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七

工部一

诸司职掌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百工山泽之政令其属有四曰营部虞部水部屯部

後改营部为营缮虞部为虞衡水部为都水屯部为屯田俱称清吏司

营缮清吏司

诸司职掌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经营兴造之衆务

营造一

营缮所掌工役有内府造作王府制度及仪仗城垣等项今备列于後

内府造作

诸司职掌

凡内府宫殿门舍墙垣如奉旨成造及修理者必先委官督匠度量材料然後兴工其工匠早晩出入姓名数目务要点闸关察机密所计物料并各色人匠明白呈禀本部行移支拨其合用竹木隶抽分竹木局砖瓦石灰隶聚宝山等窑冶朱漆彩画隶营缮所丁线等项隶宝源局设若临期轮班人匠不敷奏闻起取撮工

事例

洪武十一年令凡在京工匠上工者日给柴米塩菜歇工者停给 二十四年令工匠役作内府者量其劳力日给钞贯 永乐四年营建北京宫殿遣大臣诣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督军民采木及督北京军民匠造砖瓦徵天下诸色匠作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都司中都留守司直隶各卫选军士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和州选民丁俱限明年五月赴北京听役半年更代 五年令各处上工人匠俱照旧印绶监起牌上工不许擅自拨取 八年令内府上工人匠一牌上止写一人名字不许双名相合 十九年令内府尚衣司礼司设等监织染针工银作等局南京带来人匠每月支粮三斗无工住支 宣德七年令各卫军匠内府上工者分为两班月支粮五斗 九年勅内府各监局内官内使等凡在内各衙门修造必明白具奏有擅为者悉处重罪又令内官监工匠月支粮五斗上工之日光禄寺仍

给饭食 正统元年令巾帽局撮工人匠月支米三斗工完住支 五年令各处起取营造军匠月支口粮三斗外其原籍月粮一石内又扣除三斗於见役处添支景泰元年令在京各监局及各厰上工军匠光禄寺

不关饭者月支米一石关饭者五斗 三年令兵仗局攅造军器军匠仍支米五斗民匠四斗 天顺元年令司设监各色军匠月支米五斗 令燕山前等卫人匠於尚衣监上工者添支月粮一斗 令御马监军匠添支月粮一斗民匠余丁月支粮三斗 二年令锦衣等卫及顺天府军匠添支月粮为五斗 本年令内官监军匠添支月粮一斗民匠余丁上工日关与饭食 又令司礼监军匠月支粮三斗 成化九年令锦衣卫镇抚司高手军匠月支粮一石 十年令内承运库人匠铺户月支粮二斗 十二年令军器鞍辔局军匠月支米五斗 又令修理城军匠每月添支口粮二斗民匠三斗旗军并不系食粮隂阳生一斗 令留守等卫余丁印绶监习学匠艺者月支米三斗

亲王府制

明祖训

凡诸王宫室并依已定格式起盖不许犯分

凡诸王宫室并不许有离宫别殿及台榭游翫去处

事例

洪武四年议定凡王城高二丈九尺下濶六丈上濶二丈女墙高五尺五寸城河濶十五丈深三丈正殿基高六尺九寸月台高五尺九寸正门台高四尺九寸五分廊房地高二尺五寸王宫门地高三尺二寸五分後宫地高三尺二寸五分正门前後殿四门城楼饰以青緑点金廊房饰以青黑四门正门以红漆金涂铜钉宫殿窠拱攅顶中画蟠螭饰以金边画八吉祥花前後殿座用红漆金蟠螭帐用红绡金蟠螭座後壁则画蟠螭彩云立社稷山川坛于王城内之西南宗庙于王城内之东南後改蟠螭为龙 七年定亲王所居前殿名承运中曰圆殿後曰存心四城门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东曰体仁西曰遵义 九年定亲王宫殿门庑及城门楼皆覆以青色琉璃瓦 十一年定亲王宫城周围三里三百九步五寸东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 弘治八年定王府制前门五间门房十间廊房一十八间端礼门五间门房六间承运门五间前殿七间周围廊房八十二间穿堂五间後殿七间家庙一所正房五间厢房六间门三间书堂一所正房五间厢房六间门三间左右盝顶房六间宫门三间厢房一十间前寝宫五间穿堂七间後寝宫五间周围廊房六十间宫後门三间盝顶房一间东西各三所每所正房三间後房五间厢房六间多人房六连共四十二间浆糨房六间净房六间库十间山川坛一所正房三间厢房六间社稷坛一所正房三间厢房六间宰牲亭一座宰牲房五间仪仗库正房三间厢房六间退殿门三间正房五间後房五间厢房十二间茶房二间净房一间世子府一所正房三间後房五间厢房十六间典膳所正房五间穿堂三间後房五间厢房二十四间库房三连二十五间马房三十二间盝顶房三间後房五间厢房六间养马房一十八间承奉司正房三间厢房六间承奉歇房二所每所正房三间厨房三间厢房六间六局共房一百二间每局正房三间後房五间厢房六间厨房三间内使歇房二处每处正房三间厨房六间歇房二十四间禄米仓三连共二十九间收粮厅正房三间厢房六间东西北三门每门三间门房六间大小门楼四十六座墙门七十八处井一十六口寝宫等处周围砖径墙通长一千八十九丈里外蜈蚣木筑土墙共长一千三百一十五丈 成化十四年奏准各处王府以工完日为始至五十年後除有仪卫司群牧所并侍卫护卫千户军校者令自修余果人力俱乏该府具奏行勘给价自行修理

郡王府制

事例

天顺四年定郡王每位盖府屋共四十六间前门楼三间五架中门楼一间五架前厅房五间七架厢房十间五架後厅房五间七架厢房十间五架厨房三间五架库房三间五架米仓三间五架马房三间五架 成化十四年奏准各处自郡王以下至乡君出府之日奏请勘报无房屋者有司给价自行起盖

给价则例

山西

晋代渖府郡王一千两  镇国将军六百两

辅国将军并郡主五百两

奉国将军镇国辅国中尉并县主郡君县君四百两奉国中尉并乡君三百两 庶人一百两

湖广

辽岷楚荆吉襄府郡王一千两

镇国将军七百两    辅国将军六百六十两奉国将军六百二十两

镇国辅国奉国中尉并郡主五百两

县主四百六十两    郡君四百两

县君三百六十两    乡君三百四十两

陕西

秦韩庆肃府郡王在城一千五百两宁夏平凉九百两

郡主五百三十两    镇国将军一百七十五两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俱自行起造

河南

唐郑赵伊周徽崇府郡王官拨地基料价一千一十两

山东

德鲁府郡王一千两   镇国将军六百两

辅国将军五百两    奉国将军四百五十两

中尉四百两      郡主五百两

县主三百五十两    郡君二百五十两

县君二百两      乡君一百五十两

江西

淮宁府有地基

郡王一千二百两    镇国将军六百两

辅国将军五百五十两  奉国将军四百五十两

奉国中尉四百两    郡主四百五十两

县主三百七十两    郡君三百七十两

县君三百五十两    乡君三百三十两

无地基

郡王一千五百两    镇国将军七百五十两

辅国将军七百两    奉国将军六百两

奉国中尉五百两    郡主六百两

县主四百七十两    郡君四百七十两

县君四百五十两    乡君四百三十两

四川

蜀府内江等五府子女蜀府出办工料摘拨护卫军余成造石泉王府

县主五百两

弘治元年奏准郡王并镇国辅国将军等长子应出合者於本府择便房成婚如无开奏勘实待年丰拨工料银一百两送府自於府侧修盖各世长子承继前宅其郡县等主并仪宾终後子女不许僭居待有该府郡县主成婚者与之 二年奏准各处王府奏讨房价者勘实依原价量减一半给与自造 十四年奏准除郡王并妃自镇国将军以下其应得减半房价每一百两者减二十两不及一百两者减十两如镇国将军房价该三百两者给与二百四十两余皆逓减

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七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一·志第十八·柯劭忞
  卷二百八·毕沅
  第四十三回 审食其遇救谢恩人 吕娥姁挟权立少帝·蔡东藩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三·佚名
  第二十九册 天聪四年五月至六月·佚名
  卷五十八·鄂尔泰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二·阿桂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九。·金富轼
  吕僧珍传·李延寿
  史思明传·刘昫
  唐纪四十一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历九年(甲寅、774)·司马光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三·允禄
  卷二十三·雍正
  费兴仁·周诒春
  三十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若水·唐圭璋

      若水,四明(今宁波)人。淳祐十年(1250)进士,见宝庆四明志卷十。时代或稍有参差,未知即其人否,俟续考。   沁园春   寿游侍郎   某恭审某官受天异禀,间世笃生。光辅三朝,伟甚忠清之节;退安一壑,粹然恬淡之风。帝眷   耆

  • 第一出 传概·洪昇

    【南吕引子·满江红】〔末上〕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慳,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

  • 卷七十六·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七十六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杨万里江西道院集钞戊申四月九日得请补外初出国门宿释迦寺出却金宫入梵宫翠微緑雾染衣浓三年不识西湖月一夜初闻南涧钟藏室蓬山真昨戏园翁溪友得

  • 卷上·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左司谏知制诰杨亿太极垂裳日。中原偃革初。楼船秋发咏。衡石夜程书。好问虚前席。征贤走传车。蓬莱侔汉制。煨烬访秦余。紬绎资金匮。规模出玉除。纷纶开四部。秘邃接千庐。饫赐双鸡膳。亲回六

  • 卷四百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十八刘言史刘言史邯郸人与李贺同时歌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冀王武俊奏为枣强令辞疾不受人因称为刘枣强後客汉南李夷简署司空掾寻卒歌诗六卷今编一卷苦妇词地远易

  • 清波杂志卷二·周煇

    宋 周煇 撰建炎元年五月一日髙宗即位赦书一应蔡京童贯王黼朱勔李彦王师成谭稹及其子孙皆误国害民之人见流窜者更不叙二日降手诏宣仁圣烈皇后保佑哲宗有安社稷大功奸臣怀私诬蔑圣徳着在国史以欺后世可令国史院别差

  • 卷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六 【起甲午宋理宗端平元年止己未宋理宗开庆元年】凡二十六年 表例说 见第九十四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六>

  • 罗喻义传·张廷玉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请假回乡。天启初年返回朝廷,历任谕德,负责经筵讲席。天启六年(1626),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诸生想替魏忠贤建造祠堂,罗喻义惩罚了倡议者,平息了此事

  • 卷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陈文皇帝天嘉中大中大夫太常卿许亨奏曰昔梁武帝云天数五地数五五行之气天地俱有故南北郊内并祭五祀臣按周礼以血祭社稷

  • 礼乐·张载

    &ldquo;礼反其所自生,乐乐其所自成&rdquo;。礼别异不忘本,而后能推本为之节文;乐统同,乐吾分而已。礼天生自有分别,人须推原其自然,故言&ldquo;反其所自生&rdquo;;乐则得其所乐即是乐也,更何所待!是&ldquo;乐其所自成&rdq

  • 平书订卷六 取士第四·李塨

    平书曰:古之教士不外六德、六行、六艺,而上士、中士、下士皆士也,为国任事分猷,以备乡大夫之选,故多练达伟敏宏毅之才,未有徒以读书能文为士者。徒读书能文且不足为士,况所读不过八股之文,又出于唐宋明经进士之下哉?嗟乎,人才靡

  • 月出·佚名

    ——不可再现的月下惊艳【原文】月出皎兮①,佼人僚兮②。舒窈纠兮③。劳心悄兮(4)。月出皓兮(5),饺入镏兮(6)。舒忧受兮(7),劳心慅兮(8)。月出照兮,佼人燎兮(9)。舒夭绍兮(10),劳心惨兮(11)。【注释】①皎

  • 卷二十三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三目録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检讨【臣】吴 泰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僻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

  • 佛说无言童子经卷上·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摩诃菩萨无央数。尔时城中。师子将军。第一夫人孕有德男。天虚空唱大音声而告之曰。童子。汝当怀抱道教思惟经典。慎莫宣说世

  • 宗镜录卷第八十五·延寿

    夫称一心无外境界者。云何华严经十地品。说。初地见百佛。乃至地地增广。见于多佛。答。所见多少。皆从念生。心狭见少佛。心广鉴多形。舒。卷由心。开合在我。离心之外。实无所得。大集经云。憍陈如复作是念。我当云

  • 第二十則 龍牙無西來意·胡兰成

    第二十則龍牙無西來意舉:龍牙山證空和尚問翠微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微云:與我遞禪杖來。牙遞過禪杖與翠微,微接得便打。牙云:打即任打,要且無祖師西來意。牙又問臨濟: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濟云:與我取過蒲團來。牙取蒲團過與臨濟

  • 卷第十八·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八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烦恼品第十一之一有一人出世。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断恶不善法。生诸善法。断苦法。得乐法。寂静诸漏灭诸漏。除诸所作业。能得寂静第一义清凉。究竟尽

  • 周易洗心·任启运

    九卷,清任启运著。卷首备列各图,自宋朱熹至清李光地等所作各图都予采入,并以己意推广。主张读《易》应先观图象。但又不尽从图象生解, 对经义的解释,多发前人所未发,时有精义。文句异同,多从马融、郑玄、王弼、王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