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裴矩传

裴矩,字弘大,襁褓中就失去父亲。年龄稍长,就酷好学习,十分喜爱有文采的文章,又很有智谋。伯父裴让之对他说“:看你的神情器识,将来足可以成为俊才之士。要想求得仕途通达,一定要培养治理天下的本领。”裴矩从此开始留心世事。入仕北齐,任高平王的文学侍臣。北齐灭亡,他的官职没有变动。隋文帝杨坚任定州总管时,请他为记室,对他十分亲近敬重。因奔母丧离职回家。等到杨坚任北周的宰相时,便派人将他召回,请他做相府记室。杨坚做皇帝,升他为给事郎,进而负责中书舍人的事。攻打陈国时,他任元帅记室。打破丹阳后,晋王杨广令裴矩与高赹接收陈国的图书典籍。

  第二年,他奉皇帝诏命到岭南视察,没有动身却暴发了高智慧、汪文进等人的叛乱,吴、越间的道路被阻隔。文帝难于催促他出发,他却请求马上动身,文帝同意了。走到南康,得到数千名士兵。这时,当地的俚帅王仲宣带兵进逼广州,命部将周师举围攻东衡州。裴矩与大将军鹿愿率兵赴援。贼兵设立九道栅栏,驻扎在大庾岭,与进犯广州和东衡州的两支人马互相声援。裴矩挥师进击,大破贼兵。贼兵害怕,撤离东衡州,据守原长岭,裴矩又将他们打败,并斩杀周师举。又从南海进军救援广州,王仲宣闻风丧胆,部下四散溃逃。裴矩共收复二十余州,又秉承皇帝旨意,任命贼兵的各级头目署理刺史、县令。还朝后文帝十分高兴,命他升殿以慰问他的劳苦。并对高赹、杨素说:“韦氵光率领二万军队,不能早日越过南岭,经常忧虑自己的兵太少。裴矩只带三千疲弊的士卒就直接到达南海。有这样的臣僚,我还忧虑什么。”因功勋显赫封他为开府,赐爵为闻喜县公,赏赐二千多匹绸缎,又授予户部侍郎,迁为内史侍郎。

  这时,突厥日益强盛起来,都蓝可汗的妻子大义公主是宇文氏家的女儿,因而多次引起边患。后来,因为公主与跟从的一个胡人私通,长孙晟先揭发了这件事。裴矩请求出使突厥,劝说都蓝公开处死大义公主。文帝同意这个意见,事情的发展竟和裴矩说的一样。大义公主被杀后,都蓝与突利可汗发生冲突,屡次进犯边境上的堡垒。文帝命太平公史万岁为行军总管,从定襄出发,命裴矩为行军长史,在塞外打败达头可汗。史万岁后来被诛杀,裴矩的功劳竟不记录。文帝因启人可汗刚刚归附,命裴矩前去安抚慰劳。归来,升为尚书左丞。

  这一年,文献皇后驾崩,太常寺过去没有治丧的礼节制度。裴矩与牛弘、李百药等人根据北齐的礼仪参酌修订。他又转为吏部侍郎,很能胜任职守。炀帝即位,营建东都洛阳,裴矩担任修建官署的职务,九十天就完工了。

  当时西域诸蕃大都到张掖与中国互市交易,炀帝让裴矩负责这件事。裴矩知道炀帝正致力于异域的方略,所有来的胡人,裴矩都诱导他们叙说本国的风俗及山川的险易情况,据此撰写成《西域图记》三卷,入朝献给炀帝,书的序言说:

  “我听说大禹定天下为九州,疏导黄河不超过积石山;秦兼并山东六国,设立边防只到临洮。所以,由此可以知道西域各国地处偏远,礼教不能施加,经典也很少传播。自从汉代兴立基业,开拓黄河以西的地区,开始立有名号的国家有三十六个。以后又分裂建立新国,便出现五十五个王国。汉室设置了校尉、都护等职对他们进行招安抚慰。然而,他们时而臣服,时而背叛,引起多次征讨战乱。后汉一代,不断废除这些官职,虽然从大宛国建立以来,大略了解西域的民户数目,但各国的山川河流,却没有名称。至于如姓氏、风土人情、服饰制度、物产情况,都没有编纂记录,举世都不了解。又因为春秋代谢,年代久远,互相兼并讨伐,各有兴盛和败亡。或者土地是原来的故地,却改为今天的叫法;或者人已不是过去的族类,却仍袭用过去的名字。再加上内地人和边人不断交错,疆域不断变动,西部的戎族和北部的狄族说话又不一样,事情很难弄清楚。于阗以北,葱岭以东,考察前代历史,有三十多个国家。以后相互攻伐杀戮,仅剩下十来个,其余的都已消失,什么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一片废墟,无法记载和认识它们。

  “皇上顺应天意,抚育万物,不论华族和夷族,所有土地上的人民,没有不向慕教化的。风气所及,一些时候以来,各国争相进贡物品,不管多远没有不送来的。我因安抚各国,监督关市,搜寻有关书籍,采访各少数民族,遇有疑问,便博采众口,依照他们本国的服饰形状,王公和百姓们的形貌举动,用丹青描摹成为《西域图记》,共有三卷,包括四十五个国家。另外,又绘制地图,将要害全部画出。从西海以北,北海以南,纵贯横亘,将近两万里。采访是根据富商大贾们的周游跋涉,所以各国的情况没有不详细了解的。又有那些荒远偏僻的地方,难于访问明白,不可凭空虚造,所以空缺。而两汉以来,西域就有习惯,拥有数十户人家就自称国王,徒有虚名,与实际大相乖违。现在所编入的,皆是拥有千余户,物产在西海数得着,大多出产珍财异宝的国家。那些住在山里,没有国名,以及规模小的部落,多不记载。

  “从敦煌出发到达西海,共有三条道路,各有自己险要的地势。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渡过北流河水,到达拂蘂国,直通西海。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越过葱岭,又经过钹汗、苏勒沙那国、康国、曹国、何国、大安国、小安国、穆国,经由波斯,到达西海。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喝盘陀,越过葱岭,经过护密、吐火罗、挹怛、忄凡延、漕国,由北婆罗门到达西海。这三路中的各国,也各自有自己的道路,南北贯通。它的东面有女国、南婆罗门国等,凡是所需要去的地方,各处都能畅通。所以知道伊吾、高昌、鄯善共为西域的门户;各方总汇的敦煌,是它的咽喉之地。

  “凭借国家的威望德义,将士的骁勇雄健,渡过氵蒙汜而扬起战旗,越过昆仓而腾起战马,攻城夺地,易如反掌,没有不能去的地方。但是,突厥、吐谷浑分别控制西域各国,受它们的阻挠,所以各国给我国的贡品不能通过。现在各国依靠商人,秘密表示真诚通好的心愿,引颈翘首,愿意向我国臣服。圣恩高厚,泽被天下,让各国服从并进而驾驭他们,务必要安辑抚绥。所以,先朝派遣使臣通好,不靠武力征服。西域各国既已服从,强悍的突厥就能消灭。使华夏与西戎统一,就在于此啊。不对此有所记录,就无法表达我国威信的广远。”

  炀帝看了十分高兴,赏赐给他五百匹绸缎,每天招裴矩到御座前,亲自询问西域的事情。裴矩极力陈说西域有很多奇珍异宝,吐谷浑容易吞并,炀帝听了甚为称心,将通好西域、经略夷族的重任都委托给了他。

  后来,他的官位升至黄门侍郎,炀帝仍命他出使张掖,联络西蕃各国,共到达十多个国家。大业三年(608),炀帝到南岳恒山祭祀,让裴矩前来助祭。炀帝将要巡视黄河以西的地方,又让裴矩前往敦煌。裴矩派使者游说高昌王麦曲伯雅及伊吾吐屯设等人,用厚利诱惑,引导他们入隋朝拜。等到炀帝西巡时到达燕支山,高昌王、伊吾设等,以及西蕃二十七国的国君在道旁拜谒。裴矩令他们都佩带金玉,披着用美丽的毛织物做成的服装,摆上香案,奏起音乐,尽情歌舞。又令张掖、武威的男男女女盛装艳服前来观看,周围数十里连绵不断,以显示中国的强盛。炀帝看了十分高兴。隋军终于攻破吐谷浑,拓展土地数千里,并派兵驻守这些地方,每年输送入朝的物资多以亿万计。各蕃国恐惧震慑,陆续向隋纳贡。炀帝认为裴矩对少数民族有抚绥怀柔的谋略,提升他为银青光禄大夫。

  这年冬天,炀帝驻跸东都。裴矩因蕃国进贡的很多,劝炀帝下令在都城大肆娱乐庆贺。征集全国各地有特殊技艺的艺人排列在端门街两旁,个个穿着华丽的绸缎衣服,戴着光华夺目的金玉饰物,竟有十数万人。又命令百官及百姓们坐在搭起的棚阁上尽情观看,每个人也都穿着鲜艳的服装,活动持续一个月才结束。还令沿街店铺都搭起布幔帐篷,摆上酒肉食品,让负责边疆蕃国的官员领着西域各国客人与当地人贸易,每到一处都令当地人邀请胡人入坐宴饮,直到酒足饭饱才散去。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十分感叹,认为中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炀帝称赞裴矩对朝廷十分忠诚,对宇文述、牛弘说:“裴矩陈奏的所有建议,都是我已经考虑过的,只是我还没有公布,他就已经提出。如果不是一心为国,怎么能做到这样?”

  炀帝派将军薛世雄修建伊吾城,命裴矩和他一起筹划经营。裴矩告诫西域各国说“:隋朝天子认为和你们往来,距离太远,所以修建这座城市。”他们都认为这是件好事,不再来争夺骚扰。裴矩回到京师,炀帝赏赐给他四十万钱。裴矩又建议,派使者反间射匮,偷偷攻打处罗。后来,处罗被射匮的攻势逼迫,派使者来隋朝拜。炀帝十分高兴,赏赐给裴矩裘皮以及西域产的珍宝异器。

  裴矩跟随炀帝巡视塞北,来到启人的帐篷。这时,高丽国先派人出使突厥,启人不敢隐瞒,引来人见隋炀帝。裴矩因而上奏说:“高丽原本是孤竹国的地方,周朝把它封给箕子,汉代分成了三个郡,晋朝也统属于辽东。现在却不臣服,自列为外国异域。因而,先帝早就想征伐它。但是,因为杨谅没有才干,所以军队劳而无功。现在陛下您威灵天下,怎能不事征伐,使这个文明之邦仍然为野蛮之乡呢?今天,它派使者朝拜突厥,亲眼看见启人举国顺从大隋的教化,必定畏惧皇帝威灵的无远不到,忧虑最后臣服就会灭亡,严令他们来朝拜,就可以收服啊。”炀帝说“:怎么办?”裴矩说“;请当面诏谕高丽的来使,放他回国,给他的国君说,速来隋朝朝拜。不这样办,就率领突厥的军队,即刻将它诛灭。”炀帝采纳了他的意见。高丽国的国王不服从隋朝的命令,于是炀帝开始了征辽的谋划。

  隋军兵临辽境,裴矩以原来的职务兼领武贲郎将。第二年,他又跟随炀帝到辽东。兵部侍郎斛斯政因参与谋反逃到高丽,炀帝命裴矩兼管军队的事。因前两次征辽有功,他升为右光禄大夫。

  这时,朝廷纲纪败坏,人们大都改变节操。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等人把持朝政,文武官员大多向他们行贿邀宠。惟有裴矩坚守道德,没有污秽肮脏的举动,因此被世人称颂。后来因为刚刚平定杨玄感的叛乱,炀帝命裴矩到陇右一带安抚。他因此到了会宁,慰问曷萨那部落,派阙达度设进攻吐谷浑,不断有所虏获,这个部落也富裕起来。归来奏述这些情况,炀帝重赏了他。后来,他随炀帝到达怀远镇,炀帝命他负责北蕃的军事。

  裴矩看到始毕可汗所部势力渐渐强盛,向朝廷献策以分解他的力量,准备将皇室女儿嫁给他的弟弟叱吉设,并封叱吉设为南面可汗。叱吉设不敢接受。始毕听说后却十分怨忿。裴矩又说“:突厥生性淳厚,易于离间。因为他们部落内有很多胡人,都十分凶狠狡黠,去教唆突厥人。我听说史蜀胡悉奸计最多,被始毕可汗倚重,请将他诱杀。”炀帝说;“可以。”裴矩便派人对胡悉说“:天子拿出大批珍宝异物,现在存放在马邑,想同边疆各蕃交换,如果来得早,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宝物。”胡悉相信他的话,没有告诉始毕,就率领他的部落,驱赶着所有的牧群争先进发,希望抢先与汉人交易。裴矩在马邑设下伏兵,将胡悉诱杀。炀帝下诏书给始毕说“:史蜀胡悉忽然领着他的部落来到这里,说要背叛可汗您,请求我接纳他。我已把他处死,所以派人告知。”始毕也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因此不再朝贡。

  大业十一年(615),炀帝到北方巡狩。始毕率领数十万骑兵将他包围在雁门,炀帝命裴矩与虞世基住在朝堂上以便随时顾问。等到围困解除,裴矩又跟随炀帝来到东都。射匮可汗派他的从子率领西蕃各部前来进贡,炀帝命裴矩宴请并接待他们。

  不久,他又跟随炀帝到江都行宫。这时,四方盗贼蜂拥而起,郡县纷纷奏报叛乱的消息。裴矩叙说了这些情况,炀帝十分恼怒,便打发他到京师去接待蕃邦客人。裴矩因身体有病没有成行。等到义兵攻入关内,炀帝派虞世基到裴矩家里询问退敌方略。裴矩说“:太原如有变故,京城便不会平静。仅仅远远地控制,恐怕会失掉事情的机宜,惟望圣驾早日返回京师。”不大一会儿,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失败的消息传来,裴矩报告了炀帝,炀帝大惊失色。裴矩平常勤勉谨慎,不曾与别人违拗。又看见天下动乱,恐怕祸及自身,他与别人交往,都超过别人的期望。所以,虽然担任这些职务,都能得到人们的欢心。

  这时,跟随炀帝护驾的士兵不断有人逃散,炀帝很是忧虑,因而问裴矩应该怎么办。裴矩说“:皇上住在江都至今已经两年。这些卫队士兵都没有家口。人没有妻室,就不能长久安住,我请求允许兵士们在这里结婚成家。”炀帝非常高兴,说:“公足智多谋,这真是一条奇妙的计谋啊!”因而命裴矩为将士们娶妻。裴矩召集江都境内的寡妇和没有许配人家的女子都集中在宫院内,又召集各将帅和士兵等来任意挑选。听凭个人自愿,那些与别人通奸的妇女以及尼姑、女道士等,也都随即配给士兵。因此,将士们都很高兴,互相告诉说:“这都是裴公的恩惠呀!”

  宇文化及反叛,裴矩早晨起来将去上朝,来到坊门,遇到数名叛党,他们拉着裴矩的马来到孟景那里。叛党都说:“不关裴黄门的事。”接着,宇文化及带着一百多骑兵来到,裴矩上前跪拜迎接。宇文化及宽慰他,让他参加修订礼仪,推举秦王的儿子杨浩为皇帝。让裴矩在内宫料理,随宇文化及到达河北。宇文化及自立为帝,任裴矩为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衔,封为蔡国公,授河北道宣抚大使职。

  宇文化及失败,裴矩被窦建德俘获。因为他是隋代旧臣,所以对他十分宽厚,任命为吏部尚书,又升为尚书右仆射。窦建德是从群盗中起家的,朝廷中没有典章制度,裴矩为他制定了朝中的制度礼仪。一个月时间,各种典章制度全部制定,很像是正式称王的,窦建德非常高兴。

  窦建德失败时,裴矩与将领曹旦等在氵名州留守。曹旦的长史李公淹和大唐的使者魏征等劝说曹旦和齐善行,让裴矩归顺大唐,曹旦等答应了,便让裴矩与魏征、李公淹带着曹旦及所有的印玺,贡献出山东一带的土地归降。唐授裴矩为左庶子,又升为詹事、户部尚书,后死去。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九 殷孝祖 刘勉·李延寿
  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六十七·赵尔巽
  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一·赵尔巽
  卷二十六·韩一·佚名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四·佚名
  二 礼仪(附:都城建筑)·陈寅恪
  西汉年纪卷九·王益之
  一百六十 内务府奏曹寅家人呈报修建西花园工程用银摺·佚名
  于仲文传·魏徵
  王峻传·薛居正
  战国策校注序·吴师道
  卷七·杨士奇
  卷六十一·雍正
  第九章 两汉的学术·吕思勉
  徐志芗·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阜民·唐圭璋

      待考。   临江仙   家法从来师静治,赵张高掩前踪。清才八斗继宗风。年年正月尾,桃李满城中。已把长江成九酝,请将太白浮公。更移春槛向房栊。有花虽解语,莫负锦薰笼。

  • 卷四百七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七十七蝉类五言古听早蝉         【梁】简文帝草歇鶗鸣初蝉思花落后乍饮三危露时防五官栁庄书哂鹏翼卫赋宜螓首桂树可淹留勿谓山中久听鸣蝉应诏       【梁】沈

  • 卷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月类古乐府月重轮行        【魏】文 帝三辰垂光照临四海焕哉何煌煌悠悠与天地久长愚见目前圣覩万年明闇相絶何可胜言五言古奉和月下        【齐】王 融雕云度

  • 大招·屈原

    【原文】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冥凌浃行,魂无逃只。魂魄归来!无远遥只。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雾雨婬婬,白皓胶只。魂乎无东!汤谷寂寥只。魂乎无南!南有炎

  • 頥庵居士集巻下·刘应时

    宋 刘应时 撰律诗【七言】秋夜书懐金行肃物嵗功成银汉西斜夜气清淡月似为吾辈欵短檠深见古人情虫促织巧能语露叶堕林微有声自笑何为法天运秖将心事卜前程杜宇花残叶宻过芳春江北江南烟水昏何处飞来恼归客小牕梦破

  • 列传十八·薛居正

    安重诲,其先本北部豪长。父福迁,为河东将,救兖、郓而没。重诲自明宗龙潜时得给事左右。及镇邢州,以重诲为中门使。随从征讨,凡十余年,委信无间,勤劳亦至。洎邺城之变,佐命之功,独居其右。明宗践祚,领枢密使,俄迁左领军卫大将军充

  • 卷之四百十九·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五月。癸丑朔。谕内阁、依克唐阿等奏、马贼焚劫集镇。并毁衙署。请将疏防各官。分别惩处一摺。本年四月闲。有马贼二百余人。窜入朝阳镇。沿途烧抢。该总管等、既未能先事豫防。又未能探明贼目

  • 中兴小纪卷三十六·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二十四年【嵗在甲戌】春正月初诏诸军统制官满十五年与转一官至是承宣使戚方当依格回授其次观察使梁斌系帯军职令转一官乃叙位在戚方上辛巳诏方以所得特帯军职庶与斌旧次不至陞降上于将将精审如此中兴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四·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王荆公安石传实録元佑元年四月癸巳观文殿大学士守司空充集禧观使荆国公王安石薨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有大志庆厯二年登进士甲科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代还例当进所业试馆职安石独不

  •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十国世系表夏书言惇叙九族大雅称夲支百世诚以子姓蕃衍笃亲亲而别昭穆也十国谱牒多散亡廼子孙昆弟名号时时见于它书故秩然不紊焉稍次其原流行軰作十国世系表

  • 刘禹锡传·刘昫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祖父刘云,父刘溆,历任州县官吏或幕僚,以儒学被世人称道。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应进士考及第,不久又考中博学宏辞科。刘禹锡精通古文,善做五言诗,今体诗和文章亦富于才华、辞藻瑰丽。做淮南节度使杜佑幕

  • 杨朝晟传·欧阳修

    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崛起行伍中,凭当先锋的功劳任命为甘泉府果毅。建中初年(780),跟随李怀光在泾州征讨刘文喜,杀敌多,加封为骠骑大将军。李纳侵犯徐州,跟随唐朝臣去征讨,常常勇冠全军。李怀光奔赴奉天救驾,交给朝晟一

  • 卷十六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六     宋 沈枢 撰报德门 汉第五伦不忘与千里马者 元和三年司空第五伦以老病乞身赐策罢以二千石俸终其身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性质慤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

  • 蒙古律书·佚名

    康熙六年《蒙古律书》前奉宽温仁圣汗谕,颁布大札撒律于外藩蒙古国诸部。将历经修改增删之处,于康熙六年增订旧律,颁与外藩管旗王、诺颜、固山台吉、公、台吉等。第一条 外蒙古扎萨克王、诺颜等当大典会盟审事,若派大臣,则

  • 自道·张载

    某学来三十年,自来作文字说义理无限,其有是者皆只是亿则屡中。譬之穿窬之盗,将窃取室中之物而未知物之所藏处,或探知于外人,或隔墙听人之言,终不能自到,说得皆未是实。观古人之书,如探知于外人,闻朋友之论,如闻隔墙之言,皆未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七·欧阳竟无

      尊者勝友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攝頌曰   二鉢.二織師. 奪衣.幷急施. 阿蘭若.雨衣. 迴僧.七日藥。   畜長鉢過十日不分別學處第二十一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鄔波難陀苾芻由貪買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九·澄观

    疏。若约所说法相者下。第三约所诠辩异。然贤首义分齐内。第二卷广明。今但略说。于中上一句标。下皆别释。初小乘中四。一约法数多少。二约二空差别。三约所依根本。四结成有余。今初。言七十五者。谓五类法中有多少

  • 辩中边论颂·佚名

    梵名Madhya^nta -vibha^ga-ka^rika^ 。全一卷。又作辨中边论颂、辩中边颂、中边分别颂、中边颂。弥勒菩萨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颂共七品、一一三颂。依辩中边论述记,其内容依次为辩相品、辩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