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一六札光绪五年八月廿六日一一三○八-一

台北知府陈,准台湾知府周移,饬新竹知县查覆:前斗六县丞龚养元家属有无在境

札新竹县

赏戴花翎、署理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饬查事。本年六月二十六日,准台湾府周移开:「蒙前藩宪潘批敝府详请发还咸丰十一年台饷内,奉划已故斗六县丞龚养元欠解周墩县丞任内征存地丁银贰百壹拾伍两贰钱零四厘缘由,奉批:『查此案,节据各前府具详到司,业经批府,饬县查明龚养元家属,现在台湾何处,克即追解归款,不得率请发还,据详前由,仰即遵照办理』等因。当查龚故县丞欠解前项银两,前蒙宪檄,节饬嘉义县,查明该县丞家属是否在台,分别追解。且恐逗遛他处,又经移行各属,通查在案。旋准澎湖、噶玛兰两厅,并据凤、嘉两县,均以并无龚养元家属在境,先后牒详结覆前来,尚有未覆各处,节经催查,仍未覆到。除再分催外,合再照案移请。为此备移贵府,烦依来移,转饬各县,确查已故斗六门县丞龚养元家属,如有逗遛在境,希即提移覆。倘无在境,亦即饬县,取具各保切结,加结呈送,转移过府,以便汇案转详。幸勿有缓,望切,望切。须至移者」等由,过府。准此,除分行外,合就饬查。为此札,仰该县官吏,即便遵照,确查已故斗六县丞家属有无在境,有则提解,无则具结送府,以便转移汇详。切勿稍延,毋违。此札。

光绪五年八月廿六日札

关防 新设台北府之关防

五年八月廿七日奉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一·徐梦莘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十五·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八·佚名
  安颉传·魏收
  周德兴传·张廷玉
  卷六·萨囊·彻辰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九·王世贞
  卷三·允禄
  礼二·徐松
  254.康熙帝平定三藩·林汉达
  纲鉴易知录卷四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山居存藁陈必复字无咎号药房闽人嘉定时卜居封禺山中结屋数椽题曰药房吟所有山居存藁俱五七言律诗自为序山居接砌斜通径縁篱矮结墙地卑蜗篆壁山暖蜜

  • 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九杨凭杨凭字虚受弘农人与弟凝凌皆工文辞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称三杨凭重交游尚气节与穆质许孟容李鄘相友善号杨穆许李历事节度府召为监察御史累拜京兆尹与李夷简素有隙因擿发他罪欲抵

  • 卷十二·吴广成

      景二年春正月,元昊改元广运。  或言“开运”乃石晋败亡号,故改。  三月,遗匿名书于环州。  环州知州高继嵩久任西土,以勇敢闻。元昊恶之,将其遗箭系以匿名文字,言继嵩已投本国,置于延州境上,部署司以闻,继嵩不自安

  •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十七·叶盛

    ●水东日记卷三十七记瀛国公事虞台岭观音堂记广宁伯父子名讳王恽征梦记杨文敏御赐图书葬穴昭穆达达试马马莲花子○记瀛国公事「皇宋第十六飞龙,元朝降封瀛国公。元君诏公尚公主,时承锡宴明光宫。酒

  • 廉吏传卷下·费枢

    (宋)费枢 撰○南史尝谓清修髙洁之士何世无之然求用于时委身为吏亦必其国有道不为巳辱则彼将辈出而为用矣晋自渡江国势日削祸乱相仍以召权臣之簒于时宋髙祖奋臂草野诛鉏姦凶再兴晋室埀二十年然后因天命受晋襌观其治兵誓

  • 御制书春秋元年春王正月考·张以宁

    春秋圣人尊王之经也元年春王正月开宗明义之第一也解此者自三传以至后儒其説充栋或致操戈无容置议然识圣人之深意者有防乎王道熄而作春秋春秋鲁之旧史也自隠公始则不得不书隠公元年而即继之曰春王正月前史所无有也盖言

  • 例言·沈廷芳

    十三经注疏正字例言一唐太宗诏国子祭酒孔頴逹等撰定五经义疏凡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高宗永徽中贾公彦始撰周礼仪礼义疏宋真宗景德中因判国子监李至请命直讲崔颐正孙奭崔偓佺等讐挍二传二礼孝经论语尔雅七经疏刋刻布下

  • 卷七·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三家诗拾遗卷七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小雅鹿鸣鲁诗司马迁曰仁义凌迟鹿鸣刺焉 蔡邕曰鹿鸣者周大臣之所作也王道衰大臣知贤者幽隠故弹讽谏【文选注载蔡邕琴操】按左传明云鹿鸣所以燕嘉賔也鲁诗之失与关雎同

  • (六)雍也篇·钱穆

    其心三月不违仁章。 或问仁人心也,则心与仁宜一矣。而又曰,心不违仁,则心之与仁,又若二物,何也。朱子曰:“孟子之言,非以仁训心,盖以仁为心之德也。人有是心,则有是德。然私欲乱之,则或有是心,而不能有是德。此众人之心,所以每至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八·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思惟彼夜神教。了知彼神初發菩提心。圓滿清淨。所生菩薩藏。所發菩薩願。所淨菩薩波羅蜜。所入菩薩諸住地。所修菩薩行。所行出離道。隨

  • 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世尊于日脯时从自房出在外宽处。大众围绕恭敬供养而为说法。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于彼一切五百比丘行住之处次第巡行

  • 卷第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九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一行纳息第五一行六七修  断正性二智二乐异二起  相定出定闻定不定觉支  断知天眼耳退得五通果  此章愿具说三三摩地。谓空无愿无相。

  • 大隐集·李正民

    诗文别集。南宋李正民撰。十卷。正民字方叔,扬州(今属江苏)人。政和二年进士,曾官中书舍人,礼部、吏部侍郎,吉、筠、洪、湖、温、婺州知州和淮宁知府。知陈州时曾被金人所获。和议成得释归。原集《宋史·艺文志》作三十卷

  • 大洞玉经·佚名

    道家符咒书。二卷。撰者不详。本书为《大洞经》现存三本之一,即太玄赵真人注本。该本亦倡存神,但尤重符咒。《古今图书集成·道书部汇考二》:“若能行持经中符咒,精诚混炼,存神日新,返老还童,长生久视。尝考《神仙通

  •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林亿

    宋林亿等对《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在唐王冰整理编次的基础上,加以订补增注。

  • 元诗别裁集·佚名

    原名《元诗百一钞》。诗总集。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琪合选。共9卷。收录元代诗人一百五十二家,诗六百一十九首。按文体编排。他们又合编了《宋诗别裁集》,与沈德潜编的《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