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 自己的工作二
《炭画》是波阑显克微支所著的中篇小说,还是我于戊申己酉之交,在东京时所译出,原稿经鲁迅修改誊正后,一直收藏在箱子里面,没有法子出版。这回觉得小说月报社颇有希望,便于癸丑二月廿五日寄了去,到了三月一日便得覆信云:
“大著《炭画》一卷已收到,事冗仅拜读四之一,虽未见原本,以意度之,确系对译能不失真相,因西人面目俱在也。但行文生涩,读之如对古书,颇不通俗,殊为憾事。林琴南今得名矣,然其最初所出之《茶花女遗事》及《迦因小传》,笔墨腴润轻圆,如宋元人诗词,非今日之以老卖老可比,吾人若学林氏近作,鲜能出色者。质之高明,以为何如?原稿一本,敬以奉还。二月二十七号。”这当然也是恽铁樵所写的,因为他是于旧文学颇有了解的人,所以说的话有些也很有道理,他看出我们很有点受林琴南的影响,但我们一面主张直译,竭力保存“西人面目”,却又主张复古,多用古奥难懂,超出“宋元诗词”的文句,这种意思却不是他所能了解的了。总之这结果是“行文生涩,读之如对古书”,不能通俗,就难得为世人所欢迎,这即是所谓遗憾,被碰了回来正是当然的,但是领了“落卷”回来,得了一句中肯的批语,失意之中也还有几分的得意。过了小半年之后,我又把译稿寄到中华书局去试试看,这回可是预料是要失败,《中华小说界》的编辑原是不大高明的,因为预防这一着,接着又把一篇新写成的《童话略论》送了去,说明不想卖钱,只希望采用后给我一年份的杂志,大约价值一元钱,例如《中华小说界》,——不料这也是不成功。过了些时候,得到回信道:
证人顾养吾张师石。
既然两次碰了钉子,只好向别的方面去另找出路,但是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只得寄到北京托想办法,于是于九月三日将《炭画》和那册《黄蔷薇》(当时为得古雅,称作“黄华”,因为蔷薇的名称不见经传)的译稿,都寄北京去。鲁迅甲寅日记在正月项下记云:
四,此书文明书局不得延至四个月后出版。
周作人先生存照。”
十,此书印成后,须粘有译者之印花,或印有译者之图章,方能发行。
十二,此书印成后,译者于壹仟册内,应提取叁拾册,文明书局不计价值。
十一,此书定价每册银弍角伍分。
六,文明书局倘违第四条之规定,对于译者应负壹佰伍拾圆之赔偿。
八,译者售稿时,文明书局得买稿之优先权。(即文明书局所出稿价,与他处相等时,译者应此稿售与文明书局。)
五,译者倘违第三条之规定,对于文明书局应负印资之赔偿。
二,文明书局每逢三节结账一次,将所售书数报告译者,并将译者应得之利益邮寄译者,或译者之代理人。
九,初版售罄后,倘译者与文明书局双方仍欲继续合印,应另订合同。
中华民国三年一月日,文明书局代表俞仲还,
三,此书未销罄期内,译者不得将稿他售。
七,初版售罄后,译者得将稿自印或他售。
一,此书初版印壹仟册,每售一册,著者应得照定价拾分之贰之利益。
《炭画》居然照合同所说的那样,于四月里出版了。鲁迅日记里说:
“立合同上海文明书局,今承周作人先生以所译小说《炭画》一书,委敝局出资印行,以后应得权利均经双方商定,爰订合同,彼此各执,条例如次。
“日前接到来示及《童话略论》,具见著作宏富,深为钦佩。前《炭画》稿一本,本欲寄还,兹以《童话略论》亦不甚合用,故与《炭画》一并交邮挂号奉赵,乞即察收。八月二十七日。”
“十六日,晚顾养吾招饮于醉琼林,以印二弟所译《炭画》事,与文明书局总纂商榷也,其人为张景良字师石,允代印,每册售去酬二成。”随后由文明书局写了一个合同送给我,这合同条例也偶然保存着,是很难得的资料,今不嫌烦琐的抄录在这里。
“二十七日,午后稻孙持来文明书局所印《炭画》三十本,即以六本赠之。校印纸墨俱不佳。”这书面的图案系是钱稻孙所画,四角里是一个斧头,就是第十一章“凶终”里来服杀妻所用的斧子,中间一株受风的弯曲的杨柳,乃是农妇受难的象征,至于题字则似是陈师曾所写。印刷纸张的确不大好,但是书能够出版,总算是难得的了,初版一千册也不知卖了多少,事隔几年之后去问他算账,书局里说换了东家,以前的事不认账了,版税百分之二十,一总也不过是五十元,可是一个钱也没有拿到。一九二六年由北京北新书局重新付印,可能印过两三版,解放后由我改译白话,收在施蛰存译的《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中,通行于世。总之,这主人翁来服的夫妇的命运是够苦恼的了。
猜你喜欢 卷二·陈继儒 卷三·戴冠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九·佚名 清文宗实录选辑·佚名 绎史卷一百八·马骕 王僧达传·沈约 拓跋窟咄传·李延寿 韦执谊传·刘昫 太祖本纪·薛居正 卷三十九·佚名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一·允禄 卷一百二十五·赵汝愚 食货八·徐松 卷二十二·王溥 卷第廿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