁廷试。有条对策问。以古之屯田为劳民。今之屯田。劳民正所以惠民者。新进摭拾陈言。不悉实政。固不足怪。然现在新疆垦种。实无一劳民之事。以书升论秀者。尚不免形诸廷对。何况蚩蚩无识之徒。以讹传讹。伊于胡底。故有不得不明白宣示者。西陲戡定。回部悉平。朕之初念。岂务为好大喜功。今亦不过辑其旧部。复其本业而已。又安肯转事劳民动众。盖回人等。本以种艺为生。自为准夷驱使执役。伊犁各处。习耕佃者。延袤相望。今当扫穴之余。在残众自营生计。不过还其所固有。而驻防大臣等、循行劝垦。亦惟用其人以垦其地。曾有一内地百姓。抑之负耒而往者乎。总督杨应琚、前此酌筹屯务。于派驻兵丁。采买牲畜。部署颇涉纷繁。朕以其未得此事要领。屡降谕旨。令其从容随宜经理。今日奏到。伊亦自知前议之非。并称各就本地力量情形。因利乘便。可规久远。则前后擘画缘起。历历可数。至应遣之犯。议令前往种地。以减死之人。而予以谋生之路。伊等既不得谓之民。又安得谓之劳也。且朕规画此事。更有深意。国家生齿繁庶。即自乾隆元年、至今二十五年之间。滋生民数。岁不下亿万。而提封止有此数。余利颇艰。且古北口外一带。往代皆号岩疆。不敢尺寸踰越。我朝四十八部。子弟臣仆。视同一家。沿边内地民人。前往种植。成家室而长子孙。其利甚溥。设从而禁之。是厉民矣。今乌噜木齐、辟展、各处。知屯政方兴。客民已源源前往贸易。茆檐土锉。各成聚落。将来阡陌日增。树艺日广。则甘肃等处无业贫民。前赴营生耕作。污莱辟而就食多。于国家牧民本图。大有裨益。夫利之所在。虽禁之而不能止。民可使由。不可使知。将来亦徐观其效而已。朕又何所为而先事劳之。前此武功告成。不过偏师尝试之。而好议者或云黩武。今办理屯种。亦祇因地制宜之举。而无识者又疑劳民。朕实不解。且付之不必解。而天下后世。自有公论耳。因阅对策。特降此旨。并将杨应琚奏摺、通谕中外知之。
○军机大臣议奏、陕甘总督杨应琚奏称、叶尔羌旧制钱。以普尔五十枚、为一腾格。作银一两。回民岁贡。兵丁月饷。以此为准。后市钱稍广。经舒赫德等奏、请每银一两。以七十文为定。现在市钱日益平减。至以钱百、抵银一两。并一百零十文不等。官兵月领钱数十文。不抵应关饷银之用。既无可加增。又不便议令回民增钱上纳。请将现铸之钱。重如其旧。惟较旧样微薄而加广。于钱面添铸回子字一分二字。以钱百、作银一两。铸出新钱。即散为现驻官兵月饷。所有回民岁贡。亦照此为则。查钱法之低昂。由于市值之多寡聚散为权衡。时增时减。本无定准。在内地尚不能强绳以官法。节制以定价。况在回部地方。鼓铸伊始。收旧铸新。广为流通。则钱价日就平减。亦属物情自然。此时祇宜酌市值之贵贱。以定出纳之准。若必拘以一文抵银一分。百文作银一两。则该处白金。本属稀少。现在白银一两。已换至一百零五文至十文不等。焉知将来不再加平减。则官兵等支领百文之钱。仍不抵其应关饷银之用。况钱式早经颁定。又复减薄分数。于钱上铸明定值。强制回众以不得增减。微特势所难行。转致更张成例。该督杨应琚业回甘肃。请交舒赫德、酌量市值情形。随时妥协办理。所有该督请改定之处。毋庸议。至所称阿克苏、每年有贡纳铜觔。库车亦有产铜之山。应令该处回民。量力输纳。即于应徵贡赋内扣抵。以资鼓铸。事属可行。应一并令舒赫德、查明妥议具奏。得旨、依议速行。
○又议奏、据陕甘总督杨应琚奏称、现在军务已竣。台站马匹。应酌分缓急。口外办事大臣、如所奏紧要。仍用六百里传牌速递。如寻常奏报者。皆用四百里。应如该督所请。令办事大臣、酌量轻重缓急。如不必遽奏之件。即稍迟数日。积有数件。再行驰递。并或有应奏之事。适他处军报经过。亦即顺便附奏。于传牌内声明。以免另发。从之。
○办理陕甘总督事甘肃巡抚吴达善奏、乾隆十九年。因西域军务。甘省口内。自肃州至宁夏之花马池。安设正腰站七十六塘。每塘额马二十匹。兹军务告竣。各处往回摺报较少。应请每塘裁去四匹。酌留十六匹。尽敷驰递。所裁马。即补驿马倒缺之数。有疲敝不能供差者。变价于军需项内归款。得旨、如所议行。
○癸丑。上御乾清宫、恭览玉牒。
○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毕沅、诸重光、王文治、三人进士及第。二甲曹文埴等五十人。进士出身。三甲陈开基等一百一十一人。同进士出身。
○山西巡抚鄂弼奏、晋省局鼓铸钱文。计每岁需铜二十万斤。向系各商领价办运。散赴各省采办。查上届铜商所运将完。兹据布政使详称、有殷商愿领承办。每年运铜二十万斤。以五年为限。共运一百万斤。其运脚、照例每百斤给银一十四两。于封贮两淮协饷银内。每运先发三分之一。交足再找给三分之二。每万斤、带余铜千斤。以备折耗。得旨、如所议行。
○甲寅。谕军机大臣等、方观承将盐山县解犯程途。绘图具奏。此特以临洺关为总路。而以临清与保定二处。两两比较。则为彼近于此耳。临洺固为河南入陕之路。但与其纡折绕道。又何如径由正定一带。取道山西。赴陕更为直捷。着传谕方观承、令其按照图内朱笔所指。由正定至山西入陕之路。并由临洺至河南入陕之路。查核程站远近。并绘一图。即行具奏。
○又谕曰、同德参奏、协办钱粮之县丞鲍立应。因回民孙起云、与差役马九互殴。将年逾七十之孙起云、滥刑致毙。请将该员交部严加议处。鲍立应徇庇衙役。违例杖毙无辜。若不重治其罪。何以示惩。鲍立应着革职。枷号示众。满日、照发遣民人之例。仍留该处。此等劣员。同德仅请交部议。殊属轻纵。着传旨严饬。
○吏部议奏、吉林副都统宗室增海奏称、伯都讷副都统衙门。向设汉字笔帖式二员。请以一员办理汉字事件。一员改作本处拜唐阿补放之缺。于通晓满洲蒙古字能繙译者挑取。令其专办蒙古事件。应如所请。从之。
○兵部等部议覆、山西巡抚鄂弼奏称、晋省沿边十二站。前经各驿协济马一百十匹。请即改为边站正额。其内地极冲之徐沟县同戈驿、额马六十八匹。请增四。榆次县鸣谦驿、额马六十一匹。请增五。平定州甘桃驿、为由直入晋首站。额马四十八匹。请增十七。阳曲县成晋驿、平鲁县井坪驿、忻州九原驿、亦系省北冲途。额马裁存甚少。共请酌增十三匹。此外祁县、平遥、各属。一十八驿。均额马六十二。请增一二匹、至十余匹不等。俱于次冲盘陀等驿、马内抽拨。又称、凤台县拦车镇巡检事务。请仍前归并星轺驿驿丞兼管。将该巡检移驻山阴县之岱岳站。兼管驿务。均应如所请。从之。
○乙卯。谕军机大臣等、据方观承奏、直省并无蝻子生发之处。惟宛平县宋家庄。间有数块。据土人云、实是土蚂蚱。现已搜捕全净等语。现在甘雨应时。蝻孽料已稀少。但不可因目前如此。遂不加意防范。即如去岁该督曾奏捕蝗已尽。而朕驻热河时。闻京师左近。仍有飞蝗经过。昨因南海子中、蝻孽萌生。遣侍卫等到彼扑灭。此岂非去岁留遗未净之明验乎。且所称土蚂蚱并非蝗蝻。何所取辨。此皆地方有司。捏词支饰。当其初生时。则诡称蚂蚱。以诿搜捕之劳。及至羽翼长成。势不可掩。则又称来自他处。并非本地所起。此种陋习。为大吏者、断不可为其所愚。着传谕方观承、仍不时留心稽察。倘将来复有萌生处所。畿辅近地。谅难掩饰也。
○又谕、乌噜木齐、市易哈萨克马一百三十余匹。现议暂于巴里坤牧放。俟秋季得马既多。再遣侍卫等前往分群驻牧。此项马匹。若候解到之日。始派员设立牧场。未免迟误。着传谕永瑞等、就哈萨克贸易情形。计至秋季得马若干。先行具奏。以便早派员前往。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郏县民程二贵妻王氏。
○丙辰。遣官祭关帝庙。
○谕、今日朕于大西门引见人员。大臣等俱以次侍立。而太常寺卿黄登贤、私于班后、憩坐阶墀。殊属不合。着交部议处。
○大学士等议奏、绥远城将军恒禄奏称、各处驻防旗员。俱按翼补放。绥远城旧设蒙古、汉军、佐领四员。于乾隆十二年。裁汰二缺。每翼现存二缺。若照例按翼补放。或一时不得其人。嗣后请于四佐领下。公选技艺娴习之员通补。不必按翼补放。应如所请。从之。
○巡漕御史朱续经奏、臣督催漕船。抵桃源县之古城。河内砂礓。现经挑挖。始能牵挽而上。上游之小关。水浅舟滞。虽放湖水接济。而旋即消落。遇浅即剥。又前抵赵家口之徐家庄。亦复层层剥运。不可不亟筹疏浚。请饬河臣、会同漕臣详议。得旨、着白钟山、杨锡绂、会议速奏。寻奏、江南邳、宿、运河。绵长二百余里。地势本有高下。不能深浅一律。小关以上。向有间段砂礓。徐家庄逼近闸口。冲出浮沙。易于停积。且江浙船轻。间需起剥。江广船重。每帮必须剥运。经臣等雇集剥船。并将湖水次第开放。业已全数趱行无误。臣等公同商酌。目下汛水涨发。难以测量估挑。须俟水落归槽。量将浅涩应挑处所。核实估办。报闻。
○丁巳。谕、刑部议覆、浙江按察使李治运奏、请解犯与差役连锁一摺。仅将同行兵役人多。易启偏枯推诿为词。以毋庸议三字了之。而于李治运所奏不协政体之处。并未明言斥驳。殊属率漏。解役受贿徇情。放纵重犯。自不必言。即懈忽疏脱。加以严行惩创。亦不为过。若其签解在途。该役不过奉公差遣。初无罪名。辄牵连羁绁。是二犯矣。有是理乎。此该部定议所应首及者。至李治运摺内、奏明浙省现在即照此办理。今核覆之后。该省连锁之法。应行应止。又部议所必当及者。而亦未置一言。李治运之见。既属矫枉不情。该部应将纵犯治罪之条。详悉折衷。务令人畏犯法。始非不教而诛。亦司谳者所宜然。凡朕令该部议奏者。亦云议其可否耳。非概令以无庸议了事也。此案着刑部堂官、明白回奏。原摺发还另议。李治运向以读书人自居。今既冒昧陈奏。复率行解犯牵锁之法。读书人当如是乎。着交部议处。
○谕军机大臣等、黑龙江正黄旗满洲骁骑校员缺。着拟正之嘉哈图金图补授。拟陪之锡克索赉坦色木保、着记名。年来官兵。因军前有功。授职额外者甚多。各该旗缺出。应先将此项官员补授。俟录用既遍。再照旧例。拣选应升人员。庶军前效力者。不致壅滞。着交各该旗遵照办理。
○又谕曰、二等侍卫多隆武、在呼尔璊等处击贼。颇属奋勉。今于军营病故。虽非阵亡可比。亦殊堪轸念。着加恩赏给恩骑尉。准袭一次。仍赏银五十两。
○豁免安徽怀宁、桐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婺源、虹县、灵璧、泗州、盱眙、天长、五河、滁州、建平等、十五州县。泗州、滁州、二卫。乾隆二十四年水灾虫伤额赋。
○戊午。谕军机大臣等、伊柱奏称、屯田兵丁。已抵伊犁之海努克。现在安设村堡。修理沟渠等语。看来伊犁屯田。俱有旧迹。将来渐次开扩。更于军食有裨。着传谕伊柱、于一切应办事宜。先时相度。加意奋勉。督策回人。尽力耕耘。勿为偷惰。其地亩数目。收获情形。可遇便陆续奏闻。
○又谕曰、舒赫德奏、拏获阿克苏盗马回人拜密尔咱。因系积匪。照回人旧例。斩决枭示等语。回地新经平定。拏获匪犯。自应从重办理。但内地或间有无耻兵丁仆役等。偷盗回人马匹。若仍照内地之律完结。非所以昭平允。着传谕办理回部事务大臣等、嗣后回人盗本处、及内地人马匹。及内地人盗回人马匹。俱照回强例办理。并通行晓谕知之。
○陕甘总督杨应琚等奏、南路自哈喇沙尔至库车。二千余里。内多戈壁。马艰水草。其自布古尔和屯、至托和奈。大戈壁内。查有阿尔巴特一处。可得水草。又由托和柰东行、有地名喀喇乌苏者。近北山之深沟。水草亦有。可资牧放。其自库尔勒、抵哈拉哈阿满一站。其间另有捷径。小岭不过数处。修其山麓。培土如栈道。人马俱可安行。臣等前因布古尔和屯、至托和柰。中多戈壁。因于此二站内。安设三站马匹。俾得轮流驰递。今既查有水草之处。应将二站多备之马。尽数拨出。另于阿尔巴特、安设一台。再于喀喇乌苏、安设一台。于文报驰送既便。马亦毋庸另添。得旨、甚好。如所议行。
○又奏、前因阿克苏、伊犁、需马。臣于陕甘省安西等营、拨解三千匹。以一千五百匹、解送阿克苏。余留哈密、暂行牧放。仍由巴里坤解往。今接舒赫德来咨、阿克苏之马。现有三千余匹。尽敷拨用。则由巴里坤解往之一千五百匹。应移咨该处办事大臣、于经过时全数截留。即在彼牧放。如阿克苏需用。再行调解。得旨、好。
卷之六百十二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三·李心传 第七十一回 攻濮阳曹操败还 失幽州刘虞絷戮·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九·徐乾学 路史卷四十五·罗泌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九十八·佚名 卷之二十九·佚名 第十册 天命四年五月至六月·佚名 五三一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确查徐述夔殷宝山案并着明白回奏及查参该管各官·佚名 和凝传·欧阳修 张德辉传·宋濂 或谓韩公仲·佚名 养吉斋丛录卷之五·吴振棫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三·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