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春。正月。己丑朔。上诣奉先殿行礼。  

○诣堂子行礼。  

○御太和殿受朝。作乐宣表如仪。  

○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御乾清宫。赐皇子、皇孙、皇曾孙、皇元孙、亲王等宴。  

○庚寅。上御紫光阁。赐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回部郡王、台吉。朝鲜、琉球国使臣。并金川土司等宴。  

○召大学士、及内廷翰林等茶宴。以洪范九五福之四曰攸好德联句。命皇子皇孙与宴和诗。  

○谕、上年雨旸时若。各省年谷顺成。新正应行加恩地方甚少。因令直隶等各该督抚、将因灾带缓未完之项。据实查奏。嗣各督抚奏到。俱系节年因灾辗转停缓、徵未及限。均属实欠在民等语。此内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因屡经被旱歉收。节经降旨加恩。分年带完。在小民叠荷渥恩。一遇丰稔之年。自必输将恐后。量节年递欠。为数较多。恐民力不无拮据。所有直隶、山东、河南、因灾带缓。原限应扣至甲寅、乙卯、丙辰年徵收之银。俱着加恩宽免十分之三。该督抚务须遍行晓谕。咸使周知。毋使蠹役奸胥。侵欺隐射。俾小民共沾实惠。闾阎生计益资饶裕。以副朕行庆施惠。敷锡春祺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上年安徽之无为州、及铜陵、繁昌二县。因夏秋雨水稍多。低洼田地、间被漫溢。业经降旨分别赏给一月两月口粮。令该督抚实力查办。妥为抚恤。第念该州县被水村庄。有涸出较迟。未经布种二麦者。今春青黄不接之时。民力恐不无拮据。着再加恩。将被水稍重之无为、铜陵、繁昌三州县。分别赏给两月口粮。并酌借耔种。以资接济。该抚务严饬所属、实心经理。毋任吏胥侵蚀滋弊。俾闾阎均沾渥泽。以副朕普锡春祺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壬辰。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  

○癸巳。上诣雍和宫行礼。  

○甲午。享太庙遣怡亲王永琅、恭代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上诣安佑宫行礼。  

○幸圆明园。  

○乙未。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谕。向来各省汇奏各项遣犯有无脱逃。已未拏获。系于年终汇查具奏。次年正月始行奏到。该部照例核议。至四五月中、再由军机处与汇奏各款、一并查核。但此等照例汇办事件。陆续奏到。参差不一。办理未归简易。转致案牍繁多。不能明晰。且军机处需至次年夏季交查该部。汇核具奏。阅时既久。亦恐不无遗漏。嗣后各省汇奏遣犯。毋庸陆续具奏。着于每年十月截数。咨报军机处、刑部。均限十二月初间咨齐。即由军机大臣、会同该部。汇开清单。于年底先行具奏。仍交部分别核议。照例具题。庶办理不致迟延。查核更为周密。至此外每年汇奏各款。均着照此办理。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学政考试生童。于衡文取士。未必悉能公当。则以降旨令各督抚将该学政在任有无劣迹之处。于年终陈奏一次。原以重防闲而严察核。乃近年以来。各督抚于学政考试。多以并无劣迹一奏了事。竟若具文。若果如所奏。则从前如谢墉、吴玉纶、潘曾起、徐立纲之声名平常。致滋物议者。又独非该督抚具奏无劣迹之学政乎。是各省学政中清慎自矢。甄拔得当者。固不乏人。而关防不密。约束不严。甚或有败检营私之事者。恐亦在所不免。各督抚近在同省。无难访察得实。于年终陈奏时。自应就见闻所及。据实直陈。方为核实之道。若不问其平日声名若何。率以并无劣迹具奏。竟成印板文章。又安用该督抚查奏为耶。今各该督抚相沿故套。率以虚词敷衍塞责。朕亦姑置不论。设将来学政中有营私舞弊之事。或经朕访闻。或被科道参劾。一经发觉。惟该督抚是问。不仅治以徇隐之罪也。将此通谕知之。  

○丁酉。吉林将军秀林参奏参局协领诺穆三等、侵帑累民。得旨、此案着派福康安、胡季堂、带同索喜前往吉林。并派松筠同琳宁前赴盛京。琳宁着接受将军印务。将恒秀解任。松筠即带往吉林。会同秉公审明具奏。所有随带司员。均着驰驿前往。  

○戊戌。上还宫。  

○谕军机大臣等、昨据秀林参奏、吉林参局、发票派歛民间银两。奏到时、即派福康安等前往审讯。但承办参务之协领等。均系案内要犯。闻福康安前往。或改窜帐目。或私填欠款。皆未可定。且恐其属下舞弊人等。畏罪逃匿。不能迅速质审完结。着传谕秀林、此际将承办人员。及一切帐目查封看守。以备福康安等到后。速即讯办。  

○是日起。上以祈谷于上帝。斋戒三日。  

○己亥。谕军机大臣等、本日秦承恩奏到各摺。内有学政幕友一摺。幕友人数。系无关紧要之事。况该省学政甫经到任。该抚既称俟其开考后。再将考试情形。随时陈奏。自当于彼时一并奏闻。乃有何迫不及待之处。而因此一事。特行专摺具奏。秦承恩、何不知事体轻重若此。着传旨申饬。  

○又谕、昨令军机大臣询问吉林送参协领永保、所称放票收参。借项扣抵各情节。与都尔嘉所言。大约相同。此事历任将军因官参不足。刨夫又须借项接济。辄于余参变价时。买补扣抵。所借官项。仍不能如数扣清。办理已属非是。今恒秀复向无干之民。户勒派弥补。尤属无此情理。看来积弊相沿。节年借垫。已非一日。福康安从前在吉林将军任内。曾与金简会办参票事宜。于该处一切利弊。自所深悉。原定章程。及出入档案帐目。均在该处。福康安等到彼提齐案证。秉公确查。自无难得其底里。并着将历任将军是否遵照原定章程。有无更改。抑或阳奉阴违之处。一并详查具奏。定案之后。福康安等正当乘此次清查。通盘筹画。因时调剂。妥定章程。俾得永远遵守。杜绝弊端。福康安等自能遵照谕旨。悉心筹办也。至协领永保所称情节。殊属闪烁。难以凭信。该处参局事务。虽据称系协领诺穆三、托蒙阿总办。永保并非承总之人。但伊同为协领。亦在参局当差。兼管银库。诺穆三、托蒙阿分以余润。伊自必随同弊混。现因质证无人。意存推卸。显有不实不尽之处。业将永保摘去顶戴。派刑部汉司员一员。押赴吉林归案审办。福康安等提同诺穆三等面加质讯。毋任遁饰将此传谕福康安知之。所有军机大臣询问永保奏片。并着发交福康安等阅看。  

○礼部奏、请定晋封定亲王绵恩坐次。得旨、晋封定亲王绵恩坐次。着在怡亲王永琅之次。  

○调广东碣石镇总兵陈庄、为闽粤南澳镇总兵。以湖南永顺协副将梁秉慎、为碣石镇总兵。  

○庚子。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辛丑。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御山高水长。赐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回部郡王、台吉。朝鲜琉球国使臣。并金川土司等食。至癸卯皆如之  

○壬寅。上御奉三无私殿赐皇子、皇孙、皇曾孙、皇元孙、亲王等宴。  

○谕、据保宁奏、伊黎察哈尔部落、生计稍艰请借支三年饷银六万四千八百两分作十五年扣还。即将此项解交陕甘总督给令山西河南商人生息。以资接济等语。察哈尔自移驻伊犁以来。诸凡差务尚属奋勉如借给饷银按月坐扣。朕心不忍。着加恩即于陕西藩库动支银六万四千八百两赏给交勒保、秦承恩、发陕西商人生息。除另降谕旨。令将每年所得利息。于陕省每年应解伊犁饷银时搭解前往外。保宁务须不时留心妥为经理。以示朕轸恤察哈尔臣仆之意。  

○谕军机大臣曰、保宁奏、伊犁察哈尔兵丁生计稍艰。请借给三年钱粮。共计六万余两。分作十五年扣还。如蒙允准。即照伊犁满营存公马价之例办理。交与陕甘总督。转解陕西、山西、河南、发商一分生息等语。已另降清字谕旨竟行赏给。不必借支扣还矣。此项银两。若由伊犁运至内地解送既不免劳费且为数无多。陕甘省分。尽可发商生息。不必转解河南、山西等省。徒滋烦扰。甘肃地方清苦。陕西殷实商人甚多。着传谕勒保、秦承恩、即于西安藩库内动支银六万四千八百两。发商一分生息。将所得利银。每年于拨解饷银时。搭解前往。以为贴补伊犁察哈尔兵丁公用。该督抚务须妥协经理。俾商人藉沾余润。而兵丁生计。益资宽裕。将此并谕保宁知之。  

○又谕、据保宁奏、领队大臣那彦、往查哈萨克边界情形。缘比年雪大严寒。风沙日甚。且遇灾疫。牲畜多致损伤。威逊鄂拓克、奈曼鄂拓克之哈萨克等、互相抢夺。哈萨克等声言欲赴伊犁居住等语。此事或系讹言。不可信以为实。即使真欲前来。斡里素勒坦杭和卓等必遣人呈请。尔时保宁等、当谕以现今伊犁各部落人丁甚多。水草好处均已占据。他处亦与尔哈萨克地方无异。尔等如来。亦无可以游牧之处。仍然不得安逸。反不能仰体大皇帝矜恤尔等之意。况灾疫亦非常有。如遇丰年牲畜自可孳生蕃衍。如此明白晓谕。令其仍回本处。伊等若仅恳请躲避风沙。俟灾过之后即回。尚可酌量于卡外指给一处。暂令游牧。照过冬例收纳官马后。仍令移出界外总不可令其久居。此等鄂拓克之哈萨克等。均附近卡座。如收留居住。远者闻之。亦效尤恳请内牧。彼时将如何办理乎。着传谕保宁、此事务须留心。不得少事姑息。并寄知伍弥乌逊、一体留心办理。  

○领侍卫内大臣参奏散秩大臣西安副都统嵩山、差务怠玩。得旨、所参甚是。嵩山差务怠惰。不可仍留副都统使之安逸。嵩山着革去散秩大臣副都统。令其在头等侍卫行走。所有西安副都统员缺。着花尚阿补授。  

○癸卯。上诣安佑宫行礼。  

○御正大光明殿。赐朝正外藩等宴。召左翼科尔沁和硕亲王恭格喇布坦、巴林亲王品级多罗郡王巴图、奈曼多罗郡王拉旺喇布坦、土默特多罗贝勒索诺木巴勒珠尔、右翼喀尔喀和硕亲王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喀喇沁亲王品级多罗郡王满珠巴咱尔、土尔扈特多罗郡王策伯克扎布、青海多罗贝勒济克默特伊什、至御座前。赐酒成礼。  

○谕军机大臣曰、毕沅奏续获沉溺铜觔数目。及惠龄奏。查看川楚沿江水势各摺。均已于摺内详细批示。铜质沉重。沉溺江底。不至随波冲去其未能全数捞获者。由水摸人等、将铜觔潜匿水底。希图过后盗卖牟利。节经降旨。令该督抚等留心查察。兹据毕沅奏、已获铜四万四千余觔。未获铜五千七百余觔。计未获之数虽少。然在盗卖者有此盈千私铜。获利实多。不可不设法查禁。因思水摸人等偷捞铜觔。必在沿江一带铺户销售。着再传谕该督抚、转饬沿江地方官。密行晓谕该铺户。如有无业贫民。而骤持多铜到铺售卖者。即系盗窃之铜无疑。该铺户当即到官呈首。该地方官一面将盗卖之人。究明惩治。一面将呈报之铺户。优加奖赏。若铺户串通不报。别经发觉。即与盗卖一并分别治罪。如此剀切详谕。劝惩并用。该铺户等尚有身家。又见呈报后可得厚赏。遇有盗卖铜觔之人。自必据实首出。而水摸人等见无销售之路。亦不敢仍前舞弊。此亦杜绝偷盗之一法。惟在该督抚督饬所属。实力奉行。方为妥善。  

○顺天府行乡饮酒礼。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七 蔡廓 子兴宗·沈约
  第八十六回 争党见新旧暗哄 行新政母子生嫌·蔡东藩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四·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六·徐紘
  古今列女传卷二·解缙
  一○七三 护理广西巡抚奇丰额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八·佚名
  史记集解卷七十二·裴骃
  宋纪·张居正
  三位一体·陶菊隐
  卷八十六·佚名
  卷二十·佚名
  卷90·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郝信使经(陵川集)·顾嗣立

    经字伯常,泽之陵川人。祖天挺,遗山元好问尝受学焉。经少遭兵乱,徙家顺天。贾元帅辅、张蔡公柔,先后辟为子师。有书万卷,恣其搜览。遗山尝谓之曰:「子状类乃祖,才气非常,勉之。」遂与论作诗作文之法。世祖以太弟开藩。征经入见

  • 中兴间气集跋·高仲武

    渤海髙氏选中兴间气集自序云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令独遗郑常一人共逸八诗不敢妄自订补或又云孟彦深纂非是元佑戊辰曽氏子泓记予家藏中兴间气集凡三本俱逸五人评语勉尔考订就梨殊未快也旣从娄东磁肆中获蠧余半簏内简得

  • 列传第八十七 突厥 铁勒·李延寿

    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姓阿史那氏。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足断其臂,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饵之,及长,与狼交合,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遣杀之。使者见在

  • 第五十三回 养子复宗冉闵复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蔡东藩

      却说石闵幽主擅权,复下令城中,略言:“孙刘构逆,已得伏事,支党并诛,不及良善。此后与官同心,尽可留住,否则任令他去,不复相禁。”遂大开城门,纵使出入。于是羯人相率出城,填门塞道,独赵人陆续趋入,远近争集,闵知羯人不为己用,因

  • 第五十回 逐边镐攻入潭州府 拘刘言计夺武平军·蔡东藩

      却说慕容彦超,困守兖州,已是势穷力竭,并且素性贪吝,所括民财,半犒兵士,半充囊橐,因此士无斗志,相继出降。周主郭威,又亲至城下,督军猛攻,眼见得保守不住,彦超无法可施,竟至镇星祠中,禳灾祈福。这镇星祠乃是何神?原来彦超将反,有

  • 皇甫遇传·欧阳修

    皇甫遇,常山真定人。为人有勇力,浓须,善射。年少时跟随唐明宗征伐,在唐当武胜军节度使,所到之处对民苛暴,以诛敛为能事,宾客助手都弃官逃走,以避祸。晋高祖时,历任义武、昭义、建雄、潭阳四镇节度使,后转为神武统军。契丹入侵,攻

  • 完颜永中传·脱脱

    镐王完颜永中本名完颜实鲁剌,又名完颜万僧。大定元年(1161),完颜永中被封为许王。大定五年(1165),完颜永中为判大兴尹。大定七年(1167),完颜永中进封为越王。大定十一年(1171),完颜永中进封为赵王。大定十三年(1173),完颜永

  • 卷十七·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七月令秦吕不韦集诸儒着十二月纪名吕氏春秋篇首皆有月令月用夏正令则杂举三代及秦事礼家抄合为此篇张子曰月令大率秦法也然采三代之文而为之不无古意孟

  • 卷十八·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八论语九子路第十三子路问政章问劳之恐是以言语劝勉他曰如此说不尽得为政之理若以言语劝勉他亦不甚要紧亦是浅近事圣人自不用说亦不见得无倦底意劳是勤于事勤

  • 战权第十二·尉缭

    战权,就是根据战场情况,灵活运用作战原则。本篇指出兵少可用权谋,兵多可用力胜。主张先发制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ldquo;有者无之,无者有之&rdquo;,使敌人摸不清我之企图。反对&ldquo;轻进而求战&rdquo;,也不求&ldquo;必往有

  • 成公·成公十八年·左丘明

    【经】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庚申,晋弑其君州蒲。齐杀其大夫国佐。公如晋。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公至自晋。晋侯使士□来聘。秋,杞伯来朝。八月,邾子来朝,筑鹿囿。己丑,公薨于路寝。冬,楚人、郑

  • 卷三百七十一·佚名

    △初分遍学道品第六十四之六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遣无明亦遣此修。是修般若波罗蜜多。修遣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亦遣此修。是修般若波罗蜜多。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若念有无明有遣此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五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五卷 (四依品第八)释以四果拟菩萨 位释三乘十地 出瞿师罗经魔变作佛事释 正法余八十年前三十年事 释四依人修因久 近辩信不信相四依品第八案。僧亮曰。此品答云何得广大问也。广上依经

  • 梵语杂名·佚名

    翻经大德兼翰林待诏光定寺归兹国沙门 礼言集睿山沙门 真源较有情身分天泥嚩又素罗人摩拏史也二合又娜罗众誐你难又若曩肉么娑皮折[口*束*頁]么血噜地罗脓布野筋萨曩庾骨阿悉地你髓末热[日*若]毛噜去引忙唾施[款-欠+

  • 省庵法师传(附录)·宝贤

    师讳实贤。字思齐。一号省庵。常熟时氏子。世业儒。师生即不茹荤。总角时有出尘志。父既早歾。母张氏知其夙具善根。命为释氏子。七岁礼清凉庵僧容选为师。聪慧爽朗。经典过目不忘。十五剃染。兼通世典。能诗。善书法

  • 家庭的故事·郑振铎

    现代短篇小说集。郑振铎著。上海远东图书公司1928年12月初版。内收《自序》1篇,《猫》、《风波》、《书之幸运》、《淡漠》、《失去的兔》、《压岁钱》、《五老爹》、《王榆》、《三姑与三姑丈》、《春兰与秋菊》、《

  • 三秦记·辛氏

    区域志。东汉辛氏撰。存一卷。辛氏本汉代陇西大姓。此书记事不及魏晋, 自《三辅黄图》、 《水经注》至《齐民要术》、 《荆楚岁时记》等多引用其书。至隋唐已佚。王谟从上述四书并《后汉书》注、 《史记》正义、 《文

  •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陶弘景

    一卷。旧本题梁陶弘景撰。又称《真灵位业图》,《灵宝真灵位业图》。初言神仙真人者,并无等级观念。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或出于宗教的需要,逐渐有了关于神仙真人也分等级之说。据此书前陶弘景自序,他撰《真灵位业图》,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