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洪之传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少年时出家为僧,很久以后才还俗。真君年间,在狄道当护军,被赐给安陽男爵号。恰逢永昌王拓跋仁跟随世祖南征,得到元后姊妹两人。李洪之以同宗族人的名义暗地里用金钱礼物馈赠元后姊妹,同她们结为兄妹,久而久之就如同亲生兄妹一样。后来得知元后在南边所有兄弟的名和字,就改自己的名为洪之。后来永昌王仁因事获罪被杀,元后被纳入后宫,得到高宗的宠爱,生下了显祖。元后临死的时候,昭太后问她有什么亲戚,她就说了有一个哥哥名叫李洪之。元后与李洪之相互诀别整整一天,她把在南方的几位兄长李珍之等人的情况一条条详细列出,亲手写下来交付给了李洪之。从此李洪之就自称是显祖的亲舅父。太安年间,李珍之兄弟几个来到京都,与李洪之相见,在一起叙说元后生前的各种旧事,彼此按照年龄的大小互相之间称兄道弟。

李洪之凭着外戚的身份被授予河内太守,爵位晋升为任城侯,一切礼仪待遇都与刺史相同。河内郡北边与上党相邻,南边与武牢相接,地势险要,居民猛悍,经常聚众抢劫,成为一方祸害,当地的官吏都没有办法制止。李洪之到河内郡上任以后,设置了各种严厉的条律禁令,只要征募到斩杀盗贼的人就予以重赏,劝当地百姓勉励农耕,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于是盗贼得以止息。但李洪之为了诛杀除灭奸邪之辈,矫枉过正,显得过于严酷暴虐。

李洪之后来升任怀州刺史,朝廷封赐爵位为汲郡公,被皇帝征召授予内都大官之职。黄河以西的羌族胡人带领部落反叛朝廷,显祖亲自率军前往征讨,朝廷命李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统领各路人马。皇帝到了并州,诏令李洪之任河西都将讨伐山胡一带。胡人都坚固防守迎战李洪之等。李洪之就在石楼南边的白鸡原构筑堡垒同胡人对峙。部下各军将领全都想要发起进攻,李洪之大力显示朝廷对胡人的信任,听凭他们归家各操其业,胡人于是向朝廷投降。显祖非常赞赏李洪之,升任他为尚书外都大官之职。

后来,李洪之任使持节、安南将军、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到了任所之后,设立严禁奸邪的各种制度,凡有带着刀刃行路的人,其罪与抢劫相同,量刑治罪的轻重等级,都分别列具详细的条款。又大摆酒席宴请州中的豪杰之士与有身份的长者,向他们昭示各种严格的法制。并且在夜晚秘密派遣骑兵分别埋伏在各个交通要道,凡是遇上违反禁令的人,立即捉拿解送到州,公开宣布罪行斩首示众。其中冤枉被他杀害的人数以百计。赤葩渴郎羌的人深居于山谷之中,虽然同当地的人互相攀结,但朝廷的人极少到那个地方去。李洪之派人砍伐山林开辟道路,路宽十余步,向那里的羌人显示要派兵前来的架势,并把军队开到他们的边境之地。山里的羌人十分害怕。李洪之带领几十名骑兵进到他们的村寨里,安抚他们的妻子儿女,向他们询问痛苦忧患,并给他们送去必要的物资。羌人们皆大欢喜,主动请求把他们编入户籍,课纳户税,从那里所得到的户税收入十倍于以往。李洪之善于治理戎夷,能够做到恩威并举,然而认为他施政苛刻厉害的说法在朝野之中都有所闻。

当初,李洪之地位微贱的时候,他的妻子张氏帮助李洪之经营家中的资产,他由贫困而至于富贵,也多得益于他的妻子张氏,家中男女人口达几十人。李洪之后来又娶了刘氏,是刘芳的堂妹。李洪之对刘氏非常敬慕尊重,而对张氏则逐渐疏远轻视,把她们分开在两所宅舍居住,而偏厚刘氏之室。从此两个妻子之间妒嫉争宠,经常在他面前互相告状争辩,两方面的母子,往来相处如同仇敌。李洪之后来到西州,就让刘氏跟随在身边。

李洪之平时并不怎么清正廉洁,经常接受他人的财物。当时高祖开始建立官禄制度,法制禁令相当严峻,负责监察的官员听说李洪之接受贿赂之事,没有一个不主张严加追究的。于是李洪之被逮捕送到京师。高祖亲临太华殿,在殿前集会朝廷群官,有关官员向皇帝启奏李洪之受纳赃物很多,又兼以为官残酷暴戾。高祖亲自责备他的罪过,因李洪之是朝廷大臣,就决定听任他在家中自杀。李洪之生性激昂慷慨,无论什么事都能够忍受,他生病的时候用艾灸治疗,每个艾炷周围将近两寸,头部和双脚十多个穴位上,同时用艾炷烧灼,但他却谈笑自若,不停地接待宾客。到他将要自尽的时候,他从容地沐浴完毕,更换好衣服。他让守卫他的士卒扶持着,出出进进,环绕着家中庭院走遍各处,像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久久地哭泣长叹,最后才躺下把毒药喝掉。

当初李洪之伪托是元后的兄长,无论公事私事都享受外戚的待遇。到他这次犯罪之后,高祖才渐渐向朝中百官辨明其虚假,但李珍之兄弟对他还是和善相看,恩爱的程度如同亲生兄弟。李洪之起始时见到元后,按照年龄充当她的兄长。后来李珍之等到来,李洪之因为与元后早已确定长幼次序,所以他们之间的称呼与拜坐的礼节都跟一家人一样。李洪之暮年时曾多次请李珍之宴饮,吃醉了酒之后,李珍之有时谈到这件事的本末,李洪之就站起来对他显得更加恭敬,有说有笑,神态自若。李洪之富贵显赫,充当皇帝舅亲之家,就离弃原先的宗室而专一依附李珍之兄弟。后来他略有振兴原来宗族亲属的意思,但仍旧没有明显地表露出来。李洪之的妻子刘氏生有四个儿子,长子李神自有传。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七 杨胡硃梅云传第三十七·班固
  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班固
  卷八十五·志第五十二·柯劭忞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九·乾隆
  卷十二·舒赫德
  卷之四十五·佚名
  六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进呈高晋等送到原书暨密访马裕家再无秘藏折·佚名
  平定金川方略卷三十·来保
  卷六·郭居仁
  卷一百二十一·张守节
  楼宝传·李延寿
  渚宫旧事卷一·余知古
  卷二十四·佚名
  卷十四·佚名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第二十四·陈与义

    ○江行野宿寄大光樯乌送我入蛮乡,天地无情白发长。万里回头看北斗,三更不寐听鸣榔。平生正出元子下,此去还经思旷傍。投老相逢难衮衮,共恢诗律撼潇湘。○寄信道衡山未见意如飞,浩荡风帆不可期。却忆府中三语掾,空吟江上四愁

  • 卷十·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      元 方回 编春日类 春日迟迟我心伤悲见於豳诗目极千里伤春心见於楚辞皆情之所感也浴沂咏归不失其性情之正在於知道之君子 五言【六十首】 奉和圣制立春日剪彩花胜应制 宋之问

  • 卷一百九十八·志第一百五十一·兵十二·脱脱

        ◎兵十二   ○马政   国马之牧,历五代浸废,至宋而规制备具。自建隆而后,其官司之规,厩牧之政,与夫收市之利,牧地之数,支配之等,曰券马,曰省马,曰马社,曰括买,沿革盛衰,皆可得而考焉。   凡御马之等三,给用之等

  • 卷首·金履祥

    三皇纪【索隐曰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後代之纲纪也】总论【双湖胡氏曰三皇之号昉於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而不指其名其次则见於秦博士有天皇地皇人皇之议秦去古未远意三皇之称此或庶几焉汉孔

  •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洪武十七年五月戊戌朔○己亥散毛沿边安抚司安抚覃野旺之子起剌什用来朝命以为本司佥事赐冠带钞锭○赐颍国公傅友德郑国公常茂永昌侯蓝玉荣阳侯郑遇春宣宁侯曹泰凤翔侯张龙安庆侯仇成普定侯陈桓东川侯胡海文绮钞有差○

  • 卷之六十四·佚名

    洪武四年夏四月癸未朔复召岳州府知府蒋思德为户部尚书以侍仪使韩宽为户部侍郎杨冀安为礼部侍郎○置梧州府守御千户所○甲申享太庙○诏大都督府同知荥阳侯郑遇春佥都督庄龄往临濠开行大都督府○以礼部侍郎秦文绎为户部

  • 二·况周颐

    都门旧习,曹司揭红笺于门,题曰某署某寓。二雷之门,则皆曰吏部雷寓也。陕西雷之仆某,不知其主同官别有广西雷也。偶过羊肉胡同,见门笺而疑焉。亟询诸比邻,则曰:“吏部雷老爷亦太太之居也。”则亟归报夫人。夫人震怒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天启三年十月戊午朔孟冬时享 太庙○钦天监进天启四年大统历 上御皇极殿受之颁赐文武群臣○己未 孝洁肃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彭城伯张嘉猷祭 永陵○兵部署部事左侍郎李瑾等覆万历四十五年以来延绥宁夏甘肃三

  • 薛瞮传·李延寿

    薛忄登,字景猷,河东汾阴人。曾祖薛弘敞遭逢赫连的变乱,率领本宗族的人避居到襄阳。  薛忄登早年丧父,家境贫穷,靠种田赡养祖父母和母亲,空闲时便读书。他性格旷达,不拘小节,世人都不认为他是一位不寻常的人才。江南用人大多

  • 明鉴易知录卷十二·吴楚材

    明纪熹宗哲皇帝编 辛酉,熹宗皇帝天启元年,春正月,兵科给事中杨涟予告回籍。纪 涟以移宫一案,御史贾继春侵之,涟因乞归。编 命吴宗达、黄立极、李标、钱谦益知诰敕。编 闰二月,兵科朱童蒙勘辽还京。纪 童蒙还奏略曰:&ldq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古文尚书冤词八卷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己着録其学淹贯羣书而好为异论以求胜凡他人之所已言者必力反其词故仪礼十七篇古无异议惟章如愚山堂考索载乐史有五可疑之言后儒亦无信之者奇龄独拾其绪论诋为战

  • 卷二十二·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二天子之孝早谕敎【臣】按既醉之诗云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言君子既孝而嗣子又孝其孝斯为源源不竭也文王有声之诗云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君也】哉言能燕安

  • 鬼与神·钱穆

    鬼是人心所同关切的,神是人心所同崇敬的。只要你一走进礼拜堂或其他神庙,你的崇敬之心,便油然而生。只要几个人聚在一起谈鬼,便无不心向往之,乐听不倦。但这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神呢?据说鬼神是从前迷信时代的产物,现在科学时

  • 卷第十三·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三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middot; 杨岐方会禅师法嗣十二人 &middot;白云守端禅师 &middot;保宁仁勇禅师 &middot;比部孙居士 &middot;石霜守孙禅师 &middot;东林郁山主(已上五人见录) &middot;君山守巽

  • 卷之十三·佚名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十三 涅盘法语门 举哀 去秋一夜风雷作。吼地奔空掀海岳。惊起多年老古锥。平空拗折苍龙角。迢迢千里讣音归。哀动丛林皆错愕。苫错先师法道正喧天。到我瞎驴边灭却(遂长嘘一声哀哀)。 又

  • 夷坚志·洪迈

    宋代文言志怪小说集。宋洪迈撰。《夷坚志》为其晚年所著,书名取《列子·汤问》“夷坚闻而志之”语意。四百二十卷,其中甲志至癸志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一百卷,三甲至三癸一百卷,四甲至四乙二十卷。已残缺。 《直斋书录解

  • 永历实录·王夫之

    清初王夫之著。二十六卷。纪传体南明永历朝史书。明亡后,清军南下,作者于衡山举兵抗清。后败后被瞿式耜荐于南明永历政权,对湖南两广军事,见闻较确,史料价值高。记载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位15年始末。卷1为本纪,卷2以下皆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