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六

答人吟

筋骸得似当年否,气血能如旧日无。却喜一般增长处,罇前谈笑有工夫。

岁寒吟

松柏入冬看,方能见岁寒。声须风里听,色更云中观。

依韵谢任司封寄逍遥枕吟

夫君惠我逍遥枕,恐我逍遥迹未超。形体销售一空终未至,更和魂梦与逍遥②。

齐郑吟

子产何尝辞郑小,晏婴殊不愿齐衰。二贤生若得其地,才业当为王者师。

代书寄吕库部

周王八骏走天涯,争似君家四宝奇。郑洛风烟虽咫尺,恨无由往一观之。

和王安之少卿雨后

焦劳九夏余,一雨物皆苏。蛙鼓不足听,蚊雷未易驱。

非唯仰岁给,抑亦了官输。林下闲游客,何妨尽自愉。

和和承制见赠

自度无能处世间,经冬经夏掩柴关。青云路稳无功上,翠竹丛疏有分闲。

犹许艳花酬素志,更将佳酒发酡颜。年来老态非常甚,长惧英才未易攀。

清和吟

清而不和,隘而多鄙。和而不清,慢而鲜礼。

既和且清,义无定体。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异同吟

俊快伤灭裂,厚重伤滞泥。趋造随所尚,不免有同异。

异已必为非,同已必为是。是非战异同,众身不知意。

即事吟

生求媚于人,死求媚于鬼。媚人幸富贵,媚鬼免罪戾。

生死虽殊途,人鬼岂异理。哀哉过用心,妄意何时已。

观物吟

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予不为贫。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淳厚之人少秀慧,秀慧之人少审谛。安得淳厚又秀慧,与之共话人间事。

对酒吟

有酒时时泛一瓯,年将七十待何求。齿衰婚嫁尚未了,岁旱田园才薄收。

客去有时闲拱手,日高无事静梳头。霜毛不止装诗景,更可因而入画休。

秋怀吟

一番春了未多时,云外征鸿又报归。节物眼前来若此,岁华头上去如斯。

当年志意虽然在,今日筋骸宁不衰。赖有寸心常自喜,圣人难处却能知。

和王安之少卿秋游

春夏而来可作诗,虽然可作待何为。履空滥得同颜子,历物固难如惠施。

风月情怀无奈处,云山意思不胜时。一官一咏聊酬唱,敢讵安之与静之①。

(张少卿湍字静之)

和王安之同赴府尹王宣徽洛社秋会

后房深出会亲宾,乐按新声妙入神。红烛盛时翻翠袖,画橈停处占青苹。

早年金殿旧游客,此日凤池将去人。宅冠名都号蜗隐,邵尧夫敢作西邻。

负河阳河清济源三处之约以诗愧谢之 韩持国、傅钦之、杜天经

秋霖积久泥正滑,念念何日天开晴。亲朋延望固已甚,衰躯怯寒难远行。

一程相去虽不远,两次讲行终未成。二事交战乎胸中,隐几愁作无由平。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秋约吟

升沉恶足论,事体到头均。一片蓬蒿地,千年云水身。

收成时正好,寒暖气初匀。自此过从乐,诸公莫厌频。

长子伯温失解以诗示之

儒家所尚者,行义与文章②。用舍何尝定,枯荣未易量。

干求须黾勉③,得失是寻常。外物不可必,其言味甚长。

岁暮自贻吟

天道无常春,地道无常珍。须禀中和气,方生粹美人。

良田多黍稌,薄地足荆榛。樗栎蓬蒿类,正能充恶薪④。

既为万物灵,须有万物粹。既无万物灵,徒分万物类。

欲出至珍言,须有至珍意。欲彰至美名,须作至美事。

济时为美事,悟主为珍意。奈何此二者,我独无一与。

君子饮酒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给人足,时和岁丰。

筋骸康健,里闬过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读张子房传吟

汉室开基第一功,善哉能始又能终。直疑后日赤松子,便是当年黄石公。

用舍随时无分限,行藏在我有穷通。古人已死不复见,痛惜今人少此风。

观物吟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邵子66岁)

柳性至柔软,一年长丈余。虽然易得荣,奈何易得枯?

百谷仰膏雨,极枯变极荣。安得此甘泽,聊且振群生。

治乱吟五首

乱多于治,害多于利,悲多于喜,恶多于美。一阴一阳,奈何如此。

中原一片闲田地,曾生三皇与五帝①。三皇五帝子孙多,或贱或贫或富贵。

精义入神以致用,利用出入之谓神。神无方而易无体,藏诸用而显诸仁。

火能胜水,火不胜水其火遂灭。水能从火,水不从火其水不热。

夫能制妻,夫不制妻其妻遂绝。妻能从夫,妻不从夫其妻必孽。

天能生而不能养,地能养而不能生。火能烹而不能沃,水能沃而不能烹。

天地尚犹无全功,手火何由有全能。得用二者交相养,反为二者交相凌。

三十年吟

比三十年前,今日为艰难。比三十年后,今日为安闲。

治久人思乱,乱久人思安。安得千年鹤,乘去游仙山。

有病吟

身之有病,当求药医。药之非良,其身必亏。

国之有病,当求人医。人之非良,其国必危。

事之未急,当速改为。事之既急,虽悔难追。

对花吟

今年花似昔年开,今日人开昔日怀。烦恼全无半掐子,喜欢常有百来车②。

光阴已过意未过,齿发虽颓志未颓。人问尧夫曾出否,答云方自洞天来③。

自述

春暖秋凉人半醉,安车麈尾闲从事。虽无大德及生灵,且与太平装景致。

去事吟

君子去事,民有余祥。小人去事,民有余殃。

策杖吟

策杖南园或北园,春来尤足慰衰年。初晴天气上元后,乍暖风光寒食前。

池岸微微妆嫩草④,林梢薄薄罩轻烟。东君此际情何厚,非象之中正造妍。

不愿吟

不愿朝廷命官职,不愿朝廷赐粟帛。惟愿朝廷省徭役,庶几天下少安息。

量力吟

量力动时无悔吝,随宜乐处省营为。须求骐骥方乘马,亦恐终身无马骑。

戏答友人吟

邵尧夫者是何人,岁岁春秋来谒君。车小半年行一转(余春秋一出),非如骏马走香尘。

偶得吟

皋陶遇舜,伊尹逢汤。武丁得傅,文王获姜。

齐知管仲,汉识张良。诸葛开蜀,玄龄启唐。

观事吟

一岁之事勤在春,一日之事勤在晨。一生之事勤在少,一端之事勤在新。①

观物吟

利轻则义重,利重则义轻。利不能胜义,自然多至诚。

义不能胜利,自然多忿争。

金玉吟

圣在人中出,心从行上修。金于沙里得,玉向石中求。

风霜吟

见风而靡者草也,见霜而殒者亦草也。见风而鸣者松也,见霜而凌者亦松也。

见风而靡,见霜而伤,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上下吟

自下观上,无限富贵。自上观下,无限贱贫。

自心观物,何物能一。自物观心,何心不均。

吾庐吟

吾庐虽小粗容身,且免轻为僦舍人。大有世人无屋住,向人簷下索温存。

湹河上观杏花回

湹河东看杏花开,花外天津暮却回。更把杏花头上插,图人知道看花来。

娶妻吟

人之娶妻,容德威仪。倘或生子,不皋则夔。

好事吟

好事固难将力取,贤人须是著心求。浮生日月无多子,时过千休复万休。

不再吟

春无再至,花无再开。人无再少,时无再来。

毛头吟

谁剪毛头谢陆沉,生灵肌骨不胜侵。人间自有回天力,林下空多忧国心。

日过中时忧未艾,月几望处患仍深。军中儒服吾家事,诸葛武侯何处寻。

忧国心深为爱君,爱君须更重于身。口中讲得未必是,手里做成方始真。

妄意动时难照物,俗情si处莫知人。厚诬天下凶之甚,多少英才在下尘。

六得吟

眼能识得,耳能听得,口能道得,手能做得,身能行得,心能放得。

六者尽与,天地同德。②饮食起居,出处语默,不止省心,又更省力。

盛衰吟

势盛举头方偃蹇,气衰旋踵却嗟吁。厚诬天下称贤者,天下何尝可厚诬。

富贵吟

大舜与人同好恶,以人从欲得安乎?能知富贵寻常事,富贵能骄非丈夫。

无妄吟

耳无妄听,目无妄顾。口无妄言,心无妄虑。

四者不妄,圣贤之具。予何人哉,敢不希慕。

善恶吟

人善不趋,己恶不除。谓之知道,不亦难乎。

春日园中吟

春暖游园乃是常,域中殊不异仙乡。竹间日日同真侣,水畔时时泛羽觞。

雨后鸟声移树啭,风前花气触人香。林间富贵一般乐,更纵其来更不妨。

解字吟

人言为信,日月为明。止戈为武,羔美为羹。

感事吟

芝兰种不荣,荆棘剪不去。二者无奈何,徘徊岁将暮。

穷达吟

穷不能卷,达不能舒。谓之知道,不亦难乎。

宇宙吟

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绵绵而若存,用之岂有勤。

久旱吟

久旱望雨,久雨思晴。天之常道,人之常情。

成性吟

成性存存,用志不分。又何患乎,不到古人。

路径吟

面前路径无令窄,路经窄时无过客。过客无时路径荒,人间大率多荆棘。

大人吟

天道远,人道迩。尽人情,合天理。

先天吟示邢和叔

一片先天号太虚,当其无事见真腴。胸中美物肯自衒,天下英才致厚诬。

理顺是言皆可放,义安何地不能居。直从宇泰收功后①,始信人间有丈夫。

感事吟

为善大宜量力分,知几都在近人情。人情尽后疑难入,力分量时事自平。

理顺面前皆道路,义乖门外是榛荆②。何人肯认此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

浩歌吟

何者谓知机③,惟神能造微。行藏全在我,用舍系于时。

每恨知人晚,常忧见事迟。与天为一体,然后识宣尼。

利名吟

利名都不到胸中,由此胸中气自冲。既爱且憎皆是病,灵台何日得从容。

凭高吟

谁将酷烈千般毒,变作恩光一派深。惆怅先民不复见,更凭高处尽沈吟。

意尽吟

意尽于物,言尽于诚。矫情镇物,非我所能。

浩歌吟二首

忧愁与喜欢,相去一毛间。治乱不同体,山川无两般。

笛声方远听,草木正遥看。何处危楼上,斜阳人凭栏。

嘉善既难投,先生宜罢休。履霜犹可救,灭木更何求。

兽困重来日,鸿飞远去秋。民饥须是食,食外尽悠悠。

温良吟

君子温良当责备,小人情伪又须知①。同惊世上机关恶,遂觉壶中日月迟②。

君子吟

君子与义,小人与利。与义日兴,与利日废。

君子尚德,小人尚力。尚德树恩,尚力树敌。

君子作福,小人作威。作福福至,作威祸随。

君子乐善,小人乐恶。乐恶恶至,乐善善归。

君子好誉,小人好毁。好毁人怒,好誉人喜。

君子思兴,小人思坏。思兴召祥,思坏召怪。

君子好与,小人好求。好与多喜,好求多忧。

君子好生,小人好杀。好生道行,好杀道绝。

先天吟

先天天弗违,后天奉天时。弗违无时亏,奉时有时疲。

爽口吟

爽口之物少茹,爽心之行少虑。爽意之言少语,爽身之事少做。

至诚吟

不多求故得,不离学故明③。欲得心常明,无过用至诚。

书事吟

它山有石能攻玉,玉未全成老已催。有限光阴随事去,无涯衰朽逐人来。

陶鎔情性诗千首,夑理筋骸酒一杯。六十六年无事日,心源方始似昭回。

答宁秀才求诗吟

林下闲言语,何须要许多。几乎三百首,足以备吟哦。

诗酒吟

圣人难处口能宣,何止千年与万年。心静始能知白日,眼明方会看青天。

鬼神情状将诗写,造化工夫用酒传④。传写不干诗酒事,若无诗酒又难言。

白头吟

何人有不白,我白不因愁。只被人多欲,其如我不忧。

不忧缘不动,多欲为多求。年老人常事,如何不白头。

知音吟⑤

仲尼始可言无意,孟子方能不动心。莫向山中寻白玉,但于身上觅黄金。

山中白玉有时得,身上黄金无处寻。我辈何人敢称会,安知世上无知音。

--------------------------------------------------------------------------------

② 《四库全书》本作“更知魂梦与逍遥”。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敢据安之与静之”。

②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行善与文章”。

③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干求便黾勉”。

④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止能充恶薪”。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曾示三皇与五帝”。

②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喜欢长有百车来”。

③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答云方自洞天回”。

④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池岸微微装嫩草”。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四“勤”字均作“慎”。

②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六者尽能与天同德”。

① 《四库全书》本作“直从太宇收功后”。

② 《四库全书》本作“义乖门外是荆榛。”。

③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何者谓知几”。

② 《四库全书》本作“小人情伪又须防”。

② 《四库全书》本作“遂觉壶中日月长”。

③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不杂学故明”。

④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造化功夫用酒传”。

⑤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此首诗在本卷前《观事吟》与《观物吟》之间。

猜你喜欢
  刘学箕·唐圭璋
  易祓·唐圭璋
  刘浚·唐圭璋
  卷十一·丁绍仪
  ◆环谷先生汪克宽(环谷集)·顾嗣立
  第一幕·老舍
  楚辞芳草谱·谢翱
  ●丙寅(同治五年)·林占梅
  五集卷九·乾隆
  卷八·韩淲
  卷281 ·佚名
  卷三百十七·佚名
  朱熹词作鉴赏·佚名
  雍陶诗鉴赏·佚名
  提要·王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二十 列传七·赵尔巽

      ◎诸王六   △圣祖诸子   贝子品级允禔 理密亲王允礽 诚隐郡王允祉   恒温亲王允祺 淳度亲王允祐 允禩 允禟   辅国公允礻我 履懿亲王允祹 怡贤亲王允祥   恂勤郡王允昷 愉恪郡王允潖 果毅亲王允礼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八·佚名

    万历四十四年八月己亥朔升江西参政王畿为本省按察使○辛丑户科给事中□周祚言 祖宗行取之制或一岁一行或间岁一行随取随考随考随下故先后接续铨政疏通自行取久格一变为拟衔再变为题留历三载而后取复间岁而后考又数年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五下·袁枢

    宋 袁枢 撰苻氐据长安晋懐帝永嘉四年略阳临渭氐酋蒲洪骁勇多权略羣氐畏服之汉主聪遣使拜洪平逺将军洪不受自称防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元帝大兴二年蒲洪降赵赵主矅以洪为率义侯成帝咸和四年秋八月后赵中山公虎攻集木

  • 世家卷第七 高丽史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文宗一。文宗章圣仁孝大王讳徽字烛幽古讳緖显宗第三子母曰元惠太后金氏显宗十年己未十二月癸未生十三年封乐浪君靖宗三年册为内史令。

  • 读例存疑卷三十七·薛允升

    刑律之十三鬪殴下之二殴期亲尊长殴祖父母父母妻妾与夫亲属相殴殴妻前夫之子妻妾殴故夫父母父祖被殴殴期亲尊长:凡弟妹殴(同胞)兄姉者,杖九十、徒二年半。伤者,杖一百、徒三年。折伤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刃伤(不论轻重,)及折肢

  • 司马消难传·李延寿

    司马消难,字道融。幼时聪明颖悟,多少读了些经史著作。颇有风度神韵,喜欢自我矫饰标榜,以博取名誉。他的父亲司马子如是当朝的显贵,他也爱交结宾客名士,邢子才、王元景、魏收、陆..、崔瞻等都与他交游。迁任光禄卿,出任北豫州

  • 卷一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六校讐略【二】武英殿校刋十三经注疏考证【易经至礼记共一百六十七条】易经周易经传原目韩康伯注音义王辅嗣止注大经句监本大譌六先儒以上下经二篇为大经据毛居正六经正误改 乾卦彖注天也

  • 提要·允禄

    【臣】等谨案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十三卷上谕旗务议覆十二卷谕行旗务奏议十三卷雍正九年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奉勅编凡三集共为一书自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以后所奉谕防涉于八旗政务者曰上谕八旗凡十三卷其前録谕防而附

  • 提要·孙懋

    臣等谨按孙毅庵奏议二巻明孙懋撰懋字徳夫号毅庵慈溪人正徳辛未进士官至应天府尹事迹具明史本传懋官给事中时武宗方狎昵小人嬖幸用事言官多所谪降懋独抗直不回如奏太监于喜史宣张泽诸疏俱能直陈无隠颇着丰采又所奏湖广

  • 卷三十八·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三十八圣驾幸鲁释奠礼成勅修圣庙纪事【有序】提督山东学政按察司副使【臣】朱 雯嵗在甲子上省方回銮躬诣阙里行释奠礼毕亲洒宸翰御制鸿文悬额树碑炳耀千古扩地蠲赋之外赐金赐秩有差越嵗庚午特

  • 吉验篇第九·王充

    【题解】在本篇中,王充用有关黄帝、舜、后稷、伊尹、齐桓公、楚共王五子、赵氏孤儿赵武、汉高祖刘邦、章武侯窦广国、司徒虞子大、汉光武帝及乌孙王昆莫、夫余王东明等的传说、神话和故事,来证明帝王将

  • 卷七·梁益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旁通卷七      元 梁益 撰小雅彤弓之什彤弓大饮宾曰飨晋郤至谓楚子反曰诸侯间于天子之事则相朝也于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恭俭宴以示慈惠恭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间平声谓诸侯当王事间缺之时也

  • 卷六十·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六十诸子三陆氏【释氏附】陆子夀自抚来信访先生于铅山观音寺子夀每谈事必以论语为证如曰圣人教人居处恭执事敬又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

  • 中国禅学之发展·胡适

      本校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二月邀请北大文学院长胡适之先生来校作学术讲演,讲演题为《中国禅学的发展》。讲演计分四次:【一】《印度禅》,【二】《中国禅宗的起来》,【三】《中国禅宗的发展和演变》,【四】《中国禅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六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二推德升进门中。自诸菩萨摩诃萨已下至辞退而去有二十一行半经。于中文义约分五门。一推德升进。二示善知识方处国土。三示善知识居止处所在河渚中。四举善知识名号名为自在主。五顶礼致敬辞退而去。

  • 易学变通·曾贯

    六卷,元曾贯著。朱彝尊《经义考》载有《周易变通》,但以已佚。而《永乐大典》所录《周易》各卦,保存曾贯之说较多,标题作《易学贯通》。唯豫、随、无妄、大壮、晋、睽、蹇、中孚八卦,为《永乐大典》原缺。清《四库全

  • 女青鬼律·佚名

    道教律文。撰者不详,一般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天师传道的著作,属于盟威正一之道,当为古正一派之书。《赤松子章历》、《道要灵祗神鬼品经》等早期道书已引此书。原本八卷,《通志·艺文略》著录作十卷。今存六卷,收入

  • 入众须知·宗寿

    全一卷。撰者不详。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分坐禅、入室、请益因缘、沙弥戒文、训童行、劝坛信等五十余项,为初入禅林者阐明日分、月分、年分之诸般规矩作法。书中并无编述者及出刊记,仅由‘念诵’项内所云(卍续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