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之传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少年时出家为僧,很久以后才还俗。真君年间,在狄道当护军,被赐给安陽男爵号。恰逢永昌王拓跋仁跟随世祖南征,得到元后姊妹两人。李洪之以同宗族人的名义暗地里用金钱礼物馈赠元后姊妹,同她们结为兄妹,久而久之就如同亲生兄妹一样。后来得知元后在南边所有兄弟的名和字,就改自己的名为洪之。后来永昌王仁因事获罪被杀,元后被纳入后宫,得到高宗的宠爱,生下了显祖。元后临死的时候,昭太后问她有什么亲戚,她就说了有一个哥哥名叫李洪之。元后与李洪之相互诀别整整一天,她把在南方的几位兄长李珍之等人的情况一条条详细列出,亲手写下来交付给了李洪之。从此李洪之就自称是显祖的亲舅父。太安年间,李珍之兄弟几个来到京都,与李洪之相见,在一起叙说元后生前的各种旧事,彼此按照年龄的大小互相之间称兄道弟。
李洪之凭着外戚的身份被授予河内太守,爵位晋升为任城侯,一切礼仪待遇都与刺史相同。河内郡北边与上党相邻,南边与武牢相接,地势险要,居民猛悍,经常聚众抢劫,成为一方祸害,当地的官吏都没有办法制止。李洪之到河内郡上任以后,设置了各种严厉的条律禁令,只要征募到斩杀盗贼的人就予以重赏,劝当地百姓勉励农耕,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于是盗贼得以止息。但李洪之为了诛杀除灭奸邪之辈,矫枉过正,显得过于严酷暴虐。
李洪之后来升任怀州刺史,朝廷封赐爵位为汲郡公,被皇帝征召授予内都大官之职。黄河以西的羌族胡人带领部落反叛朝廷,显祖亲自率军前往征讨,朝廷命李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统领各路人马。皇帝到了并州,诏令李洪之任河西都将讨伐山胡一带。胡人都坚固防守迎战李洪之等。李洪之就在石楼南边的白鸡原构筑堡垒同胡人对峙。部下各军将领全都想要发起进攻,李洪之大力显示朝廷对胡人的信任,听凭他们归家各操其业,胡人于是向朝廷投降。显祖非常赞赏李洪之,升任他为尚书外都大官之职。
后来,李洪之任使持节、安南将军、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到了任所之后,设立严禁奸邪的各种制度,凡有带着刀刃行路的人,其罪与抢劫相同,量刑治罪的轻重等级,都分别列具详细的条款。又大摆酒席宴请州中的豪杰之士与有身份的长者,向他们昭示各种严格的法制。并且在夜晚秘密派遣骑兵分别埋伏在各个交通要道,凡是遇上违反禁令的人,立即捉拿解送到州,公开宣布罪行斩首示众。其中冤枉被他杀害的人数以百计。赤葩渴郎羌的人深居于山谷之中,虽然同当地的人互相攀结,但朝廷的人极少到那个地方去。李洪之派人砍伐山林开辟道路,路宽十余步,向那里的羌人显示要派兵前来的架势,并把军队开到他们的边境之地。山里的羌人十分害怕。李洪之带领几十名骑兵进到他们的村寨里,安抚他们的妻子儿女,向他们询问痛苦忧患,并给他们送去必要的物资。羌人们皆大欢喜,主动请求把他们编入户籍,课纳户税,从那里所得到的户税收入十倍于以往。李洪之善于治理戎夷,能够做到恩威并举,然而认为他施政苛刻厉害的说法在朝野之中都有所闻。
当初,李洪之地位微贱的时候,他的妻子张氏帮助李洪之经营家中的资产,他由贫困而至于富贵,也多得益于他的妻子张氏,家中男女人口达几十人。李洪之后来又娶了刘氏,是刘芳的堂妹。李洪之对刘氏非常敬慕尊重,而对张氏则逐渐疏远轻视,把她们分开在两所宅舍居住,而偏厚刘氏之室。从此两个妻子之间妒嫉争宠,经常在他面前互相告状争辩,两方面的母子,往来相处如同仇敌。李洪之后来到西州,就让刘氏跟随在身边。
李洪之平时并不怎么清正廉洁,经常接受他人的财物。当时高祖开始建立官禄制度,法制禁令相当严峻,负责监察的官员听说李洪之接受贿赂之事,没有一个不主张严加追究的。于是李洪之被逮捕送到京师。高祖亲临太华殿,在殿前集会朝廷群官,有关官员向皇帝启奏李洪之受纳赃物很多,又兼以为官残酷暴戾。高祖亲自责备他的罪过,因李洪之是朝廷大臣,就决定听任他在家中自杀。李洪之生性激昂慷慨,无论什么事都能够忍受,他生病的时候用艾灸治疗,每个艾炷周围将近两寸,头部和双脚十多个穴位上,同时用艾炷烧灼,但他却谈笑自若,不停地接待宾客。到他将要自尽的时候,他从容地沐浴完毕,更换好衣服。他让守卫他的士卒扶持着,出出进进,环绕着家中庭院走遍各处,像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久久地哭泣长叹,最后才躺下把毒药喝掉。
当初李洪之伪托是元后的兄长,无论公事私事都享受外戚的待遇。到他这次犯罪之后,高祖才渐渐向朝中百官辨明其虚假,但李珍之兄弟对他还是和善相看,恩爱的程度如同亲生兄弟。李洪之起始时见到元后,按照年龄充当她的兄长。后来李珍之等到来,李洪之因为与元后早已确定长幼次序,所以他们之间的称呼与拜坐的礼节都跟一家人一样。李洪之暮年时曾多次请李珍之宴饮,吃醉了酒之后,李珍之有时谈到这件事的本末,李洪之就站起来对他显得更加恭敬,有说有笑,神态自若。李洪之富贵显赫,充当皇帝舅亲之家,就离弃原先的宗室而专一依附李珍之兄弟。后来他略有振兴原来宗族亲属的意思,但仍旧没有明显地表露出来。李洪之的妻子刘氏生有四个儿子,长子李神自有传。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七 杨胡硃梅云传第三十七·班固 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班固 卷八十五·志第五十二·柯劭忞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九·乾隆 卷十二·舒赫德 卷之四十五·佚名 六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进呈高晋等送到原书暨密访马裕家再无秘藏折·佚名 平定金川方略卷三十·来保 卷六·郭居仁 卷一百二十一·张守节 楼宝传·李延寿 渚宫旧事卷一·余知古 卷二十四·佚名 卷十四·佚名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