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六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分记卷六十六   宋 程公说 撰蔡世本

姬姓侯爵其先岀自周文王子叔度武王克殷封于蔡蔡叔以罪放蔡仲继焉自蔡仲至戴侯九世国在今蔡州上蔡县其后平侯自上蔡迁新蔡在今新蔡县成公自新蔡迁州来在今夀春府下蔡县

宣公       桓侯

哀侯       缪侯

庄公       文公

景公       灵侯

平公       蔡侯朱

悼侯       昭公

成侯

宣公【諡法善问周达曰宣】

【名考父戴侯子即位二十八年鲁隠元年至八年卒在位三十五年】

隠公经四年夏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经八年夏六月已亥蔡侯考父卒 秋八月葬蔡宣公【无传三月而葬速】

桓侯【谥法辟土服逺曰桓】

【名封人宣公子隠八年嗣立明年改元至桓十七年卒在位二十年】

桓公经二年秋蔡侯郑伯防于邓

传二年秋蔡侯郑伯防于邓始惧楚也

经五年秋蔡人卫人陈人従王伐郑

经六年秋八月蔡人杀陈佗

经十有一年秋九月柔防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经十有四年冬十有二月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经十有六年春正月公防宋公蔡侯卫侯于曹夏四月公防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并详见郑】

经十有七年夏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蔡侯弟】癸巳葬蔡桓侯

传十七年夏蔡桓侯卒蔡人召蔡季于陈 秋蔡季自陈归于蔡蔡人嘉之也

公説曰凡归入在诸侯则先所自在京师则先所归先所自者自彼有奉而后归于此也先所归者天王已命我矣不待奉而自可归也

哀侯【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名献舞桓侯弟桓十七年嗣立明年改元至庄十年楚执之在位十一年经传不载卒年通鉴外纪亦阙不书】

庄公经十年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传十年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賔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 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经十有四年秋七月荆入蔡

传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誉也】息妫以语楚子楚子灭息以息妫归未言【息妫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欲以悦息嬀】秋七月楚入蔡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鄕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侯乎

缪侯【谥法蔽仁伤贤曰缪】

【名哀侯子经传不载所立年通鉴外纪以为鲁庄二十年改元至僖十四年卒在位二十九年】

僖公传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详见齐楚】

传六年冬蔡缪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详见许】经十有四年冬蔡侯卒【无传】

庄公【谥法克敌胜壮曰庄】

【名甲午缪侯子僖十四年嗣立明年改元经传不载卒年史记通鉴载文公十五年卒在位三十四年】

僖公经二十一年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防于盂执宋公以伐宋

经二十八年夏五月癸丑公防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

传三十三年冬楚子上侵陈蔡陈蔡成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详见楚】

文公经十年冬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经十有五年夏六月晋郤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传十五年新城之盟【在十四年】蔡人不与晋郤缺以上军下军伐蔡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还

文公【諡法慈恵接礼曰文】

【名申庄公子文十五年嗣立明年改元至宣十七年卒在位二十年】

宣公经十有七年春王正月丁未蔡侯申卒夏蔡文公【无传】

景公【諡法由义而济曰景】

【名固文公子宣十七年嗣立明年改元至襄三十年遇弑在位四十九年】

成公传二年楚令尹子重为阳桥之役王卒尽行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冬十一月盟于蜀蔡侯许男不书乗楚车也谓之失位君子曰位其不可不慎也乎蔡许之君一失其位不得列于诸侯况其下乎诗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墍其是之谓矣【乗楚王车为左右有相臣仆之意此春秋所以不书而左氏谓之失位也】

传六年冬晋师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晋乃还

传八年春晋栾书侵蔡【六年未得志故并详见晋】

襄公经八年夏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详见郑】

经二十年秋蔡杀其大夫公子燮蔡公子履出奔楚传二十年秋蔡公子燮欲以蔡之晋蔡人杀之公子履其母弟也故出奔楚 初蔡文侯欲事晋曰先君与于践土之盟【庄侯盟在二十八年】晋不可弃且兄弟也畏楚不能行而卒【宣十七年】楚人使蔡无常【徴发无常】公子燮求从先君以利蔡不能而死书曰蔡杀其大夫公子燮言不与民同欲也

传二十八年夏蔡侯朝于晋 秋八月蔡侯归自晋入于郑郑伯享之不敬子产曰蔡侯其不免乎日其过【古禾切】此也君使子展迋劳于东门之外而傲吾曰犹将更之今还受享而惰乃其心也君小国事大国而惰傲以为已心将得死乎若不免必由其子其为君也淫而不父【通太子般之妻】侨闻之如是者恒有子祸

经三十年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 冬十月蔡景公【无传】

传三十年夏四月蔡景侯为太子般娶于楚通焉太子弑景侯

灵侯【諡法乱而不损曰灵】

【名般景公子襄三十年弑其君景自立明年改元至昭十一年楚子诱杀之在位十二年】

昭公经四年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楚人执徐子 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呉执齐庆封杀之遂灭赖

经十有一年夏四月丁已楚子防诱蔡侯般杀之于申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秋季孙意如会晋韩起齐国弱宋华亥卫北宫佗郑罕虎曹人杞人于厥憗 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世子有以归用之【杀以祭山】传十一年春王二月景公问于苌曰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对曰蔡凶此蔡侯般弑其君之歳也歳在豕韦【襄三十年般弑其君歳在豕韦至今十三岁复在豕韦】弗过此矣楚将有之然壅也歳及大梁蔡复楚凶天之道也【楚灵弑立之歳嵗在大梁到昭公十三年歳复在大梁美恶周必复】楚子在申召蔡灵侯灵侯将往蔡大夫曰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音憾】今币重而言甘诱我也不如无往蔡侯不可三月丙申楚子伏甲而飨蔡侯于申醉而执之 夏四月丁巳杀之刑其士七十人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秋防于厥憗谋救蔡也晋人使狐父请蔡于楚弗许 冬十一月楚子灭蔡用隐大子于冈山【灵侯太子庐之父】

平公【谥法内外賔服曰平】

【名庐灵侯孙隐太子子昭十三年楚平王求而立之复蔡国至二十年卒在位八年】

昭公经十有三年秋蔡侯庐归于蔡 冬十月葬蔡灵公【蔡复而后以君礼之】

传十三年秋楚平王【弃疾】即位封蔡而复之隠太子之子归于蔡礼也 冬十月蔡灵公礼也

经十有五年夏蔡朝吴出奔郑

传十五年楚费无极害朝呉之在蔡也欲去之谓其上之人【蔡人在上位者】曰王唯信呉故处诸蔡二三子莫之如也而在其上不亦难乎夏蔡人逐朝吴朝呉出奔郑王怒无极曰吴在蔡蔡必速飞去吴所以翦其翼也【以鸟喻也言呉在蔡必能使蔡速强而背楚详见楚】

胡安国曰朝吴蔡之忠臣虽不能存蔡而能复蔡其从于弃疾者谓蔡灭而弃疾必能封之也弃疾以其忠于旧君而信之使居旧国可谓知所信矣则曷为出奔费无极害其宠也无极楚之谗人去朝吴出蔡侯朱防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耳目使不聪明谗人为乱可不畏乎

经二十年冬十有一月辛夘蔡侯庐卒【无传】

蔡侯朱

【名朱平公子昭二十年嗣立明年改元蔡人出之在位一年】

昭公经二十有一年春王三月葬蔡平公冬蔡侯朱出奔楚

传二十一年春三月葬蔡平公太子朱失位位在卑大夫送葬者归见昭子昭子问蔡故以告昭子叹曰蔡其亡乎若不亡是君也必不终诗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墍今蔡侯始即位而适卑身将从之【为蔡侯朱出奔传】冬十一月蔡侯朱出奔楚费无极取货于东国【隐太子子平侯庐弟】而谓蔡人曰朱不用命于楚君王将立东国若不先从王欲楚必围蔡蔡人惧出朱而立东国【详见楚】

悼侯【谥法恐惧徙处曰悼】

【名东国灵侯孙隐太子子昭二十一年蔡人出朱而立之明年改元至二十三年卒在位二年】

昭公经二十有三年夏六月蔡侯东国卒于楚【无传】秋七月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

公说曰朱平公之子也东国平公之弟也先书朱出奔楚而后书东国卒于楚则二子必争国朱不胜而奔楚尔不书二君之归入后世不可详其亦朱诈于楚楚拘东国欤不然安得卒于楚也

昭公【諡法容仪恭美曰昭】

【名申悼侯弟昭二十三年嗣立明年改元至哀四年盗弑之在位二十八年案宣十七年蔡侯申卒是文侯也今昭侯是其孙不容与高祖同名未知孰误】

定公传三年蔡昭侯为两佩与两裘以如楚献一佩一裘于昭王昭王服之以享蔡侯蔡侯亦服其一令尹子常欲之弗与三年止之蔡人闻之固请而献佩于子常蔡侯归如晋以其子元与其大夫之子为质焉而请伐楚【详见楚】

经四年春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呉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

传四年春三月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晋荀寅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乃辞蔡侯夏蔡灭沈秋楚为沈故围蔡蔡侯以其子干与其大夫之子为质于吴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十二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详见楚】经五年夏归粟于蔡

传五年夏归粟于蔡以周亟矜无资【蔡为楚所国饥乏故鲁归之粟】哀公经元年春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传元年春楚子围蔡报柏举也里而栽广丈髙倍【广一丈髙二丈】夫屯昼夜九日如子西之素【子西计垒九日而成】蔡人男女以辨【各别系累出降】使疆于江汝之间而还【楚欲使蔡徙国在江水之北汝水之南】蔡于是乎请迁于吴【叛楚就吴】

经二年冬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蔡杀其大夫公子驷传二年吴泄庸如蔡纳聘而稍纳帅师毕入众知之蔡侯告大夫杀公子驷以说哭而迁墓【将迁与先君辞故哭】冬蔡迁于州来

经三年秋七月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无传驷党】经四年春王二月庚戍盗杀蔡侯申蔡公孙辰出奔吴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姓公孙霍【皆弑君党】冬十有二月蔡昭公【无传乱是以缓】

传四年春蔡昭侯将如吴诸大夫恐其又迁也承【音惩楚言】公孙翩逐而射之入于家人而卒以两矢门之众莫敢进【翩以矢自守其门】文之锴后至曰如墙而进多而杀二人锴执弓而先翩射之中肘锴遂杀之故逐公孙辰而杀公孙姓公孙盱【即霍】

成侯【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名朔昭公子哀四年嗣立明年改元十年哀之十四年获麟经终至哀二十三年卒在位十九年】

右蔡始终春秋凡十三公书卒者六不书卒者二有故者四成侯卒后春秋经终成侯子声侯立之四年左氏之传终矣声侯十四年卒自声侯以下二世二十八年而楚灭之

论曰荆楚自西周已为中国患宣王盖尝命将南征矣及周东迁僣号称王慿陵江汉而蔡郑迩焉桓侯庄公惧而谋之首为邓之防郑之从违世或不常若蔡则一传而哀侯启衅于息以致楚师及莘之败楚执以归自是遂折而从楚桓公召陵伐楚之师先侵蔡以形之异时庄公虽从文公践土之盟而旋就楚求成焉迫近夷俗不能自植甘为之服役迄于般致诱杀之祸世子友蒙归用之虐终春秋世从楚而受楚祸圣人葢伤之也天下莫大于理莫强于仁义循天理崇信义以自守其国家荆楚虽大何畏焉及春秋之季昭侯以裘佩之故为楚执辱请讨于晋召陵之防政在大夫以货而辞有愧伯讨之义而柏举之战遂移于吴则蔡固失矣而中国之伯主兹重可贵也故观诸侯防盟离合之迹而夷夏盛衰之由可考矣观春秋进退予夺抑扬之防而知安中夏讨四夷之道矣

春秋分记卷六十六

猜你喜欢
  孝养第二十五·桓宽
  第二章 2·辜鸿铭
  提要·孙之騄
  卷七·真德秀
  先圣大训卷四·杨简
  卷十四·程川
  郑志卷下·郑小同
  卷四·赵汸
  卷二十九·孔颖达
  卷四十一【礼器图一】·鄂尔泰
  卷四·吕祖谦
  卷一·李光地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悲訓第二·欧阳竟无
  卷十三·僧祐
  佛说华手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炎·唐圭璋

      炎字黄中。辛弃疾之婿。祖邦彦,邢州唐山人。绍兴中,南徒润州(今镇江)。炎以恩授亲淦主簿、德安司理、知晋陵。官宣教郎,湖南运司主管。年四十,以母老弃官归养。特授朝散郎、提举华州云台观。自号闲静先生,卒于家。有诗集

  • 卷七百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七十三萧意【诗一首 以下见玉台後集】长门失宠自从别銮殿长门几度春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徐之才【诗一首】下山逢故夫踟蹰下山妇共申别离久为问织缣人何必长相守张陵【诗一首】虏患今日

  • 列传第四十四·刘昫

    ○苏味道 李峤 崔融 卢藏用 徐彦伯 苏味道,赵州栾城人也。少与乡人李峤俱以文辞知名,时人谓之苏李。弱冠,本州举进士。累转咸阳尉。吏部侍郎裴行俭先知其贵,甚加礼遇,及征突厥阿史那都支,引为管记。孝敬皇帝妃父裴居道

  • ●卷一百八十六·徐梦莘

      炎兴下帙八十六。   起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癸卯,尽二十五日丁未。   二十一日癸卯兵部侍郎兼权吏部尚书张焘率侍从官上疏。   是时侍从台谏各以己见应诏旨奏闻,於是吏部尚书张焘率侍从官同进劄子曰:臣等闻

  • 第七十九回 识诈书终惩逆党 效刺客得毙番王·蔡东藩

      却说上官桀父子,为了丁外人不得封侯,恨及霍光。就是盖长公主得知此信,也怨霍光不肯通融,终致情夫向隅,无从贵显,于是内外联合,视霍光如眼中钉。光尚未知晓,但照己意做去,忽由昭帝自己下诏,加封上官安为桑乐侯,食邑千五百户,

  • 卷四十一·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一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八 魏臣 韩暨【韩宣】 崔林 高柔 孙礼 王观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韩王信之後也祖术河东太守父

  • 一二一 谕内阁着总裁大臣详议校录四库全书章程·佚名

    一二一 谕内阁着总裁大臣详议校录四库全书章程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初九日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初九日,内阁奉上谕:现在纂办四库全书,以广石渠金匮之藏,自应悉心校缮,俾免鲁鱼亥豕之讹。今呈进已经缮成之《荟要》各卷内,信手翻阅,卽

  • 高宗本纪·刘昫

    高宗本纪(上)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名治,是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文德顺圣长孙皇后。贞观二年(628)六月,出生在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幼而聪慧,端庄安详,

  • 卷六·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六      宋 沈枢 撰宦官门 汉宦官用权自郑衆始 永元四年郑衆迁大长秋和帝策勲班赏衆每辞多受少帝由是贤之常与之议论政事宦官用权自此始矣 顺帝复位宦官之力

  • 卷四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四十雍正四年正月上谕二十三道初一日谕理藩院皇考大事三年丧毕兹朕初庆元旦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及使臣等俱应赏赐着会同怡亲王果郡王定议具奏贝子德木楚克鄂奇尔公吴尔呼玛尔台吉阿

  • 提要·欧阳修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本义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本义十六卷宋欧阳修撰是书凡为説一百十有四篇统解十篇时世本末二论豳鲁序三问而补亡郑谱及诗图总序附于卷末修文章名一世而经术亦复湛深王宏撰

  • 第二篇 如烟往事(下)·丰子恺

    做客者言有一位天性真率的青年,赴亲友家做客,归家的晚上,垂头丧气地跑进我的房间来,躺在藤床上,不动亦不语。看他的样子很疲劳,好像做了一天苦工而归来似的。我便和他问答:&ldquo;你今天去做客,喝醉了酒吗?&rdquo;&ldquo;不,我

  •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八·德辉

    大智寿圣禅寺住持臣僧德辉奉 敕重编大龙翔集庆寺住持臣僧大诉奉 敕校正法器章第九上古之世有化而无教。化不足而礼乐作焉。击壤之歌不如九成之奏。洼樽之饮不若五齐之醇。然文生于质贵乎本也。吾天竺圣人最初示化。

  • 海潮音月刊出现世间的宣言·太虚

    来历  觉社从戊午夏历十月十日为始,曾发行一种季刊,名为“觉书”;至己未夏历十月十日,已发行了五期。但读者终嫌下气不接上气,来函请改为旬刊、月刊的纷纷不已。嗣北京有几位研究佛学的,欲随顺那时代的人心思潮,发行两种佛

  • 新刻轻重仪后序·道宣

    有必然事。曰之死矣。西天独尊。东域众圣。犹且预之。苟预之则其释迦法中轻重之仪判。是须臾不可离者。繇旃我法惠大师钞疏明文。虽勤尚为张沈文伏义。或感灵以出之轻重仪。虽轻重杂揉之中。其文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

  • 卷第六十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十二 【论】五有四行半经又知诸烦恼种种相者都言之也所谓久远随行相者言诸

  •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

    古代小说研究专著。胡适著。作者从1920年起到1938年秋陆续写成关于《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志演义》、《三侠五义》、《官场现形记》、《儿女英雄传》、《海上花列传》、《镜花缘》等书的考证文字

  •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昙摩密多(梵Dharmamitra )译。又称出深功德经。略称观普贤经、普贤观经、普贤经、观经。收于大正藏第九册。本经系佛陀于说法华经之后,在毗舍离国大林精舍所说。因佛宣告三个月后将般涅槃,阿难等随即请问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