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北洋海军章程第十

钤制 按兵船驶行海上,瞬息百里,动辄隔绝闻问,遇有战事,督队官仅能调度数船,多则远望莫及;至若平时操巡,除在本国沿海外,其余邻近海疆,俱不便无端轻启大队。故各国海军皆有分军分统,以便随时操练。又兵船上官弁各分职事,兵匠亦各有所属,要皆听号令于管带官。他项人员,职衔纵或较祟,不能夺管带官赏罚之权。今订钤制条例于左: 一、北洋海军提督有统领全军之权,凡北洋兵船,无论远近,均归调度,仍统受北洋大臣节制调遣。 一、提督在何海口,该口北洋兵船概听提督一人之令,总兵不得与提督平行。其中军、左、右翼及鱼雷艇、练、运各船管带官,皆不用自出号令。 一、提督他往,则听左翼总兵一人之令;如左翼总兵他往,则听右翼总兵一人之令;右翼总兵他往,则听副将之令;同为副将则听资深副将之令;不分中军、左、右翼,以次递推。凡练船、运船,不分官职大小,俱听战船之令,战船他往;则运船听练船之令。 一、各船管带官有管理全船之责,凡船上大、二、三副及管轮官等,不论衔职大小,均听管辖调遣。凡管轮官所用一切管油、升火匠夫人等,鱼雷大副所用鱼雷匠兵人等,倘有违误,应行惩责等事,俱应报由管带官处治。 一、各船副管驾及大、二、三副,有帮同管带官管理全船之责,如奉管带官之令查办事件,其它官员不得擅阻。 一、凡文案、支应、医官、学生人等均听管带官之令;学生兼听管带官所用教习之令。 一、凡水手出身己保千、把总之弁目,应听学堂出身千、把总人员之令。 一、凡搭船官员,俱听管带官之令。 一、凡沿海陆路水师文武大员,如无节制北洋海军明文,兵船官概不得听调遣,藉词违误军事。

猜你喜欢
  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司马迁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司马迁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司马迁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一·杨仲良
  卷第二百八十二·胡三省
  卷之一千四百三·佚名
  ◎木偶结缡记·李定夷
  一四六六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九一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缮签处费振勋等请旨分别议叙折·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一·刘凤
  雁荡兵气·胡兰成
  劫余小记·臧谷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佚名
  邝英杰·周诒春
  雷以纶·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二·袁枚

      福建高南畴观察,官江南时,与余交好。遭患难后,三十年不通音问。庚戌秋,其子竹筠袖诗相访。《寿阳》云:“陟险攀藤上,吕晓势百寻。路危迟马步,峰峻怯人心。残梦扶鞍续,愁怀对月深。前程都莫辨,云雾湿衣襟。”《青玉峡》云:“

  • 卷八·品藻六·冯金伯

    吴伟业诗馀二卷吴伟业诗馀二卷,韵协宫商,感均顽艳,允足接迹屯田,嗣音淮海。王士祯诗称“白发填词吴祭酒”,亦非虚美。[四库全书提要]吴伟业词驱使南北史娄东祭酒长短句,能驱使南北史,为是体中独创,且流丽稳贴,不徒直逼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汤显祖

    第二十一齣 录摄【字字双】〔丑扮府幕官上〕爲官只是赌身强。板障。文书批点不成行。混帐。权官掌印坐黄堂。旺相。勾他纸赎与钱粮。一抢。自家南柯郡幕录事官是也。阙下正堂。小子权时署印。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

  • 卷六十七 景德四年(丁未,1007)·李焘

      起真宗景德四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   冬十月甲午朔,太陽當虧,雲陰不見。   詔河北諸州軍增葺城池樓櫓之具,令轉運使、緣邊安撫都監分往檢校。   選殿前司龍騎卒材勇者隸龍猛。先是,此軍十三指揮皆募強盜以充,時寇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八·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八【起上章阉茂正月尽黓困敦十二月凡三年】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徳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讳惇孝宗第三子也母白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生于藩邸孝宗即位封恭王及庄文太子薨孝宗以帝英武类己欲立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光绪十二年。丙戌。六月。癸亥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寅。皆如之。内起居以降调前兵部左侍郎黄体芳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以殴妾致死。解礼部员外郎文润职。归案讯办。摺包  ○

  • ●卷十·夏仁虎

    ◎坊曲都中戏曲向惟昆、弋,弋腔音调虽与昆异,而排场词句大半相同,尚近于雅。自昆、弋变为皮黄,虽郑雅有别,尚不失雍容揄扬之概。其时各园于中轴前必有昆剧一出,而听曲者每厌闻之,于时相率起而解溲,至讥之为车前子,言其利小水也

  • 通志卷七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昆虫草木略第一序 草类 蔬类 稻粱类序学者操穷理尽性之说以虚无为宗实学置而不问仲尼时已有此患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兴观羣怨事父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曰小子者无所识之辞

  • 曹景宗传·姚思廉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父亲名欣之,是宋朝武将,官做到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曹景宗少年时善于骑马射箭,喜爱围猎,经常会同几十个少年到大草泽里去追逐獐子野鹿,每当众多骑手驱赶野鹿时,野鹿和人马混杂在一起,曹景宗在众人中放箭

  • 管子补注卷二十一·刘绩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    管子解三  人君唯毋听寝兵则羣臣賔客莫敢言兵然则内之不知国之治乱外之不知诸侯强弱如是则城郭毁壊莫知筑补甲兵雕莫之脩缮如是则守圉之备毁矣辽逺之地谋边竟之士脩百姓无圉敌之心

  • 孝经定本·吴澄

    元 吴澄 撰仲尼居曽子侍【仲尼孔子字居坐也曽子孔子弟子曽氏名参字子舆鲁南武城人子者曽氏门人称其师也卑者在尊者之侧曰侍】子曰先王有至徳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女知之乎【女音汝下同 子孔子也孔门诸弟子

  • 卷二十二·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二孟子三万章上问舜徃于田章【幷下章】黄先之説舜事亲处见得圣人所以孝其亲者全然都是天理略无一豪人欲之私所以举天下之物皆不足以解忧唯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 神灭论译文·范缜

    有人问我说:&ldquo;你说精神是会消灭的,怎样知道它会消灭呢?&rdquo;我回答说:&ldquo;精神和形体结合,形体和精神结合,不可分割,所以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衰亡了,精神也就消灭了。&rdquo;问:&ldquo;形体是没有知觉的称呼,精神

  • 禅林宝训卷第三·净善

    东吴沙门净善重集雪堂行和尚住荐福。一日问暂到僧。甚处来。僧云。福州来。雪堂云。沿路见好长老么。僧云。近过信州。博山住持本和尚。虽不曾拜识好长老也。雪堂曰。安得知其为好。僧云。入寺路径开辟廊庑修整。殿堂

  •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下·师会

    宋玉峰沙门师会述经二。初显了般若二。初略标纲要分疏三。初科分。第四科名诸师注本。但云明利益无能观之言。以愚所见。传写之家误下能字耳。二随释经四。初能观人疏二。初标章指经。初句标章。次句牒经。能观人者指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二·澄观

    疏。由无方有下。上辩不相乖。今明相成。然事理相望略有三义。一相违义。二不相碍义。三相作义。今用后二。其第一义是问家所用疏。是以缘起之法下。第二通明缘起之义。于中四。一总明。二开义。三融合。四别释性义。

  • 覆瓿集·朱同

    七卷。《附录》一卷。明朱同撰。朱同,字大同,自号紫阳山樵,又号朱陈村民,安徽休宁人。翰林学士升之子。《明史》附见升传末。著有《覆瓿集》。是集末有范檩跋,称洪武中以人材举,为东宫官,寻进礼部侍郎。而同时范准作

  • 菩萨戒本疏·义寂

    亦称《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律学著述。唐新罗僧义寂述。二卷(或卷下分“本”、“末”作三卷)。系《梵网经菩萨心地品第十》卷下偈颂以后经文的注释书。初科简略标旨归,次释题名,再次随文解释。释十重戒时,以五句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