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一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乾海水清净埽蓬莱山下路【一作上地】略邀王母话长生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骑龙重过玉溪头红叶还春 
- 钗钏记讲书(小生上)【引】笃志寒窗,潜心古典,学诗学礼趋庭。小生皇甫吟,昨日期约到韩兄家讲书,来此已是。韩兄在家么?(付上)【引】朋友偲偲切切,当责善,无玷斯文。皇甫兄来哉?请了。(小生)韩兄请。百岁光阴过??驹,少年不学待何如?(付)今 
- 长沙景王道怜  临川烈武王道规  营浦侯遵考  长沙景王道怜,高祖中弟也。初为国子学生。谢琰为徐州,命为从事史。高祖克京城,进平京邑,道怜常留家侍慰太后。桓玄走,大将军武陵王遵承制,除员外散骑侍郎。寻迁建威将军、南彭城 
-   炎兴下帙二十三。   起建炎三年二月十九日戊辰,尽三月二日庚辰。   十九日戊辰以驻跸杭州大赦天下。   汪伯彦再乞窜黜。   臣缘御史中丞张澂状申尚书省称上章弹奏臣致主上蒙尘宗社危逼乞赐窜黜臣昨日与黄 
- 话说赵高屏退左右,近前密对二世说道:“陛下欲尽情寻乐,臣窃以为未可者,其中别有缘故。只因当日沙丘夺嫡之谋,事后闻说诸公子及大臣各怀疑心。诸公子皆陛下之兄,各大臣亦系先帝所置,积有功劳,累代显贵。今陛下即位未久,左右甚少 
- 康熙四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恭蒙天赐鹿舌鹿尾鹿肉条等件,臣谨望阙叩头谢恩祗受。窃臣一介庸愚,恭蒙恩施,有加无已,惟有益竭犬马之诚,仰报高深于万一。 校刊全唐诗,现今镂刻已成 
- 十九,佛经 我的杂学里边最普通的一部分,大概要算是佛经了吧。但是在这里正如在汉文方面一样,也不是正宗的,这样便与许多读佛经的人走的不是一条路了。四十年前在南京学堂的时候,曾经叩过杨仁山居士之门,承蒙传谕可修净土,虽 
- 元 王充耘 撰周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莫善于尧舜官人之法莫大于尧舜安民之功夫官人之法非尧舜所自为也上考于古人而官得其要安民之功非尧舜所自能也下总于大臣而民得其安 
-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张)问,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道德的生活?孔子回答:“如 
-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九下   元 王天与 撰泰誓下第三        周书时厥明王乃大巡六师明誓众士【唐孔氏叙章指见上篇○汉孔氏曰是其戊午明日众士百夫长已上唐孔氏曰上篇未次而誓故略言大防中篇既次乃 
-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一百二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四静虑清净。四静虑清净故不还果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四静虑清净。若不还果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四无量四无色定清净。四无量四无 
-   一.本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凡用三種異本對勘。(一)梵文大本極樂莊嚴經.校註略稱梵本。(二)曹魏   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夀經.略稱魏本。(三)宋法賢譯佛說大乘無量夀莊嚴經.略   稱宋本。別有漢支婁迦讖譯無 
-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梦中成道品第二十六  尔时治地菩萨即从座起右膝著地。叉手白佛言。世尊。甚奇甚特。今闻濡首菩萨得与最胜论无形法道无言教。未曾所闻未曾所见。便为绍继佛种不断。又行佛事不思议 
- 且勿谓缘想一佛,不如缘想多佛之功德大。须知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如帝网[1]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无欠无余。若久修大士,缘境不妨宽广。境愈宽而心愈专一。 
- 幻住明禅师语录卷一嗣法门人清尚等编住邻水县仙人山观音禅院语录顺治庚子冬,师受应川游檀越及文学、僧俗等请结制。上堂至法座,以杖敲云:大众还见还闻么?须弥灯王如来现居此座,放光动地,说法了也。苟未见闻,不免重登师子座,拨 
- 区域志。北宋欧阳忞撰。三十八卷,附札记二卷。欧阳忞,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无此人,此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忞,欧阳修从孙,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从序所见,作者为考辨古代州郡之演变沿革而作,成书于政和(1111 
- 元诗别集。萨都刺撰。元至正年间曾刊行过萨都剌手订的《雁门集》,但久已不存。今存《雁门集》都是后人所编,并非原本,而且卷数并不一致。有8卷本(明成化十二年〔1476〕张习刻本),6卷本(清康熙刻本),4卷本(《四库全书 
- 佛典注疏。唐昙旷著。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唐智周撰《大乘入道次第》的注疏。本书认为修道必须“从浅向深,从分向满”,“依大乘五位之中,渐次悟入道次第”。正文前有作者自序,对研究法相宗的传承、智周的生平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