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塔思、速浑察传

塔思、速浑察均孛鲁之子。塔思,一名查剌温。自幼就与一般儿童不同,英才大略,有其祖父木华黎的风度,木华黎常说:“此儿必能实现我的志愿。”塔思长大之后,常以忠孝为先,曾说“:大丈夫受天子厚恩,当誓死报国,怎能委靡苟且于目前,而毁祖先之大业!”十八岁承继鲁国王爵位,至云中。

太宗二年九月,叛将武仙围潞州,太宗命塔思援救。武仙闻塔思将至,退军十余里。蒙古大军至潞州之前,塔思亲率十余骑来察看形势。仙恐有伏兵,不敢出战。塔思对部将说:“天色已晚,等明早进击。”是夜五更,金将移剌蒲瓦来袭,蒙军战不利,退守沁南。叛军攻陷潞州城,主将任存战死。十月,太宗亲征,遣万户因只吉台与塔思再取潞州。武仙夜间逃遁,途中遭伏击,死七千余人,其余降,由任存之侄代领其众。十一月,太宗攻凤翔,命塔思守潼关以御金兵。河中自石天应死,复为金军占领。三年,太宗亲领军攻克,金元帅完颜火燎逃走,塔思追斩之。

太宗四年春,睿宗与金兵相持于汝、汉之间,金军步骑共二十万。太宗命塔思与亲王按赤台、口温不花合军渡河先进,以为声援。行至三峰山,与睿宗合兵一处。时逢大雪,金军分兵四路出击,塔思冒矢挫败敌锋,诸军继进,大败金兵,生擒敌将移剌蒲瓦,完颜合达单骑奔钧州,蒙军追斩之,攻克钧州。三月,太宗北还,诏令塔思与忽都虎统兵进占河南。河南诸郡皆降,惟汴京、归德、蔡州未下。塔思遣使上书太宗曰:“臣之祖父,辅佐太祖兴建伟业,功勋卓著。臣袭世爵,曾无尺寸之功。去岁又于上党失利,罪当万死,愿分攻汴城一隅,以报陛下。”太宗十分赞赏塔思这豪言壮语,但卜卦说出兵不利,故未能使他实现其征战大志。

太宗五年九月,塔思随太子定宗贵由东征,擒金威平宣抚完颜万奴于辽东。万奴自金宣宗贞..三年,即元太祖十年(1215),率众占据东海,直到此时才被蒙古军平定。

太宗六年七月,太宗召诸王大会,对塔思道“:先皇帝开创大业,于今四十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皆已平定,称臣纳贡,惟东南一隅尚在化外,阻我大军。朕欲御驾亲征,卿等以为如何?”群臣未回答,惟有塔思表示:“臣家世受皇上恩典,图报万一正在今日。臣虽愚钝,愿依仗皇上天威,扫清淮、浙,用不着皇上御驾亲临那不测之地!”太宗甚喜,对众人称赞道“:塔思虽少,却英姿飒爽,朕心中有数,他日后必能完成我家大事。”赐黄金甲、玻璃带及良弓二十,命与王子曲出领兵南征。七年冬,蒙军攻占枣阳,曲出进军襄、邓,塔思攻郢。郢滨汉江,城坚兵精,且多战舰。塔思命造木筏,遣汶上达鲁花赤刘拔都儿率敢死队五百人,乘筏进击。塔思引骑兵沿岸迎射,大破敌军,溺死者过半,其余皆退入郢城。城坚不能破,蒙古军俘获人口、马牛数万而还。

八年十月,复攻邓州,兵至蕲州、黄州。蕲州守将遣使献金帛、牛酒以犒蒙军,并称:“宋一小国,多年来一直向大朝进贡,希王以生灵为念。”塔思遂不攻城,而攻克符镇及六安之焦家寨。

太宗九年九月,塔思率军由八柳渡黄河,直入汴京。金守臣刘甫置酒宴于大庆殿。塔思说“:此殿是故金主所居之地,我乃人臣,不可于此处宴饮。”于是改宴于刘甫家中。十月,与口温不花攻光州,宋主将黄舜卿开门投降。口温不花进军黄州,塔思攻大苏山,斩首数千级,俘获人口、牛马数以千计。十年正月,蒙军至安庆府,官民逃往江东。蒙军至北峡关,宋汪统制率兵三千投降,塔思将他迁于尉氏。九月,太宗在行宫大宴群臣,塔思大醉。太宗对侍臣说“:塔思的精神恍惚,恐不久于人世!”是年十二月,塔思还归云中。十一年三月逝世,年二十八岁。子硕笃儿年幼,由其弟速浑察袭爵位。

速浑察为孛鲁次子,禀性严厉,赏罚分明。与兄塔思随太宗攻凤翔有功。曾领兵至潼关,与金军屡战屡捷。灭金之后,又随皇子阔出攻宋枣阳,占领郢城。

塔思死,速浑察袭鲁国王爵位后,于上京之西阿儿查秃置营,总领中都行省之蒙古军和汉军。凡其他行省监镇事,必先报告速浑察,定其可否,然后奏陈皇帝。太宗曾遣使至速浑察处,见其威容凛然,军纪整肃,还朝如实报告皇帝,帝曰“:真木华黎的子孙也。”蒙古皇帝所封各王国,其使者每见皇帝皆仓皇失措,连话也不敢说,必经一番慰抚之后,才得尽言其所欲言。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皇帝威严使人畏惧,建议皇帝对他们“稍加宽恕以待之”。速浑察说:“你的话是正确的,但须因时而异,宽猛各有所宜。天下初定,民心未定,万一守臣放纵不羁,事变突然发生,那时悔之晚矣。”不久,速浑察去世。延..三年(1316),赠宣忠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东平郡王,谥“忠宣”。

猜你喜欢
  志第十二 历一·刘昫
  卷第八·徐鼒
  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官场真是戏场(第一出送盒子第二出打皂王)·李定夷
  第二八禀光绪二年二月十五日一一二○三-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纪昀
  卷九十六 上 西域传 第六十六上·班固
  刘琨传·房玄龄
  叱列伏龟传·令狐德棻
  归旸传·宋濂
  萧岐传·张廷玉
  唐纪二十六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下景云元年(庚戌、710)·司马光
  汉纪四十四 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甲戌、134)·司马光
  卷七十六·佚名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五代十国·王奕清

    ◎唐庄宗词一叶落、阳台梦,皆後唐庄宗所制。一叶落云:"一叶落。褰珠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吹罗幕。往事思量著。"阳台梦云:"薄罗衫子金泥凤。困纤腰怯铢衣重。笑迎移步小兰丛。金翘玉凤。 娇多情

  • ◆曹侍讲元用(超然集)·顾嗣立

    元用,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元用幼读书,常达曙不寝,父忧其致疾,止之,辄以衣蔽窗默观之。始以镇江路儒学正,考满游京师。翰林承旨阎复大奇之,因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御史台辟为掾史,转中书省右司掾。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

  • ●卷一·陈廷焯

    ○引言词兴于唐,盛于宋,衰于元,亡于明,而再振于我国初,大畅厥旨于乾嘉以还也。国初诸老,多究心于倚声。取材宏富,则朱氏[彝尊]词综。持法精严,则万氏[树]词律。他如彭氏[孙]词藻、金粟词话、及西河词话[毛奇龄]、词苑丛谈[徐钅九]等类

  • 巻十六·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十六明 李蓘 编朱文公二百四十二首感事有叹荣华难久恃代谢安可量宿昔堂上饮今归荒草乡高堂一以倾繐帐施空房繁弦既阙奏缓舞亦辍行桃李自妍华春风自飘扬恋幄靡遗思更衣有余芳身徂名亦灭事往恨

  • 卷七十七·元·蒋一葵

    【杨维桢】 〔字廉夫,会稽人,寓吴山铁冶岭,因号铁崖。唐、宋人无有书进士于官御上者,独廉夫书“李黼榜进士”。以黼死节,欲自附忠臣,遂用,刻之印章。又家居时,号边梅,特行于会稽诸郡。在松江,所书铁崖之外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七月庚寅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谢诏代○辛卯从湖广抚按官议参设按察司佥事一员整饬荆瞿施州等处兵备添设荆州府抚夷通判一员常驻施州听兵备道差委○癸巳 仁孝文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长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六·佚名

    万历三十五年七月辛卯朔享祀太庙遣英国公张维贤行礼○总督漕运李三才请补大僚选科道用废弃三事不报其用废弃一节言废弃诸臣祗以议论意见一触当路遂永斥不收总之于 皇上无忤今乃假主怒之威以锢诸臣又借忤主之名以饰己

  •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程太师元白墓志铭欧阳修上即位之十有六年以今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程公自三司使吏部侍郎为参知政事乃诏有司宠其祖考于是赠其皇考故袁州冝春县令为太子少师公在政事迁尚书左丞又赠太子太

  • 第六节 唐末割据(下)·吕思勉

    陈敬瑄之平东川,实藉高仁厚之力。光启二年(886年),仁厚复据梓州绝敬瑄。梓州见第六章第三节。杨师立降将郑君雄,时为遂州刺史,亦陷汉州,攻成都。汉州见第六章第三节。敬瑄使部将李顺之逆战,君雄死。又发维、茂州羌军击仁厚,斩

  • 二年·佚名

    (庚子)二年大明永樂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庚子朔,上率群臣,行賀正禮于仁政殿,停百官朝賀。群臣獻鞍馬,各道奉箋稱賀畢,獻方物,又獻遞手帕于恭妃殿。上詣移御所,率百官行賀禮,進表裏、鞍馬,又獻遞手帕于大妃殿。上乃入內獻壽。○大

  • 十年·佚名

    (癸酉)十年清同治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辛巳。御勤政殿,受百官賀。承候入侍時,藥院都提調韓啓源曰:「卽伏聞大院君敎意,則『中宮殿胎候,幾近彌月。』惟天惟祖宗,所以眷顧垂佑在是,慈聖殿下顒俟之餘,仰供歡悅在是,擧一國小大臣

  • 卷一百一·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一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一>敦【鄭

  • 提要·黄宗羲

    【臣】等谨案孟子师説二巻国朝黄宗羲撰宗羲受业于刘宗周以宗周于论语有学案于大学有统义于中庸有慎独义独于孟子无成书乃述其平日所闻着为是书以补所未备其曰师説者仿赵汸述黄泽春秋之学题曰春秋师説例也宗周之学虽标

  • 省庵法师不净观颂(并叙)·周梦颜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因取意而为之颂,以此自警,并以警世云。  死想:有爱皆归尽,此身宁久长。替他空堕泪,谁解反思量?(先作此观,为下九想张本。)  胀想:记得秾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一·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一摄释分之上如是已说摄决择。云何摄释。总嗢拖南曰体释文义法起义难次师说众听赞佛略广学胜利 云何为体。为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

  • 卷第九十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九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罗山慵庵玉禅师溧阳牟氏子。神气秀頴。父异望之。三日僧来立名尼锡。暗符牟姓。稍长。

  • 宋景文笔记·宋祁

    又作《宋景文公笔记》、《笔记》。三卷,北宋宋祁撰。宋祁博学多才,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所见所闻,遇有心得,即加以笔录,日积月累,完成此书。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曰《释俗》,记载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包括官员服饰、写书用纸、俚