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礼互注总括

周礼互注总括

经礼三百【记礼器】

经礼谓周礼也周礼六篇其官有三百六十【上文注】文武所以纲纪百官君临天下周公定之致隆平龙鳯之瑞然则周礼起于成帝刘歆成于郑【春官疏】

郑以为括囊大典网罗众家是以周礼盛行【上文同】韩子所见葢周之旧典礼经也【左序】

齐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闵元年】

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昭二年】

或问周官曰立事【子重黎篇】

子居家不暂舍周礼门人问子子曰先师以王道极是也如有用我执此以徃通也宗周之介也敢忘其礼乎子曰周礼其敌于天命【文中子魏相篇】

周公典礼与天命齐其长久【上文注】

唐太宗问三代损益何者为当魏徴对曰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礼周公旦所裁诗书仲尼所述虽纲纪頺缺而节制具焉荀孟陈之于前董伸之于后遗谈余义可举而行若择前代宪章发明王道臣请以周典唯所施行上大悦翌日又召徴入上曰朕昨夜读周礼真圣作也首篇云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诚哉深乎良久谓征曰朕思之不井田不封建而欲行周公之道不可得也【録唐论礼栾事】

凡礼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前艺文志】

帝王质文世有损益至周曲为之防事为之制故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及周之衰诸侯将逾法度恶其害已皆灭去其籍【同上】

周公所制百官品物备于此矣【晋礼志】

沈峻尤长三礼陆倕徐勉书荐峻曰凡圣贤所讲之书必以周官立义则周官一书实为羣经源本【南史本传】褚无量建议礼文虽众莫如周礼周礼者周公致太平之书先圣极折衷之典法天地而行教化辨方位而叙人伦其义可以幽赞神明其文可以经纬邦国备物致用其可忽乎【唐本传】

周礼仪礼并周公所记所谓礼经三百威仪三千礼经则周礼也威仪则仪礼也【三礼正义】

周礼遭秦灭学藏于山岩屋壁以故不亡汉武有李氏获之以上河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求之千金不得乃以考工记补之遂奏入于秘府时儒以为非是不行至刘歆独识其书为周公致太平之迹始奏立学官后郑为之注【同上】

周礼互注总括

猜你喜欢
  伐功第四十五·桓宽
  春秋释例卷十一·杜预
  卷二十三·李廉
  五经稽疑卷七·朱睦㮮
  第十八部分·毛公
  卷十八·鄂尔泰
  提要·梁益
  御制朱子全书序·朱熹
  天宁楷禅师·惠洪
  卷六·佚名
  卷二·僧祐
  灵峰宗论总目录·智旭
  相宗络索·王夫之
  略释对于佛教──毕竟空──之疑义·太虚
  佛说德护长者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调美·李渔

    (末上)才子佳人钮不来,呆郎巧妇拆难开。世事万般都可料,只有这合婚的哑谜最难猜。自家是韩相公身边一个跟随的便是。我为何道这几句?只因我家相公是个有名的才子,昨日相中的那房姬妾,又是个绝代的佳人。这一男一女,若还配合起

  • ◆彭征士炳(元亮集)·顾嗣立

    炳字符亮,崇安人。留心经学,诗效陶、柳。喜与海内豪杰游,历齐秦至都下,闻昌平隐者何得之名,遂往谒焉。由是知名,驸马乌谷孙事以师礼。至正中,征为端本堂说书,不就。有集一卷。如「明河夜无声,茅亭四檐月。」「璧树落秋子」「风

  • 卷216 ·佚名

    陆游 东篱杂书 身与春俱老,愁随日渐长。 帘栊听语燕,涧谷撷幽芳。 酒榼常从後,诗囊亦在傍。 闲行无定处,随意据胡床。 陆游 东篱杂题 终日在东篱,清和适此时。 莺声如妒梦,花气欲撩诗。

  • ◎政学系·恽逸群

    政学系是蒋党中的大派系,在行政及地方政府中占着极大势力,当蒋介石与日寇勾搭时期(从“九·一八”到“七七”,以及抗战初期),政学系是执行“亲日外交”的主角,除汪精卫一派(郭泰棋、唐有壬、高宗武等)外,几乎全由政学系包办、如

  • 一一九二 军机大臣奏将李清所辑《合订南唐书》销毁并将原书进呈片·佚名

    一一九二 军机大臣奏将李清所辑《合订南唐书》销毁并将原书进呈片乾隆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查李清所辑《合订南唐书》三本,臣等随同诸位阿哥详细阅看,除签出各条外,别无另有违碍之处。理合奏明销毁,并将原书进呈。谨奏。

  • 钦定辽史语解卷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辽史语解卷二【按辽以索伦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索伦语其中姓氏地名官名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官名改字面订之】宫卫【军名附】鄂【尔】多 【满洲语亭也卷三十一作斡鲁朶】巴纳

  • 卷一百九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节俭宋神宗熙宁元年翰林学士司马光上奏曰臣伏覩宰臣曾公亮等奏以河朔葘沴调用繁冗欲望将来大礼毕两府臣僚更不赐银绢

  • 卷八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高宗绍兴五年李纲上疏曰臣窃观自古中兴之主未有不由祖宗积功累德结于民心者故周宣本於文武汉光武本於高祖文景唐肃

  •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司马迁

    管叔鲜、【正义】:音仙。括地志云:“郑州管城县,今州外城即管国城也,是叔鲜所封国也。”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正义】:国语云:“杞、缯二国,姒姓,夏禹之後,太姒之家。太姒,文王之妃,武王之

  • 春秋经传辨疑目録·童品

      春王正月  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四月辛卯君氏卒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癸未葬宋穆公  衞州吁弑其君完  秋翚帅师  春王正月公即位  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滕子来朝  公与夫人姜

  • 公孙丑下篇·王夫之

    一齐王之召孟子,过只在召上。若以托疾为不诚,则使齐王更不托疾,直使人来召,其侮嫚更何以堪?托疾则亦若知其不可召,而屈于自尊自安之私意,不能勉于下贤,故情虽不至,而其礼貌之闲,犹有可观。其遣医问疾亦然。此皆礼貌未衰处,所以孟

  • 卷四·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四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檀弓上二孔子旣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集说引孔子事以见余哀未忘也窃案吴氏谓成者乐曲之一终声者曲调之声也不成声谓不终曲也祥终可以弹琴矣然犹有余哀故

  • 卷一百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六私亲庙辽史世宗纪世宗皇帝让国皇帝长子母柔贞皇后萧氏防同九年从伐晋大同元年二月封永康王四月丁丑太宗崩于栾城戊寅梓宫次镇阳

  • 卷九·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九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僖公二十有四年冬天王出居于郑左传郑之入滑也滑人听命【二十年滑人叛郑而服于卫夏郑公子士泄堵寇帅师入滑】师还又即卫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堵俞弥即堵寇】帅师伐滑王使伯服游

  • 大乘正宗分第三·朱棣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李文会曰】摩诃萨者。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大悟人也。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六祖曰】一切者。总标也。次下别列九类。   【王日休曰

  • 黔南会灯录卷第三·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燕居申禅师法嗣黄平云居述中合舜禅师蜀之顺庆戴氏子。久参燕居申和尚印证。僦居行化於平越之松平。后辟云居。未就出寓阳宝山。康熙癸亥季春初三日子时圆寂。黄平僧俗。慕师道行。迎灵骨回云居。建

  • 卷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十住顺庆府新庵门人祖玄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杂偈方城寺访狮岩禅师闲随溪鹿度岩津得遇方城有道人谓我子书何用读衣中一宝自须珍与见斯禅师蒲团移去就华阴月映

  • 梁高僧传·慧皎

    佛教史书。亦称《梁高僧传》。南朝梁慧皎著。十四卷。为类传体。除“序录”一卷外,共分十门:一、译经,二、义解,三、神异,四、习禅,五、明律,六、亡身,七、诵经,八、兴福,九、经师,十、唱导。每门之后附以评论。载自东汉永平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