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晁迥传

晁迥字明远,世代都是澶州清丰人,从其父亲晁亻全开始,全家迁移到彭门。晁迥考中进士,任大理评事,知岳州录事参军,改任将作监丞,不久升任殿中丞。由于将监牢罪犯判为死罪有所过失,被解除二官。又恢复将作丞,监管徐州、婺州二州的税收,升任太常丞。真宗即位,由于宰相吕端、参知政事李沆的推荐,提升为右正言、直史馆。向朝廷敬献《咸平新书》五十篇,又敬献《理枢》一篇。召见应试,授予右司谏、知制诰,判尚书刑部。

真宗北征,雍王赵元份留守京城,晁迥又任右谏议大夫,为判官,升翰林学士。不久,知审官院,任明德、章穆两处园陵的礼仪使,共同撰修国史。主管大中祥符元年(1008)贡举。封禅泰山,祭祀汾阴,晁迥与太常详细制定礼仪诠释,多次升任尚书工部侍郎。出使契丹,归国后,上奏《北庭记》,又被加封史馆修撰、知通进银台司。晁迥敬献《玉清昭应宫颂》,他的儿子晁宗悫继续敬献《景灵宫庆成歌》。真宗说:“晁迥父子同时敬献歌颂,这是官员中间的一件美事。”

国史修成后,提升为刑部侍郎,进京接受皇旨。这时朝廷正制定礼仪条文,各种诏令大多出自晁迥之手。曾在晚上应召问对,真宗让内侍举烛送晁迥返回。正当炎夏酷暑,为除去晁迥晚上值班殿堂,让晁迥三五天才去一次朝廷,晁迥认为没有惯例,于是听命等待到秋天返回朝廷。升为兵部侍郎,请求分掌西京,特地授予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朝廷给其一子赐官河南,以便就近赡养。

仁宗即位,升为礼部尚书。任职六年,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以太子少保退休,给予全部俸禄,每年像学士一样给予赏赐。天圣(1023~1032)年间,晁迥八十一岁,仁宗在太清楼设宴召见,免掉舞蹈。晁迥的儿子晁宗悫为知制诰,侍奉其父一起参加宴会。晁迥坐在御史中丞的南边,和宰相大臣们同被赐予皇帝的飞白大字。宴会完毕,得到仁宗的大量赏赐,担任太子少傅。后来又在延和殿被仁宗召见,仁宗用《洪范》中下雨与日出的对应来询问晁迥。晁迥说“:今年各种灾变不断发生,这是上天用来警告陛下的,希望陛下整顿朝政,来符合上天旨意,这样或许可以变灾难为吉祥。”不久敬献《斧..》、《慎刑箴》、《大顺》、《审刑》、《无尽灯颂》共五篇。感染疾病,谢绝人来探望,不服药,穿着官服戴着官帽而死,终年八十四岁。朝廷罢朝一天,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文元”。

晁迥擅长吐纳养生之术,精通佛道典籍,以经传傅致,成一家之说。晁迥性格开朗,待人平易,为政宽简,坚持真理,即使是权贵之势也不能使他屈服,做官行事,从来没有心怀私情而陷害别人。真宗多次称赞他是好学长者。杨亿曾经说晁迥所作的上书制命没有过度褒扬之词,符合代言的体裁,晁迥喜欢评判纠正经史文籍中的疑义,搜求珍藏各种古字。有人对晁迥说术命,晁迥回答说:“人的命运是自然的职分,是一种天命。对天命以欢乐之心对待而不忧郁,这是了解天命。推究天理安于现状,是托付天命,又何必预先知道未来的结果呢?”晁迪写的《翰林集》三十卷,《道院集》十五卷,《法藏碎金录》十卷,《耆智余书》、《随因纪述》、《昭德新编》各三卷。他的儿子晁宗悫。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六 地理下·魏徵
  卷三十五·本纪第三十五·文宗四·宋濂
  越绝卷第七·袁康
  卷三十八 前秦録七·崔鸿
  ◎知事施非刑·李定夷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一·阿桂
  李洪之传·魏收
  迭里弥实、获独步丁、吕复传·宋濂
  梁纪八 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528)梁纪八 梁武帝大通二年(戊申,公元528年)·司马光
  卷八十六·佚名
  余日章·佚名
  卓康成·周诒春
  四十年·佚名
  十一年·佚名
  四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二出 移镇·汤显祖

    【夜游朝】〔外扮杜安抚引众上〕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枕障 江南,钩连塞北。如此江山几处?〔诉衷情〕“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塞草中原何处

  • ●卷十六。题名二·梁章钜

    ◎满州军机章京舒赫德 已见大臣。雍正八年十二月由内阁侍读入直。常钧 字石堂,满洲镶红旗人。雍正八年(缺)月由兵部主事入直,官至湖南巡抚。兆惠 已见大臣。雍正九年正月由笔帖式入直。雅尔哈善 已见大臣。雍正九年二月由

  • 卷之二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古窑·李定夷

    山东德县(即德州)小西门内古二郎庙地方,近顷有人掘土,掘出古磁三彩小人。完全无缺者十数个,残者不计其数。磁瓶十数个,银铃一个,约六七两重。古钱若干,秤铊二个,铜勺一个,经深州之王某出价三四百金收买而去。后有数十人处处挖掘

  • 第三十五册 天命七年二月·佚名

    第三十五册 天命七年二月二月初四日,汗谕都堂曰:“汗往山海关处看得十三山至大凌河、小凌河、松山、杏山和塔山,皆被抢夺焚毁。至塔山时,有一骑马人、一步行者,先后自山海关逃来,并告称前屯卫、宁运卫皆被抢夺焚毁等

  • 卷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十八钱币考【六】乾隆三十二年停运京局铅筋先是贵州每年办解京局白铅四百三十九万余筋又办解湖北汉口售供直隶等八省鼓铸白铅三百万筋俱由该省之大定府等府州雇马运至永宁交委员接收转运至

  • 南史识小录卷六·沈名荪

    钦定四库全书南史识小録卷六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齐宗室诸王列传外朗内润【衡阳王道度齐高帝长兄也与高帝俱受学於雷次宗宣帝问次宗二子学业次宗答曰其兄丨丨其弟丨丨皆良璞也】五色?【萧钧年五岁所生

  • 七法第六·管仲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诛,若是安治矣,未也,是何也?曰:形势器械未具,犹之不治也。形势器械具四者备,治矣。不能治其民,而能强其兵者,未之有也。

  • 论语精义卷九上·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九上 宋 朱子 撰 阳货第十七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 卷六十六·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六十六   宋 程公说 撰蔡世本姬姓侯爵其先岀自周文王子叔度武王克殷封于蔡蔡叔以罪放蔡仲继焉自蔡仲至戴侯九世国在今蔡州上蔡县其后平侯自上蔡迁新蔡在今新蔡县成

  • 礼记析疑卷十三·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内则后王命冡宰降徳于众兆民司徒掌邦敎而内则使冢宰布之者冢宰掌王后之内治六宫之阴礼王后世子之服羞故兆民之家礼亦使布焉不曰敷敎而曰降徳者凡子妇孝敬之事皆王后世子所躬行而以为民则者也栉縰筓

  • 周礼互注总括·王昭禹

    周礼互注总括经礼三百【记礼器】经礼谓周礼也周礼六篇其官有三百六十【上文注】文武所以纲纪百官君临天下周公定之致隆平龙鳯之瑞然则周礼起于成帝刘歆成于郑【春官疏】郑以为括囊大典网罗众家是以周礼盛行【上文

  • 周书·牧誓·佚名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邓、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

  • 《附录》·宗喀巴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六法尊法师译子二别于后二度修学法分四,丑初止观自性,丑二学止法,丑三学观法,丑四学双运法。 今初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大小乘一切三摩地皆于止观中摄。所言止者,谓内正住已,即于如是善思维法,作

  • 还重吗?·佚名

    韩国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云水行脚,满空一路上嘀咕,嫌背的行囊太重,不时地要求师父找个地方休息,镜虚禅师都不肯答应,永远都是那么精神饱满的向前走去。有一日,经过一座村庄,一个妇女从家中走出,

  • 冯曲阳集·冯衍

    汉代文别集。1卷。冯衍著。冯衍曾任曲阳令。《后汉书》本传称,冯衍“所著赋、诔、铭、说、《问交》、《德诰》、《慎情》、书记说、自序、官录说、策五十篇”,唐代李贤注云:“衍集见(现)有二十八篇。”可见其集至唐已

  • 台湾郑氏纪事·川口长孺

    三卷。川口长孺编纂。川口长孺,日本水国藩国史总裁。该书记郑氏始末,涉及明末事。上起庆长十七年(1612),下至元禄十三年(1700)。搜求明清间诸书及日本各家撰述,隐括缀辑,排比熔铸,萃为一书。凡事注出处所抵牾之处,辨析异同,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