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九 自己的工作二

《炭画》是波阑显克微支所著的中篇小说,还是我于戊申己酉之交,在东京时所译出,原稿经鲁迅修改誊正后,一直收藏在箱子里面,没有法子出版。这回觉得小说月报社颇有希望,便于癸丑二月廿五日寄了去,到了三月一日便得覆信云:

“大著《炭画》一卷已收到,事冗仅拜读四之一,虽未见原本,以意度之,确系对译能不失真相,因西人面目俱在也。但行文生涩,读之如对古书,颇不通俗,殊为憾事。林琴南今得名矣,然其最初所出之《茶花女遗事》及《迦因小传》,笔墨腴润轻圆,如宋元人诗词,非今日之以老卖老可比,吾人若学林氏近作,鲜能出色者。质之高明,以为何如?原稿一本,敬以奉还。二月二十七号。”这当然也是恽铁樵所写的,因为他是于旧文学颇有了解的人,所以说的话有些也很有道理,他看出我们很有点受林琴南的影响,但我们一面主张直译,竭力保存“西人面目”,却又主张复古,多用古奥难懂,超出“宋元诗词”的文句,这种意思却不是他所能了解的了。总之这结果是“行文生涩,读之如对古书”,不能通俗,就难得为世人所欢迎,这即是所谓遗憾,被碰了回来正是当然的,但是领了“落卷”回来,得了一句中肯的批语,失意之中也还有几分的得意。过了小半年之后,我又把译稿寄到中华书局去试试看,这回可是预料是要失败,《中华小说界》的编辑原是不大高明的,因为预防这一着,接着又把一篇新写成的《童话略论》送了去,说明不想卖钱,只希望采用后给我一年份的杂志,大约价值一元钱,例如《中华小说界》,——不料这也是不成功。过了些时候,得到回信道:

证人顾养吾张师石。

既然两次碰了钉子,只好向别的方面去另找出路,但是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只得寄到北京托想办法,于是于九月三日将《炭画》和那册《黄蔷薇》(当时为得古雅,称作“黄华”,因为蔷薇的名称不见经传)的译稿,都寄北京去。鲁迅甲寅日记在正月项下记云:

四,此书文明书局不得延至四个月后出版。

周作人先生存照。”

十,此书印成后,须粘有译者之印花,或印有译者之图章,方能发行。

十二,此书印成后,译者于壹仟册内,应提取叁拾册,文明书局不计价值。

十一,此书定价每册银弍角伍分。

六,文明书局倘违第四条之规定,对于译者应负壹佰伍拾圆之赔偿。

八,译者售稿时,文明书局得买稿之优先权。(即文明书局所出稿价,与他处相等时,译者应此稿售与文明书局。)

五,译者倘违第三条之规定,对于文明书局应负印资之赔偿。

二,文明书局每逢三节结账一次,将所售书数报告译者,并将译者应得之利益邮寄译者,或译者之代理人。

九,初版售罄后,倘译者与文明书局双方仍欲继续合印,应另订合同。

中华民国三年一月日,文明书局代表俞仲还,

三,此书未销罄期内,译者不得将稿他售。

七,初版售罄后,译者得将稿自印或他售。

一,此书初版印壹仟册,每售一册,著者应得照定价拾分之贰之利益。

《炭画》居然照合同所说的那样,于四月里出版了。鲁迅日记里说:

“立合同上海文明书局,今承周作人先生以所译小说《炭画》一书,委敝局出资印行,以后应得权利均经双方商定,爰订合同,彼此各执,条例如次。

“日前接到来示及《童话略论》,具见著作宏富,深为钦佩。前《炭画》稿一本,本欲寄还,兹以《童话略论》亦不甚合用,故与《炭画》一并交邮挂号奉赵,乞即察收。八月二十七日。”

“十六日,晚顾养吾招饮于醉琼林,以印二弟所译《炭画》事,与文明书局总纂商榷也,其人为张景良字师石,允代印,每册售去酬二成。”随后由文明书局写了一个合同送给我,这合同条例也偶然保存着,是很难得的资料,今不嫌烦琐的抄录在这里。

“二十七日,午后稻孙持来文明书局所印《炭画》三十本,即以六本赠之。校印纸墨俱不佳。”这书面的图案系是钱稻孙所画,四角里是一个斧头,就是第十一章“凶终”里来服杀妻所用的斧子,中间一株受风的弯曲的杨柳,乃是农妇受难的象征,至于题字则似是陈师曾所写。印刷纸张的确不大好,但是书能够出版,总算是难得的了,初版一千册也不知卖了多少,事隔几年之后去问他算账,书局里说换了东家,以前的事不认账了,版税百分之二十,一总也不过是五十元,可是一个钱也没有拿到。一九二六年由北京北新书局重新付印,可能印过两三版,解放后由我改译白话,收在施蛰存译的《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中,通行于世。总之,这主人翁来服的夫妇的命运是够苦恼的了。

猜你喜欢
  卷二·陈继儒
  卷三·戴冠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九·佚名
  清文宗实录选辑·佚名
  绎史卷一百八·马骕
  王僧达传·沈约
  拓跋窟咄传·李延寿
  韦执谊传·刘昫
  太祖本纪·薛居正
  卷三十九·佚名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一·允禄
  卷一百二十五·赵汝愚
  食货八·徐松
  卷二十二·王溥
  卷第廿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薛师石·唐圭璋

      师石字景石,永嘉人。生于淳熙五年(1178)。隐居不仕,筑屋会昌湖西,名曰瓜庐。绍定元年(1228)卒,年五十一。有瓜庐集   渔父词   十载江湖不上船。卷篷高卧月明天,今夜泊,杏花湾。只有笭箵当酒钱。   其二   邻家船上

  • 蒲道源·隋树森

    蒲道源(一二六○——一三三六),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 延祐七年(一三二○)辞归。年

  • 卷一百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玩鸥槛诗稿蔡确字持正晋江人嘉祐四年进士歴知制诰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哲宗立转左仆射元祐中罢知陈州夺职徙安州又徙邓州坐

  • 梨园原序·黄旛绰

    《乐记》云:“古者,乐部有乐师,分五音六律,以定四时八节之声,以备享庙之用。”乐部之设,所由来也。今日梨园乐虽无金声玉震、藁木贯珠,然亦作于朝庙,达乎乡国,何为乎以娼优例之,岂不负此梨园一业也!观胥园居士赠黄旛绰

  • ●卷一百二十九·徐梦莘

      炎兴下帙二十九。   起建炎三年五朋九日丙戌,尽六月七日甲寅。   五月九日丙戌改江甯府为建康府。   诏曰:建康之地古称名都既前人创业之方。又仁祖兴王之国朕本繇代邸光膺宝图载惟藩屏之名实符建启之兆盖天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六月丁丑朔以宣大二镇兵荒暂免居庸关商税○宣大山西督抚官杨博等条议备虏事宜宣府四事一分布士马令总兵李贤以正兵驻劄镇城五路参将各守信地巡抚标下及东路游击驻怀来新旧游兵驻左卫东城以防蔚州等处南下

  • 附录·孙甫

    欧阳文忠公所作墓志节文公博学强记尤喜言唐事能详其君臣行事本末以推见当时治乱每为人说如身履其间而听者晓然如目见故学者以谓阅岁读史不如一日闻公论也所著唐史记七十五卷论议宏赡书未及成卒于家公既卒诏取其书藏秘

  • 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金毓黻

    史学寓乎史籍,史籍撰自史家。语其发生之序,则史家最先,史籍次之,史学居末。而吾国最古之史家,即为史官。盖史籍掌于史官,亦惟史官乃能通乎史学,故考古代之史学,应自史官始。昔者孔子删《书》,断自唐虞,子长撰《史》,始于黄帝,虽云

  • 刘俊传·张廷玉

    刘俊,字子士,江陵人。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被授予兵部主事,历任郎中。他遇事善于剖析,为皇上所器重。二十八年,升为右侍郎。建文时期,任侍中。成祖即位后,他进升为尚书。永乐四年(1406)大征安南,以刘俊参赞军务。刘俊为人缜

  • 关中奏议巻四·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巡抚类一为边务事题为边务事准兵部咨伏蒙皇上命臣不妨督理马政巡抚陜西地方自度不堪负荷已经具本陈情辞免巡抚仍督理马政俟命外钦奉勅谕委任褒嘉出乎常格揣分度力益深愧惧感恩圗报誓竭心力续准兵部咨该

  • 卷六·楼昉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两汉诏令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六宋 林虙 编西汉六武帝复高年子孙诏【建元元年四月】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然则于乡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

  • 卷三·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三宋 宋敏求 编帝王即位赦下武宗即位赦宣宗即位赦懿宗即位赦改元上改元贞观诏改元总章诏改元弘道诏改元光宅诏即位赦下武宗即位赦朕粤自蕃邸来握乾符衔哀受遗当宁兴感永惟我高祖太宗艰难创

  • 卷十六·惠栋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十六      长洲惠栋撰论语古义有酒食先生馔郑氏论语馔作馂云食余曰馂案仪礼注云古文籑皆作馂説文曰籑具食也或作馔从巽则馂为古文馔也【汉书皆以籑为馔】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释文作

  • 错币第四·桓宽

    【题解】&ldquo;错&rdquo;与&ldquo;铸&rdquo;意同。&ldquo;错币&rdquo;就是铸币。本篇是讨论货币官铸、民铸的问题。文学主张民铸,大夫则主张必须官铸。大夫曰:交市通施(1),民事不及(2),物有所并也(3)。计本量委(4),民有饥者,谷有所

  • 重刻任子遗书书后·任不齐

    圣门弟子,自记其言论,《曾子》以外不多见。虽文学专家如游夏,惟杂见传记,而未尝别著为书。焦氏《国史经籍志》有《颜子》、《子思子》、《言子》、《漆雕子》,多后人所辑。乃今于古任城,忽得任子子选之遗书而读之,篇帙不多,而

  • 卷第二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二问乐受及不苦不乐受与爱为缘是事可尔。爱著此受四方追求可意事故。如何苦受亦与爱为缘。而此经总说受缘爱耶。尊者

  •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杨显之

    全名《临江驿潇湘夜雨》,也称《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潇湘雨》。杂剧剧本。四折。元杨显之撰。刊行于明代。剧作描写一对夫妇悲欢离合,对得官弃妻的崔通多有鞭笞,同情女性苦难。崔通自私、嫌贫爱富、忘恩负义,与翠鸾

  • 熹庙谅阴记事·顾炎武

    《熹庙谅阴记事》以编年形式记载自明泰昌元年九月光宗驾崩,明熹宗继位,至该年年底这一时期朝廷中发生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